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512480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28KB
徐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徐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
26优化为2010年的16.4:
62:
21.6,工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镇化进程有了新突破:
中心城区由原来的10.8平方公里发展到11.5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7万人增加到8.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5%,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四大明显变化”就是:
科学发展的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提出了“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的发展理念,作出了“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战略部署。
强工方面,强调坚持“优势立园、特色立园”,强力推进赤湖工业区建设;
兴城方面,强调构建“一城两镇三区”大沙河布局,确定了各大组团产业定位;
“三农”方面,强调推进“五大龙头、五大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富民。
赶超发展的氛围发生了明显变化。
通过深入开展“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实现新跨越”主题教育活动,解放了思想、振奋了精神、优化了作风,各级干部责任意识、功过意识、进位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有了明显提升,心齐气顺、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氛围明显浓厚。
经济发展的后劲发生了明显变化。
坚持重大项目拉动,围绕重大项目的引进、支柱产业的培植、骨干企业的扶持,着力构建发展的项目支撑。
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等一批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博莱、仙客来、日照美佳、鑫山水泥、城门矿山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城市发展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通过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大批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
通过强化城市管理,开展了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重车超载等现象的集中整治,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
第二,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自身战略位置的显著提升。
在我市新的一轮区域发展布局规划中,九江县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县,而是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县,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从宏观层面上讲,市委、市政府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大九江”城市发展格局,要加强“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的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其中九江县就是“四县一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微观层面上讲,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分区,适时将沙河组团、姑塘组团纳入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逐步形成“一核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其中沙河组团、港口街镇组团是“一核六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委、市政府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
12月31日,市委召开四套班子会议,最终确定了将2003年划为九江开发区管理的青峰、杨花两个村以及东泉路以北蛟滩湖片不少于2000亩土地,重新划回九江县管理,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
应该说,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大沙河发展布局的一个最大支持,也是对我们加快发展的一个鞭策和鼓舞。
第三,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自身的有利条件正在不断增多。
一是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九江县作为距离市区最近的县,随着八里湖大道的全线贯通,我县在空间上真正实现了与中心城区的“零距离”。
随着一批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特别是昌九城际铁路通车,长江二桥规划建设,105国道改造,我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经济承载力将进一步增强,区位优势将加快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
二是潜在资源不断升值。
我县拥有相对丰富的沿江岸线、土地资源以及山水资源。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推进,这些资源将不断升值,成为我县吸引项目落户的重要筹码。
比如岸线资源,对集聚性产业和重工业显得非常宝贵,大运量、低成本的水运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大工业的有利条件。
再如土地资源,随着东泉大道、渊明北路等城市路网的完工,道路两旁土地升值,运作大型地产项目,土地出让金反哺于城市发展。
再如山水资源,我们利用赛城湖做文章,成功引入了江西民生集团,计划投资50亿,整体开发九江大千世界项目。
三是干事合力不断增强。
全县上下对自身面临的发展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对赶超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形成了高度的共识。
四套班子成员不分一线二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各级干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操作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建设、支持发展的热情非常高,我们的很多工作、很多项目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可以说,全县上下已经形成了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我们赶超发展难能可贵的内在动力。
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县赶超发展的有利条件在不断增多。
二、抓住关键问题和主攻重点,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着力奠定赶超进位的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科学谋划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九江县的发展至关重要。
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
谋划“十二五”发展,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以下七个方面:
1、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发展总的目标是: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有较大幅度的赶超进位,增幅确保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这个总体目标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特征,顺应了全县人民的期盼。
抓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着力做好“增速扩量”文章,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实力。
为此,我们提出未来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10亿元,人均GDP达到4786美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2.5亿元;
一般地方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8.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5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9.5%以上,达到255亿元;
工业化率达到63.6%;
城镇化率达到54%;
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4138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10800元。
只有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才有底气、有信心实现进位赶超、争得应有地位。
抓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因此,要做到人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着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2、牢牢把握强工兴城这个主攻重点。
经济总量不大、城镇化水平不高,是我们现阶段乃至“十二五”时期最主要的矛盾。
我们之所以提出继续坚持“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不动摇,是基于:
①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
工业对尽快做大经济总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处于中间位置,是价值链的中心,是创造价值的主要过程,工业不仅是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而且是带动百业发展的主引擎。
