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主要病虫害识别及无公害防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3622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05.51KB
草莓主要病虫害识别及无公害防治Word下载.docx
《草莓主要病虫害识别及无公害防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莓主要病虫害识别及无公害防治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潜育后表现病斑,7天左右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水滴中不能萌发;
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利于发病。
常年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草莓的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
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育期为5~10天。
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
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
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
1.1.2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
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1.1.3防治措施
合理密植,控制氮肥施用;
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果,带出集中深埋。
化学防治要抓住四个关键期:
育苗期、缓苗后、开化现蕾期、采收盛期。
用意莎可(四氟醚唑4%EW)800倍喷雾,使用安全,并且持效期可达3周。
或使用新颖(戊唑醇12.5%EW)1000倍喷雾。
1.2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1.2.1草莓灰霉病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属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
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
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
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
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
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
1.2.2草莓灰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
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1.2.3草莓灰霉病防治
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
加强管理,控制氮肥和水分,防止徒长;
栽培上注意密度不要过大,以免形成高湿环境;
及时摘除病果和枯叶,集中带到设施外烧毁或深埋。
化学防治主要在现蕾前,用美无缺(甲基托布津异菌脲60%WP)800倍或倍倍托(甲基托布津70%WP)800倍+灰复(嘧霉胺20%WP)700倍或高翠(多福乙霉威50%WP)喷雾。
1.3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南方草莓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特别是红颊、章姬等草莓品种,不抗炭疽病,7、8月份高温高湿季节炭疽病较重。
1.3.1草莓炭疽病病原及发病规律
草莓炭疽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草莓炭疽菌侵染所致,其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的。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
在田间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
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
5月下旬后,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草莓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染,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
特别是连续阴雨或阵雨2~5天或台风过后的草莓连作田、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给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
1.3.2草莓炭疽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
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
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
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
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
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1.3.3草莓炭疽病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育苗地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
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
对易感病品种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地遮盖遮阳网,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
化学防治可采用炭阻(多菌灵溴菌清福美双40%WP)800倍+惠高(苯醚甲环唑40%SC)6000倍或者鲜靓(腈菌唑咪鲜胺12.5%EW)1500倍喷雾。
1.4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亦称草莓立枯病或烂心病,是我国草莓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分布广泛。
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大豆、棉花和蔬菜等多种作物。
