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443974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146.99KB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训练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C
(2)在检票口工作,遇到的人、类似的事情太多
(3)热情、不图回报。
;
知恩图报、朴实、善良。
(4)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解答此题一要联系短的内容,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6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C
(2)在检票口工作,遇到的人、类似的事情太多(3)热情、不图回报。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
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
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
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他完全沉醉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用“横线”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银雨撒金街”的景色。
(3)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本文作者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写了自己游览黄果树瀑布的过程。
2—4.自然段主要抓住了瀑布的________的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5-8自然段作者除了写自己看见的,更主要的是写了________。
②通过阅读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词语回答)
(4)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从“泻”这个字中,我们体会到________
②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这句话把两处瀑布进行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③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________,其中“乐池”指________,“乐声”指________
(5)用一句古诗来赞美黄果树瀑布吧。
(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2)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远
近;
声音、样子
感受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4)比喻
水向下快速流动的速度极快。
对比
衬托出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置身其中的感受
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
瀑布的声音
(5)白水浩荡群山中,骤止断崖跌九重。
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
万里晴空抛碧纱,飞雪喷珠耀彩虹。
(1)、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即可
故答案为:
(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3)①远;
声音、样子;
感受;
②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4)①比喻;
②对比;
③置身其中的感受;
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
瀑布的声音。
【点评】
(1)、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含义。
3.阅读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节选)
邢立达
(琥珀不仅是树脂的化石,而且它里面包裹着史前的生命,这些活灵活现的生命,是我们古生物学家一生的追求,我们称之为)(“)(时光的胶囊)(”)(。
)它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这是它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在琥珀里找到了可爱的小恐龙。
有一天,一位琥珀商对我说:
“这个琥珀好漂亮,有两只小蚂蚁正在往树上跑。
”我仔细一看,这个所谓的“树”是羽毛,而且这个羽毛非常原始,只可能出现在白垩纪的古鸟身上,或者是当时普遍存在的恐龙身上。
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把这个标本带回中国,经扫描发现,这果然是一段有着八九个椎体的恐龙尾巴。
鸟类的羽毛多样性极强,一共有五个发展阶段。
这个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并不属于这五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处在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神秘的中间环节是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终极追求,这个羽毛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过艺术家的复原,我们看到这是一只在地面上奔跑的、只有18厘米高、吃着小昆虫的肉食性小恐龙,非常可爱。
(1)“原封不动”的意思是________。
写出两个“原封不动”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把琥珀比作“时光的胶囊”的原因是________。
(3)阅读短文,判断对错。
①琥珀是一种化石。
②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属于处在鸟类羽毛第一二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③艺术家根据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复原出一只小恐龙。
(4)猜想一下,这只小恐龙的尾巴是怎么跑到琥珀里的?
(1)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
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纹丝不动;
原封未动
(2)比喻;
因为琥珀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
(3)正确;
错误;
正确
(4)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恐龙的尾巴被突然倒下的大树压断了。
压断的尾巴刚巧被大树流下来的树脂包裹起来。
很多年后形成了琥珀。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近义词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原封不动”指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
近义词有纹丝不动、原封未动等。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画线的句子是比喻句,把“化石”比作时光的胶囊,是因为琥珀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③正确,②错误,短文是说这个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并不属于这五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处在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而不是第一二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4)考查学生根据短文进行合理猜想的能力。
联系文章内容,可以联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恐龙的尾巴被突然倒下的大树压断了。
(1)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
、纹丝不动、原封未动
(2)比喻、因为琥珀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
(3)正确;
(4)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恐龙的尾巴被突然倒下的大树压断了。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要熟读文章,然后选择正确答案。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芳草地。
一个母亲的心
①见到江生时,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边坐着他瘦弱的母亲,母亲正认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
“今天天气多好啊!
看,阳光都照到你床上了。
窗外,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
草坪上……咦!
那不是小玉吗,她跟你得的是一种病,这不,现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
②病房的窗外其实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什么都没有。
江生的脑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入院时他已经失明,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
可这位坚强的母亲不愿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她在大路边摆摊卖鸡蛋饼,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已卖掉了居住的房子,还卖过血……
③街邻亲友都不忍心与她照面。
她无论见到谁,都会上前拉住他的手(要求
恳求)
道:
“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
”她对儿子说:
“瞧,那么多人关心你呢!