服务业跟着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不强,服务业也不会强,发展服务业,必须首先发展制造业。
因此,只有优先发展工业制造业,才能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带动物流、旅游、服务业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②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
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发达的服务设施、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对工业、第三产业的强大吸引力。
没有城镇化,就没有工业发展的现实支撑。
③城镇化与工业化必须互动共进。
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表明,现代化的基础是工业化,工业化的载体是城镇化,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从工业化过程来看,产业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城市的转移。
反之,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由于产业的衰落而导致城市衰落的例子有很多,世界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为此,“十二五”时期必须加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在“强工兴城”上寻求新突破。
一是要坚定不移决战新工业。
首先,要发挥好自身优势。
发挥沿江岸线优势、昌九产业集群优势以及郊区生产要素优势,立足优势谋划新工业,依托优势决战新工业,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其次,要搭建好园区平台。
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赤湖工业区,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加速建成12平方公里核心区。
第三,要培植好支柱产业。
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按照产业定位,落户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推进赤湖工业区临港工业城和沙城工业区轻工产业城建设。
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是扶持温州精制皮革产业园、宝利源30万吨粮油加工、湖南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脂切片、中盛钢构、博莱、食品产业园、仙客来、城门山铜矿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在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精致皮革、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上,力争有新突破。
二是要坚定不移做美沙河城。
首先,要加速推进大沙河格局形成。
按照大沙河规划布局要求,进一步完善“一城”、“两镇”、“三区”建设规划,加速构建“一城”、“两镇”、“三区”间快速通道网络,加大各板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产业培植力度,形成各大板块竞相发展和相向发展格局。
沙河城要以沙城工业区为平台,对接开发区工业园发展工业;
以县城新区为平台,对接八里湖新区发展楼宇经济、地产经济及金融、教育、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贤母文化,做好渊明文章;
适时启动一批专业市场建设,努力使二、三产业相向发展、互动推进,支撑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城门镇要依托赛城湖水资源和20公里湖岸线,发展旅游、休闲、娱乐、金融、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房产经济,打造低碳经济区,为城西港区和赤湖工业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港口镇要依托赤湖工业区、城西港区重点发展工业产业,打造现代工业区;
以九码快线为依托,打造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现代文明的新型集镇,达到承接九江对接瑞昌的效果,建成连接九江、瑞昌的重要中心集镇。
其次,要全力打造新城区。
按照“组团式发展、林网化道路、人性化布局”要求,重点抓好新区行政中心、东泉路两边、福银高速以西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区形象。
第三,要继续改造老城区。
按照完善功能、加强管理、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大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完善主城区市政功能。
第四,要抓好重点集镇建设。
选择交通区位好、发展潜力大、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中心集镇作为示范镇重点扶持,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带动能力的新型小城镇。
3、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在赶超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一是统筹抓好“三农”工作。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保障。
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好村庄整治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统筹抓好乡镇经济。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放权放手让乡镇自主发展,减少干预。
建立健全乡镇发展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发展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实力乡镇。
进一步支持乡镇发展工业、引进项目。
进一步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配强乡级班子。
三是统筹抓好社会各项事业。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整合社会资源,加快社会事业改革,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事业的发展。
新上一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牢牢把握坚持项目建设这个基本抓手。
一个地方要实现跨越发展、进位赶超,关键在投资,核心是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这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们要坚持把全力以赴抓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作为抓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
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干几年,我们的经济实力和面貌一定会有更大变化。
一是围绕做美沙河城推进一批城建项目。
围绕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实施中华贤母文化园和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陶渊明纪念馆搬迁等一批重点工程;
围绕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建设一批高档小区,建成四星级园林酒店,规划并适时启动家具批发、小商品批发、建材批发、货运汽车批发四大市场建设;
围绕完善城市休闲娱乐服务功能,加速推进民生集团投资50亿元的赛城湖九江大千世界项目建设。
围绕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泉塘大型安置小区,改造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贸市场,建成一批公交站台和城市公厕,实施沙河下游治理。
围绕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实施东泉路延伸线、瑞城路延伸线、福银高速平行线、狮城大道、赛城湖跨湖大桥、环赛城湖南岸道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二是围绕构筑工业支撑,打造一批重大工业项目。
强化招商引资,坚持领导带头招商、组团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
同时,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促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围绕构筑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一批项目。
积极配合推进武九客运专线、常岳九铁路等项目建设,配合省市启动京九、合九客运专线项目前期工作,使庐山站成为国家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
围绕快速公路网建设,配合推进九江绕城、都昌蔡岭跨鄱阳湖至九江县高速公路和长江二桥建设,积极配合105国道改造;
合理规划长江岸线资源,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推进赤湖工业区码头建设,大力发展长江航运。
四是围绕建设安全水利设施推进一批项目。
实施江新洲大堤、赤湖圩堤、建设堤等加固工程;
实施江新洲圩、港口街镇、城子镇、蛟滩湖等治涝工程;
实施沙河、三桥河、杨柳河等河道治理工程;
解决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镇供水水平;
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和灌区灌溉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推进生态补水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沙河城市防洪工程。
五是围绕能源建设工程推进一批项目。
加强电网建设,逐步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网,以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为供电覆盖面,实施城市电网入地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配合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工程,加快全县天然气管网建设,普及使用天燃气。
