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1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89519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14KB
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1Word格式.docx
《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1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说明书将会计重新定义为“为了信息使用者可作出判断与决策的辩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
AAA在会计程序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量,同时也涉及确认。
不过,仍仅用辩认这一狭义的概念,与后来的FASB提出的确认概念不尽一致。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第4号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仍沿用ASOBAT的观点,但对确认这一会计程序的认识上有了发展。
APBStatement认为,财务会计存在着财务会计程序。
它由一系列操作构成,并在每一会计期间内有系统地加以执行,这一系列程序的第一、二两点就是:
选择事项,即将要报告的事项予以识别。
因为影响一个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事项,并不是当其发生时即能加以报告;
分析事项,即决定这些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究竟什么是识别即确认,APB在这里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不过,对于会计确认,作出迄今被公认为科学而全面的解释,应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84年12月颁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早在FASB的第3号概念公告的第83段就指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正式记入或计入一个主体财务报表的程序。
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第5号概念公告对确认的定义,确认与非确认的界限,以及确认的基本标准和收入确认的指南都作了重要的阐述。
第一,整个会计程序中,确认是项目应否列入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第一道关口。
其中要素的定义又是应否确认的首要考虑因素。
“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之类正式地记录或计入某一主体财务报表的程序,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则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
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和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取消的变动”。
第二,由于确认,既要用文字,又要用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金额且必须包括在财务报表的总计之中。
那么用其他方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与事实,就不是确认。
第三,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
1.确认这个程序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每当一项交易、事项发生、就要识别是否某两项目应在会计上正式记录,它们应记入哪一个财务报表的要素和账户,应在何时予以记录并计入报表,在记录或计入报表时是否符合四项基本标准?
并且还应考虑:
效益是否大于成本,所应记录和计入报表的项目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
2.凡是在财务报表上通过确认加以表述的部分,必然正式经过会计分录,其文字归属于报表的要素与所属账户与项目,而金额则必须计入报表的总计,因此确认总是指在财务报表之内且不包括括弧中的旁注。
在整个财务报告中,财务报表是核心,而在财务报表中,表内确认部分应是最相关、最可靠的财务信息,确认不可能包括非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有两种表述信息的方式:
一是确认;
二是披露。
3.确认的范围,包括记录和报告,但确认不等于也不是要替代后两者。
对记录来说,确认主要指:
是否有项目应作为要素进入会计系统正式记录;
何种要素应当记录;
何时应予记录。
而如何记录则在上述三点决策之后才能运用复式簿记原理与技术作出。
可见,如何记录虽然也在广义的确认程序之内,但狭义地看确认,此时已进入另一个会计程序-记录。
从报告来看,也是如此。
对于在财务报表的表述而言。
有无项目应进入报表系统;
该项目应列入何种要素;
何时应当在报表中表述并将其金额列入报表总计等三个步骤属于会计确认,它所代表的是会计的决策行为。
至于如何在财务报表中表述,那也意味着财务会计的活动进入了最后的程序-报告。
总之,确认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代表会计行为中的识别、判断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也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
正确的确认依靠什么?
主要依靠会计人员专业判断水平。
4.作为一个程序和过程,确认对大多数交易和事项所应予记录和报告的项目可以一次完成。
例如发生的费用如电费,由于购入的该项劳务当时就能消耗掉,已记录的项目不可能发生后续的变动,因此这类交易和事项只需要一次确认即可完成,但是由于确认涉及对记录和报告两个程序的决策,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切交易和事项都要经过初步确认作成记录,然后通过再确认予以报告。
有一些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其已记录和已报告的项目嗣后可能发生变动,而需要后续确认甚至不再符合确认标准而需要终止确认,比如
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确认为资产后,由于价值变动而批准进行重估价,则重估价的记录与报告的确认,应属于后续确认。
按现行成本或公允价计量的某些项目在其交易开始时是通过初始确认,在初始确认后如现行成本或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一般于下一个报告年度开始按变动后的成本或价值重新确认,即所谓后续确认。
如果已确认的某个项目不再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例如已确认的资产由于作为其他企业的抵押而当做担保品被偿付债务进行处置,本企业对它不再保持控制的能力,这时,对该项资产,就要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终止确认
由此可见,确认不一定一次完成,它可能形成一个较长期的,甚至多次才会完成的过程。
要注意初步确认和第二步确认即再确认与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的区别。
前者指交易和事项发生后每一个应予以确认的项目都先在帐簿上记录,然后再计入财务报表的两个步骤。
后者则指相同的项目可能由于计量上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事项修改原先确认的金额。
不论初始确认或后续确认均须通过初步确认加以正式记录并通过第二步确认在财务报表表内表述。
在第5号概念公告中的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提出财务报表所有要素必须共同遵循的确认标准以及收入确认的补充指南。
确认的第一项标准是需符合要素的定义,也许有人认为“定义”是抽象的概念,它如何作为确认的标准?
