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3501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57KB
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版Word下载.docx
《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可编辑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比“九五”末增长11个百分点;
劳务收入达到682元,占3
1,比“九五”末增长23个百分点;
虫草等采集业收入为336元,占1
5,比“九五”末下降16个百分点;
其它收入为284元,占1
2,农牧民劳务输出呈现出全方位、收入实现了多样性。
二是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县农牧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一批涉及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顺利完成,为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748
3.95万元,完成各类公路建设451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比“九五”末增加418公里,实施了农牧区电网改造工程,乡村通电率达98,入户通电率达95。
农牧区呈现发展基础扎实、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三是农牧区社会事业有长足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方式逐步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迈进。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着力发展农牧区教育事业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牧区发展的突破口,投入教育经费273
8.6万元,是“九五”时期的
1.8倍,新、改、扩建中小学75所;
建成乡级文化站11所,改、扩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2所,实现了乡(镇)有文化站、50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
随着农牧区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使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观、婚育观、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崇尚科学,追求文明,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意识逐步增强。
四是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县通过财政投一块、项目争一块、干部群众筹一块的办法,累计投入农牧民培训资金1000余万元,是“九五”期间的
4.5倍,年均培训热贡艺术从业人员201X余人,培训牛肉拉面、机械修理等劳动技能3000余人,培训黄果等特色种植业人员6000余人,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
3、26和31个百分点。
通过各类形式的培训,全县青壮年农牧民培训面积达9
3,比“九五”末增长60个百分点;
通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达90以上。
目前,全县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人员达201X余人,从业人员年均收入在
1.5万元左右,热贡艺术从业人员收入比“九五”末增长3倍。
“十五”期间,是————县农牧民和干部培训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农牧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当前————县农牧民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十五”期间————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牧民培训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page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牧区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由于农牧区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牧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县农牧区文盲、半文盲率达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6.2个百分点;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
6.1和
4,农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5.7年,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
1年。
由于文化素质低,致使农牧民接受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能力较低,就业门路狭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状态徘徊。
二是农民牧比例过大,向城镇和集镇转移的速度慢。
————农牧民占全县人口总数的7
5,“十五”时期,通过调庄移民、小集镇建设和鼓励农牧民进城经商办店等措施,努力促进人口向城镇和集镇集中,但由于基础差、农牧民人口基数大、就业门路窄,农牧民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全县城镇化水平只有1
5,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在物质条件、人口素质等方面不协调。
三是地区封闭,观念保守,思想解放程度低。
由于受地域、交通、信息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的民族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较弱,民族教育以藏文为主,自我封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
从就业比例看,“十五”期间,————累计接受大中专毕业生583人,其中藏文专业531人,占9
1,目前已实现就业的213名人员中,藏文专业就业率仅为30,其他专业则实现了100就业。
农牧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然较为严重,部分群众思想懒惰,“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自主创业的意识。
四是农牧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社会文明程度较低。
虽然“十五”时期着力加大了对乡、村两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目前乡级文化站平均图书存有量为201X册,人均不到0.5册;
其中实用科技图书仅600册,人均0.1册;
已建成的村级文化站图书存有量为300册,人均仅0.3册;
其中实用科技图书仅90册,人均不到0.1册。
农牧区公共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有40的乡级文化站机构不健全、设施简陋,50的村无固定文化活动场所,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贫乏,接受外界文明的能力差,思想因循守旧,守法意识不强,与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间尚有一定差距。
五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牧民劳动技能差。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发展生产,要有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虽然“十五”期间————县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狠下功夫,出实招,年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近30场(次),农牧民群众劳动技能有所提升,但由于长期积贫积弱,农牧业生产仍然处于最简单的原始粗放的耕作状态,农牧民接受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差,掌握的技能不多。
目前,真正掌握一定专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仅占全县农牧区总人口的
4左右。
同时,专业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人才奇缺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又一不利因素,“十五”初期,全县有农业科技人员23人,平均每村不到0.5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1
2,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
到“十一五”初,全县农业科技人员降至16人,有7人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提升2个百分点,远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劳动者科技素质的要求。
三、对策措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实施高保证的新农村建设。
农牧民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牧民素质的内在要求,农牧民培训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教育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富裕、融入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新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农牧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农牧区基础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农牧区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农牧区基础教育应紧紧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在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汉语教学上下功夫。
