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解析word版本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48730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93KB
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解析word版本Word格式.docx
《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解析word版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解析word版本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15、(×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校的整个教育制度。
16、(√)高教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7、(×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微观结构。
18、(×
)科类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微观结构。
19、(×
)课程结构是属于高教结构中的宏观结构。
20、(√)结合日常教学是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之一。
21、(×
)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相同的目的与途径。
(不同)
2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有:
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2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2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25、(√)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26、(√)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27、(√)疏导性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之一。
(简答)疏导性原则包括疏通和引导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智慧;
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28、(√)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主要指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29、(√)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补充:
(以下答案为笔者自答,与各位同仁商榷)
第一章
1、(√)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P1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P5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P7
4、(×
)政治决定了高教发展的物质基础。
P10(经济)
5、(√)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P6
)高等教育不能够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P8(能够)
7、(√)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教发展速度和规模不起作用。
P10(决定作用)
9、(√)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P13
10、(×
)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着高考的方针目的。
P11(高等教育的结构)
)经济发展制约高教发展的领导权。
P6(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1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教体制的变革。
P10
1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14、(×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不起促进作用。
P11
15、(√)高教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着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16、(×
)广义的文化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和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P17(狭义)
)狭义的文化是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P17(广义)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P25(培养专门人才)
19、(√)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P26
20、(×
)18世纪以前大学已产生发展科学的职能。
P21(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才产生)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2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P27
23、(√)培养专门人才是现在高校的根本使命。
P25
24、(×
)德国柏林大学的产生标志着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
P22(发展科学)
25、(×
)“威斯康星思想”说明了高校发展科学职能的重要性。
P24(服务社会)
第七章
1、(√)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P171
2、(×
)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P171(高级)
3、(√)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P173
)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P173(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5、(√)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P173(复杂性)
第八章
1、(√)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P202
2、(√)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P205
第九章
1、(√)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
P218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的系统。
P218(教学方法和手段合起来称为教学媒介,此论述缺“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
P219
4、(√)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大学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P220
5、(√)教学原则是根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制定的。
P226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制定的。
7、(√)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第十章
1、(×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了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P235(广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P235(狭义)
3、(×
)从形式上,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P236(必修课程、限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制定的。
P240(删除“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叙述该学科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
P242(教学计划、主要内容)
6、(√)教材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P245
7、(√)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第十一章
1、(√)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是各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
P273
2、(√)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是各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
3、(√)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P288
二、名词解释题
1、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
“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
2、文化(狭义):
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3、文化(广义):
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
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5、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
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6、专业: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书上定义: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7、学科:
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性质而划分的门类。
教材认为,它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8、教学原则:
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
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9、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0、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组成部分: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课程设置;
主要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学年编制等。
11、教学大纲: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分为3部分:
说明、本文和附录。
本文是重点。
12、教材:
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
2、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
3、注意反映学科面临的生产与社会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表,文字要通顺、流畅。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13、教学方法:
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14、教学评价: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15、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映。
1.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3.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
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
5.高等教育结构:
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
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3、简述经济发展对高教的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简述高教的经济功能
1.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培养上;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观点:
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5、简述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答:
1.通过传递与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简述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1.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无论大学如何发展,这一职能永远不会消失;
2.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当代高校承担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人才的重任;
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担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根本使命。
7、简述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1.高校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科学研究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2.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过程中,集中大量专家、设备先进、专业学科及资料齐全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于是高校就自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或重要的方面军。
3.随着大学科研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研已不仅为教学所用,而且也成为发展科学的重要活动。
8、简述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1.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
2.高校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3.高校社会服务包括了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等诸多形式。
9、简述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10、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阐释)
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对密切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没有分清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只要社会需要就适应;
没有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容易助长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而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
容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谋杀。
11、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说(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阐释)
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说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为后世的教育指明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变革新路。
但由于它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将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简化,实际上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导致教育的某些弊端:
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无所适从;
容易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12、评述高校的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或称博雅教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关系:
1、在现实中,没有纯粹的通才与专才教育,二者联系很紧密,常常出现钟摆现象:
社会出现新的分工,倾向专才教育;
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倾向通才教育。
2、不同历史时期,二者内涵和外延有较大差别。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现实融合(当代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使然、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的需要、国情的选择)
13、简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发挥较大的作用(高校教师的任务: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研究;
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14、简述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2、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15、应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1、坚持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3.建立激励机制。
4、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要有激励机制)。
16、简述当前大学生问题研究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由于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有的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
2、大学生的经济生活。
分化严重:
家庭条件好的奢侈,困难生比重很大,学费和生活费难解决。
3、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的态度两极分化。
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7、简述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在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基础之上。
18、简述应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1、加强理解和沟通;
2、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树立为学生服务思想;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
19、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20、简述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1、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1、独立性的增强;
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
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22、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课程体系必须服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以教师需要来设置课程或课时安排;
2、要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削枝强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突出主干课程。
3、根据人才市场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
但不能过于频繁和随意。
23、简述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1、课程教师梯队建设;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3、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4、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5、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
呼应上述内容,课程建设的目标有:
1、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合适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资料;
3、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
4、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科学的考核手段等。
24、简述高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个方面。
基本要求:
首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其次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最后在此基础上补充有关内容;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并反映到教案中。
25、简述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上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上好一堂课基本要求:
认真备课;
遵循教学原则;
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使用准确、生动、清晰的教学语言;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善于调动和控制课堂气氛。
26、简述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3)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和新课程的不断增加,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27、简述大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遵循教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2、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3、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级差异和专业特点。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
28、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
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所谓“三育人”就是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干部要管理育人,后勤职工要服务育人。
);
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4、校园文化;
5、社会实践。
29、简述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内涵
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启迪,自我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内部因素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教育者施教的最终目的一定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
因此,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方面。
1.简述高校教学计划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它的组成:
2.简述疏导性原则的内涵。
内涵:
包括疏通和引导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阅读教材(73-74页),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一、发展速度要适度。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学 福建省 高校教师 岗前 培训 高等 教育学 试题 解析 word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