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4949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9.63KB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图4),据此完成5~6题。
图4
5.影响全球荒漠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导致图中甲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完成7~8题。
7.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单一
城市化速度过快④失业率高
A.①
④B.①
C.①
④D.①
8.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④B.
④C.①
D.①
④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图5),据此完成9~11题。
图5
9.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工程路线短,水质好
C.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
10.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资源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C.太阳能资源丰富D.煤炭资源丰富
11.“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
A.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减少黄河的含沙量C.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增加黄河的径流量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12~13题。
12.现阶段,世界汽车产业转移到中国,主要目的是
A.消费市场广阔B.原料供应充足C.劳动力价格低D.技术水平较高
13.承接汽车产业转移会使中国
A.内部交易成本增加B.就业压力增大
C.劳动力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表1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据此完成14~15题。
表1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14.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①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单一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5.两省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具有共同的优势为
A.劳动力数量多B.基础设施完善C.工业化水平高D.矿产资源丰富
图6示意某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16~17题。
图6
16.河流流经湖泊后的流向大致是
A.从西南向东北B.从东北向西南C.从东南向西北D.从西北向东南
17.湖面与Q点的高差最接近
A.150米B.420米C.650米D.880米
读图7中甲乙为两个岛屿,据此完成18~19题。
图7
18.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大西洋中D.西侧都有盐场分布
19.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B.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C.东西降水差异大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读图8,据此完成20~22题
图8
20.图中甲地是
A.秦岭B.贺兰山C.阴山D.太行山
21.与成都平原相比,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B.光照条件好C.灌溉条件好D.复种指数高
22.丙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B.发电C.灌溉D.养殖
第II卷(5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满分56分)
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牙蚕豆是青海省特有的农产品,集中分布于湟水谷地。
其豆粒大、无虫蛀,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施用量少,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蚕豆。
干旱是影响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近年来,湟水流域经常出现“水荒”,严重威胁到蚕豆生产。
2015年12月,调大通河水调剂湟水(“引大济湟”)的工程顺利实现试通水,有效的缓解了干旱对该地区的影响。
图9表示意湟水流域相关情况。
图9“引大济湟”工程示意图
湟水流域数据统计表
水土流失面积/流域面积
多年平均
降水量
蒸发量
夏季降水量/
全年降水量
人均水资源/全国人均水资源
耕地
灌溉率
76%
350mm
1000mm
70%
1/3
30%
(1)分析青海省马牙蚕豆品质优良的原因。
(6分)
(2)分析湟水流域经常出现“水荒”的原因。
(3)指出“引大济湟”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分)
24.(26分)读图10,回答下列各题。
图10
(1)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
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8分)
(2)图中甲地分布有大面积湿地,试分析湿地对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3)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租给外
国人耕种。
近年来,黑龙江农民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4)近年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试分析这种能源合作对我国发
展的积极影响。
(4分)
25.(14分)户外登山运动越来越被广大体育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学会判读简易等高线
地形图是野外活动必备的一项技能。
下图为某温带季风区一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有甲乙
两组队员暑假期间欲在此活动。
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1)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请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最合适的地点,并说出理由。
(2)若图中M、N为两条登山线路,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哪一条线路更合理,简述理由。
(5分)
(3)该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___米。
(3分)
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
1—5:
CACBB6—10:
DCABB11—15:
AADCC16—20:
DBDDC21—22:
B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16分)
(1)(6分)
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显著;
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当地开发历史短,受人类影响小,生态环境好,化肥、农药施用量小。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2)(6分)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比较干旱);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青海省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分布在湟水流域)农业灌溉需求量大;
人口增长快;
人均水资源不足;
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涵养水量能力下降。
(3)(4分)
海拔高、气温低、高原缺氧(高寒缺氧);
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多发);
地形起伏大(山脉阻隔);
冻土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27.(24分)
(1)(8分)
走向:
西段为东北一西南走向(2分)。
影响因素:
地形(2分)。
东段为东一西走向(2分)。
纬度(太阳辐射)(2分)。
(2)(6分)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答3点即可,每点2分)
(3)(8分)
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
两国政策的支持;
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
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中国临近乙地区,地理位置接近;
中国劳动力充足。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共8分)
(4)(4分)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
优化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
增加就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缓解环境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5.(14分)
(1)④(2分)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2分);
不容易出现洪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2分)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任选其一:
选择M路线(1分),理由:
虽然路程长一些,但等高线稀疏(2分),坡度较平缓(2分),容易攀登;
选择N路线(1分),理由:
虽然坡度较陡(2分),但路程短的多(2分)。
(3)200(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辽宁省 抚顺市 联合体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