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习题 1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04780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86.08KB
马基习题 1Word格式.docx
《马基习题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习题 1Word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答案要点
〕
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答案要点]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9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10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
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迁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
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
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
、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13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
首先,人
L
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
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
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
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第二章
1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
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
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
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
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
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
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
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
.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上述观点不等同。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
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
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
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
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第三章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如
18
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
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因此,恩格斯说: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
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6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
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
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
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四章
1、“趋利避害”观点认为,趋向对自身有利、避开对自身有害的东西,是一切人共有的特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并从这种本性出发,把人归结为“自私的动物”,进而得出自私是人的本性。
第一,“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特性,而且是一切生命物质的特性,是生命物质的本能。
人是生命物质存在的最高形态,把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说成是人的共同本性,就是把人降低到一般生物或动物的水平。
第二,把“自私”说成是人的不变的本性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唯物史观认为,自私这种观念就全人类来说,并非从来就有的,就个人来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私有”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
初生的婴儿,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并无自私的观念。
如果他后来变得自私了,是受私有制社会中的私有观念影响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最终要在历史上消失,由它所决定的私有观念也将消失。
2、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存在于健康人体中的一种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是人们动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
劳动的存在必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所以,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从表面上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自由和平等的。
首先,劳动者有出卖或者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
其次,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一般是按照劳动力的价值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但这种自由和平等仅仅是表面上的。
事实上,一是由于雇佣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是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被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因此,即使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体现的也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关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不是自由的、平等的关系。
4、
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
资本是采取货币、商品、原料、机器等物的形式存在的,货币生产资料等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货币和生产资料只有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长成为资本。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5、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
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6、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
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这就要求以社会。
总产品为出发点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因此。
考察社会。
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并不是资本有机构成。
7、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企业都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就消失了。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因为平均利润率是指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利润率的平均化,而在一个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仍然存在着利润率上的差别。
那些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这样的企业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分配公式”。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客观存在的假象的反映,它的错误不在于描述了分配的现象,而在于它混淆了社会经济的现象和本质。
它认为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否认劳动是价值即这三种收入的唯一源泉,否认利润、地租是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所有者实际上是凭借各自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别占有了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三位一体”公式的要害,就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否认了资本主义剥削。
9、.超额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而获得的。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论述题部分
1、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
劳动者要把承载在自己身上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劳动者必须是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所有者,二是劳动者必须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这两个前提条件既是劳动者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的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2、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要以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具体包括: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以便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劳动力;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3、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
但作为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
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物的因素
(
不变资本
)
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是转移、是再现,价值不会改变,所以叫不变资本。
人的因素
可变资本
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所以叫可变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了解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4、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基习题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