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48513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6.09KB
中考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Word格式.docx
《中考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示:
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提示: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
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③、怎样理解“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
用比喻的修饰手法说明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鼓舞人们去为理想而奋斗。
二、《秋天》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整体把握】
1.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这三节诗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1)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民活动,写了两个场景:
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2)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
(3)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
品析下列加点的词句。
1.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答:
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秋天这个季切吻合。
2.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体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悠远。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渔民的丰收之景,形象生动。
4.提示:
复习《中考精典》49面习题。
三、《纸船·
寄母亲》(冰心)
【课文分析】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
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
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
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
”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
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四、《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写作背景】
1921~1922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联想到街灯,描写天上的街市,使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满地上的现实。
从而想象到牛郎和织女团聚生活,这里的牛郎和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他们生活得很美满。
明星和街灯这回还往复的互喻,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1、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
“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天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
2、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定然”“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
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
3、语句赏析: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诗人在具体运用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作了大胆的改造。
诗人扬弃了有情人被生生拆散、难以团圆的悲剧内容,换上了牛郎织女生活自由、幸福生活得新内容。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得向往与追求。
4.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
(1)牵牛花开放了,像一串点亮的霓红灯。
(2)笼中的小鹦鹉像监狱里的囚犯。
(3)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像一只小鸟离开了森林。
5、赏析“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间现实的不满。
同时,这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为下面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
6、复习《中考精典》49面习题。
五、《静夜》(郭沫若)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背景介绍】
《静夜》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解读《静夜》时必须联系上述具体的时代背景。
【整体感知】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写静谧的夜景,前后两节小诗虽有写实与想象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1、诗的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
天上白云团团,星星点点。
2、第二节的开头一词“天河何处”有何作用?
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中去了。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想象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
抑或是无穷的思念?
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六、《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主题把握】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暗示的确是人生之路。
它告诉我们: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所以必须慎重;
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诗分四节,第一节写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
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这样的开头,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
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
第二节,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
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
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
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
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
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
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
诗人为何要这么写呢?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
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
●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
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诗人选择了怎样的一条路?
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诗人选择的这条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路。
因为这条路虽然荆棘密布,但富有挑战性的,留下旅人足迹的路虽平顺,但太平淡了。
●有关“路”的名句。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七、《沁园春·
雪》(毛泽东)
【背景简介】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
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
“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
“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语句赏析】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势态和竞争的活力。
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
●提示:
八、《星星变奏曲》(江河)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
以下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
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
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
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
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
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胧诗的一些特点。
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
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胧,意境优美。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
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2、“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答: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
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5、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6、“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
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7、“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
“星星落满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现代诗 诗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