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460743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77KB
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历史著作带有对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史书记载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C符合题意;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A不正确;
B“根本变化”的说法不正确;
D说法不准确。
本题考查了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关知识,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持平,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4.宋代初年政府禁止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庶民穿紫色服饰,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
这表明宋代
A.各阶层闻人员流动频繁B.百姓始终引领时代服饰潮流的发展
C.民本思想得以充分落实D.权力的管制对市民的时尚作出让步
【答案】D
【解析】材料“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表明民间行为推动了政府政策的转变,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服饰的变化,没有涉及阶层流动,A不正确;
B说法不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C不正确。
5.1898年孙宝碹写道:
“澳洲土蜂无针。
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
余为之掩卷动色曰:
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种、红种其危哉!
”这表明他
A.反对种族歧视政策,主张种族平等B.从生物学实例得出了不合理认识
C.接受进化论,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D.认同革命思想反对盲从盲信现象
【解析】材料“余为之掩卷动色曰:
”表明其应用澳洲蜜蜂的遭遇,映射中国遭受西方入侵的现实,C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种族歧视,A不正确;
B“不合理认识”说法不正确;
“革命思想”与1898年的时间信息不符,D不正确。
6.下面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位:
%)。
该表反映出晚清
A.传统手工业急剧衰败B.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C.已形成合理经济布局D.经济受到列强掠夺
【解析】材料表中近代中国出口产品中手工生产的产品比重下降,机器生产的产品比重逐渐上升,说明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B符合题意;
A“急剧衰败”的说法不正确;
C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
材料没有涉及西方的经济侵略,D不正确。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表中数据的掌握,依据表中数据变化得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7.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在报导某次战役时写道:
“(1938)年3月31日午,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能为力,并逐渐坠八我大规模歼灭战之圈套中,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精彩节目,自当陆续其后也”。
据此判断,当时《大公报》报导的这次战役应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解析】据材料“(1938)年3月31日午”、“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可以得出所述应为鲁南会战,即台儿庄战役,C符合题意;
ABD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的基本史实有所掌握,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以及豫湘桂战役和枣宜会战等,对抗击日军的侵略起了极大的作用。
8.我国从1978年以来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经理和农民工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该现象主要源于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B.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
C.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解析】由材料“我国从1978年以来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经理和农民工等新的社会阶层”可以得出这些新的阶层的产生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关,D符合题意;
ABC均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较为片面。
9.在古罗马的立法体系中,法律的原则、制度都直接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法律问题。
并且罗马国家的立法大多是通过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来进行的。
这说明罗马法
A.具有很强的的适应能力B.包含了成熟的法学理论
C.不划定公法和私法界线D.强调司法实践要理性务实
【解析】由材料“法律的原则、制度都直接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法律问题”、“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来进行的”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大多来自于针对社会上新问题的具体的司法实践和法学家的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罗马法有很强的适应能力,A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法学理论”的信息,B不正确;
C与材料无关;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来自于司法实践,不是强调司法实践应该有的原则,D不正确。
10.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运河;
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
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
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
据此可知
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育殖民主义的特点
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解析】材料表明工业革命的展开对贵族、工商业资本家,工人和农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说明工业革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D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要矛盾,A不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对外侵略扩张的问题,B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各阶层对工业革命的积极响应,不是投机行为,C不正确。
11.1883年6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疾病保险法》,随后社会保障娄立法在帝国议会都获得通过并实施。
其适用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工业人口,具有强迫性质,各种保险由国家直接筹备和管理,后来还成立了专门的分级机构米管理,甚至分担部分保险费的升支。
由此创建的国家福利使当时的德国
A.权力回到全体人民手中B.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C.助长了民族主义的情绪D.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12.美国政府在196]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异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
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
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B.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尼日尼亚和刚果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处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展开激烈的利益争斗。
在双方争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双方必争之地,C符合题意;
