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80570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19.27KB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
D
2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3
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
4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5
关于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6
财产性犯罪中,()是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7
特殊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8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和()阶段。
9
我国主要采用的刑法适用原则是()。
10
刑法分则中,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结果加重犯是根据()来进行划分。
11
犯罪的主观要件不包括()。
12
各国刑法所采取的数罪并罚的原则不包括()。
13
修正的犯罪构成在总则中主要有共同犯罪和()两类。
14
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
15
80年代我国法学界在选择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来源时,没有包含下列哪一项?
()
16
关于持有型犯罪的理解错误的是()。
17
关于行为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实行过限时,承担行为责任的是()。
19
跨越新旧法律时期连续犯罪,并且实施不同的犯罪,该如何定罪?
20
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的犯罪()。
21
下列选项不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的是()。
22
挪用公款的行为中,公款的使用人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但是指使或参与策划挪用公款的,以()定罪处罚。
23
按照有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分类,共同犯罪可以分为()。
24
根据刑法通说,下列选项中具有未完成形态的是()。
25
刑法分则关于共犯的特别规定应当()总则共犯规定适用。
26
共犯要成立终止不需要()。
27
如何认定合法成立的公司,但是既有违法犯罪活动又有合法经营活动?
28
下列选项属于意外事件的是()。
29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有期徒刑
B
30
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内又故意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31
刑法分则规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不包括()。
32
行为人对动物的侵害行为进行的反击属于()。
33
我国最早规定单位犯罪的法律是1987年()。
34
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
35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当行为地和结果地不一致时的犯罪?
36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37
()不属于未完成的犯罪。
38
下列犯罪行为中,不能被判定为累犯的是()。
39
下列哪些犯罪不是将犯罪结果作为既遂的判断标准?
40
通常来讲,自然的一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是()。
41
任何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四要件:
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
42
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3
紧急避险构成条件中的时间条件是指()。
44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标志是()。
45
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体现出共同犯罪行为的()。
46
区别罪与非罪的原则标准是()。
4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48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9
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说法错误的是()。
50
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二、判断题(题数:
意外事件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义务,并且应当有预见能力。
×
经鉴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不负刑事责任,也无需进行治疗。
单位犯罪必须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活动。
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
单位犯罪必须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为前提。
√
在互殴事件中,如果甲已经放弃,而乙继续加害甲,并且威胁到甲的生命安全,此时甲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防卫过当不能免除刑事处罚。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未做出任何伤害性的行为时不能判定为犯罪既遂。
法律规定的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一人公司。
在共同犯罪中,只有针对主犯的反击才是正当防卫。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
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我国刑法中规定,同种数罪原则上是要并罚的。
犯罪动机可用于决定罪与非罪。
只有主观的犯罪意图,而没有客观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委托他人代为投案不能被视为自动投案。
刑事责任能力只需满足精神病学(或称医学标准)即可。
先行行为所产生的法律义务包含了道德的要求。
积极中止指的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采取作为的方式。
立法之后,自首的条件只包括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
大陆法系与欧美法系定罪方式不同,大陆法实行同种数罪并罚,而欧美法为同种数罪不并罚。
对于域外的外国人犯罪,我国没有管辖权。
行为人针对任何暴力行凶进行的防卫行为都属于无过当防卫,不需负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的前提是行为人认为自己客观上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达到既遂状态。
管制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两年以下。
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五年。
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与要素要求是一样的。
共同犯罪在法律上强调事先是有通谋的。
甲某为防小偷在果园私设电网并特意安装上“漏电保护器”,但是仍然造成一名3岁儿童被电击死的后果。
该案甲某的行为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
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是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准。
窝藏与包庇行为即便是事先通谋过,但因为不是同时犯罪,不能以共犯论处。
迷信犯属于不能犯。
我国刑法原则上对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不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在具体案件中,对所起作用较小的人,可按从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但书是对刑法的补充条文()。
迷信犯属于犯罪。
共同犯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中强调作为,一般不考虑不作为的行为人。
在死刑缓刑期执行期间,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一年期满以后,可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一下有期徒刑。
“着手”可以区别预备犯罪和犯罪未遂。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以后,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判决刑期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我国刑法中规定,聋哑人和盲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身份可以决定某些犯罪的罪与非罪。
属人原则的管辖根据是以公民的犯罪地点作为根据。
第三者对进行合法避险的行为人进行的反击属于间接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于两个以上古河犯罪主体条件的自然人。
共同犯罪人,无论他共同犯罪的哪一个环节起什么作用,都要对整个共同整体犯罪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二者的行为人都必须是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
行为人对毁坏财物的行凶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大陆法理论中,抽象危险犯是指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危害行为,而是需要证明其危险后果的存在的一类犯罪。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溯时效期限为十五年。
盗窃之后防火、毁坏现场属于牵连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学 总论 期末考试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