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粮库质量通病控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0882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70.52KB
武进粮库质量通病控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武进粮库质量通病控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进粮库质量通病控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施工缝渗漏控制
3.柔性防水层空鼓、渗漏控制
3
砌体工程
1.砌体裂缝控制
2.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控制
4
混凝土结构工程
1.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2.钢筋保护层偏差控制
3.混凝土构件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控制
4.防止柱、墙底部吊脚、石子过多等缺陷
5
楼地面工程
1.砼楼地面空鼓、开裂、裂缝控制
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缺损及尺寸偏差控制
3.厨、卫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渗漏水控制
6
装饰装修工程
1.墙体空鼓、裂缝、渗漏控制
2.外窗气密性不良、渗漏控制
3.栏杆高度、间距、连接固定、耐久性控制
4.涂饰与裱糊工程开裂、掉粉、起皮、泛锈控制
5.室内饰面砖与地砖空鼓、色差控制
7
屋面工程
1.排气屋面渗漏控制
2.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开裂、渗漏控制
3.变形缝渗漏控制
4.卷材收口处渗漏控制
5.雨水口渗漏控制
6.坡屋面滑移控制
8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给水管道连接处渗漏控制
2.排水管道系统渗漏控制
3.卫生间异味控制
4.太阳能系统安装通病控制
9
建筑电气工程
1.电导管连接不牢固控制
2.桥架零配件不匹配、接地不可靠控制
3.配电箱尺寸偏差、零配件不齐、接线混色凌乱、无汇流排控制
4.开关、插座安全标记不全、选型不当和安装标高偏差控制
5.等电位端子排选材不当、厚度不够、连接不可靠控制
10
智能建筑工程
1.模块数量、布线安全距离控制
2.访客对讲图像质量控制
11
建筑节能工程
1.外墙保温系统空鼓、开裂、渗漏、脱落控制
5.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5.1地基基础工程
5.1.1沉降变形控制
1)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沉降观测。
2)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
必须先做试桩,静载试验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后进行设计。
桩基验收应按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的要求进行桩身质量和承载力检验。
3)桩基施工后应有一定的休止期,保证桩身强度、桩周土体的超空隙水压力消散和被扰动土体强度恢复。
4)地下室及承台四周应及时回填土,土填土前应清除积水、垃圾,按设计要求选择填料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地下室顶板覆土情况应与设计工况一致。
5.1.2桩身质量控制
1)桩基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监测,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2)桩基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机械行走路线,避免压坏(偏)已施工的桩基等,表层土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机械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在表层采取铺垫等压实处理措施。
5.2地下防水工程
5.2.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控制
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2)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解除模板。
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
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3)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台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运输后若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要求,可加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加减水剂,但混凝土二次搅拌时严禁加水。
4)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水平构件表面宜采用覆盖养护方式;
竖向构件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带模养护结束后继续养护宜采用喷涂养护液方式。
5.2.2施工缝渗漏控制
1)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墙体不宜留垂直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界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2)模板支设前,应将施工缝表面松散混凝土、浮浆凿除,并清除杂物,刷混凝土界面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防水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检查施工缝是否清理干净。
水平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时应先铺设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
4)金属止水带宜折边,连接接头应采用搭接焊,焊缝严密,拐角处应离开拐角1m以外搭接。
5.2.3柔性防水层空鼓、渗漏控制
1)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洁净、干燥,若有污物、油渍等,应洗刷干净、晾干后方可施工。
2)防水卷材施工前,应先涂刷基层处理剂,若基面潮湿,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3)地下室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贴法施工,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5.3砌体结构工程
5.3.1砌体裂缝控制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宜小于28d。
2)与后砌隔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按建筑施工图在墙体相应位置预留窗台板、过梁、圈梁钢筋外,每隔500高预留三级钢2φ6拉结筋,锚入砼柱、墙内不小于LaE,沿隔墙通长布置。
与圈梁、过梁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墙,应于圈梁纵向钢筋处预埋插筋,锚入柱、墙内不小于LaE,伸出柱、墙外不小于700mm,并与圈梁、过梁钢筋搭接。