5、牢牢把握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这个根本追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我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其所”。
加快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安居工程;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
加大医疗、社保、养老、救助、助学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力度,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
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十二五”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群众的利益诉求,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是加强公共安全。
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强化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6、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环节。
扩大开放是推进赶超发展的动力之源,改革创新是推进赶超发展的活力之本。
省委苏书记指出:
“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扩大开放,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江西的未来”。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权,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有效地激发社会组织和基层的活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重点抓好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农村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二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机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提高我县的开放水平。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最具决定性作用,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实现赶超发展,不仅需要增加投入做大总量,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质量。
为此,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快高新技术应用,重视、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
四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思维、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办法,促进社会和谐。
7、牢牢把握群策群力这个基本要求。
实现进位赶超,加快赶超进位、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使命。
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方方面面的智慧,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做到四套班子齐心协力,人人担责。
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同德推进九江县的各项事业。
二是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充分发挥全县人民的创造力,在全县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三是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智慧。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全力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非常关键,意义重大。
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总体思路和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
基本途径是坚持“一个根本”、抓好“两大重点”、把握“三大关键”、紧盯“四大目标”、实现“五个突破”,即:
坚持增速扩量这一根本,抓好强工、兴城两大重点,把握重大项目拉动、改革创新促动、统筹协调推动三大关键,紧盯“工业承接基地、文化休闲基地、配套服务基地、农产供应基地”四大目标,实现重大项目引进、支柱产业培植、“一城两镇三区”布局推进、新农村亮点打造、人民幸福指数提升五个新突破。
1、要着力抓好经济工作。
一是制订目标标准要高。
全年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根据争先进位要求,确定积极、科学、可行的增长幅度,确保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有些增长潜力大的指标,就是要能高则高、能快则快,特别是财政、固投、工业三大指标,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具体来讲,就是生产总值力争增长17%;
财政总收入力争增长30%;
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40%;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3%。
二是推进项目力度要大。
按照“特色立园、优势立园”定位,强化招商引资,优化项目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尤其是重大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
重点是发挥昌九产业集群优势,引进一批轻工产业项目,彰显集群效应,推进沙城工业区轻工产业城建设;
发挥赤湖工业区沿江临港优势,围绕大用水量、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产业抓招商,构建赤湖产业区产业支撑,打造一批产业“航空母舰”。
同时,要着力抓好落户项目开工率、投产率。
重点是加大对温州精制皮革产业园项目、宝利源30万吨粮油加工项目、湖南资兴展泰银制品加工项目、永盛集团纺纱织布聚脂切片项目、中盛钢构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推进力度。
力争全年引进县外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5-10亿元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三是推进“两区”速度要快。
就是把园区和城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城区“筑巢”,园区“引凤”。
在“园区”方面,就是要加速园区平台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赤湖工业区。
按照赤湖工业区10年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加速推进1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
重点抓好赤湖圩堤除险加固工程、1万亩未利用地平整及“三河六路”建设工程;
完成职工租赁房和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任务;
加紧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等配套设施运行。
同时,加速推进沙城工业区东区三期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
力争全年工业平台建设资金投入不少于5亿元。
在“城区”方面,做到新老城区协调推进、县乡联动发展、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加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
县委、县政府已经下发了《2011年全县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责任分工的通知》,其中属于城建项目的有11个,要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力争全年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四是推进“三农”工作要实。
要毫不放松“三农”工作,切实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以博莱、仙客来、日照美佳、九洲粮油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龙头、五大基地。
力争农民收入增长11%以上。
抓好9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推出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亮点。
2、要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市委钟书记在市委全会上,用很长一段的篇幅,强调维稳工作。
既分析了目前影响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维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要强化积极的稳定观。
影响社会稳定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最终要靠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来解决。
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求稳定,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
二是要强化源头治理。
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落实信访责任制,扎实做好“民声通道”、“绿色直通车”工作。
加速启用信访接待中心,提高信访接待能力和水平。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在源头治理、妥善处置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正视而不回避,对工作的缺点改进而不掩饰,对诱发的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记 县委 十三 十一 全体会议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