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400052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49KB
科技基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
《科技基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基准扶贫工作总结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科协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四次入村推动帮扶工作,一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对驻村干部进行严格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督促其完善工作记实、民情日记等工作。
二是县科协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支持驻村干部全脱产驻村,对驻村干部不定期的进行走访慰问,聆听他们的需求,尽量给驻村干部提供生活保障。
三是从发挥部门优势,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通过行之有效的科技扶贫措施,提升贫困户科技水平,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带动他们稳步脱贫。
今年县科协出资1万元,帮助西大淖村建设了一支科普文艺宣传队,科普文艺宣传队在节目的编排上重点突出科普的元素,将科普更好地融入文艺节目,寓教于乐,让老百姓在娱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科普知识,提升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
9月19日,县科协到西大淖村开展了一场科普文艺演出,主题是“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通过舞蹈、独唱、张北快板、京剧等形式展开,共计150余人观看了演出,同时为西大淖全村300余户农民赠送科普书籍2700册,科技图书300册,环保袋300个;
在西大淖村建设科普宣传文化墙,制作了18块科普文化展牌,内容简单、通俗、让群众了解到常识性科普知识,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作为党建宣传,科普宣传的载体。
2、扎实开展结对帮扶。
县科协领导班子带头组织本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入户走访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8次,到2个乡镇10个村对接83户贫困户,共计175人,多次赠送科普图书或者生活用品。
一是根据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帮助帮扶对象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二是为帮扶对象送政策、市场、务工等信息,扩大帮扶对象致富视野,使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地参加实用技术、劳动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接受技术指导,帮助帮扶对象落实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政策。
三是认真填写帮扶手册,与帮扶对象家庭成员见面谈心,并熟记其基本情况,保持经常性联系;
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掌握帮扶对象脱贫需求、发展意愿及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谈心准确掌握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帮扶对象消极情绪,纠正不正确思想观念,切实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三、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支持建设农技协数量和科技专家参与科技扶贫数量:
支持建设3家农技协和2家合作社,组织邀请11名科技人员加入到科技扶贫团队,包括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技专家和3名长期活动在生产一线的土专家,他们联系了35户贫困户,共计72人。
(篇二)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技术为主题,按照“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我乡科技扶贫工作,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现将一年来科技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制定科技扶贫相关制度。
为充分发挥乡机关干部职工和村三职干部参加科技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乡相继制定了鼓励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扶贫考核的相关制度。
乡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乡科技扶贫工作方案》、《乡科技扶贫工作计划》、《乡科技扶贫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理清了科技扶贫工作思路,强化了对科技扶贫工作的管理,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扶贫工作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整村推进。
乡党委、政府以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扩大了新优技术的幅射面,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目前,葵花村种植花椒220亩,麦地村种植花椒300亩,沙罐村种植青脆李280亩,通过各村的不断努力,我乡力争将林业收入作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三)组织科技脱贫攻坚培训。
我乡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
并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
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进一步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家切实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四)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一是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
二是在有关部门协调,实施危房改造、易地移民、彝家新寨项目工程;
三是支持和指导各村成立合作社,做好各种跟进服务;
四是发放农民培训材料,使农民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巩固了教学成果。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善。
二是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把科技扶贫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信心,下大决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乡科技扶贫工作新局面。
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等工作,力争为我乡村民致富提供项目支撑,同时,认真做到对项目的跟踪管理检查工作。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人才网络,完善我乡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村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篇三)
