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6394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5.09KB
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x
《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13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14、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多级抽样方法
15、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
、无结构访谈法
、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
1、要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不同。
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社会学)
4、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经济学)
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语言学、考古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是(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
7、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最大的特征是(以理服人)
8、据90年代初专家预测,到200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门一级学科中排列将是(管理学
9、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日本)
10、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定性研究)。
四、简答题:
1、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
答: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
(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
(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
(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
(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
(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
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
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
它们的关系是:
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
两者循环交替,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
(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
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
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定了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
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念产生以后,又能进行一步推动社会实践的进程。
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关系,就是互动关系。
(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即社会需要;
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即自身的矛盾运动。
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辩证的统一。
(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对旧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没有对旧理念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理论框架作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我们称之为常规性发展;
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有理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认识,那么我们称之为革命性发展。
常规性发展通常是一种量上的变化,意味着在维持原有理念大框架的状态中,理论取得某些新的进展,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当量变最终导致了整体质变,就出现了革命性发展的过程。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一般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也就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的交替。
作业2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
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
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
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
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特)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结构语言学)
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
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哪些变革?
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的变革主要有:
(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有哪些方面?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
(1)对创作主体文艺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索。
1、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阐述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念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
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依存性和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两方面。
例如:
管理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管理过程。
从而形成了“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化,注重人的因素,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广泛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面向实际,注重预测,强调创新,强调组织管理集中化等,提示了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促进了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
(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多科性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拓进相联系的。
综合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主动和自然科学联系,内部积极推进各学科交叉联结;
二是与自然科学相对应,自身结构具备有机的统一。
管理领域中,除了管理学外,还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研究专家,共同推动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
(3)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
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共识是:
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
管理学领域中,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的出现等等,使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认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信息人”的方向发展,就是充分体现了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
(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
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
出现了文—文沟通,理—理沟通,文—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
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问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要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
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办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
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作业3
1、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
当时人们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2、经济自由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发端于17世纪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自由竞争是发挥社会每个成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
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
、
1、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主要从四个方向上,向产生于19世纪的心理学冯特学派进行挑战,这四个方向是:
强调心理学主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对象上面的行为主义,突出心理现象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在精神病理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巴浦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心理学在认识理论领域、人格理论领域和情绪理论领域提出了新的观点或理论假说。
3、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4、19世纪中后期,经济学裂变为两个体系:
一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5、纵观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基本上是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6、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思潮一分为二。
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是以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思潮。
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倡导的研究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的“理解社会学”,也产生了持久而重大的影响。
7、法学学科框架的传统构成主要包括理论法学、历史法学、部门法学及应用法学几大板块。
理论法学又称法理学是法学研究的基础,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国内和国际的现行法律及其制定、解释和应用,是法学体系的主要部分。
8、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区域综合具有深刻背景;
一是全球问题尖锐化所产生的客观需求,二是科学的自身发展有着融合的内在要求。
9、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广泛渗透的基础上整体综合化和全面社会化。
10、作为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标志之一,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工作,使计算机更多的渗透到研究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时尚。
1、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主要贡献是(突出了“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展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
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自我实现)
4、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主要倡导者是(蔡元培)
5、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的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
斯密是(英国人)
6、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革命)
7、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孔德)
8、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
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退职19世纪,其标志是(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
9、一般人认为,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一位(传播学家)
10、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卢梭)
1、当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当代西方经济学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是:
(1)流派林立,歧见迭出;
(2)各个反对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流派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凯恩斯主义“一家独尊”的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的发展出现的趋势是:
(1)研究重心转向现实问题的诊断,研究方法转向综合比较;
(2)跨学科交叉研究迅速发展;
(3)研究对象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拓展。
3、简述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的重要进展?
20世纪语言学的重要进展有:
(1)索绪尔开创结构主义语言学。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是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是区分语言和言语;
三是区分历时态和共时态;
四是区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2)乔姆斯基对现代语言学的拓展。
主要是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划分。
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进展有:
(1)20世纪上半叶的四个发展方向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巴浦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2)20世纪上半叶的三股新潮:
一是在认识理念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1、试述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发展道路和功能影响的共同点。
20世纪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都是两栖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而植根于后者。
它们都是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实现了成功的跨越,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还是在研究的方法上都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和和综合。
在两大学科部类内部也出现的互补和综合化的共通点。
(1)现代语言学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同时现代语言学也融入了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加盟,意味着一场语言学的工具性革命。
现代语言学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并以丰富的理论成果和操作实绩使自己成为连接两大科学部类的桥梁之一。
(2)20世纪的心理学各主要流派之间在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上出现存异求同、互补互渗的主导性趋势。
学科结构通过内部和外部交叉融汇,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边界模糊、分支众多的科学。
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某些精神的系统方法得到广泛的运用。
同时,心理学对众多的具体科学都产生影响,如: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文艺学、教育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还与自然科学血脉直通,出现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这些都体现了心理学与语言学、人类学在发展道路和功能影响上的共通点。
(3)人类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发展的意义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积极贡献体现出来;
二是通过文化研究这个领域发挥出来;
三是通过独特的研究方法展示出来;
四是直接表现为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具体学科的交互作用上。
这些都体现了其与语言学、心理学在发展道路和功能影响上的共通点。
2、说说你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1)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
一是在互补过程中,东方文化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将明显增强;
二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大的程度上得到体现;
三是未来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将既是两者之间的全面的互补,又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互补。
(2)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交融。
从历史上的情况看,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的状态,这样既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人文主义要发展,就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自然科学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毫无疑问是极其巨大的,但是它毕竟不能解决世间的一切问题和课题,有的命题只有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才能解决。
在当前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开始出现了融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新人文主义;
第二,人文主义者的新姿态。
传统人文主义者开始重新接纳科学,并努力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努力将人道主义精神渗透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以及注意群体的长远利益等。
(3)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
分析、综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受人类自身认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演进过程制约。
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在跨学科的研究和学科大跨度的延伸中现代科学技术显示了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整体风格和一体化特性;
二是宏观和微观两层面上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同时并进;
三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系统化。
(4)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性质,而且具有生产职能、管理职能和预测职能等实用价值。
因而它与自然科学一样,可以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大致表现在:
一是人文社会更多地直接参与社会管理;
二是人文社会科学满怀热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是人文社会科学更多地发挥了智囊思想库的作用。
(5)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一是信息摄取中的高新技术化,如运用计算机机网络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等;
二是信息处理中的高新技术化,如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信息等;
三是研究方法的高新技术化,如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借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模拟结果等。
作业4
1、终身教育论------终身教育始于20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电大 人文 社会科学 基础 形成 考核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