④她日复一日地陪着病床上的儿子,默默地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接听自己(精心用心)安排的来电。
⑤谁都难以相信,她能接连几天通宵不眠,四处奔走,打听儿子同学、朋友的住址。
”她说。
⑥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江生还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走了。
⑦大路边,人们又看到了那个卖鸡蛋饼的手推车和那个更瘦、更憔悴的身影。
儿子那部手机伏在母亲胸口贴身的布袋里。
⑧每个清晨和黄昏,她胸口那部手机都有人发来问候的信息:
“妈妈,我们爱你。
(1)联系上下文,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母亲从没放弃身患绝症的儿子,为了儿子她(
)。
(多选)
A.卖掉了房子、卖血
B.陪儿子看油菜花,在草坪上玩耍
C.时常打电话给朋友
D.日复一日地陪伴,跟儿子聊天
(3)画“__”的部分是________描写。
从这段文字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填序号)。
A.窗外景色很美丽B.那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C.儿子的病会好起来
(4)选文塑造了母亲瘦弱却坚强的形象,请仿照例子在方框处作批注。
(5)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给这位母亲发信息。
(1)恳求;
精心
(2)A,D
(3)语言;
B
(4)这位母亲为了给儿子治病,卖掉了房子,还卖过血,她真是一位坚强、无私的母亲。
(5)因为大家都被这位母亲的爱和执着所感动,希望她能坚强地生活。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恳求指恳切的要求。
要求:
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做到或实现。
精心,指的是专心;
周密细心。
用心,指集中注意力;
使用心力;
专心。
精心和用心的共同点都是专心,不同点(区别)是:
精心的侧重点是周密细心,而用心是重在使用心力、集中注意力的意思。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1)恳求;
精心;
(2)AD;
(3)语言、B;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5.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多。
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去放牛的小山网。
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
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
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
我望着群山遐想:
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
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一阵晩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
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
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
丝瓜棚旁边那块碧録的西瓜地,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
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タ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恬静---________
遐想---________
喜悦---________
(2)画“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3)短文是按的________顺序进行描写的。
请用“________”画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4)作者抓住了起伏的山峰、________、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以及________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突出傍晚乡村的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乡村傍晚的感情。
(1)安静;
畅想;
高兴
稻田的美
(3)由远及近;
跳望;
远处;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
(4)金黄的稻田;
引须高歌的大水牛;
美丽;
喜爱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2)把“金黄的稻田比作“金色的海洋”是比喻,写出了稻田的美。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跳望;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可知,作者是按由远及近写的。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1)安静、畅想、高兴
(2)比喻、稻田的美
(3)1、由远及近2、跳望;
(4)金黄的稻田、引须高歌的大水牛、美丽、喜爱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6.课外阅读
植物也要睡眠
①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
但是你知道吗?
植物也要睡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②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眼的典型现象。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闭合,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③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
花儿的睡眼,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
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觉了。
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
胡萝ト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三叶草的________睡眠现象。
(2)第③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植物的花的睡眠。
(3)什么是植物的“睡眠运动”?
(4)判断正误。
①花生要睡觉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慢慢向上闭合。
②太阳花每天中午准备睡觉。
③这篇文章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来写的。
(1)拟人;
昼开夜合
(2)睡眠时间;
睡眠姿态
(3)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4)正确;
正确
(1)文中画线句子把“三叶草”当作人来写,赋予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③植物的花……进入“梦乡”。
”写出了植物的花睡眠时间。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小老头。
”写出了植物的花睡眠姿态。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1)拟人、昼开夜合
(2)睡眠时间、睡眠姿态
(3)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4)正确;
(1)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13分)
拱桥
老臣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已经很老。
那时,他在村庄东边的一座老石屋里,已经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说是校长,其实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一座真的拱桥。
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
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都是要过沟的。
那条四丈宽的沟,雨天浊流滚滚。
水(
)仅齐校长的膝盖,(
)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桥。
一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边,校长便从对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
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
最后,八个同学都被背到了对岸,只剩下我了,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训练带答案解析 时候 阅读 训练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