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18819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4.25KB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类文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
如“心灵的选择”,作出某种选择不是题眼,面对选择时,“心灵”产生的触动、斗争,选择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才是题眼,因而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
句子式标题
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枝一叶一世界”、“近墨者未必黑”、“今年花胜去年红”等。
一般说来,观点式标题的立意重点比较容易把握,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只需要把着眼点放在寻找典当的论据来证明文题,或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诠释文题。
关系式标题
关系式标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构成,概念之间形成某种关系。
面对这类文题,首先要认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树木·
气候”,三者之间似乎没有轻重之分,但细细琢磨,却并非并列关系,“树木”决定“森林”,“森林”影响“气候”,“气候”反过来又影响“树木”和“森林”,三者是互为因果关系。
因此,确定这个文题的立意重点有两种:
一是抓住这三者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谈,一是以其中某一概念为主,兼及其他,如结合现实,重点论述“树木”(个体)对“森林”(集体)和“气候”(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喻体式标题
喻体式标题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考生对应补充,把喻体具像化。
如“凤头、猪肚、豹尾”就是一个典型的譬喻性标题,古人用这六个字来谈写作,推广开去,生活、学习、事业、人生皆是如此。
“凤头”喻起始阶段,强调好的开头,打好基础,迈出关键的一步;
“猪肚”喻中间历程,强调充实丰富,脚踏实地,创造辉煌;
“豹尾”喻结束阶段,强调善始善终,画上圆满句号。
将喻体形象化后,再用来观照学习、事业、生活、人生,或就其中一个阶段下笔,兼顾其他方面,应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2.方法指导
A、探究寓意法
【题目特点】——这类题目一般说题目本身不是论点、论题,而是要求在把握命题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找本质上相类似的生活现象,确定论点,展开议论。
【探究寓意法】——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
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具体步骤】
(1)正确理解题目的字面意义,
(2)联想,无论什么题目、材料,归根结底都是写人,写人的价值、感情,因此,人是本体,题目是喻体。
这是大方向、大思路。
联想就是找出题目与人的内在联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首先分析题目的特性、特征,其次找出与人在哪些地方。
【典例精选】
“与你为邻”——“你”可以有形也可无形,可具象也可抽象,可以以书为邻,可以与“他”为邻,可与信仰为邻。
“难题”——可指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可指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可指一个具体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之是指不易解决的或解答的问题。
含义广泛。
“找回童年”——童年字典义指儿童时期,幼年。
由提示语得知,童年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百无禁忌的象征,令人神往。
“早”——字典义有:
1、早晨,2、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3、时间在先的,4、比一定的时间靠前,5、问候的话。
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
从时间的角度看,想到早读、早练、早起上班-------,想到勤奋、刻苦、责任------;
想到“一日之计在于晨”,想到早准备、早打算------,从问候语看,想到祝愿、和谐、友爱-------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比喻性极强,仰望星空是人生理想希望目标,脚踏实地是达到理想的路径。
特别要讨论两者的关系。
“绿色生活”——即低碳环保的生活;
绿色生活即充满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生活;
绿色生活即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绿色的比喻特点鲜明。
“肩膀”(06辽宁卷)——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担当、承受;
是用来承担什么的?
——责任、勇气等。
“必须跨过这道坎”(07上海卷)——“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
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提篮春光看妈妈”(07安徽卷)——“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
B、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
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
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
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
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
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类题训练】题目: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
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
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
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
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
C、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
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精选】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
(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
(2)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
“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
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
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类题训练】题目:
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
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
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
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D、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
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
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典例精选】2006年高考作文(湖南卷)题目: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
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
我们可采用“化意为象法”进行审题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
例如: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
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刎是意气;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意气等。
如此,我们下笔就有方向,同时,也便于行文。
“化意为象法”其实是一种联想发散思维法。
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将“考验”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
苏武牧羊是考验;
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
屈原终不屈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
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
从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
“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
”“化意为象法”采用的是一种先发散后聚合的思维过程。
E、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
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
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典例精选】200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
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
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
这是“好奇心”的正面: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
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
这是“好奇心”的反面:
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
综合立意:
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
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
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
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F、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
“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选】2008年高考作文(重庆卷)题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
(1)自然界。
(2)自由发展;
不经人力干预。
(3)不勉强;
不局促;
不呆板。
……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
“自然”指什么?
“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
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
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
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
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
(三)、例文评析
请以“情在不言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要写成诗歌。
不少于800字
[分析]静水流深,大爱无言。
面对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一切言语都是苍白的,本命题作文就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蕴藏着的美,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写作时,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提取让你感动的细节,从而表现他人对你的深挚情感。
也可以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赞扬那些为他人、为社会默默奉献,显示人间至情大爱的典型人物。
写作时应紧紧扣住“不言”与“至情”的关系。
[例文]
情在不言中
孔子曰“予欲无言。
”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但语言不能代替一切。
当我们情感的波涛拍打海岸,心灵的洪水冲决堤坝时,我们需要无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不露痕迹的化妆是最高超的化妆,无需言语表达的情是最真切的情。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
”泪水,晶莹的泪水足可以取代一切倾诉、一切呐喊、一切抒情的朗诵,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诗人最深沉的爱。
橡树和木棉相互依偎,没有甜蜜的言语,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视。
语言在此时已成为累赘,因为他们的爱已经穿越时空。
还记得第一次离家数月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母亲和你的无言相对吗?
