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八标三工区实施性施组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6009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85.69KB
123八标三工区实施性施组Word下载.docx
《123八标三工区实施性施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八标三工区实施性施组Word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褐色、杂色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分布于河渠两岸堤坝。
冲洪积层(Q4al+pl):
主要分布于各沟谷中,上部为黄土和细砂,黄土具有垂直节理,下部为灰白,灰黑色砂砾,其厚度为1~20m。
此外,冲沟,河川的河床、漫滩中分布有粗砂、细(粗)圆砾土、卵石土等,厚度较薄,一般为1.5~3.0m。
Ⅱ上更新统(Q3)
风积黄土(Q3eol):
浅黄色、黄褐色,具有垂直节理,坚硬~硬塑,夹层状钙质结核。
层厚一般为0.5~20.0m,具湿陷性:
δs=为0.015~0.111,为Ⅰ~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主要分布在低中山区缓山顶及各川两岸。
②二叠系(P)
二叠系上统(P2)砂岩:
灰白色、灰绿色,全风化~弱风化。
主要分布五色浪沟及十里长川两岸广大山区。
2)地质构造
本标段线路所经过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华北地区鄂尔多斯台向斜,为一较稳定的中生代内陆坳陷盆地。
构造运动极其微弱,只有轻微的波状褶皱和小断裂构造,在各地史时期均未受到大的挤压构造运动,未见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遗迹,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褶皱构造轻微。
地层多为中生代沉积岩,产状平缓或近于水平,呈宽缓波状起伏,为一自北东向南西缓倾斜的单斜岩层,沿线地质构造简单。
3)不良地质
崩塌、落石、危岩。
本标段地区地层多由二叠系的砂、泥岩组成,软硬岩互层或多层夹层状,加上裂隙发育,地层抗风化能力不同,在陡崖地段宜发生崩塌、落石及围岩等不良地质现象,线路经过处的危岩和落石地段主要为DK115+440~DK115+500段。
2.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标段沟川为十里长川属黄河水系。
枯水期水量很小,甚至干涸,洪水期水量突增,水势凶猛。
由于河流内植被稀疏,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2)地下水
本标段主要的地下水类型为沟谷松散地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
①沟谷松散地层孔隙潜水
含水层呈条带状分布于各沟谷中,由第四系冲积、冲洪积松散堆积物组成,厚度1~8m不等。
地下水埋深约1.5m。
地下水水位变幅1~2m,主要靠大气降水及部分河水补给。
②基岩裂隙水
含水层主要赋存于三叠系砂岩、泥岩风化裂隙中,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小。
本标段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一般不具侵蚀性。
2.4气象
本区气候属于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冬春季多风沙,年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为暴雨。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历年年平均气温7.6℃,最冷月平均气温-11.1℃,历年各月极端最高气温40.4℃,历年各月极端最低气温-30.9℃,历年年平均降水量392.1mm,历年年平均风速1.8(m/s)、最多风向NW,最大风速32.2(m/s),最大积雪深度12cm,历年年平均蒸发量1993.5mm。
2.5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Ⅰ级。
正线数目:
双线。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800m,困难地段600m。
限制坡度:
上行4‰,下行12‰。
牵引种类:
电力。
牵引质量:
10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
1700m。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2.6主要工程数量
1)路基工程
区间路基土石方1601838.8断面方,其中土方1412348.5立方米,石方68626立方米,改良土91188立方米,A组土17092.7立方米,中粗砂12582.3立方米。
路基附属工程:
混凝土3668圬工方,复合土工膜105627平方米,土工格栅341359平方米。
2)桥涵工程
特大桥2座(①西五色浪沟特大桥DK104+151.5~DK104+918.00,双线,中心里程DK104+535.2,23-32m简支T梁,全长766.5m;
②东五色浪沟特大桥DK114+570.5~DK115+135.51,双线,中心里程DK114+853.005,17-32m简支T梁,全长565.01m),累计1280延米;
2.7工程特点、重难点工程
2.7.1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1)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抗腐蚀性要求,满足设计10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
2)投标书承诺DK109+157.6~DK111+683.5、DK104+900~DK106+382两段路基工程创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7.2工程安全控制重点
东五色浪沟特大桥高桥施工工艺及施工安全。
3.施工总体规划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本标段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项目副经理组成领导层,综合办公室、工程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1.1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
陈和平
受集团公司委托,负责履行和兑现施工合同承诺;
