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模分类汇编之散文小说阅读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91743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3.94KB
南京一模分类汇编之散文小说阅读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南京一模分类汇编之散文小说阅读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一模分类汇编之散文小说阅读篇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是溱潼的邻居(他本是邻县之人),又是溱潼的女婿(娶了溱潼之女为妻)。
高氏“独学自成”,没有背景,没有台阶,一介寒儒,好钻研而“不求人知”,然而,骤然而起的一桩“兰亭公案”,却不由分说地把他推到前台,置于聚光灯之下:
1965年,值兰亭盛会召开之际,郭老沫若抛出《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享誉千古的《兰亭序》乃是赝品,为后世所托作。
鉴于郭老彼时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威望,黄钟一启,万籁噤声。
当是之时,唯独高二适挺身而出,撰写《〈兰亭序〉真伪驳议》,与郭老据理力争。
高二适的精湛见解,尤其是他的不畏权贵的风骨,倾倒士林。
连毛泽东也被他的激情所感染。
纪念馆建在两水相交的半岛。
主人公的塑像在迎门而笑,绿树环拥,回廊的碑刻龙飞凤舞。
展厅,半是书法,半是丹青,以为这就是全部了。
谁知出得旧馆,又见新馆,博敞而宏丽,沿阶梯步上三楼的平台,脚下踩踏的是坚实,胸中翻滚的是浩叹。
不要说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那位二适先生的本家①兼同行——生前死后,从未拥有如许气派,就是当代的诸多硕儒宏彦,也鲜能享受此等殊荣。
【注】①本家:
此处指自己的家同姓、同宗者。
(选自中国散文网,有删改)
17.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4分)
游览溱湖,触景生情,会船节引发现实遐思;
①▲,移步换景,备相机为先生留照;
参观纪念馆,思古抚今,忆②▲。
(①处填行踪,五字以内;
②处概括事件,十字以内)
18.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
▲
19.品味语言(4分)
(1)于我,出游如同赴宴,一向不关心厨师端上的是什么,而在乎今天与谁同桌。
(结合语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不要说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那位二适先生的本家兼同行——生前死后,从未拥有如许气派,就是当代的诸多硕儒宏彦,也鲜能享受此等殊荣。
(品析“不要说……就是……”这个句式用在此处的妙处。
)(2分)
20.为什么溱潼人如此厚爱高二适?
请结合本文,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2分)
材料1:
顾城的诗《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材料2: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日伪侵占溱潼。
高二适先生不愿做亡国奴,将家眷寄养于溱潼岳父家,只身赴重庆,直到抗战胜利后,1945年深秋,才重返故里。
回乡途中,写了《溱潼道上闻子规》诗一首:
“出蜀希闻子规鸟,回乡初见杜鹃花。
一声肠断溱湖水,何事将归不问家?
