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52453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98KB
四型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Word下载.docx
《四型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型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谓四型指四种课型,分别是预习指导课、展示引领课、巩固提升课和讲评展示课。
1.预习指导课:
环节为:
明确目标——下发学案——自主学习——发现疑难——记录问题。
操作方法:
利用新课前一天的自习课20分钟完成。
用好双色笔,学会的知识用蓝色,问题和疑问用红色。
2.展示引领课:
认定目标(1分钟)——合作解疑(10分钟)——展示交流(15分钟)——引领提升(15分钟)——目标检测(4分钟)。
具体操作:
(1)认定目标:
我们常说:
学要有目标,赶要有方向。
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把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途径。
“认定目标”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只用1分钟的时间,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这个环节,充分发挥目标的规范、导向、激励等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合作解疑:
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和准备质疑的问题。
小组成员都要准备在全班进行展示(10分钟)。
(3)展示交流:
教师临时分配各学习小组展示任务,事先预设小黑板出示展示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抽号展示,展示时要先展示成果,后展示问题,允许其他小组补充,可以进行质疑对抗。
教师提取学生中的有价值问题和本课核心问题,准备引领性释疑解惑(15分钟)。
(4)引领提升:
这一阶段要发挥好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引领和方法引领。
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学生完善学案,总结本节课知识(15分钟)。
(5)目标检测:
达标测评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最终环节,是检测并反馈课堂教学内容达标与否的重要手段。
达标测试是学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利用好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评定和检查达标情况,把准确的达标信息反馈给教师,使达标测评这一环节真正具有测试、评析、反馈、矫正、补救的功能,保证大部分乃至全体学生当堂达标。
3.巩固提升课:
每单元授课完毕后,进行巩固提升课。
其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学生展示、交流方法——反思总结、完成学案”五个环节。
4.讲评展示课:
其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合作交流、展示思路——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
用好错题本。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又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我们教师必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挖掘教材的科研价值,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差异资源进行教学。
能编制出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突出一个“导”字。
围绕一个“学”字的优秀导学案。
具体表现为课前能策划(编制好导学案),课中能组织(环节安排合理),关键能点拨(发挥教师引领作用),评价要即时(包括知识方法,情感态度方面,展示点评能力等)。
有的教师认为:
这项改革教师的工作轻松了不少,教师讲的少了,只要编制好导学案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项改革需要教师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备课必须精细,要将问题前置,课堂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能及时点拨。
而且是几句话必须把学生的疑惑解决。
下面我谈谈学习小组的分组原则、评价操作及小组的文化建设。
小组建设是能否顺利实施四型五步教学法的关键,分组时一要注意小组人数合理,一般应以4-6人一组为宜。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不利于互相借鉴及互助;
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
使每个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三是每位成员要有具体分工,每组推选出一名成绩突出、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其他成员也要安排相应的角色(如记录的、板书的、展示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互换,使每位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提高;
四是小组成员活动时应是动态的,可以按不同学科进行流动,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能给学生以新鲜感,也可以改变某些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对小组的评价是为了推动小组的成长,为了增强组内的合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评价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定量评价时各学科教师应注意只要上课就要有小组评价(合作交流环节、展示环节、点评环节、参与程度等都是可评价之处),并要注意即时进行。
但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评价上,应把精力放在参与学生交流质疑和倾听学生展示上。
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还可与其他方面如卫生、纪律、班务等方面进行结合使用。
评价结果作为小组评优、个人评优的依据。
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情况
备注
优秀
良好
一般
1、学生是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质疑?
4、是否积极接纳别人的见解并作出评价?
5、在学习中是否有精彩的发言或有价值的发现?
6、组内成员是否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课前是否预习、搜集资料并能充分有序的给与展示?
7、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8、是否学会谦让并热心地帮助别人?