负责内、外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生产指挥;
负责组织各生产要素,实现各项施工管理目标,是本合同项目质量管理及本质安全管理负责人。
负责制定项目目标并组织分解;
负责组织制定各部室、关键岗位、作业队职责权限,并进行考核;
负责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持续保持的资源配置。
(2)项目副经理:
王金矿陈红利
按照项目经理授权,履行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内、外部沟通等相关职责;
协调经理部各部门间分工合作关系;
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相关工作。
(3)总工程师:
陈红利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技术管理负全面责任。
建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效果;
组织编制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重大施工技术方案;
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工作;
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和先进技术的推广;
负责设计变更的审定和呈报工作;
与设计、监理、甲方经常沟通,保证设计、监理及甲方的要求与指令得到及时执行。
(4)工程技术部部长:
徐海军
负责施工交接桩与贯通测量;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执行情况;
负责图纸审核、存在问题上报;
负责向业主、监理提报有关资料;
负责竣工资料填写、积累,参加竣工验收及交接工作。
(5)安质环保部长:
刘长青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保持的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与质量有关的规范、验评学习培训;
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负责与业主、监理沟通协调。
负责建立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及实施;
负责组织重大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置;
负责与安全、环境保护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组织对相关部室、作业队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验证。
(6)机械物资部部长:
王引戒
负责甲供物资材料计划提报,物资交接验收工作;
负责甲控物资合同签订,使用计划及物资交接验收工作;
负责地材地料调查,合格供方合同签订及材料采购;
负责大型机械设备的“三定”(定机、定人、定保养)管理,统筹调配机械操作人员有效配合工程施工;
负责机械租赁合同签订;
参与顾客投诉、重大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
负责组织设备(含租赁设备)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
(7)计划财务部部长:
王承
负责工程的施工预算、验工计价和计划统计以及资金、成本、合同管理工作;
负责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核算、控制工程成本,指导和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
(8)中心试验室,主任:
张玉林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中铁三局新准铁路巴准线施工八标项目经理部三工区
工区经理
总工程师
工区书记
工程试验室
计划财务部
机械物资部
安质环保部
综合办公室
工程技术部
预制厂
桩基1队
桩基2队
桥涵1队
桥涵2队
桥涵3队
桥涵4队
桥涵5队
桥涵6队
桥涵7队
桥涵8队
桥涵9队
桥涵10队
路基1队
路基2队
路基3队
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负责试验设备、计量器具配置、使用和管理;
负责对受委托试验方的评价、选择。
负责与检验、试验活动相关不合格的处置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
(9)综合办公室主任:
綦燕丽
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宣传;
负责文件管理及相关的内外部信息沟通;
负责职工劳动卫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负责施工区域的卫生防疫及消防保卫工作;
密切配合建设单位作好建设用地的地界核定和测量、拆迁工作量调查核定、地亩竣工资料的整理、地界桩埋设等工作,办理临时用地租用手续。
3.2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依据本标段工程项目分布情况及工程特点,工区部下设16个施工队承担本标段工程施工。
桥涵1队设在DK104+300线路右侧,负责DK104+535.2西五色浪沟特大桥、DK105+250涵洞、DK105+565涵洞;
桥涵2队设在DK106+300线路右侧,负责DK105+787涵洞、DK105+930涵洞、DK106+058涵洞、DK106+164.5涵洞、DK106+504.1张家圪堵大桥;
桥涵3队设在DK107+700线路右侧,负责DK107+144涵洞、DK107+786伍家塔大桥;
桥涵4队设在DK108+500线路右侧,负责DK107+992涵洞、DK108+280涵洞、DK108+600涵洞、DK108+648涵洞、DK108+717涵洞;
桥涵5队设在DK109+200线路右侧,负责DK109+104三道渠中桥、DK110+820涵洞、DK110+880涵洞;
桥涵6队设在DK109+800线路右侧,负责DK109+434涵洞、DK109+877涵洞;
桥涵7队设在DK110+100线路右侧,负责DK109+638涵洞、DK110+146涵洞、DK110+672涵洞;
桥涵8队设在DK110+500线路右侧,负责DK110+367涵洞、DK110+562涵洞;
桥涵9队设在DK111+300线路右侧,负责DK111+200涵洞、DK111+330涵洞;
桥涵10设在DK114+700线路左侧,负责DK113+520涵洞、DK113+950涵洞、DK114+338.005东五色浪沟大桥、DK114+853.005东五色浪沟特大桥;
桩基1队设在DK104+300线路右侧负责西五色浪沟特大桥孔桩施工;
