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及写作格式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48564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31KB
毛概论文及写作格式文档格式.docx
《毛概论文及写作格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论文及写作格式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冒号后直接写摘要内容。
摘要要求简明、扼要、客观地概述论文的重要内容。
一般不分段,200-300字为宜。
b)关键词“关键词”三字顶格写,后加冒号。
冒号后直接写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检索而从论文题名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和重要内容的词语。
选择3-5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四、正文为了逻辑更加清晰,正文应有若干个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用“一、”、“二、”表示,单独成行。
二级标题视自己论文情况而定。
若有二级标题用“1、”、“2、”表示,单独成行。
正文格式示例:
一、思想的形成1、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一、思想的发展1、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2、思想发展的现实条件二、思想的地位五、注释及参考文献1、文章中引用他人的结论或数据及其他资料应注明出处。
注释一律用尾注的形式,以的形式表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XX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摘要:
新XX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近代国情新XX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新XX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X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000万两);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
等。
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
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
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组织挤压下,中国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XX主义革命阶段。
但正如指出: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
不!
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
在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事实证明,新XX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如: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XX革命时期的纲领。
党的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但未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党的八七会议上,对中国革命的艰辛探索做出总结并总结大革命的失败,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XX会议后,中国XX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后,经过“两败两胜”的革命经验,使新XX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新中国成立前夕,系统的论述了人民XX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XX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XX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即新XX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它们压是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三座大山,但,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才能迎来新XX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XX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XX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X畴的XX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新XX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政党充当领导者。
新XX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XX主义的XX国。
新XX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XX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XX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XX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XX主义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总之,新XX主义的政治、新XX主义的经济和新XX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XX主义的XX国。
新XX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曾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如何选择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为代表的中国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开始,介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展开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将大量人力物力放于城市当中,各种反动派思想顽固,难以动摇,对我党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意识到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了农村,并潜心研究出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红旗到底打多久”等思想问题。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有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近代的中国,内无XX制度而要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经过多次失败,事实证明,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向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由城市的合法斗争到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只有符合国情的斗争道路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其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并非对俄国照搬硬套而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同志的这一理论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
同志在总结了我党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这句活深刻且正确的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新XX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XX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XX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当党能够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
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但武装斗阵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的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要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新XX主义革命理论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
新XX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有力的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XX义的斗争,有力的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书信选集人民1983年版第237页2、选集第二卷人民1996年版第606、675、610页3、选集第四卷人民1991年版第1480页4、中国新XX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李新陈铁健中国社会科学第214页5、X辉近二十年来新XX主义革命理论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1年12期第61-66页6、文选第一卷,人民1994年版,第340341页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英语2班郭珺5摘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
“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将就这两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和谐社会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
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
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XX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
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
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XX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
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
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XX法治,就是社会主义XX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
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
这些特点包括:
一是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
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协调各方利益;
四是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社会充满活力。
五是改革择时有序,法制逐步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管理规X有序。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
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XX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我们要正视,要清醒,更要采取积极措施,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理顺利益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
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为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
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
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要在改革开放中、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XX法治。
发展社会主义XX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XX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XX制度,丰富XX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X化。
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XX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不稳定就没有和谐。
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XX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XX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XX执政、依法执政。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提要】:
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前进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尺度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注重社会的协调、整合发展,在方法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
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内容上极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
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发展史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这一理论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标志着党的文化建设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务意义经验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X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理想建设。
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我们的理想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
它分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两个层次。
我们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是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也是全人类的最高理想。
我们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
道德又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共产主义道德建设则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特征。
3、纪律建设。
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没有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
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程度本身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发展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这种文化应该既是民族的,要继承我国各民族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
同时又是面向世界的,要吸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成果。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论 写作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