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五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85573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03KB
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五Word格式.docx
《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五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我们用色彩构图时,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灰色在红底上呈现绿味,在绿底上呈现红味,在紫底上呈现黄味,在黄底上呈现紫味;
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底色上呈现补色感觉。
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青;
红与绿并置,红显得更红,绿显得更绿;
各种相邻的色在交界处,对比表现得更为强烈。
由此可见,色彩同时对比可得如下规律:
a、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色更亮,暗色更暗;
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色更艳,灰色更灰;
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色更冷,暖色更暖。
b、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地位。
c、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艳度同时增加。
d、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相邻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e、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如果一色包围另一色效果更为醒目。
对同时对比的效果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加强或抑制。
加强的方法:
a、提高色彩的纯度;
b、使对比色建立补色关系;
c、运用面积对比。
(即色彩集中而不分散)
抑制的方法:
a、改变纯度,提高明度;
b、破坏互补关系;
c、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
d、缩小面积对比关系。
如:
橙地上配青灰能扩大同时对比作用,橙地上配黄灰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色像差”简称“色差”。
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各色光均有不同的“色像差”。
当复色光(如白光)经过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彩色模糊现象,这是由于透镜材料对各种色光的折射律不同所致,故透镜对各种色光的焦距也就不同(如钻石的折光效果),而成像的位置与大小又决定于焦距的位置(即远近),所以,色像差有位置色差(亦称“纵向色差”)和放大色差(亦称“横向色差”)两种。
设取一狭缝S为白光源,并先后用红紫两滤色片遮住,则因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大(因其光波短于红光),紫光像的位置比红光接近于透镜(位置色差),而紫光像的大小比红光小(放大色差)。
人的眼球中的透光的水体、晶状体与玻璃体也是一种透射材料,当光透射时,同样有不同的折射率,焦距也有远近之差。
如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波长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且较波长长的暖色光呈像小。
波长长的暖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后呈像,而且较波长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长长的红橙色有迫近感与扩张感,而波长短的蓝紫色有远逝感与收缩感。
由于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通过眼晶状体聚焦点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区别。
光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具有一种扩散性,因此模糊不清;
光波短的冷色影像具有一种收缩性,就比较清晰。
用赫林的学说去解释是:
红色起破坏作用,刺激强烈,脉冲波动大,自然有一种扩张感。
而绿色起建设作用,脉冲弱,波动小,自然有收缩之感。
所以我们平时注视红色时,时间一长就感到边缘模糊不清,有眩晕感。
这就是破坏的原因;
当我们看青、绿色时感到冷静、舒适、清晰,眼睛特别适应,这就是建设的作用。
维吾尔族最喜爱在刷墙的白灰中加入少量的蓝绿色,医生总是让眼疾病人多看绿色,也就是这个道理。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与明度有关。
同样粗细的黑白条纹,其感觉上白条纹要比黑条纹粗;
同样大小的方块,黄方块看上去要比蓝方块大些。
设计一个年历的字样,在白底上的黑字需大些,看上去醒目,过小了就太单薄,看不清。
如果是在黑底上的白字,那么白字就要比刚才那种黑字要小些,或笔画细些,这样显得清晰可辨,如果与前面那种黑字同样大,笔画同样粗,则含混不清。
某省地质馆有个板面上的文字说明,用黑色胶片,刻制黄色透光字,可能设计时是按黑字白底的效果设计的,布局饱满,笔画粗壮,但刻出来以后,由于字的透光效果,字就显得拥挤,笔画不清。
这就是黄色在黑色底上面膨胀的原因。
进行各种色彩设计时,为了达到各种色块在视觉上的一致,就必须按色彩的膨胀和收缩规律进行调整。
据说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条纹,开始设计宽度完全相等,但当升到空中后,感觉显得不等了,为此专门招集色彩学家们共同研究,最后才知道这与色彩的膨胀感和收缩感有关,当三色比例调整到红35、白33、蓝37时,才感到宽度相等了。
4.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例一:
在黑暗的舞厅中心旋转的玻璃反射球反射出红、黄、蓝、紫四色光点好像是在太空中运行的星际,我们可以发现,在这四色光点中,红、黄光点似乎近些,而蓝、紫光点似乎远些。
例二:
清晨,太阳只照在雪山顶上,其他山林均处于冷灰色的晨雾之中,此时橙黄色的雪山顶显得格外近,结构清晰可辨。
此时写生,万不可被这种前进感所迷惑,否则,雪山就无法推远。
待太阳完全升上天空,所有的山林大地均被阳光普照,此时再看雪山,一下子被推得很远很远,此时的远近才是正确的感觉。
即便是中午看雪山,雪显得十分明亮,洁白明净,但在写生时也不可用纯白去写生,需加冷色,因为雪山离我们很远很远,在这之间有大量的空气和水分子,只要与其他景物比较即可发现。
这就是色彩的透视。
例三:
全山石先生带领研究生一行数人赴乌拉斯坦写生。
全老师指着远处山坡上一块盛开的油菜花地对学生们说:
“你们看,那块油菜花地多么鲜艳,与周围环境对比是那样强烈,但又与环境是那样和谐。
但你们万不可被这种现象所迷惑,如果不经过分析处理,一味地凭感觉在画面上涂上一块柠黄,那它肯定会立即跳出画面,显得不协调。
”这指的正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从生理学上讲,人眼的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灵敏的。
