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87009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7KB
山东省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
《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
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而老子亦褒举流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褒举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
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
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
流水意象也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作家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
其执着选取与悲观幻灭时时胶着一体。
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
《诗经•大雅》即有“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的警句,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君臣不勤于政则必失怙于天。
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
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如被毛宗岗父子置于《三国演义》卷首的杨慎《临江仙》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
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
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
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3.下列关于水的象征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水有清洁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民间为婴儿“洗三朝”就是此象征意象的体现。
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
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
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讨论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唐代以后,流水的象征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
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文人作家的作品中,流水有时候象征着执着进取,有时候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
B.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它常象征着事物的一去不复返,因此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C.陆游的“江声不尽英雄恨”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反映了古代诗人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D.中国文人常常借流水意象表达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思想,而流水也能反映出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文学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明,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它们意味着“天下”。
B.水与古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关,人们常在上巳节这天在水边踏青,杜甫的《丽人行》就描写了与这一习俗相关的画面。
C.流水无往不在,具有持续性运动的特点,所以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也是运动的,并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D.中国文人常借流水抒发感伤与忧患情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去概括“悲慨”诗风。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原涉,字巨先。
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
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时又少行三年丧者。
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
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
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
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
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
家无所有,涉曰:
“但洁扫除沐浴,待涉。
”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
“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
愿撤去酒食。
”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②皆会。
涉亲阅视已,谓主人:
“愿受赐矣。
”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③毕葬。
其周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
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
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
涉迫窘不知所为。
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
“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
”尹公许之。
涉如言谢,复服遣去。
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
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
涉本不怨也。
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
“易世矣,宜勿复相怨!
”涉曰:
“尹君,何壹鱼肉涉也!
”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
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
“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
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
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
原涉传》,有删改)
注:
①赙(fù
):
送财物助人办丧事。
②昳(dié
太阳偏西。
③劳俫:
劝勉。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冢庐”指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此后其重要性降低。
D.“长安”为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汉高祖七年定都于此,隋、唐、北宋等朝也于此定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
他父亲去世,他退还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
他听说母亲生病的那一家避居在里宅,便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
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
他与申屠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屠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第Ⅱ卷(126分)
四、(40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4分)
(2)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
”(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
(1)-
(2)题。
(8分)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桃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八句均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生查子•咏芹①
【宋】高观国
野泉春吐芽,泥湿随飞燕。
碧涧一杯羹,夜韭无人剪。
玉钗和露香,鹅管随春软。
野意重殷勤,持以君王献。
【注】①芹,即芹菜。
请赏析“玉钗和露香,鹅管随春软”两句之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8分)
(1),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2)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
(3)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
(4)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5),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嗟余听鼓应官去,。
(李商隐《无题》)
(7)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8)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0)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1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13)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4)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15)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16)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7),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一剪梅》)
(18),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五、实用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12分)
叶嘉莹:
一生与诗词相恋
近日,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9-2020年度“终身成就奖”。
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
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
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
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
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
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
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
“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①’”。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
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
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
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
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
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
“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
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
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
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
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
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
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
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
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
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
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
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
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
“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节选自《东西南北·
看人物(上半月)》2020年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
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节选自《叶嘉莹:
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
【注】马祖,指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
13.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B.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
C.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
D.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成英文后会逊色不少。
E.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
14.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贯中西。
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
B.诗词研究自成一派。
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C.注重人才培养。
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
D.个性鲜明。
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15.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六、文学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14分)
对饮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
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
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
我大笑着喊娘:
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
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
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
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
又咋了?
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
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
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
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
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
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
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
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
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
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
她说:
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
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
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
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
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
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
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
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
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
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
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
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
大哥说:
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
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
重不重?
父亲说:
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你,伤口,还疼不疼?
不疼了。
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
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
他眯着眼睛,说:
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
三十年西凤。
他说:
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
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17.“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18.小说中划线两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是理解其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
(6分)
七、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
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
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按照新交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学年 上学 学分 认定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