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34445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03.53KB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
所以,有学者认为:
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
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
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
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
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
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
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
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
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
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
例如:
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
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
“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
穰苴曰:
“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
“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
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何后期为?
”贾谢曰:
“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召军正问曰:
“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对曰:
“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傈。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
田氏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
景公退穰苴,穰苴发疾而死。
(节选自《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婴乃荐田穰苴乃:
于是
B.晋师闻之,罢去罢:
退兵
C.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亡:
逃跑
D.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害:
忌妒
5.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B.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C.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穰苴虽然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所以晏婴向齐王推荐他。
他认为自己人微权轻,所以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
B.庄贾身为监军,却没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军门,而是与亲戚等饮酒,直到日暮才到。
为严明军纪,穰苴不因他是景公的宠臣而徇情,依法将他斩首。
C.司马穰苴亲力亲为,与战士同甘共苦,全军士气大振,即使是生病的士兵也争先奋勇地参加战斗。
晋国、燕国的军队闻风不战自退。
D.田穰苴带领军队凯旋,还未到国内,就解除了战备,取消了战时规定号令,宣誓立盟之后才进入国都。
齐景公与诸大夫到城外迎接。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2)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二)诗歌鉴赏(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卜算子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8.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5分)
9.“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有“,”之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诗句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令人感叹。
(3)李密《陈情表》中形容自己因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每天都过着“,”的日子。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多做,则按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使圆成方[美]欧•亨利
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
孩子的圆眼睛象征天真,女人卖弄风情时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就说明矫揉造作。
在大城市里,本性丧失得最快。
大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的直线,法律和社会风俗的拘泥古板,人行道的循规蹈矩,城市生活方式的严格、冷酷和沉默,毫不通融的规则——这一切都冷漠而鄙夷地对自然界的弧线表示轻蔑。
这个数学气十足的引子揭示了肯塔基州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的前因后果。
这个世仇是在坎伯兰山岭的福维尔和哈克尼斯两个家族之间形成的。
冤仇的第一个牺牲品是比尔•哈克尼斯的猎狗。
哈克尼斯家立刻杀掉福维尔族的头儿作为赔偿。
福维尔的亲属急于报复,又让比尔•哈克尼斯跟随他的猎狗到了另一个国度。
四十年来,这两个家族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哈克尼斯家的人一个个地被枪杀,福维尔家族的成员也给一枝一枝地砍掉。
两个家系的树枝经过这样修剪之后,都只剩下一个成员。
卡尔•哈克尼斯也许领悟到了什么,便突然离开了坎伯兰山岭,避开了福维尔家族最末一个后裔山姆的报复。
一年后,山姆听说那个冤家住在纽约市,于是整装准备出发。
他从梳妆台抽屉里找出一把老式而可靠的科尔特左轮手枪。
在城市里干冒险和复仇的勾当,这把手枪似乎是最好的武器了。
山姆把它放在毡提包里。
骑上骡子,向火车站进发。
山姆到纽约时天色已晚。
他的行动和生活仍旧遵循着自然界自由的圆周运动,看不到大城市隐藏在黑暗里的可怕、无情、好动、凶恶的手段,准备向他圆形的心脏和头颅包拢过来。
一辆马车飞快地把他送到一家同他的靴子和毡提包相称的旅馆。
第二天早晨,福维尔家硕果仅存的后代向那个掩护哈克尼斯家最后一个子弟的城市发起了突袭。
他把科尔特手枪藏在上衣里面。
他只知道这两个情况:
卡尔在这个城市里驾驶运货马车,而他自己,山姆,要来杀他。
山姆踏上人行道时,眼珠变红了,心头升起一股世袭的仇恨。
但是一小时过去了,卡尔没有出现。
中午时分,山姆站在城市里两条笔直的大动脉互相交叉的地方。
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
可怕的喧嚷和轰响把他吓懵了。
山姆靠在一座石头建筑的尖角上。
在他身边经过的人何止千万,可是没有一个转过脸来向他看看。
一个胖子从人流中滑了出来,站着等汽车,离他只有几步远。
山姆挨到他身边,在嘈杂声中嚷着对他说:
“兰金斯家喂的猪比我们的肥多啦,不过他们那边的猪草也比我们这边的好——”
胖子神气活现的样子有所收敛,他走开去买炒栗子,以便掩饰自己的惊惶。
山姆感到需要喝一点山间露水。
对街的人们在弹簧门里进进出出。
隐约可以看到门里一个金光锃亮的酒吧和酒吧上面的装饰。
这个复仇者穿过街道,打算进去。
人为的事物又在这里挤掉了熟悉的圆形。
山姆找不到门的把手,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他手足无措,羞红着脸,伤心地从这扇没有用的门前走开;
坐到石阶上。
一根警棍戳戳他的肋骨。
“另找个地方去遛遛吧。
”警察说,“你在这里闲荡得太久啦。
”
在下一个拐角上,一声锐厉的口哨直刺山姆的耳朵。
他赶快转过身去,只见一个满面怒容的恶狠狠的家伙,在热气腾腾的堆着花生豆的机器后面朝他直瞪眼睛。
他穿过街去。
一辆庞大的、不用骡子拖的车辆,发着牛吼似的声音和冒烟的煤油灯似的气味,刷地擦过他的膝盖。
一个马车夫用车毂撞了他一下,还训斥他;
一个电车司机使劲踩铃叫他闪开;
一个穿着走样的绸坎肩的胖太太用胳臂肘撞他的背脊;
一个报童不慌不忙地朝他扔香蕉皮:
“我不愿意这样干,可是看到我的人得让路!