为响应中央号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我区科技局以精准扶贫为载体,科学谋划,坚持创新驱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确保科技精准扶贫任务再聚焦,工作力量再聚合,为全区脱贫攻坚大局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科技宣传助推扶贫政策落地
今年以来,潘集区科技局按照“十大工程”任务要求,根据各乡镇、街道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需要,围绕“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科技三下乡和10.17扶贫日”等活动主题,以扶贫政策宣传为抓手,印制10000多份扶贫政策宣传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活动。
2018年度共组织科普宣传5场次,发放科技资料10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0000余人次,从而大大提高了贫困群体对当前扶贫政策的了解。
(二)科技培训增强精准脱贫能力
根据区情,按照我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年初潘集区科技局,积极向11个乡镇街道征求年度培训需求,结合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018年度,我局先后邀请省、市、区相关专家深入乡村开展了特色产业酥瓜种植、葡萄种植以及稻田养鱼等系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群众180多人次,聘请农技专家深入贫困村进行技术指导3次,覆盖贫困群众百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科普信息化平台扩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为深入实施科普益民计划,持续强化科普资源提质增效,实现科普资讯精准推送,在芦集镇戴庙村(贫困村)、架河镇苏涂村新建2个村级科普“e”站,实现实用技术咨询信息化、会员客户管理信息化、物资交易结算信息化,扩大科普信息化在贫困村的服务窗口和推广阵地。
(四)科技扶贫项目引领贫困村示范推广
为充分发挥科技扶贫项目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作用。
潘集区科技局按照地方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不同乡镇的特点,组织协调申报淮南市级科技扶贫项目。
今年,以大户及合作社为主题,以带动示范为目的,从34个贫困村申报的项目中,遴选4个符合要求的科技项目,上报市科技局。
(五)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升级
为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区科技局组建立了一支22人的区级科技特派员队伍。
截止目前,培养100多名农民技术员,实现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应用“0距离”对接。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全区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点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是全区科技资金投入较少,科技培训工作还不够深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深化科技培训和宣传,提供智力保障。
一是加强对基层和帮扶干部的科技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区各类科技精准扶贫培训班,强化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技术服务和管理并重转变,更好地推进“智力”脱贫。
二是进一步丰富送科技下乡活动,鼓励广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培训和宣传的精准性、针对性,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撑。
(篇四)
按照市委、政府“1+21+x”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市科技扶贫工作规划(**—2020年)》总体部署,**年我局确定了10个贫困村,组织实施“十村千户”科技扶贫示范项目。
一年来,在我局科技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督导检查和县、乡、村干部的协调配合下,各个科技特派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按照”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以致富产业为载体,以贫困户脱贫为核心,编写了《科技扶贫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0项,安排资金215万元。
扶持产业主要有肉牛、中药材、冷凉蔬菜、肉驴、红梅杏、林下经济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其中**县5项、原州区1项、隆德县1项、泾源县2项、彭阳县1项;
项目实施内容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适用技术服务等。
项目扶持的产业和地域分布、实施内容符合市委政府确定的“3+x”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向**县倾斜的要求,通过项目实施将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二、科技示范村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县吉强镇水岔村是市科技局定点帮扶村,投放珍珠鸡苗近2851只,载种红梅杏近千株,发放化肥200余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扶持种植马铃薯441亩,地膜玉米241亩。
发放微量元素舔砖266块、多酶肽生物饲料添加剂399袋,并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产业致富带头人,现购进新品种基础母牛51头、大型农机设备2个,新建青贮池1个,举办手工制作等技术培训班2期,逐步带动水岔村村民改变传统的种养殖观念,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县偏城乡马湾村实施“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项目,确定32户饲养肉牛3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户,确定项目带动发展130户,围绕肉牛养殖和饲草调制技术进行理论和现场培训,培训养殖200人,免费发放《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教材》200本,制作发放示范牌32个,发放肉牛养殖明白卡150份,发放30%肉牛浓缩饲料10吨、犊牛颗粒饲料6吨、微量元素舔砖8吨、多酶肽饲料11吨,开展高效养殖示范和饲喂。
建设青贮池32座,制作全株玉米青贮130吨。
**县硝河乡关庄村实施“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项目,项目确定20户饲养肉牛3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户,确定项目带动发展100户,围绕肉牛养殖和饲草调制技术进行理论和现场培训,培训两个带头人及养殖200人,免费发放《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教材》200本,制作发放示范牌100个,发放肉牛养殖明白卡150份,发放30%肉牛浓缩饲料10吨、犊牛颗粒饲料6吨、微量元素舔砖8吨、多酶肽饲料11吨,开展高效养殖示范和饲喂。
制作发放犊牛补饲料槽20个。
