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81150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6.85KB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文档格式.docx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②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为主要特征。
7、哮证与喘证的鉴别诊断
概言之,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两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必须明确予以区别。
另一方面,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8、实喘与虚喘的鉴别诊断
①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
因于外感者,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
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
②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肺虚者操劳后则喘,肾虚者静息时亦气息喘促,动则更甚,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的鉴别诊断
①咳嗽咳嗽为主要症状,不伴有喘促。
②肺胀兼有咳嗽咳痰,但有久患咳、喘、哮等病史,病程长,缠绵难愈,是多种慢性肺系病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除喘咳上气外,常伴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甚则见唇甲发绀心悸,水肿,昏迷,喘脱等危重证候。
③喘证以气息言,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随疾病的治愈不再复发。
从三者关系看,哮证与喘证病久不愈,可发展为肺胀,肺胀又可见哮、喘之证,肺胀因外感诱发,病情加重时可表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
10、肺胀与心悸、水肿的鉴别
①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
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②心悸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③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11、肺痨与虚劳的鉴别诊断
在唐代以前,尚未将这两种病证加以区分,一般都统括在虚劳之内。
宋代以后,对虚劳与肺痨的区别有了明确的认识。
两者鉴别的要点是:
①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
②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的鉴别诊断
痰饮(狭义)的病因是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
由于虚实主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①脾阳虚弱症见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疗应温脾化饮。
方用苓桂术甘汤,温脾阳,利水饮。
药用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
②饮留胃肠症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
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疗应攻下逐饮,方用甘遂半夏汤,攻守兼施,因势利导,药取甘遂、半夏逐饮降逆;
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借甘遂、甘草相反相激,祛逐留饮。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的鉴别
①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等症状。
②战汗则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热势渐退,多为正气拒邪,若正胜邪退,乃属病趋好转之象。
③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多因湿热内蕴所致。
④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
火热熏灼、破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但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出血证;
火热灼伤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出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龙胆泻肝汤:
主治肝火上炎的鼻衄与肝火犯胃的吐血。
归脾汤:
鼻衄之气血亏虚型;
吐血辨证为气虚血溢性;
便血辨证为气虚不摄型;
尿血辨证为脾不统血型;
肌衄辨证为气不摄血型。
16、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诊断
①胸痹:
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②真心痛:
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诊断
②胸痹与胃痛的近似点心在胃上,胃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而易与胃脘痛混淆。
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短暂,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
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多伴有:
嗳气、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证候,可予以鉴别。
③胸痹与胁痛与胃痛类似,胸痹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胁部,但胁痛以一侧或双侧的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伴有口苦、目眩等症。
④胸痹与悬饮相同点二者均有胸痛。
A.胸痹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波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史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B.悬饮胁肋胀痛持续不减。
18、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忡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别。
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
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
二者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
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联系,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诊断
①内伤发热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②外感发热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起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
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20、癫、狂、痫证的鉴别诊断
癫与狂,均属精神失常,这是共同特征。
但癫者静,狂者动;
癫者多喜,狂者多怒。
痫证平素如常人,发则眩仆倒地,昏不知人,常伴见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猪羊叫声等候,临床上不难区别。
21、中风与厥证、痉证、痫证的鉴别诊断
①中风与厥证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②中风与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
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既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
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
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
③中风与痫证痫证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与中风相似。
但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
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
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
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
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亦与痫证不同。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的鉴别诊断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
①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
②若凤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23、刚痉与柔痉的鉴别诊断
《金匮要略》中说“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其
将痉病分为刚痉与柔痉,二者除了有发热、颈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等痉病的共同主症外,刚痉以恶寒,无汗为特征,柔痉以汗出,而不恶寒为特征。
寒性收引,风性开泄,刚痉兼太阳表实证,柔痉兼太阳表虚证。
24、暑厥、气厥、蛔厥的鉴别
(1)相同点:
气厥、暑厥都有“突然昏迷”这一症状,气厥合蛔厥都有“手足厥冷”的特点。
(2)不同点:
①暑厥发生在夏令炎暑季节,多见于久曝烈日之下,或久劳于高温之室的人,感受暑邪,热郁气逆,阻遏气机,闭塞清窍而卒然发厥,兼见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或有谵妄等症。
②蛔厥是由于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逆行入胃,胃气上逆,钻孔乱窜,进入胆道,以致出现脘腹剧痛,按之有瘕块,甚则呕吐蛔虫,汗出肢冷等症。
因其呕吐蛔虫加上四肢厥冷故称“蛔厥”。
在临证之时,应根据其不同症状和本证加以区别。
③气厥是由于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故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
而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宣,则呼吸气粗。
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
气闭于内,则见脉伏,肝气郁滞未畅,则脉见沉弦。
25、头痛与眩晕的鉴别诊断
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