ABD均与其目的不符。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而且新开设不少新的金融机构。
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他们创立了从事消费信用的机构一当铺;
创立了对贫民放印子钱的印局;
创造了专门从事钱银兑换业务的钱庄;
创造了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
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
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
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日益落后于西式金融机构,最终全军覆没。
——摘自孔样毅、祁敬宇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材料二
法兰西民族在历史上就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传统,国内金融势力强大。
到19世纪束20世纪初,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法国金融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内把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领域,而且在对外扩张时也大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叉目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襄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
在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金融对一国经济政治的影响,一国全球地位的变迁兴囊深深地被打上了金融的烙印。
——摘自孔祥毅、祁敬字著《世界金融史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近代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金融业的发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其他相关史实,阐述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答案】
(1)特点:
增开了许多新的金融机构;
信用机构种类繁多;
业务由单一走向综合;
私有性质。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冲击;
自身管理经营上缺乏创新落后;
与封建势力妥协。
(2)影响:
推动法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金融资本控制主要经济部门;
资本大量输往国外,使国内工业发展资金缺乏,妨碍法国经济发展,使其落后于美德等新兴国家;
不利于金融资本的形成;
培养了法国食利阶层。
(3)认识:
观点:
金融史与全球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金融全球化),影响国家兴衰与国际地位。
(如阐述金融自由化、科技进步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协调等均可赋分。
)
史实:
中国古代以丝绸之路沿线进行了中外经济交往和金融活动;
唐朝时期出现柜坊、飞钱,促进唐朝经济繁荣与中华文化圈形成;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也为21世纪的中外金融史开辟了新的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
战后,美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它代替了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或答出一战前后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解析】
(1)第一问,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而且新开设不少新的金融机构”、“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第二问,据材料“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
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加以归纳概括。
(2)据材料“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在对外扩张时也大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叉目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从对法国经济发展设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加以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观点,据材料“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襄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可以得出金融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回答,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人名演变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迁。
论述:
殷商时代的以天干命名是华夏先民崇拜太阳神的形象符号,掌握天干地支有利于安排农事或进行占卜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宋代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统治者重文轻武,文人学士队伍壮大,他们采用摘引典故诗文之字取名的做法,以追求高雅深隽的精神气质。
宋代也是儒学发展,理学勃兴的时期,理学强调人的自身修为、爱国忠君,给人起名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点,如取敦颐、世忠、信等名。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感于救亡的急迫与启蒙的必要,士子多取名“强华”、“振夏”、“觉民”。
汉民、右任、天仇等名投射出民族意识的勃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建国、同庆、国荣等名字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新中国诞生的时代巨变。
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并追求创新,凸显个性,甚至寻求时髦等。
人们喜爱文雅、别致的单字取名,如彬、婷、昕、妍、璐、萌、等,大气魄词也用得很多,如伟、涛、毅、飞、宇、巍等,甚至出现了西方的人名:
如玛丽、凯特。
同时,单姓四字的名字也悄然兴起,如陈渔悠悠、李姬可晗等。
综合概括:
名字与时代紧密相连,从取名的趋势反映出时代不断演变的轨迹。
而时代不断发展,也为人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人名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折射镜。
人名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文化观念、历史意识、美学意识、文明意识等。
示例二:
人名的变迁和汉语的特色紧密关联。
中国人起名的习惯,一个名字要从“音”“形”“意”来入手。
(略)
示例三:
人们取名越来越自由。
秦代取名有避讳,近现代以来人们取名越来越自由。
(略)(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中信息围绕“造船业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造船业”发展关系提取观点。
论证结合所学从造船业推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新航路开辟角度分析回答;
或者从古代以及近代造船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或者民族危机等角度分析论证。
表格材料题的解题思路:
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然后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含义,从中提炼出观点。
最后归纳整理,表述成文。
如本题的表格信息主体是关于造船业的发展,可以社会发展或者科技推动等角度思考回答。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每科所傲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历史——选修l: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曹几度变迁,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称为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
唐代正式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中央“三权分立”体制。
三省制下中书、门下意见相左时,可以由政事堂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统一协调决策。
三省长官既各自统领本省政务,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政事堂轮流秉笔决事,共议国政,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将三个职能不同的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中枢系统。