**县红耀乡前庄村、井湾村实施“肉驴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项目,项目依托**县文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覆盖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举办**驴舍饲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4期320人(次),现场指导培训3期180人(次),种植青贮玉米200亩,开工建设1000立方米青贮池2座,购置10吨以上大型铡草机1台,打捆、包膜机1套,制作青贮饲草600吨,打包青贮紫花苜蓿360.5吨,免费配种繁殖母驴400头,制作发放养殖技术“明白牌”180个。
**县田坪乡打大岔村实施“大接杏产业”科技扶贫项目,项目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完成100亩的大接杏集成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引进新品种杏苗5000株,引进鸡苗1000只,完成林间滴管100亩,培训农户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余份。
泾源县兴盛乡上金村实施“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项目,建立了1个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引进新产品、设施5项,建立1个饲草种植示范点,引进优质高产甜高粱牧草新品种3个,示范推广种植20亩,购置投放多酶肽饲料16.6吨,完成任务的114%,配备贮料桶30个,示范推广安格斯牛、黄牛分群隔栏20户,培训养殖农户200人次,印制培训教材500册,制做养殖技术“明白卡”200张。
泾源县香水镇园子村实施“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扶贫项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养殖户为对象,建成科技养殖示范基地1个,引进新产品、设施5项,投放多酶肽饲料16.7吨667袋,配备贮料桶50个,示范推广微贮饲草11.2吨112包,投放犊牛颗粒饲料7.5吨187袋,发放肉牛营养舔砖32箱128块,示范推广犊母分离隔栏20套,印制《肉牛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教材650册,制做养殖技术“明白卡”300张,培训养殖农户160人次,彭阳县白阳镇白岔村实施“中药材种植”科技扶贫项目,培育24户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药材种苗繁育64亩,科技示范户65户227.5亩,扶持中药大户1户(流转41户农户土地160亩),示范带动白岔村种植以黄芪、银柴胡、板蓝根及万寿菊为主的中药材2000亩,发放技术资料1000份。
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实施“中药材种植”科技扶贫项目,选用六盘山道地中药材黄芪、党参、黄芩等品种为主,全村共种植中药材515.9亩,建立大田种植示范基地473.5亩,散户种植42.4亩,推广黄芪覆膜压沙育苗技术、黄芪露头覆膜移栽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种苗平栽种植技术、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及机械采挖技术6项新技术;
建立中药材科技扶贫示范户50户、科技带头人30人;
开展技术培训3期,培训农民1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份。
原州区彭堡镇惠德村实施“生态移民设施农业”科技扶贫项目,依托宁夏恒通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示范棚10棚,配套潜水泵128台,组织引进瓜果菜新品种6个,订单育瓜果菜新品种苗30棚,组织种植户、示范户开展科技培训3次180人次。
三、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1、产业科学化程度明显提升。
科技扶贫项目通过引进示范优良品种、推广高效养殖、混合日粮饲喂、营养调控及饲草加工调制、规范化种植等技术,贫困户普遍掌握各项科学种养技术,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有效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和种养水平低、效益不高等技术难题,加速了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产业地位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比重更加凸显。
2、合作化程度显著提高。
项目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推行“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贫困户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以及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如各个扶贫村合作社从购牛环节和饲养环节为养殖户提供“两环十统一”服务,有的推行入园统养、入股托养等养殖,与肉牛养殖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带动贫困户种养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现代化、科学化方式的转变。
从根本上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3、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产业帮扶活动相结合,为示范村委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强化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新机制,深入推进科学化种养新技术普及,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脱贫攻坚的新典范。
四、主要做法
(一)组织领导有力,责任分工明确。
为确保科技扶贫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市科技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市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选聘了10名具有专业特长的科技人员为科技特派员各驻1个贫困村,印发了《**市科技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各项目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领导小组由市、县区科技部门和乡镇村组干部组成,负责宣传发动,处理与协调,审定示范基地(户)工作方案和措施的督导落实;
实施小组由科技特派员牵头,负责方案制定、培训和技术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全程跟踪指导生产过程,组织开展示范基地验收等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行政管理常态化,技术措施具体化,科技部门业务负责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照实施方案,检查推进情况,确保数量和质量,确保项目执行不走样。
(二)实施方案细致,运行机制灵活。
各个实施方案对该扶贫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当地土壤、气候、人力等资源状况,群众的需求意愿、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项目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技术标准、经济指标、进度安排、效益分析和资金预算,扎实具体,操作性强。
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有的构建“科技扶贫项目+科技特派员+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关键,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培训,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促使贫困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有的建立“科技扶贫项目+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农户”的运行机制,推行入园统养、入股托养等养殖模式,发挥经济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典型引领示范,培训服务到位。
在各个科技扶贫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分类为发展户、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推广科学化种养技术,着力引领增收致富产业的发展。
科技特派员们把传播技术的讲桌搬到了田间地头和牛棚圈舍,通过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等形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培育和造就了一批乡土科技人才,出现了一批种养能手。