以上预埋钢筋经设计同意后可采用化学植筋方法。
框架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弯折压入砖缝。
3)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构造柱;
单片墙端部及砖砌电梯井四角应设构造柱;
墙长大于5米时,应增设C20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m;
构造柱截面高度为200,宽度同墙厚,配筋三级钢不小于4φ10+φ6@100/200。
4)底层和顶层的砌体填充墙应设置C20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120mm,宽度同墙厚,纵向钢筋三级钢4φ10+φ6@200;
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设置C20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厚度60mm,纵向钢筋三级钢3φ8,横向分布钢筋为三级钢φ6@200。
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和墙高≥4.0m的其他墙体,应在墙体半高处设置沿墙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系梁,高度120mm,宽度同墙厚,配筋不小于三级钢4φ10+φ6@200,楼梯间系梁应设于楼梯平台标高处。
6)
当系梁为门洞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的系梁断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系梁,其截面、配筋尚应满足过梁要求,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
当两系梁高差不大于500时,系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如右图。
7)门、窗框要求:
轻质墙体门洞边除施工图中注明外,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8)阳台栏板砌体、女儿墙砌体沿墙高每300mm设置三级钢2φ6通长钢筋。
锚入砼柱墙内不小于200mm。
女儿墙砌体内应设置C20混凝土构造柱及压顶,当图中未注明做法时,做法如下:
(1)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米;
截面高度为200mm、与墙体同宽;
配筋为三级钢4φ10+φ6@200。
(2)压顶截面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配筋为三级钢4φ8+φ6@200。
(3)构造柱应与压顶整浇,构造柱内纵筋伸入压顶内35d。
9)内墙粉刷时满铺玻纤网格布一层,在内外墙装饰前,消除框架与砖填充墙之间裂缝,采用纲丝网片连接加固,每侧覆盖≥200。
10)为防止框架梁底水平裂缝产生,内外墙体顶部采取斜砖镶塞,斜砖镶塞时间控制必须待下层墙体砌筑15天后进行。
11)门窗顶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独设置过梁搁置长度每边不少于300;
宽度大于300的预留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搁置长度大于250。
12)女儿墙根部因结构层与保温层差变化或冻融产生变形将女儿墙根部推开而产生裂缝,高层建筑采取女儿墙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另在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20宽,方法可放置20厚泡沫塑料板填充。
13)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管线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必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抗裂网片等抗裂材料。
5.3.2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控制
1)轴线控制:
根据下层基础或主体柱墙基准上轴线,并按照主控轴线,在现浇结平层上弹出轴线,再以轴线确定每个房间的墙身中心线,从而弹出砖墙双面粉刷控制线后必须逐个检查开间、进深尺寸、勾方情况,误差值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2)标高控制:
正确设置皮数杆,依据框架结构上1米标高线画出皮数,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0m,内外墙交接及转角处均控制在10㎜左右。
3)水平与竖向灰缝的砂浆均应饱满,其厚(宽)读应控制在10~12㎜左右。
4)构造柱、圈梁等小构件浇筑混泥土前,必须将立模支撑牢固;
混泥土要分层浇筑,振动棒选用30直径,振捣时不可对准墙体,防止门窗垛头偏差。
5.3.3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要求
1)按照公司技术管理标准要求,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墙体砌筑施工方案》的内容,施工坚持施工技术交底,操作班组进场施工,项目工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要求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关键部位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2)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
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读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3)砌蒸压加气砼砌块砌筑前应提前1~2d湿润砌块,含水率5%~10%,防止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4)砌筑时要采用“三一”挤压顶紧砌砖法,严禁铺长灰而使灰浆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造成灰浆不饱满。
5)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砌筑后进行刮缝,要求竖头缝填嵌饱满,项目工长/质检员必须在现场加强过程控制检查,攻克质量关键部位的质量隐患。
5.4.混凝土结构工程
5.4.1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1)坚持施工技术交底,劳务分包班组进场施工,项目工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要求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关键部位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2)加强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专人负责坍落度抽检工作。
3)控制施工过程中间的混凝土浇捣冷缝,遇特殊情况产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4)现浇板内预埋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盒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
若预埋管线上部没有上层钢筋网片,则应沿预埋管线长度方向增设φ6@100、宽度不小于450的钢筋网片。
水管严禁水平敷设在现浇板中。
5)应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现浇的阳台、雨蓬等悬挑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间隔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6)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体水平施工缝下口应预埋工具式螺母,保证接茬处平整光滑,不开裂;