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六官”改革而来,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丸大部委”(九寺)被缩减掉3个,一直沿袭到清朝。
李世民当皇帝时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
时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位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
可见,“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丸卿”制,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
一据杨峰飞《三省六部制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大部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大部制”改革的作用。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
呈现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分层决策与集体决策相结合;
各部门职责分工清晰;
改革彻底力度大、堪称典范。
(2)作用:
提高了办事效率;
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为唐朝的盛世出现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的机构改革积累了经验。
(1)据材料“唐代正式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中央‘三权分立’体制”、“省制下中书、门下意见相左时,可以由政事堂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统一协调决策”、“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称为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据材料“机构精简最彻底。
时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位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的评价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16.【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总理,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
该政策发端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他曾在回忆录中说,建立柏林墙“这一天的经历对我以后岁月中的政治考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时任西柏林市长的勃兰特,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时代坚持对抗的严重危险性,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德国,一个民族”的理论,主张首先应该缓和两德的关系,开展人民之间的接触,然后才能考虑德国的重新统一问题。
1963年该政策初具雏形,1970年8月12日,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
条约规定:
两国同意互相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并承担义务,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
西德声明该奈约不违背西德今后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
1970年联邦德国与波兰也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71年9月《四国柏林协定规定》:
四国保证不再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西方三国承认西柏林不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苏联(含东德)则承认西柏林在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上实际归属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与西柏林之间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过境交通应该通行无阻。
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12月,联邦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建立了外变关系。
——摘编自齐世荣、吴虞谨《世界当代史》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背景:
第二次柏林危机引发的美苏对抗的危险性;
60年代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出现“缓和”局面;
6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力主摆脱美国控制,奉行独立外交;
勃兰特从维护德意志民族感情出发,维护德意志民族的根本利益。
(2)简析:
密切了两德关系,推动了德国统一;
调整了西德与西方集团及苏东集团的关系,为德国统一扫除了障碍;
该政策集中地反映了全球缓和的趋势和两德人民期望统一的愿望;
通过和平方式渐次推进统一,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但该政策的提出仍立足于西方,并未改变东西方对抗的本质。
(1)本题侧重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的考查,要求学生站在当时的大的时代环境中去思想问题,据材料“该政策发端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联邦德国自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出于民族利益的考虑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得出相应答案。
(2)据材料“主张首先应该缓和两德的关系,开展人民之间的接触,然后才能考虑德国的重新统一问题。
”密切了两德关系,推动了德国统一;
据材料一系列外交活动可以得出:
调整了西德与西方集团及苏东集团的关系,为德国统一扫除了障碍。
由其外交活动的具体历史事件可以得出,其主要还是立足于西方等。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887年,钱玄同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20岁时,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与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志士交往,次年加入同盟会。
29岁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处任教,是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
“五四”时期,他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
钱玄同在诸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有密切关系。
他的家藏一是越钱氏家族迄夸为止还遵从着祖训,家族每一个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钱氏家训》,这个家训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通过家训的形式传于后世,哺育和滋养了一代代钱氏子孙,钱氏家箍英才之多且绵延不绝,光彩夺目。
自宋以降,直至明清,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进士出身钱门。
进入现代和当代,钱氏英才,如同井喷一般,成群站队而来:
钱均夫、钱基博、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锺书、钱钟韩、钱学榘、钱其琛等众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学者,皆出钱门,阵容庞大,蔚为壮观,形成了著名的文化家族。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钱氏家族于千奈年间生生不息,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有很大关系。
——据马建光《钱氏家族英才辈出的文化密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钱玄同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氏文化家族兴盛的因素。
(1)成就:
积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活动;
致力于学术研究;
倡导文学革命;
传承文化家族传统。
(2)因素:
《钱氏家训》体现的浩然正气的家风;
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族的期望和熏陶;
个人的才能和努力;
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中西优秀文化的滋养等。
(1)据材料“次年加入同盟会。
”、“是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他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有密切关系”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大庆市 第二次 教学质量 检测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