坚持“适度集中、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集中资金,重点完善新农村试点村的校舍改造与建设,通过争取项目、吸纳社会资金、整村扶贫推进等渠道筹集资金,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好农牧区小学、完善县城和中心城镇中学。
针对民族地区实际,实行分类教学的方式,在县城周边的中小学中大力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的“一类”教学模式,在农牧区推广以汉文为主,藏文为辅的“二类”教学模式,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部中小学校实现汉语授课,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
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逐步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比例,使农牧区劳动力队伍文化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二是在深化农牧区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下功夫。
坚持不懈地推进农牧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集中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在县城建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
通过着力培育,使————县农牧区职业教育跟上或赶超周边民族地区的水平,逐步缩小与全省、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充分的智力保证。
三是加大异地办学力度,在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下功夫。
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束缚不容忽视,也是造成民族地区教育改革长期滞后、社会发育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
因此,农牧区民族教育必须对外开放,必须狠下决心更新观念,必须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努力实现民族教育的重大突破与转折。
采取民族教育走出去的办法,在北京、辽宁及省内海东等教育发达地区实行异地办班、办学,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资助和家长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每年输送几百名农牧民子女赴外地求学,通过引领带动作用,借鉴成功经验,使农牧民接受先进文化教育,促进意识形态转变,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通过加快发展农牧区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引进先进文化,革除旧的观念、旧的思想,奠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思想解放的基石。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
加快农村发展,必须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造就技术型农牧民,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首先,紧紧抓住国家在建设新农村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区域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良好机遇,编制和上报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十一五”期间建成1-2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点,推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其次,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采取技术入股、合作开发、联合开办科技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加大特色农业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经济优势。
“十一五”期间,以————“万亩黄果园”基地建设为依托,逐步发展黄果产业链;
以晶黄果饮品公司、贝珍亚饮品公司等为依托,加大扶持农畜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形成1-2家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第
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以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为基础,以农村科技示范户为核心,采取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户、分片包干,逐步建立以科技人员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中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利用3-5年时间,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机械化发展的路子。
其一,积极推广现代耕作技术。
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等农业技术,逐步革除简单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
“十一五”期间,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组织百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加强对农民耕作的技术指导,使现代耕作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其
二,加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具更新换代,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小麦沟播、洋芋垄种、蔬菜温棚种植技术,走符合————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
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川水地区和60左右的山区实现机械化。
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要充分依托互联网、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农业科技人员,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整合农业、气象、科研机构的涉农信息资源,形成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公共农业数据库,全面提高对农业生产的信息服务水平。
着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现代文明促进农牧民观念转变。
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是促进观念转变、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一是加大农牧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十五”期间,努力加大对农牧区文化事业的投入,整合使用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农村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室(图书室)建设资金,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3年内实现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村村都有较高标准的党员、村民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
二是大力普及实用科技图书。
将普及实用科技图书作为促进农牧区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按照每年建好2-3个乡镇文化站(图书室)、6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标准,年均投入资金15万元,配备实用科技图书3000册,实现农牧民户均占有实用科技图书3册、人均0.5册的目标。
通过文化基础建设和普及实用科技图书,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级文化活动室成为农牧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是努力提高农牧区文化传播信息化水平。
要加大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主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协调力度,建立县级电视台,整合广播电视、电信、卫星无线通信资源,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农牧区广播电视、现代通信技术建设,3年内实现广播电视覆盖到户、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技术的重要载体。
四是加强思想、法制教育,夯实观念转变的思想基础。
要实现乡风文明,必须将思想和法制教育列入农牧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造就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新农村、新青年”、“美好家庭”评比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最低生活保障、老党员生活费和高龄老人优待金等一系列政策,使农牧民群众少有所劳、老有所养,促进婚育观念、生活观念和生产经营观念转变,在广大农牧区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着力推进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工程,造就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队伍。