1.4.1草莓芽枯病病原及发病规律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侵染所致,其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的。
与蔬菜类的立枯病菌为同一病原菌。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如没有合适寄主时,可在土壤中生活2~3年。
以病苗、病土传播,栽植草莓苗遇有该菌侵染即可发病。
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温度为22~25℃,在整个草莓生育期均可发病。
气温低及遇有多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高温等气候条件发病重。
多湿多肥的栽培条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蔓延。
田间常与草莓灰霉病混合发生。
保护地栽培时,密闭时间长,通风不及时,高温高湿,发病早而重。
露地草莓栽植过深、密度过大,灌水过多或园地淹水,会加重发病程度。
夏季育苗,草莓芽枯病时有发生。
1.4.2草莓芽枯病症状
草莓芽枯病主要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龄叶、果柄、短缩茎等。
植株基部染病,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线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
叶柄基部和托叶染病,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
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机,并逐渐青枯萎倒。
新芽和蕾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
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果实染病,表面产生暗褐色不规则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
急性发病时植株呈猝倒状。
1.4.3草莓芽枯病防治
加强管理,避免深栽密植,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棚内湿气滞留,尽量增加光照;
发现病苗及时连土一起挖出集中销毁;
化学防治:
在草莓现蕾后,选用扶萎(多菌灵五氯硝基苯40%WP)800倍液进行预防,每隔7天1次喷雾,连续防治2~3次;
芽枯病与灰霉病并发时,可喷洒高翠(多菌灵福美双乙霉威50%WP)800倍或美无缺(甲基托布津异菌脲60%WP)800倍+扶萎(多菌灵五氯硝基苯40%WP)800液喷雾。
1.5草莓轮斑病
草莓轮斑病又称草莓“V”型褐斑病,危害广泛,我国各草莓产地普遍发生,个别地区发病严重,以草莓育苗地和露地栽培危害较重。
1.5.1草莓轮斑病病原和发病规律
草莓轮斑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拟点属拟茎点霉菌侵染所致。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叶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到翌年6~7月份气温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侵染,而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轮斑病主要发病时期是6月中下旬(梅汛期)至9月之间,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尤为严重。
年度间夏秋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过多年份,易诱发此病。
草莓重茬地及苗床水平畦漫灌水发病重。
1.5.2草莓轮斑病症状
草莓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
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
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
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型褐斑病。
1.5.3草莓轮斑病防治
加强培育管理,通风透光,减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逆能力;
清洁田园,适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销毁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倍倍托(甲基托布津70%WP)500倍液浸苗15分钟左右,待药液晾干后种植;
倍倍托(甲基托布津70%WP)800倍或翠尔(多抗霉素代森锰锌46%WP)800倍液进行喷雾;
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草莓虫害
2.1草莓粉虱
草莓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为害草莓的重要害虫。
2.1.1草莓粉虱特征和发生特点
成虫:
体长约1毫米,身被白粉,具翅2对。
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尾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
长椭圆形,约0.2毫米,黏附于叶背;
初产时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
若虫:
体扁圆,分节不清,淡黄色。
主要为害草莓,成虫为群集性,一片叶背常可见到数十头成虫集聚、交尾、产卵。
在北京、河北1年可发生10代以上,7、8月份虫口密度增长最快,为害最严重。
2.1.2草莓粉虱危害状
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片受阻变黄,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由于成虫和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于叶面和果实上,往往引起霉污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植株枯死。
2.1.3草莓粉虱防治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株和杂草,对温室可进行熏蒸灭虫。
化学防治可用万里红(吡虫啉10%WP)1500病或者惊喜(啶虫脒20%SP)3000倍+绿微(高效氯氟氰菊酯2.5%ME)800倍液进行喷雾。
2.2草莓蚜虫
为害草莓的蚜虫主要有桃蚜和草莓根蚜。
桃蚜又名桃赤蚜,属同翅目,蚜虫科,为世界性分布,全国草莓产区多有发生。
草莓根蚜,在局部地区发生,但不普遍。
2.2.1草莓蚜虫形态特征和发生特点
桃牙,无翅孤雌蚜体长约2.6毫米,宽1.1毫米,体色有黄绿色,洋红色。
腹管长筒形,是尾片的2.37倍,尾片黑褐色;
尾片两侧各有3根长毛。
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
腹部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
