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分工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50682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169.97KB
第二章国际分工Word下载.docx
《第二章国际分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国际分工Word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保证了宗主国对热带产品的输入,并为其工场手工业产品增加了出口,防止了金银的外流,还为宗主国的船只提供了货运。
当时盛行一时的三角贸易,即由西非提供奴隶劳动力,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蔗糖和烟草,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的贸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间分工典型的表现形式。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与整个社会生产相比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各国的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而且明显带有地域分工的性质。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完全确立,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更加发达,这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机器的运用,使成百上千的协作生产的工厂替了原来的作坊,生产从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生产社会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同时,大机器工业也使生产更加专业化,生产分工愈来愈细,出现了许多新的生产部门。
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为超出国内市场容量的剩余产品销售寻找新的出路;
另一方面又要为满足生产寻找新的原料基地。
其次,大机器工业又进一步促进了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改进,世界航运事业和通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以及欧洲殖民强国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区强制实行种植园经济,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这些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纳入了国际分工之中,形成了一种与机器大生产中心相适应的国际分工。
这时的国际分工是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地球的一部分变为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的区域(农业国或世界农村);
另一部分以英国为中心,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进行工业生产的区域(工业国或世界城市)。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体系。
这是一种资本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地区进行侵略、掠夺、剥削结合在一起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
少数发达国家利用这种分工体系来剥削落后的农业国,积聚了大量财富,殖民地、附属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食品、原料的来源地。
马克思指出:
“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是进行农业的生产区域,以便把另一部分变为主要是进行工业的生产区域。
”
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世界工厂”。
它所生产的钢铁、煤炭、机器、纺织品均在世界上占有极大的比重;
它的商船队几乎垄断了当时世界的航运;
它的工业产品畅销全球,生产的棉纱、棉布、毛呢行销世界各地。
而其殖民地、附属国则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专门向它提供原料、农产品的基地。
当时的印度成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及蓝靛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生产地。
3.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国际分工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导致了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冶炼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相应的提高。
同时,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也使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第二次产业革命,最终导致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的分工体系。
第二次产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为国际分工的扩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进一步深化,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进一步扩大。
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畸形的、片面的单一经济,增强了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性。
同时,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水平分工开始得到发展,各个发达国家在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上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如德国的化学工业及电器、精密仪器等部门,英国的钢铁、机械等部门。
它们分工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优势的工业产品,形成一种以经济部门为主的相互依赖、互为市场的国际分工格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这种水平式型的国际分工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4.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相继取得政治上独立的国家逐步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深,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产业内分工。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l.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一切分工,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科技的重要作用上。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成为推动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它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而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创造出许多新的产业和部门,不断改变着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的专业化与国际化,一方面,它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分工更细;
另一方面这种分工又大大加深了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国际商品生产和销售,都进一步社会化了。
而生产社会化又必然导致进一步的国际化,战后出现的贸易迅速增长和商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率越来越大,个别国家的个别生产部门甚至主要依靠国外市场。
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际分工,因此,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且这种地位随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
继英国之后,其他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从而使这些国家与英国一道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
二次大战后,原来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得到逐步改善。
历史与现状说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明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会导致国际分工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国土面积等),进行经济活动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正象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页)自然条件决定着特定的地区能种植某些种类的作物,例如某些地区适宜种植咖啡、茶叶、橡胶、桔子等多种农作物,而其他地区则不适宜种植这些作物。
矿产品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矿产品只能在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生产和出口。
由此可见,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应当指出,一个国家拥有某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只能说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某种比较优势的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