”
【鼓楼】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2分)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
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根笔直的椽子像伞架般张着,一头的翠绿盖在这些椽子上。
陕北柳是极普通的树。
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处处有她的身影。
她不似江南垂柳般婀娜,不像塞外白杨般挺拔,不及黄山松之长青,不如曲阜柏之长寿。
然而,她是一棵母亲树。
她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直到老朽成一桩枯木,也要再挣扎出一丝绿……
带着妈妈的血肉和体温,她出嫁了。
她从母亲的身上被直接砍割下来,削得只剩一根直杆时,嫁给了河边的泥土。
她赤条条地安家,光溜溜地奋斗,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从裸露的肌肤上萌芽,在第一个冬天来临之前,努力长成了树形。
摇摇摆摆度过冬春,她开始第一次梳妆。
她将几枝倔强的小辫冲天扎起,辫梢的绿就如花般散开。
那冲天的小辫,完全是一位女性为了一生的繁衍而孕育出的生命的胚胎。
长到五岁时,冲天的小辫儿变成了硕壮的椽子,浓密的绿已经在为怕晒的懒狗和反刍的老牛遮阳。
毛驴靠在她身上蹭痒她不恼,山羊抵在她身上磨角她不烦,她早已成熟得像陕北的母亲们那样,过早地开始履行生育的天职,开始承受生活的苦累。
她努力将树枝向上竖起,为的是让阳光更近地温暖每一张叶;
她拼命把树根向下扎去,为的是让水分更近地滋润每一丝须。
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很快就用阳光雨露喂养出第一茬茁壮的孩子。
送子出征或送女出嫁是激动人心的。
第一批椽子成熟了,她颤抖得摇落了一树黄叶。
那个季节,主人已收获了当年的所有谷禾豆薯,正等着用这些粗壮的椽子,给他第三个儿子的新窑洞制作雕花的窗棂和添置待客的炕桌。
她为自己孩子成材而自豪,为能给主人带来幸福而骄傲。
她时时都在想着报答主人的养育之恩,她面对利斧颤抖,是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但她的心里是甜的。
从献出第一茬椽子开始,陕北柳再也没停歇过。
每隔三五年,她就几根、十几根、几十根地将椽子呈奉给主人。
于是,主人家房里屋外门前院后便处处是柳制的家什——门窗箱柜、米仓面囤、扁担水桶,甚至于黄牛的犁杖、绵羊的圈栏、猪娃的食槽……年轻的主人变成耄耋老人时,陕北柳再也无法计算出在自己的身体上,究竟砍割了多少椽子。
她忘光了多少个夏,炸雷在头顶霹响,洪水在脚下吼叫;
她记不起多少个冬,狂风从身上抽过,大雪向肩头压来。
炸雷烧焦了她的梢,洪水冲露了她的根,狂风抽断了她的枝,积雪压弯了她的身,但她始终坚持着。
因为在她的早已老朽的身体上,正擎托着几十个嫩绿而茁壮的孩子……
陕北柳终于老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她的树身甚至枯朽得不能成为引火的木柴,只能慢慢腐朽成一块泥土,最终融入陕北的黄土地。
黄土地上的陕北柳,她就像我们黄土地下的母亲们一样,养育了那块黄土地的一切,却唯独没有养育她自己……
19.本文形象地描绘了“陕北柳”生命成长历程,根据文意完成填空。
(2分)
插杆生根————奉献椽子——
20.文章第二段为什么写到江南垂柳、塞外白杨、黄山松、曲阜柏树?
(3分)
21.赏析词句。
(1)第五段两次写柳树“颤抖”,第二次的“颤抖”与第一次的“颤抖”有什么不同?
(2)赏析第六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陕北柳喻为“母亲”。
【联合体】
(三)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19—23题。
(13分)
“宝物”圆月桌
聂鑫森
已经70岁的和乐明,一到吃饭的时候,望着餐厅里的这张圆月桌,就愁得眉毛打结。
在古城这条长长的巷子里,和家是一个独立的小庭院。
两个卧室,一个是和乐明和老伴儿的,可惜一年前老伴儿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
另一个卧室是两个儿子大和、二和的,但是十多年前,两个儿子相继成家,陆续搬到各自工厂的宿舍区去了,如今都过了40岁,一家一个孩子,分别读高中和初中。
餐厅里那张圆月桌边,吃饭的人数由四个变成三个再变成两个,眼下就只剩下和乐明一个了。
当然在节假日,圆月桌有时也会围得满满的,有儿子有儿媳有孙子,但毕竟这样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现在,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桌子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
圆月桌上年岁了,漆色早已脱落,但却结实。
它是哪一辈传下来的呢?
和乐明不知道,反正从他懂事时起就在这张桌子边吃饭。
这张圆月桌由两个半圆桌合在一起,分开来各有一个半圆桌面和三条桌腿,合起来是一个整圆桌面和六条桌腿。
合起来叫圆月桌,分开来叫月牙桌。
和乐明一个人吃饭,用得了这么大的桌子吗?
