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7002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8.51KB
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辛弃疾词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含例题习题与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挑灯:
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梦回:
梦醒。
沙场:
战场。
点兵:
检阅军队。
霹雳:
形容弓弦的响声。
了却:
完成。
君王天下事:
指恢复中原等大事。
身后:
死后。
吴音:
泛指南方话。
翁媪:
老公公,老婆婆。
无赖:
顽皮。
西江月:
词牌名。
听取:
听到。
“七八个星”二句:
这两句是倒装句,意思是,天外有七八个星,山前落了两三点雨。
社:
社祠,就是土地庙。
“见”通“现”。
【重点解读】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政治上失意后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从词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写给好友陈亮的。
他与陈亮都是坚定的主战派。
作者在这首词中向陈亮表达了自己抗战到底、恢复中原的夙愿及壮志未酬而年岁已老的感慨。
这一主题,是通过现实与梦想的对比来表现的。
上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写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动作。
“醉”字写出作者当时不能奔赴战场去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的愁苦烦闷的心情,借酒浇愁,但即使是醉后,此情仍然难平,于是就挑灯看剑,深情地观看自己心爱的杀敌武器。
这个动作,就自然地表现了他不甘寂寞,盼望去前线杀敌的迫切心愿,也自然地回忆起了抗敌的往事,从前的军旅生活。
所以这一句写出了作者醉中看剑的神情和心境,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在灯光下那雪亮的宝剑的闪光。
第二句由现实转入梦幻。
“梦回吹角连营”,应是像梦幻一般地回到了往日的军营中。
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了号角声,官兵们要行动了。
第三句“八百里分麾下炙”,部队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写官兵们战前的体力准备——吃饱了好有力杀敌。
这“八百里”又给读者以军势浩大的印象,增强了词的气势。
这“八百里”既是用了典故,指牛,又可指八百里连营,语意双关,大大丰富了词的内容。
第四句“五十弦翻塞外声”,是说军中奏起了塞外悲壮的军乐声。
古乐器瑟是五十根弦,这里是泛指军乐器。
第五句“沙场秋点兵”,是说这是秋天在沙场上阅兵。
上阕由现实转入梦幻,写了战前的准备:
战士们饱食后,在军乐声中,在沙场上进行阅兵。
下阕写激战的场面,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结尾写由梦境回到现实后生发壮志未酬的慨叹。
下阕第一句“马作的卢飞快”:
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
作者在这里暗用了《世说新语》所载刘备在荆州遇险马跃剡溪的典故。
刘备当时所骑的马名叫“的卢”,后人常用它来比喻善战的良马。
第二句“弓如霹雳弦惊”:
弓弦发出了像惊雷般的响声。
这里暗用了《南史·
曹景宗传》中的典故:
曹在乡里,“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本阕的头两句借典故生动地写出了战斗的激烈,也表现了作者的豪情,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第三句“了却君王天下事”:
完成国君收复中原的天下大事;
第四句“赢得生前身后名”:
自己也获得生前和死后的威名。
这两句写出了奋战杀敌的目的,表达了自己抗战报国,建立功业的壮志。
末一句“可怜白发生”:
可惜白发已经生出来了,情绪陡落,意思是可惜年岁已老,壮志未酬,表达了深深的慨叹之情。
全词由现实到梦幻,再由梦幻回到现实,采取了现实与梦想相对比的手法,并运用多个典故,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抗敌复国的强烈愿望和年已老而壮志未酬的深深慨叹。
清平乐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这两句写景。
首句点出一户农家住所,次句勾画其环境。
茅舍、小溪、青草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这是常见的农村小景,富于田园特色。
“溪上青青草”与下文的“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三次出现“溪”字贯通。
茅檐靠近小溪,溪上长满青草;
一家老小五口生活、劳作在溪边。
全词围绕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自此至结尾逐次写人。
这两句写白发翁媪二人操着带有醉意的吴音在聊天,具有一种彼此“媚好”的亲密无间的情态。
这一平常细节,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暖、惬意的生活乐趣。
“媚好”,一说读mè
ihăo,是“悦耳动听”之意;
另一说读mè
ihà
o,是“取悦”之意。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下片四句,写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是主要劳力,故承担“锄豆溪东”的重任;
中儿较小,故做着“织鸡笼”的辅助劳动;
三儿幼小天真,故只是任意地调皮玩耍。
“无赖”,字面上是“无所凭依”之意,本指“没有才能”“不中用”,后特指撒泼放刁的行为,这里贬词褒用,是顽皮、淘气之意,表现了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充满爱怜之情。
