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69529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514.72KB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古代的远古时代的历史分期问题;
对中国早期的历史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史料实证】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图片、史实、有条件的可以有实物);
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解释】
1.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家国情怀】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
2.难点:
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六、教学准备
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请学生观察辨认并简要概括自己对“文明”的理解?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对“文明”的定义: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
“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出现的。
”由此导入新课并进入“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教学。
设计意图:
开宗明义,使教学从一开始便围绕“文明”这一主线展开,并涉及“青铜铭文”,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
引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对“文明”的定义,自然而然将“文明”与“国家”紧密相连,并以此为支点轻松撬动全课内容的教学。
同时,在恰当认识旧时器时代古人类与中华文明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将全课内容整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两大部分实施教学。
新课教授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
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其后进入“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的教学。
请学生对照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找找在初中时学过的古人类遗址。
学生应能找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问题1:
我国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有数百处。
根据《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结合教材的文字叙述归纳,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生活时间、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方面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教材内容回答:
时间早、分布广,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等。
衔接初中历史教材,激活学生既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教材“思考点”提出问题,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快速处理该教学内容,体现高中阶段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空观念与归纳能力,明白我国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过渡:
这些古人类与我们是否有血缘关系尚待考证,但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图中在各遗存位置配以相应的农作物产品考古遗迹图、房屋建筑复原图等图片),找出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文化遗存,如淮河上游舞阳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等。
教师根据地图强调:
除了上述文化遗存外,还有诸多文化遗存,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所有观察结果,指向“数量多、分布广、存在核心区域”等特点,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不一样。
问题2:
这些数量众多、分布广阔的遗存,有没有共同的特征呢?
使用打磨结合方式制作石器、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母系血缘、生活逐渐稳定等,渐渐指向“生产力”等更深层次。
问题3:
不同的遗存在本质上又蕴含了许多相同的元素。
正是基于此,我们的中华文明从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中逐渐汇聚发展而来。
这说明我们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就体现了怎样的特征?
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就体现了多源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最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5000多年。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距今5000年前后的文化遗存。
3.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展示龙山文化出土的“蛋壳陶”与良渚文化出土的石犁、碳化稻谷图片:
问题4:
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分别是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代表。
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器壁极薄,最薄处仅0.2~0.3毫米。
2010年至2012年,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稻谷约2.6万斤,2017年又发现至少20万公斤。
与早前的人类遗址相比,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
蛋壳陶、石犁和大规模的碳化稻谷出土实物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展示这些要素呈现的特点,联系政治经济学常识,学生能够得出:
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等结论,为认识私有制、贫富差距的出现做好铺垫。
展示辽宁朝阳半拉山男性墓葬、男神头像图片和良渚文化贵族与平民墓葬图片:
贵族墓地半拉山男神
问题5:
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文化遗存的代表,其末期的半拉山墓地男性墓葬和男神头像,以及良渚文化出现的贵族和平民墓葬,又说明了什么?
红山文化末期,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男性化特征明显的文物图片,可印证教材“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的结论;
良渚文化贵族和平民墓葬的“差异”,可引导学生思考实证私有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等新的社会特点。
展示大汶口、紅山、凌家滩、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和大型祭坛图片:
问题6:
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和祭坛、说明了什么呢?
玉器数量众多,工艺复杂,成为社会分工出现的实证。
精美的玉器,证实了先民对美的追求;
祭坛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
突出精神生活在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意在说明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示良渚古城和稻田遗址图片:
水稻壳
问题7: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及其外围还发掘出了良渚文化时期水田土壤筛选出的水稻颖壳、小穗轴和杂草种子。
这些考古发掘说明了什么?
“首都”的出现,从某种程度形成权贵阶层和统治者产生、早期区域性国家出现等结论。
透过众多的考古实证,逐渐使学生看到在5000多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产生、阶级分化明显、中心城市形成、早期国家形态出现,特别是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中华文明5000多年,因此得以确证!
学生在初中时学过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知道黄、炎部落走向联合,黄帝、炎帝被尊为华夏始祖,而尧、舜、禹相继“禅让”,也被誉为美谈。
有专家推测龙山文化陶寺遗址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问题8:
陶寺遗址是一个大型聚落遗址,早期面积就达160万平方米。
除拥有宫城和贵族居住区的城址外,还有王族墓地、独立仓储区、礼制建筑区、普通居民区等,发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各种礼器和乐器,在王墓中出土了标志王者身份的蟠龙纹陶盘和大量的玉、石飾品及彩绘陶器、漆木器等。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通过陶寺遗址实证:
王权空前发展、国家形态更加凸显、文明进一步发展等结论。
在此基础上,可运用考古学证明,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即史称“万邦”时代。
随着历史的发展,“万邦”逐渐向王朝行进。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
1.夏朝的国家治理
问题9:
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阅读教材第5页“学思之窗”,思考其中的问题: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古书中会出现不同说法?
“学思之窗”中两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表述,充分利用之,可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此处不是要求学生对启继位的方式进行判断,而是学会通过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立场来辨析史料的方法。
材料反映出启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从启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从此变为“家天下”。
这种只以血缘而不以品德、能力为标准的继承制度,其弊端是很明显的。
在这里指出世袭制的弊端,为讲述夏、商、西周的灭亡作好铺垫。
问题10:
夏作为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是如何进行统治的呢?