楼梯梯段等混凝土施工缝应设置一块约200mm宽的可抽拉式活动模板,便于清除垃圾。
7)对剪力墙结构(包括地下室内外钢筋混凝土墙体),如有水电设备工艺需要留洞,必须按照结构要求增加洞口加强筋,洞口加强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必须加强验收,满足规范、设计方可进行隐蔽。
8)严格控制结平层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做好结平二次振捣工作和表面压紧收光,及时覆盖化纤毛毯每天三次浇水养护;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严禁冲击荷载产生。
9)未设置双层双向钢筋板块的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应小于2000mm。
10)模板和支撑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严禁在虚土上支撑模板。
根据工期要求,工程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确保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1)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5.4.2钢筋保护层偏差控制
1)框架柱采用塑料垫块,沿柱四角及中间布置,上下间距800一道。
2)框架梁采用塑料垫块,应垫在梁的主筋下,数量每隔0.8米交错放置。
3)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混凝土、塑料或钢筋支架间隔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
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间隔件作支架。
间隔件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
当板厚h不大于200mm时,间隔件可用φ10钢筋制作;
当板厚h介于200mm~300mm时,间隔件应用φ12钢筋制做;
当h大于300mm时,制作间隔件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4)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项目工长/质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施工过程中间还必须加强成品保护措施,经各方检验合格,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5.4.3混凝土构件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控制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模板施工方案》要求,项目工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要求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关键部位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
2)立模承重支架控制:
柱、墙、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冲天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承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以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模板变形;
梁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
3)构件轴线、标高、几何尺寸控制:
轴线、标高应每层进行技术复核;
柱、墙等构件模板安装应严格按照轴线控制,结平层构件模板立模支架应严格按水平标高控制;
根据设计构件几何截面尺寸制作夹板模,为防止偏差过大,模板制作截面宽度尺寸应收小3mm;
框架柱、墙模板加固应采用对撬螺栓,加固间距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
一般台口梁、单梁、圈梁的模板上口应设拉结,拉线调直防止上口尺寸偏大。
4)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项目工长/质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施工过程中间还必须加强成品保护措施,经各方检验合格,并办理模板安装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
5)操作班组应专人负责放线,项目工长/质检员必须负责验收。
5.4.4防止柱、墙底部吊脚、石子过多等缺陷:
1)柱、墙板底部最容易出现空洞吊脚,可采取减少砼坍落度,并作适当施工间歇后再浇的方法来控制。
2)框架结构楼层较高,柱、墙板底部砼浇捣容易跑浆,石子沉积过多,出现蜂窝麻面现象,采取预浇100厚与砼等强度水泥砂浆来控制。
3)控制柱、墙板模板下脚的严密收刹,减少跑浆。
4)控制柱、墙板混凝土浇筑高度,必须分批浇捣,构件高度大于3米混凝土应分三次进料入模,每次经过振捣密实再进料入模。
5.5.楼地面工程
5.5.1混凝土地面起砂、空鼓、裂缝控制
1)防止混凝土楼地面空鼓:
必须进行有效的基层处理,彻底清除结平层混凝土表面的浮灰、垃圾以及其它杂物,要求表面尽可能毛化;
基层隔夜浇水湿润;
水泥砂浆铺设前必须调制水泥浆扫浆处理,应按一包/120㎡。
2)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宜采用早强型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选用中、粗砂,含泥量≤3%;
面层为细石混凝土时,细石粒径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
石子含泥量应≤1%。
3)必须加强混凝土楼地面施工工艺过程控制,铺设细石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厚度均匀,厚度偏差过大的部位应预先进行找平,应严格按照标高预先测坍饼,楼面铺设细石混凝土后必须三遍赶压密实,三遍紧光,表面平整光洁;
必须加强细石混凝土楼地面施工之后养护控制,浇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
对于大面积房间必须留设施工缝进行分格,分格尺寸不得大于4000×
4000;
对于住宅结构房间不规则的几何尺寸,进行后切割处理,减少裂缝产生。
5.5.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缺损及尺寸偏差控制
1)楼梯踏步阳角处应增设护角。
2)楼梯踏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踏步抹面(或抹底糙)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
抹砂浆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并严格做到随刷随抹;
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
抹面工作应分次进行,每次抹砂浆厚度应控制在10mm之内;
踏步平、立面的施工顺序应先抹立面,后抹平面,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并应将接缝搓压紧密;
5抹面完成后应加强养护。
湿润养护天数不少于7d,养护期间应禁止行人上下踩踏。
工程竣工验收前,宜用木板或角钢置于踏级阳角处保护,以防被碰撞损坏。
3)踏步尺寸不一致控制措施如下:
楼梯结构施工阶段,踏步、模板应用木模板制作,尺寸一致,制作时应扣除面层装饰余量的尺寸;
计算楼梯平台处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差值,以此差值控制地面面层厚度;