小组自评评价表
第周组组长
学生编号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课堂表现
学案完成
作业完成
合计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本评价表由小组长记录本组成员的日常表现情况,表现优秀者得1分,良好者得0.5分,表现差者得0分。
因为教育的艺术是一种激励和唤醒的艺术,因此小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
每个小组由集体成员商定给本小组起一个较有个性的名字,所起的名字应具有催人奋进、鼓舞士气的作用,同时创编出与本组名字相应的小组口号作为本小组的座右铭,放在本组的显著位置起提示警醒的作用。
通过班级和小组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其奋进,鼓励其成长。
下面我说说、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1、精细分工,对子帮扶是小组高效学习的前提。
对子中的两个人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均水平相当,这样他们两个人能互相补充,真正讨论,解决了个别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的被动参与和全组交流中无所收获的问题。
2、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组内探讨是小组高效学习的步骤。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有疑问,有了疑问才产生交流的需要,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才有效。
其次,进行对子交流。
当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进行整体交流。
教师在各组整体交流过程中,要做好要求和指导,深入到各小组与学生共同研讨,以保证对子交流及小组交流的高效并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3、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能力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培养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是学会重点发言,二是学会积极倾听,倾听别人的意见,相同点,不同点,三是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4、教师的参与及评价是小组高效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的角色。
教师巡视各组的活动时应指点学生怎样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技巧,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要全面而有激励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关注结果,边参与小组合作边评价。
与生生互评,组间互评的形式相结合,科学而又有激励性。
六、教师在每种课型中的角色定位。
(一)预习指导课:
放在“指导”上面,包括学法指导、重点指导,怎样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指导。
要求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在此课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因为任何合作交流与讨论的基础都是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每个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想法后,他们才有可能进行交流、探究,才有问题可交流。
而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学法指导,即教给学生怎样使用“渔具”,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搜集预习疑难,指导中差生。
使他们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因为课上“防差”永远比课下“补差”重要;
(二)展示引领课:
放在“引领”方面,在学生方法不到位、归纳不全面、挖掘不到位、分析不透彻时即时引领。
教师的点拨一要针对学生的展示即时进行,肯定好的,指出问题;
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要做出准确的答复;
三是在重难点地方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老师的语言一定要简练,直奔主题,点深点透。
(三)巩固提升课:
放在怎样“提升”学生向高一层迈进方面,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点拨深化,需帮助学生反思总结。
此课型彰显了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求教师根据目标的需求设计出梯度、难度适中的练习题,通过学生间的“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此课型的展示在于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和表现,要求学生能“一题多解”,因此就需教师总结规律、归纳方法;
(四)讲评展示课:
教师重点在方法指导及变式训练这两处发挥作用。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出错误的原因。
学生首先进行自主纠正,教师要及时进行方法点拨。
同时设计好二次达标练习。
七、编制和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是“四型五步“教法中每种课型的总抓手。
重点要突出“导”的功能,每种课型的导学案应进行不同设计,但主要应有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
好的导学案就是带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方向标”和”路线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将教材挖掘透,设计合理的环节,以问题为核心,层层引导,导学案应着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它不是知识的堆砌,它必须保证使学生自学,能掌握必须的知识;
使合作交流能解疑不会的部分,能从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升华出学习经验方法。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切忌“剪刀加浆糊”,也不应是“复制加粘贴”,最好应是电子版的自我创造的结晶。
导学案要做到四句话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八、如何培训小组长。
小组长是教师的助手,对其要求是很高的,要求学习成绩突出,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公益心等。
在不同学科中,小组长可轮流担当。