有翅雄蚜体长1.3~1.9毫米,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
头胸部黑色。
卵椭圆形,长0.5~0.7毫米,初为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而有光泽。
草莓根蚜: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毫米,体肥,腹部稍扁,全体青绿。
体略带有黄色,形似成蚜。
长椭圆形,黑色。
桃蚜:
1年发生10—30余代,以卵态在桃树枝梢芽腋处越冬。
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繁殖,4—5月出现有翅迁飞蚜,飞向各种大田作物,开始在草莓的心叶或嫩头及蕾花序上繁殖为害。
10月间有翅蚜再飞回桃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
在寒冷地区以卵越冬,在温暖地区则以无翅胎生雌蚜越冬。
卵产在叶柄的毛中。
越冬卵自翌春孵化在植株上寄生为害,5—6月为繁殖为害盛期。
2.2.2草莓蚜虫危害状
桃蚜在草莓抽蕾始花期大批桃蚜迁入草莓田,群聚花序和嫩叶、嫩心和幼嫩蕾上繁殖取食刺吸汁液,造成嫩头萎缩,嫩叶皱缩卷曲、畸形,不能正常展叶,并可传播病毒,为害严重。
草莓根蚜主要群集在草莓根茎处的心叶及茎部吸收汁液,致使草莓植株生长不良,新叶生长受抑制,严重时整株可枯死。
2.2.3草莓蚜虫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主要天敌有食蚜蝇、异色瓢虫、草青蛉及蚜茧蜂等都能捕食或寄生大量蚜虫;
也可用黄板诱杀;
化学防治选用万里红(吡虫啉10%WP)1500倍或惊喜(啶虫脒20%SP)3000倍液喷雾。
2.3草莓螨类
草莓螨类是草莓主要虫害之一,危害草莓的叶片,吸草莓未展开嫩叶汁液,使组织和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发育迟缓,长出后皱缩,严重时叶片呈现铁锈色,叶片发红。
为害草莓的螨类主要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
二斑叶螨T,又称棉叶螨、棉红蜘蛛;
朱砂叶螨,又称红叶螨、棉红蜘蛛;
截形叶螨,又称棉红蜘蛛、棉叶螨。
三种螨均属蜱螨目,叶螨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螨,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重要害虫。
2.3.1草莓螨类形态特征和发生特点
二斑叶螨:
雌螨体长0.43—0.53毫米,宽0.31—0.32毫米,背面观为椭圆形;
夏秋活动时期常为砖红或黄绿色,深秋时多变为橙红色,滞育越冬,体色变为橙黄色。
雄螨:
体长0.36—0.42毫米,宽0.19—0.25毫米,背面观略作菱形,远比雌螨为小,淡黄或淡黄绿色,活动较敏捷;
阳具端锤弯向背面,微小,两侧突起尖利,长度几乎相等。
直径0.12毫米,球形,有光泽,乳白色半透明,3天后转为黄色,随胚胎发育颜色渐加深,临孵化前出现2个红色眼点。
幼螨:
半球形,淡黄或黄绿色足3对。
若螨:
体椭圆形,足4对;
静止期绿或墨绿色。
南方年发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但在草莓上定居的,一般只有3—4代。
二斑叶螨以雌螨滞育越冬,早春气温均温达5—6oC时越冬雌螨开始活动,6—7oC时开始产卵繁殖,卵期10余天,成虫开始产卵至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需20—30天,以后世代重叠。
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
六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
10月陆续越冬。
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繁殖快,行两性生殖,亦可孤雌生殖。
未受精的卵孵化出的均为雌螨,每雌可产卵50—110粒,能在叶背拉丝躲藏。
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为害,有吐丝下垂借风力扩散传播的习性。
朱砂叶螨:
雌螨体长0.42—0.56毫米,宽0.26—0.33毫米,背面观卵圆形,红色,渐变锈红色或红褐色,无季节性变化;
体两侧有黑斑2对,前1对较大,在食料丰富且虫口密度大时前1对大的黑斑可向后延伸,与体末的1对黑斑相连;
足4对,无爪,足和体背有长毛。
背面观呈菱形,比雌螨小,体色呈红色或淡红色,体长含喙0.36毫米,宽0.2毫米。
圆球形,直径约0.13毫米,有光泽,无色至深黄色带红点。
长约0.15毫米,近圆形,足3对,若螨足4对,体形及体色似成螨,但个体小;
阳具端锤较小,背缘突起,两角皆尖,约等长。
在东北1年发生12代,在南方20代以上,在华北以滞育态雌成螨在枯枝、落叶、土缝或树皮中越冬,在华中以各虫态在杂草丛中或树皮缝越冬,在华南冬季气温高时继续繁殖活动。
早春气温达到10oC以上时越冬成螨即开始大量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杂草等寄主迁入草莓田,首先在田边点片发生,在向周围植株扩散。
在植株上则先为害下部叶片,在向上部叶片蔓延。
以两性生殖为主,1头雌螨可产卵,50—11粒,有孤雌生殖现象。
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9—31oC,相对湿度35%—55%,高温低湿则发生严重,露地草莓以6—8月受害最重。
朱砂叶螨在我国北方温室可全年繁殖为害。
截形叶螨:
雌螨体长0.44毫米,包括喙0.53毫米,体宽0.31毫米,椭圆形,深红色,足及颚体白色,体侧有黑斑。
体长(包括喙)0.37毫米,体宽0.19毫米,体黄色,阳具柄部宽阔,末端弯向背面形成一微小的端锤,其背缘呈平截状,末端1/3处有一凹陷,端锤内角圆钝,外角尖利。
2.3.3草莓螨类防治
消灭越冬虫源,清除越冬寄主杂草。
天气干旱时,要注意灌溉并合理施肥,尽量减少使用氮肥,增施磷肥,以减轻为害。
化学防治选用阿尼郎(阿维噻螨酮3%ME)1000倍或者白加锈(阿维哒螨灵10.2%EC)1000倍液,间隔十天左右喷药一次。
2.4草莓盲蝽蟓
盲蝽蟓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危害草莓的果实,危害草莓的主要是牧草盲椿。
2.4.1危害特征和发生特点
盲蝽主要吸食草莓幼果顶部种子,的汁液,形成空种子,造成果实畸形,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在华中每年发生盲椿在华中1年发生3~5代,成虫飞翔力强,越冬寄主多,第1代幼虫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羽化为成虫后,飞到草莓上危害。
在潮湿的环境下危害严重。
2.4.2草莓盲椿防治
时摘除老叶、病果,铲除杂草,清洁田园,减少盲椿的越冬虫源和场所;
发生严重的地段,可在秋末、春初在向阳背风的越冬场所捕杀越冬的盲椿。
开花前可选用黑光灯(丙溴磷灭多威25%EC)800倍+超瑞(氟虫腈3%ME)700倍液喷雾。
参考文献
(1)《草莓灰霉病的识别综合防治》申洪利陆建高
(2)《日光温室草莓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万伟东
(3)《草莓炭疽病防控育苗技术》杨肖芳蒋桂华邹宜静
(4)《草莓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陈化寨林燕春张少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莓 主要 病虫害 识别 公害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