其实,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定义要素不是为定义而定义,而是为确认而定义。
要素的定义必须是要素的特征的反映。
因此要素的定义乃是定义的基本特征的组合,我们分解每一项要素的定义,就能发现不同的要素有什么特点。
比如,资产,其定义是“特定主体基于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为主体所取得或主体能加以控制”□。
从这个定义可分分解为资产的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
第二,该经济利益已为企业所取得或予以控制;
第三,企业所取得或已能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已发生的结果。
这样,会计人员对这三个特征就不再感到抽象,而可当作辨认某一项目是否属于资产的本质的标准。
这里是引用美国SFAC 的资产定义。
IASC在其“财务报表编表框架”中则把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能加以控制的资源,该资源是过去事项的结果,预期可使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两个定义的明显区别是FASB的资产定义认为资产是企业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
ISAC的资产定义是预期使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
FASB认为该项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为企业取得和控制而IASC则认为该资源仅为企业所控制。
至于我国,则把资产定义为: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5-6页)。
我国定义同时参考了FASB和IASC的提法,但对于“经济利益”的表述,既不加“未来的”,也不加“可能的”等定语。
在未来的经济利益加上“可能的”定义,主要为了表明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
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可参考SFAC注释和,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FASB《OriginalPronouncements-AccountingStandards》asofJune1,1996,1996/97editionVolⅡ
按照当前的FASB的概念框架,一个项目要作为资产来确认,这三个特征是缺一不可的。
但是FASB又强调未来的经济利益才是资产的本质,因为资产对企业必须有用:
或用于交换其他经济资源;
或用以清偿其债务;
或用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与劳务。
这一特性是资产最不可或缺的,其次它必须属于企业所有或企业有权予以控制。
否则。
它的有用性对企业来说便是空的。
至于说“为企业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这一特性,似乎可以灵活看待。
就是说,不一定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也可以是尚未发生的未来事项,只要通过合约,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未来经济利益已经明确地转移企业,也可符合确认中的可定义性标准。
对于资产的三个重要特性中第三个特性作灵活的解释,FASB似乎已有先例。
在FASB颁布的“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准则中,它先重述了资产和负债的三项重要的特性,而后,就衍生工具来说,FASB指出“一项衍生工具的清算能力通过收取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而处于有利的条件之下,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的证据,从而是衍生工具成为资产的必须承认的证据。
”这里讲衍生工具的清算能力,显然指未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也是指未来。
把衍生工具定义为资产的基本标准是它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条件下有收取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的权利),可见,FASB把衍生工具确认为资产的基本标准,正是资产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未来的经济利益,也体现了FASB在第6号概念框架第172段中着重阐述的原则:
”未来的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
确认的另一项重要标准是要素具有可计量性。
这里,应当着重阐明两点
1.每一个被确认的项目要成为会计上的某一项要素,必须符合要素的质与量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被确认项目要符合要素的定义,是要求该项目合乎要素的质的规定性,即要素的各项特性,尤其是代表本质的特性例如资产,是指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一特性;
另一方面,被确认的项目要具有可计量的属性,即要求该项目合乎要素的量的规定性,由于财务会计的对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价值增值运动,可计量性主要指能用货币计量,一般指市场价格,包括过去的市场价格、现在的市场价格、未来的市场价格。
以资产为例,正如FASB所说:
“市场价格是未来的经济利益最明显的证明”。
前面曾经说过,计量也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程序,对确认来说。
计量又是确认的基本标准之一。
即使一个项目符合要素的定义,不能可靠的计量,则会计惯例认为,宁可推迟确认而不冒降低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风险,正是基于这一理由,有些符合要素特性的项目如企业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之所以不能确认为资产,就因为它不能满足可计量性、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
在这些项目的确认问题上,会计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21世纪后,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
确认自创商誉、人力资源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呼声甚嚣尘上!
可以预料,在财务会计的今后发展中,人们必能重点解决这些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正确确认与可靠计量的问题。
2.计量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计程序引起会计学家的注意远远早于确认。
这是因为,记录和报告应是最早被人们利用并被人们识别的会计活动,当时人们称之为簿记,而随着簿记向会计发展,为了使记录可靠,报告真实,计量就被提到会计活动的议事日程,而予以特别的重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代表今天“计量”的会计术语是“资产估价和收益决定”。
二、会计计量
早在1907年,Chartes 在其主要讨论记账原理的名着《账户的哲学》中,在说明账户的形式时,就涉及同计量有关的价值信息。
该书第二章“账户的形式”指出:
账户“需要提供如的信息:
多少价值?