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
石油的生产前提是应该有这方面的矿藏,但要把石油开发出来并销售到世界市场上去,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海底油田的开发使英国成为石油出口国,但在勘探和开采海底油田的技术发明以前,英国还是石油的进口国。
农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一些。
但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和趋势来看,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趋下降。
当代经济的发展蕴含了大量的先进科技,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原材料的增加投入,社会生产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方法超越自然条件的制约。
大量合成的替代品降低了生产对一些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依赖性,合成橡胶的发明与生产就使许多国家减少了对天然橡胶的进口,人们对产品更强调高科技的含量和高附加值。
因此自然条件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影响是不断下降的,在国际分工发展的萌芽阶段曾发挥了主导作用,生产力是决定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资本输出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就已成为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垄断组织。
二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国际化,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为了绕过其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抢占对方市场,往往通过在当地直接投资设厂建立分支机构的办法,扩张其经济势力,形成了新的国际垄断同盟。
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已有11000多家跨国公司,拥有112000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约有20000家跨国公司。
全球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一直都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自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增加。
1960年为670亿美元,到1978年已增至3693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总额的61.6%,超过间接投资总额。
1982年全球对外直接总存量约为6100亿美元,1987年达10000亿美元,1990年为16160亿美元,到1994年已突破2万亿,达21250亿美元。
近年来,跨国公司又有了较大发展,2003年全球跨国公司达6.l万家,子公司达90万家。
2006年达6.5万家,拥有国外分支机构约85万家,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掌管全球30%多的生产、80%的国际直接投资、60%多的国际贸易和80%的国际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的生产过程大规模脱离本国领土。
它们以母公司所在国为基础,利用现代先进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以整个世界为对象,采取所谓的“全球战略”,全面安排母公司、各子公司的生产、销售、资金调拨和研究发展项目,形成一套高度集中、灵活机动的管理体制。
这极大的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全球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969年跨国公司的产值相当于发达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五分之一,1985年仅600家最大的工业跨国公司所创造的增加值就达资本主义世界增加值总额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二分之一。
1983年,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出口额占美国出口额的四分之三,占进口总额的近一半;
以英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出口占英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
2003年跨国公司占全球生产的40%、直接投资的90%、贸易的60%、技术交易的80%和高新技术研发的95%。
跨国公司把产品加工、生产、装配等活动分散到不同国家来进行,将许多国家都纳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中,通过母公司集中管理,协调各国、各厂的专业化生产。
跨国经营的客观后果是:
各产业部门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国际分工越来越沿着生产专业化的道路发展。
从国际经济关系来看,通过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和各国的资本输出,世界各国经济上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关系又进一步加深了。
4.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各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贸易成为一种需要。
矿产和农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大,而对原料的加工及其制造成产品的过程,则可以远离自然资源产地去进行。
人口稠密的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工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同其他国家的产品相交换,而人口稀少、自然资源或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可以发展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前一类国家的产品相交换。
人口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国际分工,劳动力素质高的国家可以发展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劳动力素质低的国家则只能生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生产规模也影响着国际分工,不论何种生产,一旦要大规模进行,就产生了分工的必要性;
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进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
各国会根据规模经济的要求分工发展一个或几个产业部门的生产,生产规模越大,分工就愈细致。
规模经济还反映在各国合作生产某一产品,使其产量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西欧各国以整个西欧市场作为基础,各国进行专业化分工,联合开发生产“空中客车”飞机,达到了规模经济的效应,也最终使“空中客车”成为美国波音飞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国际分工的实现和发展还受制于市场的大小,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对于国际分工也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越是稠密,每个人的支付能力越高,市场容量就越大,该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就越大,实现国际分工的程度也可能愈高。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分工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
国际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延续和发展。
国际生产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物质和劳动生产中的地位;
以及它们在国际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国际间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国际分工是国际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它具体地表明了各国家或民族在国际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由这种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相互间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当代国际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所组成的生产关系体系,不仅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有封建的、甚至封建主义以前的生产关系。
在当代国际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因此,当代国际分工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国际分工随资本主义产生,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
它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另一方面是国际分工的不平等性,这主要是指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下,在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追逐利润和超额利润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切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展开,这势必造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不平等关系。
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对历史上形成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要进行斗争,以形成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分工。