但它总是有限度的,对于长波微小的差异无法正确调节,这就造成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
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从而使人产生暖色好像前进,冷色好像后退的感觉。
综合起来,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膨胀与收缩感有如下规律:
色彩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前进与后退感,膨胀与收缩感,对于使用色彩有很大影响。
要使狭小的房间显得宽敞些,可以用后退色——浅蓝色刷墙;
为了使景物背景退远些,可选择冷色;
为了使近处景物突出些,可用暖色,这就是色彩的透视。
即近暖远冷,近艳远灰,近实远虚。
5.色彩的易见度在白纸上写黄字不醒目而写黑字醒目——明度对比强,易见度高;
明度对比弱,易见度低。
另外,光线弱,易见度低;
光线过强,有眩目感,易见度也差;
色彩面积大易见度高,色彩面积小易见度低。
如果当两组光源与形相同时,形是否能看清楚,则取决于形色与背景色的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明度对比最强的对比作用最大,对比强的清楚,弱的模糊。
对比强的色有:
黄/黑、白/黑、黄/紫、蓝/白、绿/白、黄/蓝……
对比弱的色有:
黄/白、绿/青、黑/紫、灰/绿……
根据色彩学家测定:
在不同色彩的背景上涂上5毫米直径大小的色点,它的可见距离是:
日本左藤亘宏认为:
黑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白→黄→黄橙→黄绿→橙;
白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黑→红→紫→紫红→蓝;
蓝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白→黄→黄橙→橙;
黄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黑→红→蓝→蓝紫→绿;
绿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白→黄→红→黑→黄橙;
紫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白→黄→黄绿→橙→黄橙;
灰色底可见度强弱次序:
黄→黄绿→橙→紫→蓝紫。
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设计有指导作用。
思考题:
①在识别色彩中应该注意哪些视觉生理影响?
②怎样运用色彩视觉中的错视原理,来加强色彩的感染力?
③为什么色彩有膨胀、收缩、前进、后退感?
作业:
①同一灰色在红、绿、黑、白、黄、蓝各色底上的同时对比视觉效果作一构成。
②用一组冷色与暖色的膨胀与收缩,前进与后退的视觉效果作一构成。
③将左藤亘宏对不同色彩在不同底色的对比强弱次序构成在六幅图内,试看其对比效果作一构成。
第三章色彩的心理理论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
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
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
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
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关。
1.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
有人作过统计:
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
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
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
也就是说,年龄愈近成熟,所喜爱色彩愈倾向成熟。
这是因为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脑子思维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的、新鲜的、强烈刺激的色彩,他们神经细胞产生得快,补充得快,对一切都有新鲜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增长,脑神经记忆库已经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许多,色彩感觉相应就成熟和柔和些。
2.色彩心理与职业有关体力劳动者喜爱鲜艳色彩,脑力劳动者喜爱调和色彩;
农牧区喜爱极鲜艳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
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
3.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关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不同。
古典时代认为不和谐的配色在现代却被认为是新颖的美的配色。
所谓反传统的配色在装饰色彩史上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一个时期的色彩的审美心理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很大,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时代的潮流,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色彩心理发生作用。
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符合了人们的认识、理想、兴趣、爱好、欲望时,那么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会流行开来。
比如,60年代初,宇宙飞船的上天,给人类开拓了进入新的宇宙空间的新纪元,这个标志着新的科学时代的重大事件曾轰动过世界,各国人民都期待着宇航员从太空中带回新的趣闻。
色彩研究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发布了所谓“流行宇宙色”,结果在一个时期内流行于全世界。
这种宇宙色的特点是浅淡明快的高短调,抽象,无复色。
不到一年,又开始流行低长调、成熟色,暗中透亮,几何形的格子花布。
但一年后,又开始流行低短调,复色抽象,形象模糊,似是而非的时代色。
这就是动态平衡的审美欣赏的循环。
现代世界上,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空气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科学研究上的生态学理论兴起。
以此为背景,许多国家利用人们要保持生态平衡的心理,提出将流行自然色调的理论。
后来由于霸权主义的威胁,经济萧条,***局势不定,社会上又产生恐惧战争心理,国际流行色协会又发布了卡其色(即军装绿)的流行色。
这段时间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毛主席号召“全国学习解放军”,使得人人都想得到一件军装上衣、蓝裤子和一顶军帽,这成了当时的流行色。
后来西方又流行“历史主义时代”的理论。
1982~1983年国际流行色协会发布的沙漠色象征着古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协会提出流行“敦煌色”也曾受到重视和欢迎。
