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语文解题方法归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53009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2.24KB
阅读理解语文解题方法归类Word下载.docx
《阅读理解语文解题方法归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理解语文解题方法归类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动词: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七)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
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
(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
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段意的归纳的表达方法: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九)、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
《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
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
(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
2)、课文写了(
)赞美了(
3)课文写了(
)说明了(
4)、课文写了(
)告诉了(
5)课文写了(
)表达了(
)。
(十)给文章加上标题
一般来讲,给文章加标题可以从“内容”和“中心”两个方面去考虑。
给文章加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一读二想三加
答题注意事项: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
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复口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1、比喻、拟人:
答题格式:
2、排比:
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4、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动词: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魔鬼训练题及答案《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著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
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
便想:
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
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
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
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
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 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 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 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
练一练
1.
联系上下文解词。
(1)
严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善:
(3)
实践:
2.
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
给第3节加上标点。
4.
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
第3层:
5.问题。
(1)李时珍为什么要观察穿山甲吃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
”“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严密谨慎。
②完备美好。
③本文指了解自然、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2.应画出“当它发现蚂蚁时……饱餐一顿了。
”
3.。
,,《》。
4.第1层从开头到“仔细观察”.第2层到“饱餐一顿了”。
第3层就是这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第1层:
李时珍看到古代药学家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便到小河边仔细观察。
第2层:
原来穿山甲是靠身上鳞片会张和来吃蚂蚁的。
第3层:
他有解剖了一只穿山甲,证实它确实爱吃蚂蚁。
①因为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谨慎,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
他看到古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不明白它是怎么吃那么小的蚂蚁的,所以他要亲自观察穿山甲吃蚂蚁。
②“这样”指研究科学态度十分谨慎,不清楚有疑问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直到彻底搞清楚才罢休。
小学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
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
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
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
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
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
抠"
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3、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
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
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
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
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
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好句:
1、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2、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3、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4、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5、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6、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7、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8、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9、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10、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11、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12、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13、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14、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15、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16、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17、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18、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19、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20、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1、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22、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23、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24、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25、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26、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27、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28、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29、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30、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作文素材;
优美词句
优美语句已有51人读过
来源:
作文网
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
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
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
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
“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
“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
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
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9、事业说:
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
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
人生就是与风浪搏击的双浆。
勤奋说:
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
困难说:
人生就是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挫折说:
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小路。
10、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11、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12、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1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14、古往今来,大凡有所建树者。
无不是临渊之后退而结网者。
如果哥伦布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辟风斩浪,扬帆远航,他又怎么会有发现新大陆的壮举?
如果哥白尼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苦心观测,创立新说,他又怎么会写出《天体运行》这部巨著?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通丝绸之路,张骞怎会有通西域那鞍前的潇洒?
如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去开辟海上航线,鉴真又怎么会东海那水上风流?
15、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
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
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
然而,反过来说,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善纳人言者,昌;
不纳人言者,亡。
16、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
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
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
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17、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
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束昙花,转瞬即逝;
承诺不是清晨绿草尖上的露珠,晶亮而短暂。
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
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理解 语文 解题 方法 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