一个“卧”字,使小儿剥莲蓬时的天真、顽皮之态跃然纸上。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二句,刻画小儿形象,栩栩如生,极富情趣,使全词为之增辉,看似平淡,实乃神来之笔。
这首词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风格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
在表现手法上,全词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绘出了农村一户人家清新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勾画了一家五口特别是翁媪二人“醉里吴音相媚好”和“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词中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
写大、中、小三儿,后见其人。
寥寥几笔,如实描摹,简洁自然,写出一家两老三少的活动。
构思方面,头两句写景,茅草、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
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西江月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上饶(今属江西省)时写的。
词牌下原有小标题“夜行黄沙道中”。
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部。
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这首词挑选了几种小事物来描写农村风光。
既写了景,也写了人。
不但真切地描绘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画面,而且表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词人用了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等表现手法,生动、活泼、欢快、灵活,给人以美的享受。
【研讨与练习】
一、请你想象“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景,试说说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此题旨在让我们理解这首词壮中含悲,壮是心志,悲是现实心境,由此理解全词的主旨。
【提示】
宝剑是杀敌的武器,却只能在灯下醉眼相看,一个急欲杀敌的爱国战士境遇如此艰难,报国欲死可疆场在何处?
可悲呀!
二、请你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清平乐》或《西江月》所描绘的情景。
此题旨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词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按词所表达的顺序,依照词所写的内容,发挥想象,具体、形象地描述出来即可。
三、背诵这三首词。
略。
【有关资料】
一、词作浅讲
(一)词意散译
酒醉时把灯挑亮观看宝剑,似梦般回到了那接连不断吹响了号角的军营之中。
部下的战士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各种军乐合奏出雄壮悲凉的乐声。
沙场上正在进行秋季的阅兵。
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弓弦发出了霹雳般的响声。
完成君王收复中原的天下大事,自己也获得生前身后的威名——可惜(这愿望还未实现)头上的白发已经出生!
(二)赏析
康乐中有《破阵乐》。
《旧唐书·
音乐志》载:
“《破阵乐》有象武事”,“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
”可见是武舞曲。
当时唐太宗观后就有“发扬蹈厉”之赞。
词中《破阵子》一调当是由此大曲摘编而来,以之“赋壮语”,自然是声情并茂。
但任何形式的艺术创造都不应是简单的重复,辛弃疾有着自己独特的境遇和感受。
仔细体味本词,豪壮中蕴涵着深沉和苍凉。
题作壮词,但壮中含悲,是一支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
开篇“醉里挑灯看剑”,突兀而起,刻画的正是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这里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使笔触由外在形象的刻画透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蕴涵着多么深沉而丰富的感慨啊。
李白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酒后醉里,满腹心事,万千惆怅,充郁心头,难遣难消。
这一句先声夺人,把读者的情感紧紧摄住。
“梦回吹角连营”平接一句。
醉中人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
以下承“吹角连营”,回忆梦中情景。
“八百里”谓牛,晋王恺有一条良牛名“八百里”。
一次王济与恺比射,以此牛为赌。
济“一起便破的”,遂杀牛作炙,“一脔便去”。
事见《世说新语·
汰侈篇》。
这里用此事,乃取济之豪气,苏轼有诗曰:
“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五十弦,《史记·
封禅书》载: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声音悲切,帝禁不止。
这与悲壮苍凉的“塞外声”有相近之处。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结句一个重笔点化——“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前两句描绘军营,用“分”“翻”,重在热烈的动;