拆开来就用一个月牙桌吧,他又觉得费事,而且感觉不吉利——圆圆满满,为何要一分为二呢?
隔壁院子的宗学,隔三差五地会来坐一阵子,与和乐明聊聊天。
宗学在市博物馆当馆长,快60岁了,一肚子的学问。
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宗学敲开了和家的院门。
他们喝茶、抽烟、聊天。
宗学说:
“和师傅,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孩子们都会来陪你过节吧?
”“都打电话来了,会来的。
”“你做饭也是内行?
”“这样的机会少啊,他们都忙。
每当我一个人坐在圆月桌边吃饭,就愁得不行。
“圆月桌?
是可分可合的圆月桌?
”宗学的眼睛睁大了。
和乐明说:
“一个老物件,不堪入目。
要不是图个念想,我早扔了。
宗学到了餐厅,看了桌面看桌腿,又用手在各处敲击了几下,说:
“这是黄花梨木做的!
”他请和乐明帮忙,各抬一端,把两个半圆桌分开再并拢。
“和师傅,这是明代的东西,了不起的一件宝贝!
和师傅,我在博物馆干了几十年,这眼力你不会怀疑吧?
”“当然不怀疑。
”“我告诉你,它的价值在80万元上。
和乐明的眼睛直了,然后长长地“啊”一声。
宗学似乎也为他高兴:
“这是个吉祥物。
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
圆月桌,‘圆’者,和谐,快乐;
‘月’者,圆满、明亮。
正应了你的姓名。
这个院子,这件宝贝,你和儿孙们要好好地守护。
”“我一天不闭眼,就一天不会离开它。
”老和说。
宗学又提醒:
“不过,你一个老人守着这样一个院子、这样一件宝贝,怕有闪失啊。
你把我对圆月桌的鉴定结果告诉贤侄们吧,他们会想出办法来的!
放心,圆月桌是个秘密,我不会对外说的,你们也要嘴严!
”和乐明说:
“一定,一定!
很快,和乐明就把宗学的鉴定结果告诉了孩子们。
中秋节刚过,和家的长子大和领着一家人住进了院子。
此后每天,和乐明高高兴兴地做饭、炒菜,脸上的笑堆得满满的。
特别是双休日,二和一家人也会到这里来,热闹得很啊!
三个月后,二和一家人又替换大和一家人住了进来,和家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隔壁院子,宗学每当吃饭的时候,望着桌子边的自家人,总会想到邻家那张围满了人的圆月桌,圆圆满满,快快乐乐。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做的那次“走眼”的鉴定,举筷而笑。
(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9.宗学为什么要和乐明转告他的孩子说“圆月桌”是个“宝物”?
20.请分条概括,文中哪些信息表明犯愁的和乐明需要孩子们多来陪陪?
21.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宗学似乎也为他高兴……
22.文章结尾处写宗学“举筷而笑”,请说说他“笑”的原因。
23.小说以“‘宝物’圆月桌”为题有哪些用意?
【六合】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二月惊蛰抱蚕子
李彦荣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
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
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
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
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
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
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
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
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
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
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
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
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可不正是这样?
