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散步》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7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9666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4.03KB
七年级《散步》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7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散步》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7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散步》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7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A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涉及到哪几个人?
B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B(3)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探究学习
(一)仔细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1.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
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二)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B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2.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B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示例: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C(三)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处:
第二处:
(四)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四、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亲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谈谈你对亲情和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一篇秀美隽永的散文,完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无私的付出,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
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体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
六、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答题。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
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
o_______,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它。
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
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pá
nshān__________,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
再一看,我惊呆了:
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
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
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
也不来通知我一声。
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
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
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1)wú
o_______
(2)pá
nshān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
手法:
“我”:
母亲:
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
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反思】
答案:
课前预习
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è
n)芽霎(shà
)时桑(sāng)树水波粼粼(lí
n)
强(qiá
ng)壮背(bēi)起了母亲散步(sà
勉强(qiǎng)我背(bè
i)上的……散(sǎn)文
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极短的时间
顾全两个方面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我”,母亲、儿子、妻子
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一起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和睦、互敬互爱、互相体贴)
探究学习
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
(敬老爱幼。
“我劝母亲散步”,“解决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分歧”,“‘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儿子,走小路。
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了小路。
表明了“我”是对母亲非常孝敬的一个人。
)
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
表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死去的怅恨之情。
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
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总结: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形象地说明了中年人身上责任的重大)
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绿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
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以小见大,也就是“滴水见太阳”。
文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平平常常的散步这样的小事来写,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谈谈你对亲情和母爱的理解、感受。
【母爱是伟大的,无穷的,像春天温暖的阳光,子女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我们要终生铭记父母的恩情,用我们的孝心,给他们以幸福。
】
作业
o:
无聊
(2)pá
nshān:
蹒跚
欢天喜地、孤苦伶仃。
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4.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
关心(思念)儿子
细节描写。
“我”:
母亲,儿子对不起你,你抚育儿子这么多年,这么关心儿子,儿子却把你抛弃了。
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
妈这辈子不想别的,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
提示:
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用真挚的爱孝敬老人”回答即可
七年级《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学习课时
1课时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1922年,发表《往事》。
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
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
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略
二、预习导引
A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沐浴()祷告()并蒂()姊妹()
莲蓬()菡萏()()攲斜()荫蔽()
A2.解释词语:
匿笑:
沐浴:
祷告:
C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C4.把你阅读课文时不理解之处写在下面。
三、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名朗读,评价。
3.齐读。
四、探究质疑《金色花》
A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A2.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B3.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B4.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
“你这坏孩子?
”
B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6、再次朗读《金色花》,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探究质疑《荷叶》
B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B2.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一看红莲
心情:
环境:
红莲:
二看红莲
环境:
心情:
三看红莲
心情:
C3.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六、拓展延伸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教学反思】
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
)沐浴(mù
)祷告(dǎo)并蒂(dì
)姊妹(zǐ)
莲蓬(pé
ng)菡萏(hà
n)(dà
n)攲斜(jī)荫蔽(yì
n)
2.解释词语:
偷偷地笑。
沐浴:
洗澡。
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探究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
1.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第一次嬉戏:
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
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
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3.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
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是多么着急。
何况一整天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讨论、明确:
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
歌颂母爱。
2.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烦闷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不适意,徘徊(为什么徘徊呢?
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
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雨肆意地下着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不宁的心绪散尽
3.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
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揭示主题,借物喻人
七年级《<
世说新语>
两则》导学案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学习课时2课时
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
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
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二、检查预习。
A指名朗读《咏雪》。
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内集:
俄而:
骤:
差:
拟:
未若:
因:
四、探究质疑:
A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A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
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A3.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
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
A4.“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C5.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五、拓展延伸:
C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六、教师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
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
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七、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并翻译课文《咏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
二、朗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一人一句
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去:
乃:
尊君:
不:
委:
家君:
引:
顾:
1.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何以见得?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有两种看法:
五、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
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六、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尊君在不?
()(4)下车引之,元方如门不顾()()
2.翻译句子。
(1)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七、课外作业:
背诵并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探究质疑: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2.文中的“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步 七年级散步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年级 导学案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