最后一句刻画主帅,则如电影镜头运行中的一个突然定格,突出的是一种静的威力。
动静相衬,摄人心魄。
下片紧承上文描绘战事。
作者并不泛泛用笔,而是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来写。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的卢是一种良马,相传刘备荆州遇难,所骑的卢“一跃三丈”,因而脱险。
这就是三国故事中有名的“刘备跃马渡剡溪”。
霹雳,是雷声,此喻射箭时的弓弦声。
《南史·
曹景宗传》说,曹在乡里,“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这里写马、写弓,全是侧面描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马快弓响固然仍从形声两方面着笔,但与上片豪壮凝重不同。
这两句写得峻急明快,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因此下面便直抒胸臆道: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
“了却”二字下得很好,人们通常说“了却心病一桩”,这两字正有这样的意思。
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夙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
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词末一声浩叹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可怜白发生。
”由梦境返回现实,情绪一落千丈。
其实辛弃疾是不服老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这里的“可怜”有着另一番特定的意味,那就是投闲置散、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
这一句与篇首失意英雄的形象遥为呼应,它一反梦境中的昂扬意气而出以凝重深沉,从而形成一个特大跌宕。
此正欲抑先扬之法,前为宾,后为主,一句逆转点化,化“雄壮”为“悲壮”,从而完成了失意英雄的心灵塑造。
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煞,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
统观全词,前九句一气贯注,酣畅淋漓,直至结句始转笔换意,痛苦的现实与理想的梦境相互映照。
而从结构上看,这就打破了词必须上下分片的一般定格。
词与诗不同。
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
这一方面使词更加自由而富于变化,但另一方面运用不当也容易产生画蛇添足的毛病。
作词应避其短而扬其长。
从宋词实际来看,以奇句作结之佳篇都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
本词的上片结句正是如此。
这在名家词中屡见不鲜,如白居易的“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皇甫松的“人语驿边桥”(《梦江南》)等,都具有这一特色。
辛词奇在下片结句。
它不是承上点化,而是逆转突变,另翻新意,在与上文的鲜明对照中深化题旨,并给人以悲壮之美。
以唐人李绅的《悯农》诗相比: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前三句铺陈,末句逆转,但由于诗为偶句,其末句奇变仿佛只是针对第三句而来,所以突变之感犹不甚强烈。
辛弃疾把此种手法用之于词,得心应手,可以说最充分地发挥了词体奇句的独特功能。
关于本词的写作时间,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写于福建安抚使任上,是鼓励新中状元陈亮的贺词。
这只看到了词壮的一面,而没有体味出其中悲的意味。
从以上分析可见,它是失意英雄的慨叹。
大体可定为辛弃疾与陈亮鹅湖之会略后。
此时作者虽被迫闲居,但壮志未酬,壮心不已,这与词中悲慨感叹的情怀是相符的。
辛、陈鹅湖之会是淳熙十五年(1188年)的事,上距“隆兴和议”已24年,朝廷上下文恬武嬉,抗战气氛十分暗淡,辛、陈对此极为不满。
鹅湖相聚,他们慷慨激昂,“极论世事”(辛弃疾《祭陈同甫文》),此后又以《贺新郎》词相互应答,对“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的现状表示了无比的悲愤,同时也表现了他们“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雄心。
本词悲中见壮,壮中含悲,正不妨看作其与陈亮酬答之《贺新郎》词的续篇。
与此相关,内容也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写陈亮。
其实“为……赋”只说明此词是写给谁的,并不说明词中写的一定是谁。
词是抒情艺术,不可拘泥过死。
我们认为,本词中的境界是以梦的形式展现的一种理想境界,这里有作者的生活体验,但更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现。
不能看成单纯记哪一个人或哪一件事。
创造一个立功疆场的将军形象,正是现实中被迫闲置、报国无门的折光反映,因此篇末才有“可怜”之叹。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清
平
乐
辛弃疾南归之后,23岁任江阴(今江苏江阴)签判,三年任满后,即抛弃了这种文墨小吏的冷官生涯,次年——乾道元年(1165年),便开始漫游吴楚各地。
这首词便是同年夏季写于吴中。
词中通过对一个普通农家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情趣。
上片首两句描景:
青草溪边有一座低小的茅屋。
三、四句写老人:
不知谁家的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和老婆婆,操着悦耳的吴音,在醉里闲谈取乐。
这里“相媚好(读上声)”用以形容柔软悦耳的南方话,同时也有逗趣取乐的含义。
“媪”,指年老的妇女。
作者采用倒装的句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先是听到一阵委婉动听的谈笑声,大概是一对青年男女在谈情吧?