如何提供?
何时提供?
为何提供以及向谁提供”。
1922年W.A.Paton则明确把反映价值列为会计的功能。
他说:
“会计的作用是记录价值,分类价值并按照所有者及其代理人可以明智地利用他们处置资本的要求来组织现行价值数据”,Paton还说:
“会计人员的职责的本质包括分期决定企业净收益和财务状况”,1929年,JohnB.Canning也重视计量与估价问题的研究。
在他的名着《会计的经济学》中,有五章涉及会计计量,除第8章专门讨论收益的计量外,9~13章都讨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财务状况的估价与重估价。
Canning把估价分为直接估价和间接估价。
“直接估价是当,而且仅当已实现的货币收益存在并满足可决定的条件,这种收益的增加,既可能是正的符号,也可能是负的符号,它可用任何方法在将来的时期分配。
”AlexanderS.S.则更强调收益决定。
他写道:
“收益决定是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能”。
其实,Paton也是一贯强调收益决定的重要性的代表人物。
他后来在1940年同Littleton合着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则把他们重视收益决定的观点发展到了新的高峰。
该书共七章。
其中三章就分别讨论了同收益决定有关的成本、收入和收益。
还在第Ⅱ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也是同收益决定密切相关的“计量的计价”、“成本归属性”和“力量与成就”等三个概念。
尤其在“力量与成就”部分,他们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所谓“力量”是用“成本”测量的,而“成就”则由取得的“收入”表示。
由于企业行为具有连续性,其最终的经营结果总是在不确定性的将来,管理当局、投资人和政府以及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团体,其决策绝不能等到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而必须对企业业务进度,在不同期间有一个“测量上的读数”,其方法就是把期间的收入同所费成本进行比较,这就是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从会计的历史考察,Paton和Littleton的这部着作的出版年代大体上可以作为会计计量上对资产估价与收益决定孰轻孰重的分水岭。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会计界重视资产估价,资产负债表被列为第一报表;
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会计界转向重视收益决定,损益表变成实际上的第一报表,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发生转变。
其实,Paton和Littleton已把资产视为“等待它们命运的未分配成本”。
会计师本质上是“成本员”而不是“估价员”。
为进一步分析会计计量,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它加以探讨
见PierreJinghongLiang:
《Recognition:
AnInformationContentPerspective》“AccountingHorizons”,September2001,
关于计量的对象
计量的对象应区分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
就财务报表而言,由于它仅反映财务信息,货币计量是唯一或主要的计量属性。
财务报表的计量,又分为资产估价和收益决定两项内容。
所谓收益决定一般指对收益表的估价,亦即按实现原则确认收入,按配比原则分配费用,从而确定收益。
其实资产的估价除决定企业财务状况外,也能达到收益决定的目的。
按照复式簿记机制,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存在着内在联系
两表的这种内在的勾稽关系决定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之一来完成,其结果应当一致
1.资产/负债观。
通过资产负债的正确估价,然后将不包含本期资本本身变动在内的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相比较求得本期净收益。
2.收入/费用观。
通过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并对利得和损失进行确认求得本期净收益。
至于其他财务报告的计量特点,将在“关于计量的结构”部分说明。
对于利得与损失,通常只确认已实现或已发生的,但近年来,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在内的各国准则常常允许对某些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如外币折算损益、固定资产重估价涨价或跌价进行确认,在美国按FAS130“报告全面收益”的要求,所确认这些项目应列入“全面收益表”中的其他全面收益部分。
关于计量的结构
计量是一个会计程序,也是会计的一项活动,这一活动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选择
1.计量的单位。
计量的单位取决于计量对象的性质。
凡是要计量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方面,就只能选择货币为计量单位。
货币是唯一可以捉摸商品价值存在的形式。
所以对财务报表的计量,只有或主要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由于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在物价基本不变或变动幅度不太激烈的条件下,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通常都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名义货币,如中国用人民币,美国用美元,香港用港币。
当物价发生激烈变化,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则财务报表必须以不变价格货币即不变购买力重新表述,通常按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表述。
凡是要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非财务方面,那就不能用货币为计量单位。
近年以来,会计信息的用户对非财务信息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关注。
美国AICPA1994年发表的JenkinsCommitteereport即众所周知的改进企业报告中就推出一个企业综合报告模型,共涉及五种非财务信息,包括经营数据、前瞻性信息、有关营业部门和股东的信息和公司背景。
FASB则在2001年《改进企业报告:
对增进自愿披露的洞察》增加了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