桩基2队设在DK114+700线路左侧,负责东五色浪沟特大桥、东五色浪沟大桥、三道渠中桥、张家圪堵大桥、伍家塔大桥孔桩施工。
路基1队设在DK107+500线路右侧,负责DK104+110-DK109+050段土石方;
路基2队设在DK110+500线路右侧,负责DK109+157-DK111+634段土石方;
路基3队设在DK114+100线路右侧,负责DK113+430-DK115+533段土石方。
预制厂设在混凝土搅拌站院内。
3.3临时设施设置方案
生产、生活房屋:
力求简洁实用,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体现企业文化,已建设完毕。
施工场地、施工便道:
施工场地按“方便施工、便于管理、少占地、环保、经济”的原则进行布置。
经过集体进行讨论,我工区定出两套方案:
一、采用乡村道路,沿线路方向进行输通。
其便道总长为17公里,其中主便道11公里,辅助便道6公里。
便道修筑标准宽5m,0.25m厚山皮石路面。
其特点是:
道路方便,短期内具备条件施用。
缺点:
费用大,地方干扰大。
二、采用征地红线内用地,进行行便道修注,以红线内便道为主,部分地段无法在红线内通过时采用绕行为辅。
地方干扰少,使用方便。
填挖方大,短期内无法正常施用,费用大。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按照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我工区已建成占地约15亩80型砼搅拌站。
钢筋预制场:
本工区设两个钢筋预制场,一处设在DK104+535.02西五色浪沟特大桥,另一处设在DK114+853.005东五色浪沟特大桥。
盖板预制场:
根据施工安排利用搅拌站场地预制四米及四米以下的盖板,盖板存放区以集中存放为主。
施工用电:
本工区两个特大桥施工用电以输电线路供电,其他结构物以发电机供电为主。
施工用水:
各队部用水以打井为主,储藏水为辅。
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安装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电话,施工现场辅以无线对讲机通讯,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络连接,满足施工指挥协调及对外联络需要。
中心试验室:
设在经理部驻地,已建设标定、通过监理验收,满足施工需要。
3.4施工总体目标
3.4.1质量目标
质量创优目标:
执行“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依法管理,争创精品”方针,确保所有工程全部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确保所有工程一次成优,全线达到省、部级优质工程;
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本标段有两段路基要申报“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分别是路堤DK104+900~DK106+382及路堑DK109+157.6~DK111+638.5。
3.4.2安全目标
无人身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严格控制责任伤害事故,杜绝一般D类以上责任事故。
3.4.3工期目标
本标段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3月15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5月10日。
阶段工期目标:
按业主要求2010年10月15日前完成贯通测量。
(已完成)
按经理部施工计划:
所有临建工程包括驻地建设、1座搅拌站建设标定、中心试验室建设标定,施工用电等2010年12月20日前完成。
除搅拌站地面未能硬化完,其他已完成。
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2010年12月底前完成。
(未完成)
桥涵工程:
2011年4月10日~2011年10月30日;
路基工程:
2011年4月1日~2011年10月30日;
整理验收:
2012年5月1日~2012年5月10日。
附:
施工进度横道图;
主要单位工程施工工期安排、施工平面布置图。
3.4.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4.5文明施工目标
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措施齐全、执行有力;
施工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材料堆码整齐、各类标志齐全;
施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尊重民风、民俗,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4.施工总体方案
4.1施工准备阶段
各部室根据投标承诺、相关规章制度、新准公司有关要求制定完善本部室管理制度及措施。
安质部:
参加、组织、监督完成三级安全培训;
目前已完成一、二级安全培训,三级培训计划2011年4月底前完成。
工程部:
参加审核工区单位工程施工计划安排,编制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已完成;
组织图纸审核,问题反馈,材料计划复核,正式图纸到位后三天内完成;
交接桩复测,咨询图现场核对已完成;
工区编制单位工程施组及开工准备资料。
物资部:
2010年12月底前完成2011年甲控材料供货合同签订;
完成地材地料供货合同签订;
完成甲控、甲供材料明年及明年一季度材料计划提报;
自购料开工前到位;
12月底前完成桥梁大块钢模板定制。
征地拆迁工作:
临时用地基本解决,配合业主完成永久征地清表工作。
正在进行地材地料检测及配合比试验,不影响2011年正常施工。
施工驻地、大临建设已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已解决。
4.2施工阶段
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措施,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情况,及时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成本。
按照施工管理程序有针对性地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纠正、验正、控制施工过程。
加强劳动力、主要设备的动态组织和管理,充分作好安全、工期、质量、环保施工按计划有序进行。
4.3竣工验收阶段
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已完工程进行全面自检自查,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已完工程进行技术核对,编制竣工文件。