但是一看,不免有些惊奇:
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这就不仅要制造一个出人意外、令人惊奇的效果,而且更能体现出他们闲适的晚年生活和心境。
下片转写年轻人。
大儿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中男正在编织鸡笼,各自埋头劳动。
只有最小的一个,年纪太小,不会劳动,正躺在溪边剥莲蓬吃。
“无赖”,在这里是淘气、顽皮的意思,这是用反衬的手法来加重“最喜”的色彩。
“溪头卧剥莲蓬”,一作“溪头看剥莲蓬”,“看剥”只能说明他在干什么,却反映不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而“卧剥”二字,就极为传神地勾勒出小孩子天真活泼的神态,同时也把上句的“无赖”二字形象化了。
此外,“莲蓬”二字也暗示了小溪中长满了荷叶、莲蓬,因此这句既是写人,也是状景。
这首词在艺术上颇有特色。
首先,就画面的经营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
作者将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的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的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
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的豆田,都和谐地排列在它的两旁;
这普通农家的老老小小,也是在它的两岸休养生息、平安度日;
老人的闲适晚年、青年的勤劳耕作、少年的顽皮淘气,都显示出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
清新的景致、宁静的心境,犹如那缓缓荡漾的、清静安宁的一弯溪水;
人物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象交织成一片和谐自然的村居美景。
而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也无疑人邻其间、陶醉其中了。
其次,就语言艺术来说,通篇采用通俗、平易的口语,犹如一篇有韵的散文。
在宋代词人中,运用典故,辛弃疾堪称独步,但这首词却以清新自然的面貌出现。
它一方面可以增强情节的连贯性和语言的形象性,既没有丧失词的音律,又保持着极醇厚的诗意;
另一方面,这种通俗平易的语言,恰与整首词清新自然的情、景相吻合,通篇从内容到形式完全构成一个和谐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读来清爽轻松,它可以使我们在心灵上得到陶冶,在美感上获得满足。
尽管作者在这首词中有美化当时农村生活之嫌,但我们必须看到,初离官场的辛弃疾,在当时确有“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的情绪,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也更增强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更何况他常常把陶渊明引为异代知己呢?
把对农村的喜爱之情,倾泻在这首《清平乐》中,这正是作者思想、生活情趣的形象体现。
西
江
月
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看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所感受的情绪。
词的上半阕勾画出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
明亮的月光,照着那边枝上巢里的鸟鹊,使它们都被惊动起来。
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闻。
这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凡是在乡村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都有所体会。
鸟鹊对光线的感觉是很灵敏的,它们在黑暗中一遇到明亮的光线时,往往会乱飞乱啼。
这一句所写的情景和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月明惊鹊未安枝”的境界十分相似。
下句,是写“半夜鸣蝉”。
大概是清风吹动树梢,惊醒了蝉儿,或是惊鹊飞鸣惊动了它,蝉儿也声声相应地叫了起来。
在沉静的清风吹拂的半夜里,突然间惊鹊离枝飞啼,蝉儿应声而鸣,这是一个多么清幽奇丽的景色啊!
