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学试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48657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5.66KB
人口地理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人口地理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地理学试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
因此,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
表现在人口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口分布的特征。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在产业部门的结构上。
不同的产业部门结构对人口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凡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状况;
而以第二、三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大。
(3)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生产布局不断变化,也必然引起人口的再分布。
16简述影响人口经济活动率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文化、社会福利水平以及产业结构
(2)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社会习俗等
(3)年龄结构
17简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2)早期扩张阶段
(3)后期扩张阶段
(4)低位静止阶段
(5)绝对衰减阶段
18什么是人口性别比?
现阶段中国人口性别比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对策?
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现阶段我国性别比面临偏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性别比严重失衡。
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
19生育模式
生育模式是指育龄妇女的整个生育过程而言,主要包括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分娩年龄、胎次、生育间隔等指标。
一是无节制的自然生育模式;
二是晚婚晚育少生的生育模式;
三是自我控制、自我调控的生育模式。
20适度人口理论
某地域内最适当的人口数。
在任何一段时间里,假定资源、资金、技术等条件不变,一国的适度人口是使人均产量或人均收益最大的人口数,与这个人口数相对应的人均产量或收益最大的点称为“最大收益点”。
21简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主要的、已经成形的概念、体系、逻辑和理论,而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形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计算单位)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23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24大都市区
既包括具有城镇居住密度且相互连接的地区,也包括其外围未达到城镇居住密度,但在城市的直接影响之下的地区。
25简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点及其特殊性。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点:
1、人为推动作用大。
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起到决定作用
2、速度快、周期短。
中国用5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0年的才走完的路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在于:
1、并非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转变
2、转变速度快
3、人口转变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
4、促成人口转变的主要是上层建筑的因素,经济因素只起次要作用
26简述当今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1、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2、“空巢”现象冲击传统家庭模式
3、中国社会老化的包袱越来越沉重
4、中国很多地方进入严重少子化时代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
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7、流动人口面临市民待遇和人口融合问题
8、“户籍捆绑福利”导致社会不公
9、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被歧视
10、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保体系滞后
27人口
指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与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结成复杂关系的人们总称。
28人口的年龄结构
由于低年龄组性别比通常都高于高年龄组,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总人口的性别结构影响很大。
29简述分析死亡人口的主要指标。
(一)人口(粗)死亡率为一个时期(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死亡人数同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二)年龄别死亡率指一个时期内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同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三)婴儿死亡率为一个时期内不满周岁死亡的婴儿同全部活产婴儿数的比率。
(四)平均预期寿命为根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出来的假定一批人的平均死亡年龄,这一批人可以是0岁组,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年龄组。
(五)标准化死亡率。
30度量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和方法。
(1)人口比重(或人口系数)少年儿童、老年等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为人口比重。
(2)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率称为老少比。
(3)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或/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为抚养比。
(4)年龄中位数。
(5)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31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
1、趋向暖湿地区
2、趋向低平地区
3、趋向岸边
32简述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变化而不断的演变过程,从历史上看,人口分布除了受到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社会的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社会大动乱,都导致人口地理发生巨变,社会的和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很常见,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局巨变。
33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
从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来看,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史前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们过着极端分散和流动的生活,人们主要是靠采集食物和渔猎为生。
进入农耕时代,生产力比过去有了质的提高,由于掌握新的劳动工具,人口密度也显著增加了。
进入产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和平均密度都大大增加,人口分布图上出现了稠密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城镇。
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人口分布状态及其特点在不断地变化着。
34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经济因素
(2)文化程度和妇女就业
(3)人口政策
(4)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5)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
(6)科技水平
(7)社会因素
35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 史前时代—人口极度稀疏、分散、流动 农业时代—人口定居于村落,人口密度与农业产量成正比,人口流动微弱。
工业时代---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工商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后工业时代—平均人口密度趋于稳定,城乡差异缩小,人口流动性更强。
(二) 人口分布是扩散和集聚的对立统一 产业革命以前扩散是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方向产业革命的发展,人口的运动方向由扩散转为集聚 在信息时代人口分布趋势由集聚转变为扩散和集聚并存
(三)人口分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数量是否适当,应该看其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是否得到了最佳结合。
36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3、城镇化和非农业化水平
4、性别
37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人口再生产包括人的出生、婚姻、生育、死亡,他们与年龄结构均有直接的关系。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及其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
(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住房、交通建设、医疗保险、教育设施等等
38人口年龄结构的度量和划分。
0-14岁为少年儿童、15-64岁青年和壮年、65岁以上老年、0岁婴儿组、1-6岁学龄前儿童或幼托组、7-12小学年龄组、13-18中学年龄组。
39简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人口转变的涵义和阶段划分:
原始阶段“高高低”类型 中间过渡阶段“高低高” 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