卡尔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存好运货马车,从一幢房屋旁边拐出来。
他在三码开外的地方,在一群匆匆忙忙的行人中间发现了那个仍旧活着的、不共戴天的、世世代代的仇人。
他猛地站住,犹豫了片刻,因为他身边没有武器,情况又那样突然。
山姆锐利的山地居民的眼睛也在人群中发现了他。
来往的人流中间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山姆的声音响了起来:
“好啊,卡尔!
我见到你真高兴!
在百老汇路、五马路和第二十三号街的交岔口,坎伯兰山岭的世仇握手言欢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当两个世仇家族冤冤相报,都只剩下最后一个成员的时候,卡尔决定离开家乡,避开福维尔家族的报复,因为他已领悟到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对双方都没有意义。
B.小说多次对“圆”与“直线”加以描述,如“笔直的大动脉”“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挤掉了熟悉的圆形”等,暗示了山姆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C.小说用语形象幽默,如把家族成员的被杀形容为树枝的修剪,把胖子走出人流形容为“滑”出来,把找不到门把手说成“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D.“来往的人流中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表明在城市的直线运动中,有了一点和谐的圆周运动,突出表现了小说追求自然本性的主题。
E.小说记叙了山姆到纽约找卡尔复仇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细致生动地刻画了这两个人物形象,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大团圆结局。
(2)小说前三段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3)山姆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4)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小说结尾的一大特点,请结合本小说对这一特点作简要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章太炎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了一本名为《革命军》的小册子,作者为年仅十八岁的青年邹容,书前并有章太炎作序。
由于此书宣扬反清思想,向来鼓吹反清革命的《苏报》特地刊文介绍,并获得广大回响。
然而对清政府来说,此举不啻叛国行为,于是派员前往逮捕邹、章二人。
据章太炎于坐牢期满出狱、东渡日本后所撰的《邹容传》记述,当时他正在整理学社事务,且“志在流血”,所以不肯离去,坐等巡捕前来捉拿。
而邹容原本已从后门逃跑,躲在一英国传教士住所,但听说章太炎被捕下狱,立刻到衙门自首。
后来,这对忘年之交以平民的身份与清政府在上海租界法庭当庭对质,痛斥朝廷的腐败。
虽然清政府想以“毁谤朝廷”“大逆不道”“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们凌迟处死,但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与租界当局的干预下,只得分别判处邹、章二人两年及三年徒刑。
审讯结束后,章太炎与邹容被送回牢房,不想沿路观者如堵,章太炎见状,即高声吟道:
“风吹枷锁满城香,都市争看员外郎。
”回到牢里,他还与邹容互吟诗相赠。
不久,邹容因无法适应狱中恶劣的环境而病逝,章太炎则刑满出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宝座后,曾聘章为总统府高等顾问。
章太炎看出袁有称帝野心,拟效方孝孺故事,执丧杖,穿麻衣,痛哭于国门,以哀共和之将亡,为同人所劝阻。
然而“章疯子”的名声,由此传开。
章太炎就是这样喜欢特立独行,当听到有人说他是“疯子”和“神经病”时,他非但不以为忤,还赞成对方的说法,自认是神经病,且希望他的同志、朋友,都能带点神经病。
他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时,曾有过一段演讲:
“大凡非常的议论;
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能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
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
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神经病。
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于北京龙泉寺时,因愤怒而绝食以示抗议。
由于正逢隆冬,滴水成冰,绝食两天后,他又冷又饥,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
门人朱逖先、吴承仕、钱玄同等闻讯,纷纷跑去劝他进食,但从早到晚,不管大家怎么劝说,章太炎都摇头不理会。
就在无计可施时,吴承仕突然灵光一闪,问:
“您比祢衡如何?