可是作者似乎还不满足,又欣赏了另一美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在整首词中这两句给人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那些有田产人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
看,那清凉的南风送来了一阵阵的“稻花香”和一片片热闹的蛙声,像是在诉说丰收年景一样。
这是一个多么充满诗意的设想啊!
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收年景,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的喜悦。
下半阕的局面有些变化了,更侧重于夜行人感情的书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看来,天气已起变化,这是描写雨来前的景象。
上句是写夏雨来前,天空已起了乌云,在云层之外很远很远的边际只看见七八颗星星。
为什么天起乌云了,还有星星呢?
南方每到夏天,有一种所谓“过云雨”,并不需要整个天空都起乌云,只要头顶上有几片乌云就可以下起雨来。
所以,在那时候天际往往尚有星星。
这一句所写的就是这种情况。
天已起云,预示了雨意。
所以下句紧接着写雨来——在山前飘来了两三点雨。
从语言的组合形式来说,“七八个”“两三点”既给人以虚疏的感觉,而“星”和“雨”又像是矛盾的,这就构成了一种淡远奇特的境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雨对夜行人无疑是一个威胁,写雨之前,就已暗示出夜行人的焦急。
而结尾两句则进一步写其焦急的情景。
这景乃行人眼中所见,词人用快速移动镜头取景,侧面透露出行人的匆匆赶路。
“忽见”两字很有分量,它把夜行人急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出来了。
这首词,上段写农村的夏夜,月白风清,送来阵阵稻花香味,处处蛙声相应,一片丰收景象,它给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
后段写天外疏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见。
笔调灵活、轻快,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二、辛派词的特征
辛弃疾一生精力都贯注在词的方面,成就更为杰出。
他继承着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地发扬了豪放的风格。
在总结前人词思想艺术方面的创获的基础上,进而扩大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
他们的词作汇成南宋词坛一支振奋人心的主流——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著称的豪放派。
辛派词的特征之一,在于作者具有坚定不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多“抚时感事”之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
可以说没有例外,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作者都激烈地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对于收复失地有着高度的胜利信心。
贯穿辛弃疾、陆游一生的词以及陈亮、刘过的某些作品,都鲜明地标志着他们拯救祖国、消灭敌人的崇高志愿。
陈亮在《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热忱。
这种抗敌必胜的昂扬气概,不可能不是受到人民大众不屈不挠的对敌斗争精神的鼓舞。
我们认为辛派词气势磅礴的豪放精神及其所表现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正是植基于和人民大众基本上一致的爱国思想和胜利信心上,因此它不是故作豪语的无根幻想,也不是单纯的形式和风格的独创,而是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内容的。
但是由于世界观的矛盾,他们某些作品也带来消极因素。
以辛弃疾为例,作为统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在反对当权派主和的斗争中,既表现了顽强性,同时也表现了软弱性的思想矛盾。
这是他的闲适情调和沉郁词风形成的根源。
辛派的另一特征,在于他们着重用词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不顾传统的清规戒律,大力冲破一切词法和音律的严格限制。
这一革新的倡导者本是苏轼,辛弃疾继续发扬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
他以纵横驰骋的才力,自由放肆的散文化的笔调,发而为词,无不可运用的题材,无不可描绘的事物,无不可表达的意境,词的内容和范围就更加扩大了。
他不是不讲词法,而是不遵守一成不变的词法。
他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组织结构上的变化特别多。
范开《稼轩词序》说:
“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
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
”这一段说明是符合实际的。
辛弃疾掌握词汇的丰富也不是其他词人可比。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指出他所用的语言,涉及《论语》《孟子》《诗小序》《庄子》《离骚》《史记》《汉书》《世说新语》《文选》、李、杜诗等等。
即此可见他不同于格律词人周邦彦辈只管“融化诗句”入词,而是广泛地从古人诗文里选择词语,大量使用散文化的句子入词,不论用之于发议论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弃疾词三首 九年级 语文 知识 要点 能力 训练 例题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