通过了解夏朝的统治来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
夏朝建立了公共权力,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在中央,通过设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
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问题11:
通过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我们知道,夏王朝还制定了历法《夏小正》,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夏小正》反映了我国古老的天文历法成就,以此问题引导,意在让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的进步”,加深学生对国家在文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夏王朝的统治,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中华民族对国家治理的探索。
但限于生产力水平,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弱,实质上与直接控制之外的其他地方形成的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夏朝后期,统治者暴虐无道,最终被商部族所灭。
2.商朝的国家治理
展示《殷墟文字丙编》相关材料:
A壬寅卜,(què
)贞:
“自今至于甲辰,子商翦基方。
”
B壬寅卜,贞:
“自今至于甲辰,子商弗其翦基方。
卜辞内容是:
“从今天到甲辰日,是不是要让子商去剪除基方呢?
”可以知道在商王朝和基方发生战争期间,商王多次派遣子商前去应战。
问题12:
商王以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自己和国家的行动,反映出商王朝在政治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
反映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商王按所谓“神”的旨意行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朝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几十个类别之多,反映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成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最重要的史料。
同时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倍加珍视、保护和传承。
是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得出甲骨文是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实证;
二是让学生明确甲骨文的档案性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实证素养;
三是通过讲解甲骨文的文化价值,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商王朝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面对辽阔的疆域,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治理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内外服制。
问题13
(1):
什么是内服?
什么是外服?
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以下材料说明商王与方国、诸侯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
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
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
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臣服关系,但又相对独立。
问题13
(2):
这种关系稳固吗?
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
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
商与方国隶属关系并非完全稳固,且战争频繁。
相对于夏朝,商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通过具体史料的呈现,学生认识商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发展特点,亦即认识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关键因素。
从夏商的治理实践来看,都未能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中央与地方的问题,通过后一则材料,可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外部方国时叛时服。
到商朝末期,纣王无道,最终被处于外服地区的周部族所克。
3.西周的国家治理
西周统治者继续提倡“王权受命于天”,自称“天子”。
面对比商朝更为广阔的疆域,西周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地方治理?
首先来看一段青铜铭文:
部分铭文: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译文:
武王克商后,归告于天:
我要居住在这天下的中心,由此统治民众。
)
问题14:
青铜器“何尊”及铭文内容实证了哪些历史事实?
青铜器铭文能够引导学生实证武王克商和西周统治者营建都城、加强政权建设等史实,此为落实课标要求;
铭文中有“宅兹中国”一语,这里的“中国”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国之中央,但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两字作为词组最早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意义,是作为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展示青铜器“宜侯夨簋”及其铭文图片及材料。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è
)簋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虞侯夨改封于宜,是因为周康王认为需要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这些诸侯国对王室承担着这样那样的义务。
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局面……宜侯夨被封在宜地的同时,还受封有一定民众。
这就是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授民授疆土”。
——卜宪群:
《中国通史
(一)——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问题15
(1):
青铜器“宜侯夨(cè
)簋(guǐ)”铭文内容实证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学生应能回答:
分封制。
问题15
(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上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思考,分封制的目的和分封的内容是什么?
目的是以藩屏周,巩固周王的统治;
分封内容是授土授民。
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
问题15(3):
这一制度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封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得出: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结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西周又实行了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制,以及严格规范不同等级人们行为的礼乐制度。
教材“历史纵横”专门介绍了宗法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家国同构的格局日益形成。
较之于商朝的内外服制,西周对地方的治理在机制上更完善,更有效。
通过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形成了众星拱月、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同时,在社会经济方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西周主要以井田制的方式来进行经营,使农业得到了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青铜铸造是其主要部门,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西周奴隶制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走向繁荣。
青铜器“宜侯夨簋”铭文、权威材料是实证西周分封制度的有力支撑,结合教材重点讲解这一制度,进而介绍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和青铜工艺,能够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及文化等方面给学生勾勒出西周国家的治理体系。
在社会思想方面,较之商朝的神权色彩,西周有了很大的进步。
请看教材“问题探究”中的两则材料: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
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梓材》
问题16: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
有什么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得出西周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开始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的结论。
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将“问题探究”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有效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同时,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学生对西周国家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使本课内容中体现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文化发展的线索更加完整,还为以后中國相关统治思想发展的教学奠定基础。
综合起来,西周王朝确立了天命无常、敬德保民的思想;
建立了分封制,向一个地域国家迈进;
建立了宗法制,创立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建立了礼仪制度,华夏文明从此被打上了礼乐文明的烙印。
西周通过一系列国家治理,终于建立了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国,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民族实体的形成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由于世袭制的痼疾,西周后期又出现了暴政和庸政。
到公元前771年,西周走向灭亡。
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本节课到此告一段落。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探讨了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及其特征。
知道了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特点。
从夏、商、西周的统治,看到了我们祖先在人类早期国家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发展,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等的历史一道,为人类早期国家治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是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概括总结;
二是将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放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和世界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认识中华早期文明的历史作用和世界地位,树立学生的历史视野、世界视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绘制出反映本课内容结构的思维导图。
形式不限,但一定要覆盖本课主要内容,并反映出其历史逻辑关系。
通过学生自主绘制反映本课内容结构的思维导图,全面梳理本课知识,形成清晰的历史逻辑,内化、深化学习所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