现代经济是高科技经济,必须要有技术型的劳动者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只有较高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才能推动农牧区生产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农牧民劳动技能的培训。
一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致富能手。
首先,要立足当地实际,促进农牧民增收。
以“阳光工程”为主,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特色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为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数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大特色种植、农畜产品加工、机械修理、面点饮食等行业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培养一批农民园艺师、面点师、机修工、热贡艺术品加工等专门人才,实现农牧民全方位就业、创业。
其次,要发挥区位优势,抓好旅游培训。
旅游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加强对农牧民的旅游培训,动员全民参与旅游、经营旅游,是促进增收的重要途经之一。
旅游业培训应以培训专业导游、旅游产品营销、“农家乐”民俗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艺人之家为主,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导游和旅游服务、营销人员,逐步形成全民参与旅游、全民兴办旅游的良好氛围,使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
二是大力实施农牧区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专业型农牧民。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新技能的劳动者,只有着力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才能造就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牧民。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农牧收入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劳务培训与专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农牧区人才培训工程,逐步形成就业促进培训、培训为就业服务的良性循环。
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农牧区劳动力技能鉴定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及时得到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参与劳务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劳动技能签定,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持证上岗,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
通过努力,到“十一五”末,使全县农牧民都能掌握1—2门在乡创家业、在外创事业的实用技能,使精通专门技术的人员占到劳动力比例的30以上。
三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养一批务工能手。
要以现代就业的理念和市场规律,做好劳动力市场预测,按需兴办各类实用型、技术型培训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积极寻求订单培训、订单输出、先培训后输出的新路子,开展“公司基地”的培训方式,用人单位和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回头率。
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机关干部留职带薪带领农牧民外出务工;
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将县直对口帮扶单位和包村干部的业绩与群众务工挂钩,鼓励其积极带领群众外出务工,加大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要整合使用扶贫资金,将生态恶劣、发展成本高、不适合生存的村社实行整体搬迁,引导农牧民向公路沿线、城镇和小集镇集中定居,为农牧民培训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融入现代城市文明。
“十一五”期间,年均转移劳动力3万人以上,使劳务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5-60。
着力实施农牧区干部培训工程,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队伍是决定因素,各级干部担负着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的重要职责,一个地区认识观念的转变关键在干部队伍的思想转变,实践证明,外出培训考察是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武器。
一是加强“村官”培训,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村级干部队伍。
要整合使用农牧、科技、扶贫和组织等方面的培训资金,采取政府投入和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将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目标管理,从管理能力、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入手,狠抓村干部的素质教育,每年组织一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农牧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致富能手、劳动模范外出考察培训,利用3年时间将所有的村干部培训完毕并形成机制,使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实现新农村试点村“班子强、村民富、基础稳”。
二是要加大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县、乡两级党政机关担负着一个地区决策执行、组织领导的重大责任,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县、乡机关干部培训。
“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的资金,采取请专家开讲座、现场辅导,走出去实地考察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将所有领导干部轮训一遍,使领导干部培训达到100,一般干部培训面达到95。
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增强领导地区发展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引领群众观念转变,思想解放,使干部队伍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
三是加强对农业干部、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经管理干部队伍。
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采取走出去培训和请专家来辅导授课的办法,利用3年时间将全县所有的农业干部轮训一遍,努力造就一批农牧区科技带头人和高素质的农业干部队伍、科技领路人和农经人员队伍,提高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同时,要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农业人员的待遇,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要通过委派驻村科技指导员的办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指导农牧民自主创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开发项目。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农牧民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事业,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必须要有长期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投入机制。
一是建立农牧民培训的制度保障机制。
农牧民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力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
要建立以县、乡政府为核心,组织人事、劳动就业、教育科技和村级组织为支撑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培训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二是妥善清理化解乡村债务。
目前,乡、村债务沉重是影响农牧民培训投入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级财政对清理乡、村债务的奖励资金,优先清理农牧区义务教育、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使农牧民培训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稳定的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农牧民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各级财政稳定向农牧区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的投入渠道,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长,使农牧民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持续见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牧区 发展 农牧民 培训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