教师在平时应着力培养他们怎样分配任务,怎样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如何进行交流质疑,帮助组内组建学习对子,如何引导成员进行兵教兵,兵强兵。
教师可采取课下培训与课上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项工作应是各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长期工作,由于每天的小组管理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小组长的培训首先应从转化小组长的思想着手,然后从小组管理方法,如何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如何营造小组学习气氛,如何提高小组成绩,如何与老师沟通交流等方面进行。
九、学生作业及导学案批阅。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教学改革了,作业的批阅次数及方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
作业与导学案的批阅要求
语文:
、大作文7篇,师批3篇,面批1篇,互批2篇,自批1篇;
②、周记每周1次,日记摘抄每周2次,由小组长或副组长每周批阅1次,师抽查;
③、写字每周2篇,由小组长批阅,师抽查;
④、教师每小周抽查细批2次导学案,其余次数由小组长批阅。
数学:
①、总计每小周4次作业,师细批2次,有日期等级批语,小组长批2次,教师抽查;
②、教师每小周抽查细批2次导学案,其余次数由小组长批阅。
英语:
①、总计每小周3次作业,师批1次,有日期等级批语,小组长批2次,教师抽查;
政治:
每小周教师细批1次导学案,小组长批阅1次导学案。
历史:
每小周教师细批1次导学案,小组长批阅1次,同时小组长批阅历史填充图册。
地理:
每小周教师细批1次导学案,小组长批阅2次导学案和地理填充图册。
生物:
每小周教师细批1次导学案,小组长批阅2次导学案。
十、各学科课型中应注意的共性问题。
1、各学科的预习指导课必须保证质量,需教师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重点提示。
2、展示引领课中学生有共同疑惑时教师必须讲解,方法总说不到点子上时教师必须进行补充。
挖掘不到位时教师必须拓展延伸。
3、各科中除预习指导课外,必须有达标检测。
没有课堂效益追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课堂是可怕的。
4、各学科组应分组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了导学案质量;
资源共享、轮流主备促进了学习和提高。
5、用好学生的“三宝”:
活页夹(收集各科学案)双色笔(红色笔记录好问题准备交流)错题本
十一、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应注意的问题。
展示引领时教师要有必要的疑难解析,预习指导课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
在巩固提升课中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形成体系;
讲评展示课要有类比训练及二次达标。
在学生展示引领时应采用口答、笔答、举例等各种形式。
政治、历史、地理:
预习一定要到位,教师帮助学生利用各科渠道拓展知识面,搜集相关资料。
在巩固提升课中加强题型训练识记基础知识。
我们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教师及学生问卷反馈情况归纳。
所有任课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通过调查问卷和期末考试成绩,此项改革所反映出来的优势:
合作解疑时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学生自己展示增加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倾听时学会了提问及怎样发现问题,锻炼了点评能力。
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
1、小组合作学习中,中差等生怎样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怎样保障;
2、小组合作交流时怎样保证都积极参与,这与我们现在班容量过大有关,我校实验班每班60人,每组10人,人数过多,有的学生参与少,久而久之会两极分化更严重。
3、在文科中知识拓宽层面,学生怎样才能保证深度、广度;
4、小组评价还未真正起到作用。
需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对“四型五步”教学法的补充及改进意见
1、预习指导课需时间保证:
国办中学与私立有较大的时间差别;
2、在有些课程中,展示引领课中“展示交流”与“引领提升”两环节应融为一体,在生展示交流过程中师进行“点拨引领”;
3、理科中还应保留书面作业,作为课上练习的必要延伸与补充;
4、文科教学中的达标测评可灵活多样,如语文课,可以是随机小作文、小演练、小阅读训练,文言文课可设相应的实词和句子的训练等;
5、展示交流环节应给学生规定相应的时间,如每个展示小组为3分钟为宜;
任何一项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阻碍新生物的产生,我们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
问题一:
预习指导课没有时间保证。
解决办法:
没有必要每科都设计预习指导课,需设计预习指导课的学科,可加在晚自习,另外教师要设计出质较高,较精的导学案,以便节省学生的时间。
问题二:
实施的初期学生展示时语言啰嗦,抓不住重点。
各科教师经常聚会商讨共同进行指导。
初期抓好小组长培训。
问题三:
与常规业务管理有冲突的地方。
如作业的批改,考核制度等,学校都应作相应修改。
问题四:
教师意识方面的问题。
认为这种方法效果没有传统教学法好,容易打退堂鼓。
学校制度约束,多进行反思总结。
使教师认识到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
问题五:
导学案的编制不规范,有拿片子充当学案的现象
根据半年的经验,由各任教师结合教学五步,编制统一规范的导学案,将电子版交给教师,每节课可根据每环节内容的多少,调节大小
总之,只要改革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预想不到的问题,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敢于正视问题,不断反思总结,一定会把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下的“四型五步”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
结束语:
一位哲人说过:
路越长越有走头,因为路遥知马力;
山越高越有爬头,因为山高人为峰;
事越难做越有做头,因为做成了才体现其价值所在。
如果说课改初我们还怀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惆怅与迷惘,那么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艰辛努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体悟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释然和淡定。
原来课改的真谛就是唤醒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表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型五步 教学法 实践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