但这里必须指出,《改进财务报告》中列举的各项信息在非财务信息披露中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它们属于非定量信息;
有的如无形资产的确认,又可能属于货币计量信息。
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非财务信息当然也能计量,但需要采用适用计量对象性质特点的多种计量单位。
如“市场占有率”的量化标准是百分比;
管理部门及股东的量化指标是这些人员的学历高低、经历长短和股份比率多寡以及人数,等等。
恶性通货膨胀有一个国际惯例和标准,1994年重编的IAS第3段列举通货膨胀有5个特定可以参考。
有关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问题,英国》刊登的一篇文章“CountingMorethanNumbers”作了详细的论述。
它把非财务信息分为前瞻性的非财务信息和历史的非财务信息。
在前瞻性非财务信息中可细分为
①公司周围的环境②战略与管理③公司发展趋势
。
新公司进入该行业的能力;
.外部发展趋势战略的一致性和管理方法 .影响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增
在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及其地位.授权的基础结构减的有利和不利环境
市场、竞争或技术的变化;
组织结构;
企业战略.公司的财务弹性、变化和
影响分部的法规和法律。
管理哲学;
雇员激励原因
主要目标,战略和影响战略的实施因素.前瞻性信息的质量
任务,广泛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战略
指标的类型和数额/管理奖金和用于计算的方法
表1和表2)
2.计量的属性。
计量的属性代表计量的特性,如何选择恰当的计量属性,对于计量的可靠、相关与否,至关重要。
美国FASB曾列举过五种通用的计量属性,其中较常用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和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是财务会计沿用最久的计量属性。
根据AICPA在1994年的调查,大多数用户仍赞成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这不仅因为采用历史成本,运用的是过去的交换价格,有相对可靠的证据可以检查稽核;
也不仅因为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不考虑入账后的价值变动,从而节约核算成本;
而且因为它能向用户提供“稳定的和一致的基准,对于了解一个企业,识别其发展趋势,通过推断盈利和现金流量评估一个企业有很大的好处”。
非常明显,历史成本的严重缺点是相关性不够,经常被人们认为无助于面向未来的决策⊙,取而代之的,就是现行成本和公允价值。
在世界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的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现行成本曾被会计界看好,英国SSAP16和美国的FAS33,曾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逐渐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传统地位。
所谓现行成本是指企业替换一项现在拥有的、功能良好的资产所应付出购买现金数,它关注该资产的潜在服务成本.现行成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个会计时期,都要按现行成本重新开始计量,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或前后两项现行成本的差额,要确认持有利得或损失gainsorlosses)EdgerO.Edwards和Philip在其《企业收益的理论和计量》指出:
“每一个企业的活动都有持有活动和经营活动。
一个企业意图取得利润的活动很方便地分为通过联合或转换生产因素形成产品,其销售价值超过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利润和由于资产价值升值,而这种资产是企业所拥有而产生的利得,在第种情况下利润的形成由于利用要素;
在种情况下利得的形成结果则由于持有要素或产品”。
现行成本的这一特点,决定它对决策具有相关性,但比较于可靠的计量,要确定现有资产具有相同服务潜力的同类资产的现行购买金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是说,用现行成本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未必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
因此当通货膨胀浪潮在全世界已基本平息的时代,除英国、荷兰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财务报表已很少按现行成本表述财务报表。
当前,看好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
严格地说,公允价值应当视为“公允价格”。
因为,公允价值最理想的代表就是市场价格,如果某种资产并无公开的活跃的市场,没有形成能为买卖双方均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则可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寻求公允价值或通过模式计算。
公允价值若能取代历史成本,意味着财务会计报表模式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向以价值为主的创新模式转变。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会计界与经济学界在企业计量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分歧。
但根据AICPA1994年JenkinsCommittee的调查研究,在美国,大多数用户并不赞成用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替代现行的会计模式,反对的理由主要是:
第一,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模式与大多数用户评估企业或衡量风险的方法不一致。
“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是提供公司价值的预计。
使用者一般并非通过把个别资产的价值相加减去个别负债总计去计量一家公司的持续经营价值,而是以未来盈利或现金流量为基础计价持续经营活动。
这通常是公司价值占支配地位的驱动器。
”第二,“在财务报表中,取代历史成本的价值信息缺乏足够的可靠性。
价值的估计可能是管理当局的主观决定或不完整市场或以假想市场模式为基础。
”。
历史成本其实也并非对用户的决策毫无帮助。
用户肯定它有用的优点中就说明:
它在人们决策中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确认 计量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