6.上层建筑可以推动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各国政府的政策、法令,国际组织的决议与规定,都能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
如二战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关税与非关税减让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都有力地促进了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另外,国际的政治、经济秩序也起着延缓或推进国际分工的作用。
从1914年到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极为缓慢,国际贸易也一直处于萎缩状态。
二战后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表现为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高分子合成和宇宙航天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51年至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美国为3.5%,日本为13.8%,西德5.3%,英国为2.4%,法国为4.8%,意大利为4.2%,加拿大为4.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个“黄金时代”。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相继兴起,这些新工业如原子能工业、生物化学工业等,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需要大量资金和高度技术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部门。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增长;
与此相适应,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许多发展趋势,如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随之日益加深,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削弱,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特征
1.以世界工业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取代战前以工农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
从世界生产布局来看,第二次大战前,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工业分工占主导地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初级产品的生,工业之间的分工还处在次要地位;
二战后,形成于19世纪的以“世界城市”为一方和以“世界农村”为另一方的旧的国际分工体系虽仍然存在,但一种新型的、以世界工业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已广泛发展起来。
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发展中国家的食品、饮料、纺织品、服装以及其他加工工业取得迅速的发展。
过去那种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料,经济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状况正在改变。
1963~1985年间,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出口占世界工业品出口比重由83.2%下降到78.8%,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出口所占份额则由4.3%上升到12.4%。
从国际产业结构来看,战后发达的工业国家优先发展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部门,而传统工业、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
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使发达国家逐步将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先进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分工形式也逐渐从垂直型的分工向水平型的分工过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国际间信息产品贸易发展很快。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2.以现代工业和科技为基础的分工日趋加强,知识经济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基础
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如一些国家单纯种植香蕉、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一些国家依赖单一的矿产资源出口等;
而当代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现代现代工业和科技为基础的分工日趋加强。
旧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自然资源条件所制约,现在科技优势足以减轻甚至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至同一行业内的各个部门或同一企业内的各个分厂、车间和工艺流程,都可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实现最优配置。
过去没有煤、铁矿而依赖进口钢铁的国家,在其国内建立了自己的钢铁工业,并成为钢铁出口国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日本,虽然本国不具备发展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自然资源条件,但由于它拥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使其在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
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到50%,但到90年代却达到80%-85%。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知识的分布状况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基础。
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新型的国际分工具有与以往国际分工不尽相同的特征。
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将取决于这个国家拥有的知识和技术的多寡。
知识、技术存量和创造力高的国家,其产品中所含的智力附加值也高,将在国际分工中居中心地位。
智力附加值的高低,主要体现为研发、设计、融资、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价值。
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科技、人才、营销和消费方式上的优势,占据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市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
伴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迅猛进步,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获得接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机会与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业务活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距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技术、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过渡。
3.由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部门内部的分工,出现了部门内部生产国际专业化
由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是战后国际分工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现代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为生产国际化和生产国际专业化奠定物质基础。
但大规模生产,往往需要高额的科研费用和大量的生产投资,这是一般国家和企业难以负担的。
因此各国各企业逐步走上国际合作和国际分工的道路,使生产专业化并利用世界其他国家和企业的技术或资源优势,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从国际贸易方面看,零配件与中间产品的贸易比重明显增长,正好说明了国际分工的这一特点。
产业部门内部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形成全球生产体系。
其表现形式为:
(1)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
这种分工是指不同国家对同一种产品按不同型号或规模进行加工,从事专业化生产。
如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市场上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分别有300多种规格和100多个型号,美国着重生产大马力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着重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联邦德国则着重生产小马力的轮式拖拉机。
再如轿车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美国重视的是宽大舒适型,日本则关注低能耗型。
这种分工形式,与国家的资源条件、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以及企业的市场地位等因素有关。
(2)零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
由于各国在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发展上是不平衡的,或者由于资源条件、政策环境存在差异,一国可能对于某一零部件的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国际 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