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83623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26.01KB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材料?
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
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故A项错误;
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
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D项错误。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4.钱穆说:
“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初实行了( )
A.察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推恩令
题干中“平民政权之初创”是指汉代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封建’思想之复活”应该指的是汉代又重新实行了分封制,所以选C项;
A项是根据品德才能选官制度,与题干不符;
B项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
D项材料没有体现。
秦汉政治·
郡国并行
5.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
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
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
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直接由皇帝军机处,毫无疑问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AC不是主要的作用;
D项与材料无关。
君主专制的强化·
皇权的强化
6.苏格拉底作为陪审团的一员,他一个人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8位将军竭力辩护,但最终法庭仍以多数票处死了他们。
由此可见( )
A.苏格拉底极力维护雅典民主制
B.雅典民主制有时遏制人性发展
C.多数人的民主降低了行政效率
D.民主成为贵族谋利的政治工具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雅典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弊端
7.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表明戏剧公演( )
A.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B.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C.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答案】D
“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雅典是有条件限制平等,不适用于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故A项错误;
戏剧公演上是适用于众多的雅典公民,无法体现开放性,故B项错误;
在材料中并未突出戏剧公演与雅典公民的政治的关系,故C项错误;
通过材料中涉及“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8.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
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
这表明( )
A.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根据题干,罗马法“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活性,故A正确;
根据材料“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和“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妇女的法律权力,但不能体现妇女与男子逐渐平等,故B错误;
任意裁判的权力是不符合古罗马的法治精神的,而且材料只是大法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法律,所以C错误。
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罗马人的法律·
灵活性特点
9.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
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
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
A.为了取悦民众,拒绝行使手中应有的权力
B.是可有可无的虚君,但能代表国家出访
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
A项错误,英国女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手里没有权力;
B项中的“可有可无”错误;
C项错误,英国国王在首相选出来后要形式上任命首相的;
由“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无实权,故本题答案选D项。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英国的代议制·
国王的特点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两者都( )
A.体现了民主原则
B.实现了分权制衡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顺应了共和潮流
“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也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项;
B项中的分权材料没有体现;
C项中央集权的加强主要是通过联邦制的实行;
D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情况。
美国与德国的代议制·
民主原则
11.“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
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
”这反映的是( )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法国的1875年宪法
12.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帝国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了现代政党的讲坛,但是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这实质上表明( )
A.德皇拥有绝对的实权
B.德国民主政治不完善
C.德国的议会是虚设的
D.德国的封建残余浓厚
由“半专制”“但是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民主政治是不完善的,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故本题答案选B项;
A项与“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不符;
C项不是实质;
D项不是实质。
德意志的1871年宪法
13.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这一规定( )
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
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
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
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题干中这一条款,并未能表明地位的不平等,故A项错误;
1895年《马关条约》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之前是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秉公议定则例”“颁发晓示”“按例交纳”,表明由“皇帝专制”,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的侵华·
《南京条约》
1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
“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
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从材料中“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
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就可知道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湘军、李鸿章创办淮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事,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故A项正确,故选A。
BCD与“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不符合。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
15.梁启超曾说: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
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材料中“有意义的革命”是指( )
A.政治制度实现了变革
B.进步力量通过暴力掌握国家政权
C.社会性质得到了改变
D.改朝换代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部落政治?
?
贵族政治?
等表述,可以看出作者意在强调政治制度实现了变革,故A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突出暴力掌握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
社会性质与材料中的部落政治和贵族政治等关系不甚大,故C项错误;
材料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无关,故D项错误。
辛亥革命·
意义
16.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
“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
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
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
”《鲁迅日记》记载当日:
“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
”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
C.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时评不一定是记者的亲历见证,且时评代表个人观点,其叙述不一定准确,故A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的日记,属于个人行为,其记述不一定真实,故B项错误;
据材料“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
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和“晴,下午昙(多云)。
„„晚大风一阵后小雨”可知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故C项正确;
日记也可能是真实的,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17.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
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
D项没有看到最高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18.下图是冯玉祥创作的漫画《播种图》,并配有“打油”诗:
“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
”其创作背景是( )
A.全民抗战尚未形成
B.太原会战正在进行
C.抗战处于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图片中“二八”年是民国二十八年,应该是1939年,故A项错误;
太原会战属于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战役,故B项错误;
1939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故C项正确;
百团大战是1940年,故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项。
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
19.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
”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
A.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C.组织徐州会战,阻止日军疯狂攻势
D.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
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1938年春,发动徐州会战,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百团大战
20.巴黎公社曾经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
这一做法( )
A.开经济国有化政策的先河
B.是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尝试
C.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继承
选C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这体现了马克思阶级斗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C项正确;
A项错误,在巴黎公社之前就有提倡经济国有化政策的;
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领域的不是政权方面的;
D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与巴黎公社的措施无关。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巴黎公社·
措施
21.下面是不同时期俄罗斯关于十月革命的民意测验数据统计表。
该表说明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 )
时间(年)
项目
百分比(%)
1990
1997
2004
2006
开辟了俄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23
30
给予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26
27
28
阻碍了俄国社会发展
1
8
9
对俄国来讲是个灾难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3
A.随着苏联解体,基本否定
B.不受时间影响,一直都是否定
C.随着苏联解体,认识模糊
D.随着时间推移,肯定超过否定
由“开辟了俄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给予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两项百分比在上升;
“对俄国来讲是个灾难”的百分比在下降;
由此可知,随着时间推移,肯定超过否定。
D项正确而A错误。
B项与“开辟了俄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给予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符;
C项错误,忽视了表格中的肯定和否定的数据。
俄国十月革命·
22.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武昌起义;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攻占冬宫
2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C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D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4.1958年之后,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明确规定票决方式。
这表明我国( )
A.民主制度曲折发展
B.人大制度重新恢复
C.法律制度已经健全
D.依法治国理念确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中“1958年”使用“鼓掌”的方式表决,而直到“1979年”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反映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的曲折,A符合题意;
B在题干中无反映,C“已经健全”的表述不合题意;
D与题意无关,故选A。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曲折发展
25.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
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村委会的基层民主,村委会的改进,是基层民主的表现,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表现。
村委会的相关内容是基层民主的体现,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
分析选项,D符合题意。
A项与题干无关;
B项中“所有村民”不符合史实;
C项错误,基层民主发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第Ⅱ卷
本卷共3小题,共50分。
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
26.(25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
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
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
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
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
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
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
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8分)
(3)材料四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
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
(9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4分)
【答案】
(1)特点: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
侧重民法);
注重法律公平。
(2分)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
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2分)
(2)体制:
总统制或联邦制。
原则:
制约和平衡(或三权分立)(2分)
实现:
实行三权分立;
总统只掌握行政权;
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总统由选举产生;
有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安徽省 安庆市 六校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