”章太炎两眼一瞪,哼声道:
“祢正平(祢衡)怎么比得上我?
”吴承仕于是告诉他,刘表欲杀祢衡,但自己不想背罪名,所以将弥衡送到黄祖那里,让他下手当恶人;
如今袁世凯比刘表更厉害,因为他不需利用黄祖那样的人,就可让先生(指章太炎)自己把自己杀了。
龙泉寺软禁中的章太炎一听,赶紧从床上翻身坐起,斥道:
“这是什么话!
”众门人见状趁机苦劝,并拿出荷包蛋等章太炎爱吃的食物,终于让他恢复了饮食。
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最早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书籍。
书出来后,胡适特地送一本给章太炎,并在封面里写上“太炎先生指谬”,署名“胡适敬赠”。
其中“太炎”和“胡适”二词右边都加条黑线,表示是“人名”。
然而,章太炎不懂新式标点符号的应用,所以看到自己名字旁的黑线,即骂说:
“何物胡适!
敢在我名上胡抹乱画!
”继而发现“胡适”两字旁边也画一黑线,这才笑说:
“他名字边也有线。
就彼此抵消了。
”
章太炎晚年居住上海时,离家五十公尺之外,即找不到路回来。
偏偏他又记不得自家地址,只能沿途问人,其问法是:
“我家在哪里?
”被问到的人,常当他是疯子。
某次,他从南京返回上海,由于家人记错班次,没接到他,他只好雇一辆马车,并告诉车夫说:
“到我家里。
”车夫无法,只好在街上穷兜,转了半天才被家人寻获。
此外,章太炎也不会用钱,只知一张钞票可用一次。
所以他叫佣人买烟一包,给五元大洋;
儿子想买大衣,他给五元大洋;
后来要在苏州盖房子,他也只拨了五元大洋。
(选自《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民国成立后,章太炎自日本返国,担任孙中山的总统府枢密顾问。
宋教仁遇刺后,因参与讨袁活动而被袁世凯禁锢。
1924年脱离国民党,并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从此以讲习为业。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赞助抗日运动。
后病逝于苏州。
(《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章太炎》)
②在《革命军》中,邹容开宗明义的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
(《历史上的今天》)
③《革命军》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孙中山赞誉它“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
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
《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
可见其宣传鼓动力量之巨大。
(《历史上的今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苏报案”中,章太炎因为志在流血,所以才坐等巡捕前来捉拿;
而邹容到衙门自首,是因为听说章太炎已被捕入狱。
B.章太炎在审讯结束后回牢房的路上,见围观的群众很多,于是高声吟诵诗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唤醒民众反清的意识。
C.章太炎对别人称自己为神经病非但不以为忤,还自认就是神经病,是因为他认为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成就大学问、大事业。
D.章太炎性格开通,并不固执己见。
听到劝说有理便停止绝食,看到书中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线便怒气平息,就体现了这一点。
E.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中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得到了包括章太炎在内的许多革命志士的积极响应。
(2)本文是章太炎先生的传记,但文章开头为什么却写了邹容之事?
请结合全部材料作简要分析。
(3)你认为作品中章太炎的哪些革命行为可能让人们觉得他是“神经病”?
(4)当章太炎听说别人称他为神经病时,他并不以为忤,并自认是神经病。
请你结合对“神经病”内涵的分析,谈谈你对章太炎的这种态度的看法。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清的本质,出自孝心。
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B.终场前,龙马队10号运动员在运球突破对方防守时,突然一只可乐瓶向他扔来,正砸在他的头部,血马上就流下来了。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D.穿越四姑娘山的“驴友”终于平安归来,公众在为他们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对他们虚报人数、违规穿越等做法给予了严厉批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
。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揭阳市 第一 中学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段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