还记得第一次做出喷香的饭菜,母亲那惊讶却又无言的喜悦吗?
还记得为了你的学费,父亲寒冬腊月奔波忙碌时你眼角闪动的泪花吗?
--
生而为人,我们生活在各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身边每个人的爱戴——的包围中,同时我们也被身边的人默默地爱着。
天使丛飞,默默无闻地帮助失学儿童,用坚强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他没有炫耀,没有自夸,而是在无语中做着人世间最伟大的事业,付出着人世间最伟大的真情。
不言的情让丛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赴藏工作十余年,在地广人稀的高原上默默地奉献着。
寂寞挡不住他对藏族同胞的爱,无语掩盖不了奋斗的激情,他在默默无语中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言语。
我们用无言接受着他人的爱,同时也应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爱。
正如《圣经》上所说,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自夸。
情感的表达会因无言而更加原始真切。
情,在不言中!
[简评]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从“接受情感”与“付出情感”两个层次展开,既论证了别人对自己的最真挚的爱往往是无言的,又深化一步,论证了每个人也应该对别人付出无言的情。
构思的精巧,议论的深刻,陡然提高了文章的层次。
(四)、跟踪训练
训练一:
以“平衡”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或相抵,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
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平衡是跳水运动员优美的弧度;
平衡是刘翔百米跨栏高举的双臂;
平衡是任长霞心中惩恶扬善的天平;
平衡是鸟儿的翅膀;
平衡是船的双桨;
平衡是飞机的双翅。
纵观世界,平衡造词很多,平衡的自然,平衡的心态,平衡的代谢等。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平衡。
如果自然界生态失去平衡,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如果营养失去平衡,新陈代谢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如果心态不平衡,就会受压抑,生嫉妒;
如果国家发展不平衡,就会出现以强凌弱---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平衡呢?
通过你的文章可尽情讲故事,抒感想,发议论;
从人事、历史、自然等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训练二:
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命题作文,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构思能力,引导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方法。
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霜雨雪,也有电闪雷鸣。
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微笑着去享受它;
失败的时候,不要捶胸顿足,微笑着去接受它;
失意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微笑着去面对它----生活的经验证明,用微笑把自己推销出去,成功的机会往往会更大。
你若是微笑着,干同样的工作你就能比别人省不少力气;
相反,如果整天绷着脸,你就可能事倍功半----构思时,应注意将立意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如学习中的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跟同学的某一次矛盾冲突与和解等,从而给读者以启迪。
二、话题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
抓“话题”
不管“话题”前面有没有材料,话题作文的核心一定是“话题”本身。
审题立意时,应把重点放在“话题”上,而不能受到材料的干扰,有时甚至可以不管材料。
材料只对审题立意起提示作用,能引导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切入话题,但材料绝不是审题立意的重点,更不能由材料来确定写作重点。
如2006年广东卷,虽然所给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富有哲理意蕴,但考生依然不能把审题的重点放在材料上,而是应该着力挖掘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所蕴涵的命题指向。
该话题是一个动宾短语,立意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动词部分,行文要突出“雕刻”的过程;
雕刻的对象——“心中的天使”,是一个偏正短语,“心中”是重心,可见,天使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自己内心的产物,是自己孜孜追求的对象;
“天使”比喻象征美好的东西。
分析挖掘话题的内涵到此,就一定能够做到准确立意。
(一)观点型话题
1、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审题重点应研读“话题阐述”部分,因为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本身更重要。
2、写作指导
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
如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为话题,2000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就是很典型的“观点型话题”。
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选材和所写内容是否吻合话题的观点即可,不能违背、不可偏离。
在作文时,这类话题启示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沿着它所给的线索向前延伸,不能偏离航向。
写记叙文,要能够反映这个中心;
写议论文,要能够论证这个中心。
遵循观点、线性前伸,是“观点型话题”写作时必须花工夫思考的问题。
3、例文评析
作文材料: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半圆、非对称图形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
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构成;
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解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
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等。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只有一个。
是吗?
不是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我问你:
生命中你最爱的人是谁?
父亲?
母亲?
朋友?
爱人?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都无法从“最爱”中舍去。
因为他们在你的答案都是最重要的。
父亲给你以力量。
母亲给你以呵护,朋友给你以帮助,爱人给你以温情……你我正是在这些人的关怀与鼓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天空中最亮的是什么?
太阳?
月亮?
星星?
到底是哪一个最亮?
太阳只在白天洒下阳光,夜晚只能让月亮照亮我们的路,可是没有星星陪伴的月亮是孤独的,黯淡的。
仍然无法说出最亮的那一个。
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
科学家?
政治家?
艺术家?
……我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政治家适应形势的转变不失时机地提出改革的措施,才使我们的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艺术家使我们枯燥的生活变的多彩多姿,在历史上留下了数不尽的珍品……你很难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排行榜。
你要繁华热闹的城市,还是要怡然恬静的乡村?
汽车、地铁、冰箱、热水器、商场、饭店……现代化的都市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生活。
可是生命节奏太快,空气污染严重,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而清静的乡村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漫步于乡间小道,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我两者都想要,两者都不想失去。
你要快乐还是要痛苦?
一味的快乐未免肤浅,一味的痛苦未免沉重。
我们经历过痛苦的快乐。
没有人能一直快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三轮 专题 复习 教案 高考作文 审题 立意 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