法国提出1983年春季女装流行“巴罗克”或“罗可可”风格色占有主要地位。
60年代中期,抽象派的“光效应美术”在西方国家的美术界曾成为最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这个流派于1965年春在纽约市现代艺术馆举行“感应视力”展览会引起观众们的重视,此后这种艺术形式立即在美国、欧洲、日本的实用美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纺织图案设计、时装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装潢设计以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都十分流行。
流行色一般的流行规律是,长期流行红蓝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绿橙色调;
长期流行浅淡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中深色调;
长期流行鲜明色调以后,人们会追求沉着色;
长期流行暖色调以后,人们会想往冷色调。
大概这就是人们的生理需求所形成的欣赏需求的生理生态平衡吧。
过去我国男子是不穿红着花的,尤其是“***”时期,人们称中国是蓝色海洋。
红色是革命色彩,十分神圣。
号召向解放军学习,人们开始热爱草绿色军装。
80年代开放政策实施后,国外的东西传入中国,我国青年人开始穿红着花,喜爱对比色,鲜艳色,高纯度色彩。
不过,如同流行歌曲一样,流行色只是在青年人中间流行,他们成为社会色彩流行的代表者。
4.共同的色彩感情虽然色彩引起的复杂感情是因人而异的,但由于人类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共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色,或者是几色的混合色,在色彩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共同的感情。
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色彩的冷暖:
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
蓝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
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
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
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
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
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
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中。
(2)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明度决定。
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
白色最轻,黑色最重;
低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重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轻感。
(3)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
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
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
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4)色彩的强弱感:
高纯度色有强感,低纯度色有弱感;
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有强感,有彩色系以红色为最强;
对比度大的具有强感,对比度低的有弱感。
即地深图亮则强,地亮图暗也强;
地深图不亮和地亮图不暗则有弱感。
(5)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
色彩明快感与忧郁感与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具有明快感,深暗而混浊的色具有忧郁感;
低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忧郁感,高明基调的配色易产生明快感;
强对比色调有明快感,弱对比色调具有忧郁感。
(6)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
这与色相、明度、纯度都有关,其中纯度的作用最为明显。
在色相方面,凡是偏红、橙的暖色系具有兴奋感,凡属蓝、青的冷色系具有沉静感;
在明度方面,明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明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
在纯度方面,纯度高的色具有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具有沉静感。
因此,暖色系中明度最高纯度也最高的色兴奋感觉强,冷色系中明度低而纯度低的色最有沉静感。
强对比的色调具有兴奋感,弱对比的色调具有沉静感。
(7)色彩的华丽感与朴素感:
这与纯度关系最大,其次是与明度有关。
凡是鲜艳而明亮的色具有华丽感,凡是浑浊而深暗的色具有朴素感。
有彩色系具有华丽感,无彩色系具有朴素感。
运用色相对比的配色具有华丽感。
其中补色最为华丽。
强对比色调具有华丽感,弱对比色调具有朴素感。
研究由色彩引起的共同感情,对于装饰色彩的设计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恰当地使用色彩装饰在工作上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
在生活上能够创造舒适的环境,增加生活的乐趣;
甚至在医学上也能用于治病(如眼科医生总用绿色配合治疗眼病)。
工厂车间、机关办公室冬天的朝北房间,使用暖色能增加温暖感;
锅炉房、炼钢车间采用冷色能加强凉爽感。
红与绿,黄与蓝,黑与白等强烈的配色容易引起注目,用于交通信号、安全标志,可以避免发生事故;
用于商品广告可以引人注意,达到宣传效果。
货物箱子用浅色粉刷,可以减轻搬运工人的心理上的重量负担。
住宅采用明快的配色,能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
娱乐场所采用华丽、兴奋的色彩能增强欢乐、愉快、热烈的气氛。
学校、医院采用明洁的配色能为学生、病员创造安静、清洁、卫生、幽静的环境。
夏天服色采用冷色,冬天服色采用暖色,可以调节冷暖感觉。
儿童服色采用强烈、跳跃、闪烁、明快的配色更能表现儿童的活泼感,以逗人喜爱。
美丽娇艳的眼饰色调可使妇女显得年轻、奔放、活泼、富有朝气。
朴素、大方、沉静的服饰色调可以衬托青年男子稳重、自信、成熟的性格。
倘若是大红大绿的花哨衣着被青年男子穿着就能使人产生轻佻、不稳重的感觉。
因为把精力全部投入事业的人是没精力放在寻求色彩刺激上的。
在医学上,淡蓝色能够使人退烧,血压降低;
赭石色能使病人血压升高,增强新陈代谢;
蓝色有利于外伤病人克制冲动和烦躁;
利用蓝色荧光灯照射患有黄疸病的婴儿有一定治疗效果,绿色有利于病人休息,红、橙色可以增强食欲,紫色可以使孕妇安定,减轻分娩的痛苦等。
①试析色彩与年龄、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的关系。
②色彩的共同心理主要有哪些表现?