五、存在问题
一是新选聘的科技特派员对科技项目的特点了解不够,项目执行中存在偏差或不足,如台账不齐、资料不全;
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较多,农业从业人员老化,文化层次较低,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科技入户率低,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三是受当地土壤、气候、农田水利基础条件的制约,苜蓿、玉米等农作物长势不好,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六、2018年工作重点
1、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自治区脱贫富民战略建设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实施方案》,做好与自治区科技扶贫指导员“百人团”、“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衔接整合,使自治区科技扶贫资金50%以上用于我市的脱贫攻坚,多途径改进完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发挥科技支撑特色产业升级增效、引领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积极作用。
2、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建立10个科技扶贫示范村,每村投入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资金50万元,推进“科技特派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扶贫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要素聚集,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定制化科技服务,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助推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脱贫致富。
3、加强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的指导督查,做好科技示范户与精准扶贫户种养殖的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探索科技扶贫项目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取得预期目的。
(篇五)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报送2018年科技扶贫工作总结及绩效考评材料的通知(桂科农字〔2018〕165号)要求,现将2018年我区有关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科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按照“一栋综合楼、一个戏台、一个科普宣传文化墙(栏)、一个篮球场、一支文艺队、一支篮球队”的标准,配合开展贫困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共支持12个贫困村完善科技服务设施,为贫困村配备数码复印机、电脑、打印机、投影机、培训桌椅等科技服务设施设备共228台套,建立科普宣传文化墙(栏)12个,每个贫困村建设科技服务室面积在20-30平方米,每个贫困村建成科普宣传栏,建成后每季度更新发布信息1次以上。
(二)推动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情况
2018年,实施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兴宾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创业基地及科技能力建设示范”,累计投入项目科技经费116万多元,支持实施16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地面积共3528亩,引进、示范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4项(个),水果新品种主要有:
糯米滋柚、沃柑、东方红桔、台湾大青枣、由良密桔、蓝莓等,肉牛新品种主要有利木赞、新疆褐牛、夏洛来等,以及相关配套的种养技术。
截止2018年11月底,兴宾区财政投入科技扶贫经费共4.32万元。
(三)提升贫困村科技服务能力情况
建立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与激励机制。
由兴宾区委组织部门牵头组织、兴宾区科技局统筹安排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联合选派的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机制,并与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进行统筹安排。
共选派28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为82个贫困村提供科技服务活动,引进、示范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4项(个);
通过支持贫困村建设科技特派员服务创业示范基地的技术示范带动,累计共带动110个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如:
良塘乡新江村种养基地(辣椒1000亩、养猪200头),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共带动29个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四)开展科技培训及科技活动情况
据初步统计,共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2332人次,组织举办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活动5期次:
累计办班培训410人次、以会带训370人次、现场技术指导及参观培训1552人次;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种养技术集成应用、新品种应用简介、农业机械化应用等。
通过开展全国、广西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在迁江镇、良塘乡等开展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等活动5期次。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设立科技扶贫工作组织机构。
设立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区科技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单位由区科技局各股室相关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科技扶贫工作计划方案,指导建设贫困村科技服务点、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创业示范基地,支持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举办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负责实施科技扶贫工作项目,包括进度汇报、总结及验收工作。
(二)以实施科技扶贫项目为重点,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做好服务创业示范基地的前期调研,建立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创业。
至2018年9月底止,优选支持12个资源条件好、能够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的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
二是优选支持有科技需求的贫困村建设科技服务点,添置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设施设备;
三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基准 扶贫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