对已完工程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配合相关方做好后续工程及竣工验收工作。
5.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5.1工程测量
5.1.1导线复测与导线点的加密
本标段GPS成果复测及加密委托集团公司精测队按照测量规范、业主要求、现场施工需要进行,测量成果复合测量规范要求,已报监理公司及业主备案。
加密成果已交我工区技术室保护加固。
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和加密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测,每季度一次。
5.1.2.施工放样和成果移交
我工区根据导线控制点和加密导线点,按照设计图纸所给定的定线关系和各类参数,进行测量放样,资料经复核无误报监理审核后进行施工。
5.1.3测量组织管理
现场测量人员必须助工以上职称或专职测量人员;
测量仪器定期检测标定,在有效期内使用,仔细保养;
测量严格按照内业资料复核,外业换手复核制度进行,原始资料归档保存。
5.2路基工程
5.2.1概述
本标段路基工程长7.747km。
其中,DK109+157.6~DK111+683.5、DK104+900~DK106+382两段路基工程创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另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主要工程数量:
5.2.2施工方案
5.2.2.1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路基工程按照“统筹规划、科学组织,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的原则组织施工。
5.2.2.2施工技术方案
地基处理按照技术要求、质量标准,配置施工机具,并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确定工艺参数。
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路基工程施工中推行成熟的工法、工艺,并不断总结、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测试方法。
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填料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路堑施工前及时完善排水系统,作好堑顶截、排水设施,堑顶为土质或有软弱夹层时,及时铺砌天沟并采取防渗措施。
深路堑施工做好土石方开挖与支挡加固工程的进度协调,坚持“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
基床表层、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按设计要求填A料。
首先在试验室确定A料配比,物资部门提前备料,满足填方进度要求。
具备填筑条件后,选取试验段进行填筑工艺试验,进行路桥、路涵过渡段填筑。
5.2.3施工方法、工艺
5.2.3.1地基处理
5.2.3.1.1原地面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
10时清除草皮杂物,地面横坡为1:
10~1:
5时,将原地表土翻挖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
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顶面作成4%的内倾斜坡。
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5.2.3.1.2冲击碾压
根据地基原状土由试验室确定最优含水量,压实密度,指导现场施工。
冲击压实采用YCT25型冲击压路机,振动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与振动碾压的加固范围对于路堤地段为坡脚排水沟外不小于1m,且坡脚外不小于4m;
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
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
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
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得大于1cm。
碾压面下1m深度范围内的土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9或地基系数K30≥80MPa/m。
若碾压面下1m深度位于基床底层范围内时,压实系数及K30则应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框图”。
5.2.3.2路基填筑
5.2.3.2.1土质路堤填筑
1)施工方法及工艺
路基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表层厚度0.6m,采用A组土和中粗砂填筑,A组土和中粗砂采用外购方式取得。
基床底层填料采用改良土填筑,改良土采用厂拌法施工,改良土所需的土料就近领用挖方段所得。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采用C组土或改良土填料。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框图
检验签证
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测量
石灰及土料检验
否
配合比设计
是
室内试验是否合格
确定施工配合比
石灰消解运输
土料破碎
润湿或晾晒
基面处理
处理
按施工配合比配料
拌制混合料
混合料检验合格
位
格
基面处理合格料
混合料运输
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
压路机碾压
压实合格
填层养护
填层整修
验收检验合格
不合格处置
下道工序
路基填筑前进行A组填料检测、石灰土试验室配比试验、C料土工试验,施工过程中每填筑5000cm,按规定抽检一次,保证填料质量。
路基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及C组土粗粒土填料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
填筑前,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3 八标三 工区 实施 性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