研究色彩的共同心理对色彩设计有何意义?
第四章色彩的设计理论
第一节色彩的对比理论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
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
这种差别愈大,对比效果就愈明显,缩小或减弱这种对比效果就趋于缓和。
从一定意义上讲,装饰色彩配合都带有一定的对比关系,因为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总是处于某种色彩的环境之中,因此色彩对比作用在色彩构图中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时强,有时弱罢了。
装饰色彩诱人的魅力常常在于色彩对比因素的妙用。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色彩的对比规律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用色相环上的度数来表示。
第一种简单对比方法是:
色相距离在色环中15°
以内的对比,一般看作同色相即不同明度与不同纯度的对比,因为距离15°
的色相属于较难区分的色相。
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同类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
色相间在15°
以上至45°
左右的对比,称为邻近色相对比,或近似色相对比,这是较弱的色相对比。
色相距离在130°
左右的对比,一般称为对比色相对比。
这是色相中等对比。
色相距离在180°
左右的对比,称为互补色相对比,是色相最强的对比。
第二种较复杂的对比方法是:
在奥斯特华德色相环中可以这样分:
(1)在每个数字之内为同种色相对比,有色阶及纯度变化即可,没有冷暖之分。
(2)1~2之内邻接色相对比,其色相差别小,色彩对比非常弱。
如红与橙红、绿与黄绿等,虽然是不同色相,但是相似于同一色相的配合。
这样的配色易于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的不足。
(3)2~4之内的对比为类似色相对比,是红与橙、橙与橙黄、黄与黄绿、绿与蓝绿、蓝与紫蓝、紫与紫红等在24色相环中相隔30°
~60°
左右的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要比邻接色相对比明显些。
类似色相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接色的单纯、统一、柔和、主色调明确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耐看的优点。
但如不注意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也易流于单调,若运用小面积作对比色或以灰色作点缀色可以增加色彩生气。
(4)中差色相对比是黄与红、红与青紫、青紫与绿等在24色相环上间隔90°
它间于类似色相和对比色相之间。
因色相差别较明确,色相对比效果比较明快。
(5)对比色相的对比是24色相环上间隔120°
左右的三色对比,如品红/黄/青、橙红/黄绿/蓝、橙/绿/青紫、黄橙/青绿/紫等。
色相环上的品红/黄/青为三原色的对比(或称第一次色对比)。
色相环上橙/绿/青紫是由第一次色混合而得的间色(第二次色)的对比。
间色的对比较三原色的对比要缓和些。
色相环中间隔90°
左右的四色,如:
红/黄/蓝绿/蓝紫、橙/黄绿/绿蓝/紫、黄橙/绿/蓝/紫红等色组也属于对比色。
对比色相的对比,色感要比类似色相对比更具有鲜明、强烈、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
(6)互补色相对比是在色相环上距离180°
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
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从而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足够重视,从而达到生理上的满足。
因此,中国传统配色中有“红间绿,花簇簇。
红配绿,一块玉”的说法。
现代色彩学家伊登说:
“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遵守这种规则会在视觉中建立起一种精神的平衡。
”在运用同类色、邻接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无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地使用补色将会得到改善。
互补色相对比的特点是强烈、鲜明、充实、有运动感,但是也容易产生不协调、杂乱、过分刺激、动荡不安、粗俗、生硬等缺点。
2.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
只有色相的对比而无明度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难以辨认;
只有纯度的对比而无明度的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更难辨认。
据日本大智浩的估计,色彩明度对比的力量要比纯度大三倍,可见色彩的明度对比是十分重要的。
(对比方法及调子类型参见前无彩色系)
3.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
在孟氏色立体中,纵向与中心轴平行的同一行色,表示着不同明度同纯度系列;
横向的与中心轴垂直的同一行色,表示着相同明度不同纯度系列。
色立体最表层的色是纯色,从表面层向内渐转灰直至无彩色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设计师 必读 经典 理论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