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人教部编版1018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46232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49.30KB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人教部编版1018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人教部编版1018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人教部编版1018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7.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8.查士丁尼大帝(483—565),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
A.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9.下面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生产原料
B.火器、机械制品
C.黑人奴隶
D.黄金白银
10.来自各州的代表们进行了116天的激烈争执和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制定了联邦宪法。
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这部宪法是指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苏联宪法》
1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假如张骞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
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①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
③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④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12.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大学的兴起
B.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C.城市的发展
D.庄园法庭的设立
13.下列组图最适合的探究主题是
A.古埃及象形文字
B.法老的统治
C.埃及金字塔
D.古埃及文明
14.伯利克里宣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
“我们都是希腊人。
”他们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
15.下图是拜占庭帝国杰出的皇帝,他最突出的贡献是组织人员编纂了法律文献,下列文献与其无关的是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学汇纂》
D.《法理概要》
16.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B.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由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D.由法典可知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7.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①玄奘西游取经
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均采取了起义的方式
C.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
D.大学纷纷在城市中建立,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
19.公元7世纪,日本以中国隋唐为师进行改革。
这项改革是()
A.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C.宗教改革D.大化改新
20.(题文)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长期战争
B.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C.到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D.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
21.“罗马的灭亡在许多方面都有误导之嫌,而最让人误会的是宗教方面--罗马帝国的国教和教廷其实都幸存下来,甚至受到侵略者的拥抱。
这是个起始点,欧洲文明就此奠基。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罗马帝国的国教和教廷为欧洲文明奠基
B.罗马帝国作为一个国家一直存在
C.罗马帝国的国教是基督教
D.罗马帝国虽然消亡但影响深远
22.下图建筑位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3.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
“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24.某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摘录了“1640年”“权利法案”“克伦威尔”等关键词,你认为他正在学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启蒙运动
25.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B.城市的兴起
C.基督教的兴起
D.古希腊、罗马经典的传播
26.在世界古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哈里发建立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查理曼帝国
27.下表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表中的④的政权名称是
A.西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8.[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
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
”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B.长江、黄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D.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29.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30.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下列成就与神话无关的是()
A.《荷马史诗》B.宙斯像C.帕特农神庙D.“原子论”
31.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的是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
32.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查理曼帝国
C.英吉利王国
D.意大利
33.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关的是
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层
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
③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西欧有一句谚语: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A.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阿拉伯人的口非常有特色
D.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35.5世纪末,建立法兰克王国的是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罗马人
36.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
这里的“君主”是指()
A.路易十四B.查理二世
C.查理一世D.路易十六
37.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D.琅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
38.根据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
16世纪意大利学者对其加以改革,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史称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历就是
A.回历
B.阴历
C.太阳历
D.公历
39.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始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40.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万神殿B.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C.空中花园D.罗马广场
41.下表为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
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整体世界的形成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
42.《罗马民法大全》在罗马法编纂方面最富有成效和影响力,该法律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⑤《十二铜表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3.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
波罗行纪》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二、填空题
44.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
(1)________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兴起于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3)____________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4)《____________》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45.文明产生: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_____和迈锡尼文明。
46.填空
(1).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________掌握着统治实权,是________的国家。
(2).________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阶级,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_____________”。
(3).印度等级制度中其中吠舍包含__________________等阶级。
(4).古代埃及国王自称是________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________的象征。
47.罗马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轨迹。
(1)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__________。
(2)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的政治家是__________。
(3)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
(4)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
48.最早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___________,最早完成环球航行的___________船队。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A图是“汉谟拉比法典”,B图是“帕特农神庙”,C图是长城,D图是金字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他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因此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是选项A;
而选项B“帕特农神庙”,是故希腊文明代表;
选项C长城,是古代中国文明代表;
选项D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象征;
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因此城市复兴、市民阶层崛起、手工工场出现,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发生转变。
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
而选项②君主专制形成,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3.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选项C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而佛教产生的背景是反对种姓制度的不平等,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东亚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选项ABD关于佛教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4.C
依据题干信息“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C。
5.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从公元纪年上来说属于公元前六世纪,但是在公元前的时间纪年中,离公元元年越近的时间越晚,离公元元年越远的时间越早,“公元前509年”是公元前6世纪末;
“公元前27年”是公元前1世纪末,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需弄清楚公元前时间纪年的推算方法。
公元前100年—前1年是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200年—前101年是公元前2世纪;
公元前300年—前201年是公元前3世纪,由此可推出公元前509年在公元前600年—前501年,即公元前6世纪;
在公元前的时间纪年中,离公元元年越近的时间越小,离公元元年越远的时间越大;
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
由此可知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7年是公元前1世纪末。
6.D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这实际架空了元老院,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建立罗马帝国的是屋大维,狄奥多西在位时,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的内容不能证明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终结,不符合题意,排除;
7.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因此《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选项A符合题意;
而选项B《万民法》,选项C《罗马民法大全》都是罗马帝国时期颁布,不符合题意;
选项D.《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
8.A
结合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9.C
根据图片“三角贸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这是示意图➀);
在非洲掳获黑人奴隶,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这是示意图➁);
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是示意图➂)。
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
选项C符合题意;
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被称为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B项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1776年颁布的文件,不是联邦宪法,A项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件,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C项不符合题意;
《苏联宪法》是自1922年联盟成立以后,苏联曾制定三部宪法,即1924年苏联宪法,D项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1.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罗马还处于共和国时期。
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故①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称为《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
故②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
斯巴达克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前73年,故③不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不久,凯撒被谋杀。
故④不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
由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D。
紧扣“公元前138年”进行分析,“公元前138年”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当时元老院是罗马的决策机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法律依据。
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和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谋杀的发生时间是在公元前138年之后。
12.A
依据所学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没有“最美好的花朵”的称号,不符合题意,排除;
13.D
依据图片“头戴蓝冠的古埃狮身人面像”和胡夫金字塔等可知反映的埃及的文明。
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在尼罗河两岸建立起来。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在埃及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八十多座金字塔遗址。
其中国王胡夫金字塔的巨大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国王哈弗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伯利克里当政时,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被看作是现代民主政治源头;
因此希腊文明对现代西方的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15.A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因此《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无关,A项符合题意。
528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又相继编成了《法学汇纂》和《法理概要》,因此B、C、D三项均与查士丁尼有关,排除B、C、D项。
16.C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因这一时期奴隶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由此可知,法典的内容可以反应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ABD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汉谟拉比法典》中,将巴比伦王国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而不是两个等级,C项说法不正确;
1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玄奘西游取经和③鉴真东渡日本,两者分别促进了中国和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亚洲的文明交往,与欧洲无关。
②阿拉伯数字后来传到欧洲,成为欧洲人普遍使用的一种数字,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往,④意大利商人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带到亚洲,后来回国后又写了《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向往,成为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因素。
因此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②④,选项D符合题意;
其余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B
依据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大学纷纷在城市中建立,AC项说法是正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兴起,D项说法正确;
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B项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
19.D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7世纪”“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的俄国;
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的日本;
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D项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新称为“大化改新”。
故D项符合题意。
20.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选项B叙述的史实不正确;
而选项ACD叙述的史实是正确的,故选B。
2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罗马帝国的国教和教廷为欧洲文明奠基;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帝国尽管灭亡,但是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
而选项B.罗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学 历史 期中 测试 人教部编版 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