面层装修时,应控制好楼面面层标高和休息平台面层标高,带双斜线等分楼梯踏步尺寸,使相邻踏步高差小于10mm。
5.5.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
1)厨、卫间数量较多,项目工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要求和施工方案内容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2)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标高降低至少20mm以上。
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24h蓄水试验;
无渗漏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24h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排水坡度为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7)烟道根部向上300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5.6.装饰装修工程
5.6.1墙体空鼓、开裂、渗漏控制
1)重点抓好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使结构的外柱面、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尤其是垂直度必须做到逐层控制,消除积累误差,以使抹灰层之间各层厚度能控制均匀。
2)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砂浆,顶层墙面粉刷采用预拌砂浆,顶层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
3)混凝土砖砌筑的100mm厚砖墙宜在墙的两面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并以水泥砂浆抹面,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钢丝网网片的网孔尺寸为20mmx20mm,钢丝直径为1mm;
砂浆强度等级为M10,厚度为20mm。
4)认真做好基层处理:
墙面脚手洞眼必须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堵严。
水暖、空调、煤气、等穿墙管道,必须在外装饰前预先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注意,空调管窝实前应外口略低,不至于形成倒泛水);
混凝土构件外表面采用1:
1水泥砂浆进行毛化处理(毛化处理后应做好养护工作);
5)为尽可能消除空鼓,墙面基层1:
3水泥砂浆刮糙施工后,加强洒水养护,确保基层粘结牢固;
工程外墙保温粉刷,保温层面铺设一层耐碱玻纤网,3-5厚防裂砂浆粉刷;
工程外墙保温施工工艺详见《外墙保温施工方案》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
6)为消除外墙面空鼓,必须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项目工长/质检员必须在现场细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间还必须加强成、半成品品保护措施,经现场各方检验合格,并办理外墙粉刷、外墙保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外窗台向外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
腰线上面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外挑板上面的排水坡度不小于2%,且靠墙体根部处应抹成圆角;
外挑构件下面滴水槽的宽度、深度不应小于为10mm。
当粉成滴水线时,滴水线宽度不小于20mm,下挂高度不小于12mm。
8)抹灰层总厚度35mm~50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
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
9)外墙饰面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饰面砖粘贴前,对基层质量应进行检查、修补,基层应无空鼓、裂缝;
基层清理干净、浇水湿润(面干内潮)后才进行铺贴;
饰面砖铺贴应选择专用粘结砂浆或1︰1.5聚合物粘结砂浆,粘结砂浆应饱满,但缝隙内的粘结砂浆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饰面砖嵌缝材料宜选用专用嵌缝砂浆或1∶1~1∶1.5聚合物水泥砂浆,嵌缝时必须采用抽缝条反复抽压密实、光滑,严禁出现砂眼和裂纹;
外墙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粘结强度检测。
5.6.2外窗气密性不良、渗漏控制
1)宜选择带附框的外窗。
当选择无附框的外窗时,应设置带排水坡度的现浇混凝土窗台板,向外的排水坡度不小于20%,斜窗台板应一次浇筑成型,振捣密实。
2)无附框的窗框安装,应采用先粉内框、后装窗框、再粉外框的施工工艺,且窗台应粉成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角。
3)窗框安装应采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从距转角150mm处开始设置,中间间距不大于500mm。
严禁采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窗框。
4)施打发泡剂时,洞口预留缝隙(窗台除外)应干净干燥,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6.3栏杆高度、间距、连接固定、耐久性控制
1)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护栏安装必须牢固。
2)栏杆高度及立杆间距必须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的规定。
即多层住宅及以下的临空栏杆高度不低于1.05m,中高层住宅及以上的临空高度不低于1.1m,楼梯楼段栏杆和落地窗围护栏杆的高度不低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高度不低于1.05m。
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大于0.11m,采用非垂直杆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3)主要受力杆件的后置埋件钢板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宜小于80mm;
立杆埋件不应少于两颗螺栓,并前后布置,其两颗螺栓的连线应垂直相邻立柱间的连线,膨胀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
后置埋件必须直接安装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已装饰部位应先清除装饰装修材料(含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找平层)后才能安装后置埋件。
4)临空栏杆玻璃安装前,应先安装两片做冲击性能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式安装。
单位工程竣工前,每幢住宅工程应随机抽取3片栏杆玻璃做抗冲击性检验。
5)栏杆玻璃的镶嵌深度:
两对边固定不小于15mm,四边固定不小于10mm,并用硅酮耐候胶封严。
5.6.4涂饰与裱糊工程开裂、掉粉、起皮、泛锈控制
1)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清除基层浮灰和污物,批刮腻子前基层应干净干燥。
抹灰基层表面易锈蚀的铅丝头、钉头、钢筋头等应凿除,且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进 粮库 质量 通病 控制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