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
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
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
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
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为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成了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待蚕儿大些的时候,铁盒子就光荣地退居二线,交由文具盒接班了。
虽然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课桌上,但马总有失蹄时,终于有一天,被老师“人蚕并获”,“一盒端”掉了。
结果心怀惴惴,念念不安,再无心思听讲。
待到放学时,踌躇一阵,便硬着头皮去找老师讨要。
令人心安的是,老师不仅没有将蚕丢掉,而且还新添了榆树叶子。
也正因如此,对老师愈发恭敬起来。
小伙伴之间,也经常会聚起一堆儿,各自拿出自己的蚕,相互展示,品头论足。
当然,可以用自己的两条小蚕换人家一条大的,关系好的兴许还会送你一两条。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那时候,农村物质还不富足,小孩子没有几人能有像样的玩具,养蚕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童年的生活。
此外,要说还能从养蚕中得到什么的话,想来一定是蜕变与成长。
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还要化蛹成蛾。
这对蚕来说是蜕变,而对孩童来说,应该是成长,是由粗野到细腻的升华,是由顽劣到温柔的纯化,小小的蚕儿,能让那个撵过狗,捕过鸟,逐过鸡,逮过青蛙的顽童,变得谨慎、温柔、细腻,变得充满爱心和仁慈。
甚而在今天想来,那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远是冷硬的工业玩具无法替代的,因为它能让你叩开天堂之门,沐浴到上帝的光芒。
18.文章围绕“小小的蚕儿”,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6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20.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节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引出下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B.第③节通过对孩子察看蚕子时动作和神情的描写,逼真地写出了孩子们对蚕的呵护与喜爱。
C.第⑥节写到“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是因为大人们也十分喜欢蚕,并呼应前文。
D.第⑨节提到儿时其他的一些游戏活动,主要目的是强调孩提时有趣活动远远不止养蚕这一项。
21.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江宁】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这伢子很皮。
”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
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春天来了,椿树发芽。
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
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
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
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
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
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
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
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
“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
”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
“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
”天呀,半块啊。
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
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
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
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
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
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
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
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
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选自《岁月》2014年第3期,有删改)
18.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
19.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
)(4分)
20.文章第八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
▲
21.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建邺】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4-17题。
特别教授
黄侃字季刚,清末民初音韵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曾在南京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任教,被学生称作“特别教授”。
陆宗达曾拜黄侃为师。
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
“点上标点,点完见我。
”陆宗达依教而行。
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
“再买一本,重新点上。
”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
又一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
黄侃点点头,说:
“再去买一本。
”三个月后,陆宗达又将一本看得很破的《说文解字》拿来,说:
“老师,是不是还要再点一本,我已经准备好了。
”黄侃说:
“已经标点了三次,你对《说文解字》已经烂熟在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了大半,不用再点了。
”说完,黄侃又将那书扔上书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了学问的事。
后来,陆宗达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
他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说:
“就是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
黄侃在课堂上讲解《说文解字》,一不带原书,二不带讲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学生对他引用的经典论据,下课以后去查书,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引起了全班同学啧啧称羡。
有一天,黄的学生为他拿皮包时发现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打开一看,那书上画得太特别了:
书头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有墨笔写的,有朱笔写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全书9300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讲法。
据说,他对《说文解字》读了五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他去讲授的时候,也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
同学们说:
“听黄先生的课,百听不厌。
”一个学生看了黄侃所读的那本《说文解字》后,对他说:
“黄先生,你这批在书头上、书边上的东西,颜色各异,字又那么小,谁还认得呢?
”黄侃半开玩笑说:
“我要人认得干什么呢?
别人要知道了上面的内容,我就不是第一了。
”大家都哄地笑了。
据他的学生回忆,黄先生教学还有更特别的,他不是光用语言教这个书,而是带着感情教这个书。
《说文解字》是一本很枯燥的书,可黄先生在讲每个字时,是带着爱憎的感情来讲的。
他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人,书中的人笑了,他笑了;
书中的人哭了,他也哭了。
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都和老师同呼吸,和书中的文字同呼吸。
黄侃弥留之时,他已说不出话来,手却指向架上一书。
学生们将书拿来,他翻到一页,手一点,人已逝去了。
送走老师之后,学生们想起那书,大家翻开一看,顿时觉得,雷电之光,激荡天地:
前几日学生们争论的一个问题,老师没能作答;
原来,老师最后手之所指,正是答案所在。
(节选于《细说民国大文人》,有删改)
14.阅读全文,概括黄侃先生的“特别”之处。
①不讲学问,先让学生自己钻研;
②▲;
③讲解投入,带着爱憎感情教书;
④▲。
15.品析下列句子。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分类 汇编 散文 小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