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基本上被死亡率抵消,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2)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
在死亡率继续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势头趋缓。
(4)低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降至低水平,人口出现零增长。
(5)绝对衰减阶段。
出生率极低,死亡率因人口老龄化而回升,人口出现负增长。
决定人口转变过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则构成人口转变的社会基础。
40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变动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自然因素
二是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类型:
原始性、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41简述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
最密切的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和疾病
2、自然环境因素:
海拔、气候
3、经济和科技因素
4、社会因素
42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1)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2)法律和人口政策
(3)婚姻家庭状况
(4)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
(5)教育和性别平等
43分析出生人口的主要指标。
分析出生人口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指标:
(1)人口(粗)出生率
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下同)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同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即人口(粗)出生率。
它是衡量人口再生产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育龄妇女生育率
所谓育龄妇女,指15-49岁的全体女性人口,而不考虑其婚姻与生育状况。
生育率的具体指标有:
1、一般生育率:
活产婴儿数与育龄妇女平均人数的比率为一般生育率。
大体上说,一般生育率反应了这一代育龄妇女的生育强度,育龄妇女比重则反映了上一代人的生育强度,它们共同制约着当前的出生人口状况。
2、年龄别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可以反映育龄妇女作为一个总体的生育强度,但它不能反映生育率在不同年龄之间的分布或差异。
3、总和生育率:
这是一个度量某一时期育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等于各个年龄生育率之和。
44简述中国人口的发展。
(1)距今七八千年,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在中国出现(以伏羲氏和神农氏为代表)人口增加进入氏族社会鼎盛之期。
(2)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以1000万人计,大约占世界总人口20%。
(3)从夏朝到建立春秋、战国之交,期末中国总人口2700万人,黄河流域是全国人口重心。
(4)中国封建时期延续2300多年,期内中国总人口2700万曾至6000万
(5)中期从唐代至元代,人口数相继增至0.8亿-1.1亿,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全国人口分布中心。
(6)晚期包括明清两代人口数在18世纪突破2亿、3亿、4亿大关。
(7)1949年达到5.4亿。
45人口的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46人口分布概念
人口在特定时间内,一定的地理空间内人口的集中,分散状态。
47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又称自然变动,是人口出生、死亡相互作用下,人口数量自然增减变化过程。
48人口地理学研究内容
研究各个时段人口地理现象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两者的关系,通过研究人口地理现象的相似性、差异性的原因,探讨人口空间过程衍化发展规律,预测人口规律趋势,制定各种政策依据。
49简述新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将城市分为四类:
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
50万至100万人口为大城市;
20万~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
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50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和分布差异。
人口文化素质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3、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
男性高于女性,青年高于中年高于老年,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城镇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
51论述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现状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动。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现状:
1、规模不断增加。
2、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不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出现大规模长距离人口迁移。
3、回流的趋势开始显现。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关于人口迁移规模/强度的未来动向。
2010年前后省际迁移规模与强度已达到峰值,之后将转向减小,趋弱。
未来省内人口迁移将进一步主导全国人口迁移大势。
2、关于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未来动向仍向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的集中,但将呈弱化趋势;
东部地区不同城市群内部发生变化。
人口分流趋势开始出现,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规模将会开始逐渐攀升,但一时半会还不会出现人口流动区域模式的互转。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将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农民工的“U”型回流,尤其是第一代农民工即将进入回流高峰期(农民工老化,40岁以上的农民工将逐渐回流)。
3关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动向。
中国的迁移人口将越来越多地选择迁向中小城市,使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越大城市。
但受全球化的推动,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入迁及特大城市的发展仍将持续。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速度的此消彼长,使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仍将维持快速发展态势。
预计两者的快速发展态势将持续到2020年前后,之后增速趋缓。
52简述世界人口城镇化对中国的启示。
1.城镇化的必然性:
总的趋势
2.不同国家个案间的对比:
注意城镇和城镇人口数据的内涵和可比性问题
3.城市化道路的多样性时代特征的变化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城乡界线的模糊:
用城市度或乡村度衡量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中的人口规模因素:
大城市的巨大规模和乡村地区的高人口密度;
对就地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引导和规划。
53简述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新形式与新特点。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新特点:
1、城乡界限淡化。
乡村高人口密度,交通条件方便,乡村非农活动发达。
2、城镇化出现新形式。
亚洲特大城市周围城乡特点兼备的城乡融合区出现、扩展大都市区或超大城市地区超越城市行政界线的发展、出现乡村都市区、我国沿海出现就地城镇化、循环迁移。
54简述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趋向性。
人口地域分布不均匀。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则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55比较西欧、日本、中国和印度人口转变的特点。
西北欧:
处于低位静止——绝对衰减阶段。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过程,转变过程历程时间长。
日本:
处于低位静止阶段。
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措施,人口转变速度快,势头猛,老龄化压力大。
中国:
处于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人为推动作用大,各地差异明显,速度快、周期短。
印度:
处于高位静止阶段。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政府控制因素较弱,人口转变速度滞后,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
56简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理论。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他划分的五个阶段是:
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基本被死亡率抵消,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优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后期扩张阶段:
在死亡率继续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趋势放缓。
低位静止阶段:
减退阶段:
57分析出生人口的指标有哪些?
请写出相应的公式。
58年龄别死亡率
一个地区一年中某一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同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59城镇聚集地区
具有城镇居住密度且相互连接的地区,不考虑城镇的行政界线。
60城镇化
第二、第三产业向城镇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镇的集中,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镇的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地理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