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
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辩证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
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治法;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肺、肝、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2)胃痛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发病特点:
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辩证施治。
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
(3)腹痛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
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腹痛应辨别性质,如寒痛、热痛、气滞痛、血瘀痛、食痛等;
还需辨别部位,如胁腹、两侧少腹痛,大腹疼痛,脐腹疼痛,脐以下小腹痛等。
(4)头痛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
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
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
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首先辨别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故治疗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
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
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还要辨相关经络脏腑。
因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通,头痛之部位亦不同。
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
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
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5)淋证以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隐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
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
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临床辨证首先应辨六淋之类别,其次,须辨证候之虚实,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情之缓急,最后须辨明各淋证的转化与兼夹。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
(6)痹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痹证的辩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
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7)腰痛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
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扑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
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
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痫病、厥证、眩晕、中风、痉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
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⑴龙胆泻肝汤:
不寐(肝火扰心)、痫病(痰火扰神)、胁痛(肝胆湿热)、耳鸣耳聋(肝胆火盛)、血证(鼻衄—肝火上炎;
吐血—肝火犯胃)、自汗盗汗(邪热郁蒸)。
⑵温胆汤:
心悸(痰火扰心)、不寐(痰火扰心)、耳鸣耳聋(痰火郁结)、内伤发热(痰湿郁热)。
⑶柴胡疏肝散:
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肝脾不调)、积聚(七版:
气滞血阻)、鼓胀(气滞湿阻)、郁证(肝气郁结)。
⑷归脾汤:
心悸(心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眩晕(气血亏虚)、郁证(心脾两虚)、血证(鼻衄—气血亏虚;
吐血—气虚血溢;
便血—气虚不摄;
尿血—脾不统血;
紫斑—气不摄血)、自汗盗汗(心血不足)、内伤发热(血虚发热)。
⑸金匮肾气丸:
喘证(肾虚不纳)、痰饮(脾肾阳虚)、消渴(下消—阴阳两虚)、内伤发热(阳虚发热)。
⑹失笑散:
胃痛(瘀血停胃)、积聚(五版:
气滞血阻)。
⑺藿香正气散:
呕吐(外邪犯胃)、泄泻(寒湿内盛)。
⑻葛根芩连汤:
泄泻(湿热伤中)。
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的鉴别
①噎膈是指痰、气、瘀互结于食管,阻塞食管、胃脘导致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由胃复出的病证。
②反胃指饮食入胃,脾胃虚寒,胃中无火,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③呕吐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所致。
④梅核气为无形之痰气阻于咽喉,自觉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
30、呃逆与干呕、嗳气的鉴别诊断
①干呕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
②嗳气是胃气郁阻,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有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气”。
③呃逆呃逆古名为“哕”,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
④三者区别在病位上,呕吐、嗳气在胃,呃逆在膈肌。
在病机上,三者都有胃气上逆,而呃逆还有膈间不利的因素存在,故临床特征各异,是不难分辨的。
31、泄泻与痢疾的鉴别诊断
泄泻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以鉴别:
①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液者为痢疾;
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且腹痛便后不减。
②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
泄泻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
二者不难分辨。
32、干霍乱与腹痛的鉴别
①霍乱证,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也。
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也。
干霍乱,临床表现为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
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
②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33、腹痛与疝气、肠痈的鉴别诊断
腹痛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的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所致;
肠痈之腹痛集中于右少腹部,拒按明显,转侧不便,右足喜屈而畏伸;
疝气之腹痛是少腹痛引睾丸,与本篇所讨论之单纯腹痛有明显的区别,临床结合并发的其他症状是不难鉴别的。
34、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诊断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
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35、急黄、阳黄、阴黄的鉴别诊断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①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②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③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36、黄疸与萎黄的鉴别诊断
①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
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
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
②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
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37、积证与聚证的鉴别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38、鼓胀与水肿的鉴别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考点二:
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
咳嗽可以是发病即始,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感冒治疗不及时,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肺气耗伤,可发展为咳嗽,临床不可不辨。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久延则邪实转为正虚。
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气益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
肺脏有病,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转寒时尤为明显。
久则从事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
于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的转化关系
①肺痨久嗽,耗伤阴津,虚热内灼,肺痈热毒熏蒸伤阴,消渴津液耗伤,热病邪热伤津,或因误治(汗、吐、下利等)消亡津液,以致热壅上焦,消灼肺津,变生涎沫,肺燥阴竭,肺失濡养,日渐枯萎。
②内伤久咳、久喘、久哮等,耗气伤阳,以致肺虚有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肺失濡养,痿弱不用。
则均可导致肺虚,津气亏损,失于濡养,或肺燥伤津,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日渐肺叶枯萎而成肺痿。
4、哮证与喘证的转化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痰喘,故可将哮列入喘证的范围。
5、咳嗽与喘证的疾病转化
咳嗽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学 鉴别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