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5503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97.86KB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背景: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
(2)概况:
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3)影响:
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宣传活动——《中外纪闻》
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3.组织活动——强学会
(1)成立:
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后在上海成立上海强学会。
(2)性质: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宗旨:
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4)影响:
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名师点拨]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
(1)活动
①担任《时务报》主笔。
②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2)主张
①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②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
④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
①发表《仁学》。
②参与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
(2)影响:
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
3.严复
①创办《国闻报》。
②介绍《天演论》。
(2)主张:
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主张。
4.维新运动的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作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归纳总结]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各有侧重:
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
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题一 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1.洋务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②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
洋务派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
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2)成因:
①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厚,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
②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③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为减少变革的阻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
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严复《天演论·
序》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答案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
严复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题二 维新派的维新活动
1.上书皇帝:
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著书立说:
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3.组织学会:
如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
4.创办报刊:
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严复创办《国闻报》等。
5.建立学堂:
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阅读下列图片:
(1)结合以上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2)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
答案
(1)方式: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组织学会,如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
创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严复创办《国闻报》等;
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2)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 )
A.魏源B.张之洞
C.郑观应D.梁启超
答案 C
解析 魏源和张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
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
2.下列有关强学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
B.得到清政府一些爱国官员的支持
C.使东南地区的维新运动迅速发展
D.在各地成立分会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895年8月,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不久康有为又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南北呼应,但各地并未普遍成立强学会。
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答案 B
解析 本题围绕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
解题关键是审清限制词“关键”,故答案为B项。
4.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
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
A.《中外纪闻》、强学会B.《湘报》、时务学堂
C.《时务报》、时务学堂D.《国闻报》、时务学堂
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时务报》在上海,《国闻报》在天津,《中外纪闻》在北京,排除A、C、D三项。
5.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二反映的事件和图一有什么关系?
(2)图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3)以上图片信息说明了维新运动首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答案
(1)《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康梁联合各省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3)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解析 首先根据图片信息判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第
(1)问应分析民族危机与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的关系;
第
(2)问应分析“列强瓜分”与“民族危机”的关系;
第(3)问应根据维新运动的首要目的进行判断。
基础巩固
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意图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反对洋务运动
C.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D.挽救清朝统治危机
解析 洋务派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郑观应认识到洋务派的弊端,看到西方技术先进是由于政治制度先进,因而主张政治变革,提倡实行君主立宪。
2.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
解析 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
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想。
3.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
解析 选项中四个人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只有康有为,因此C项正确。
魏源、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因此,A、B两项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而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也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4.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著书立说阐述变法理论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解析 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而康梁维新派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
5.面对下图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
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 图中所示的“瓜分豆剖的危机”发生于19世纪末,与之对应的抗争探索事件是戊戌变法,故选C。
6.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
A.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B.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
C.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D.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资产阶级维新派当时的目的并不是弘扬民族文化,而是利用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崇拜的心理来传播维新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是手段和旗号,实质是让人们接受维新思想。
能力提升
7.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加入,这说明( )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解析 A项强学会为政治团体;
B、C两项不符合史实,张之洞属于顽固派,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
8.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该报( )
①以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为宗旨 ②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③促进了部分国人思想的解放 ④提出了全面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激进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要求,这只是要求部分地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对中国政治制度全面改造。
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9.19世纪晚期,梁启超曾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后来又到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
当时“时务”的主要内容是( )
B.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理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解析 根据时间判断,此时的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时务学堂是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学校,《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所以此时的“时务”应是维新思想,A项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B项是洋务运动的思想,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10.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二、三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四幅图中人物在宣传维新变法方面各有哪些主要活动和主张?
(3)他们的维新活动有何影响?
答案
(1)图一、二、三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2)康有为提出人类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理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
1895年组织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
梁启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提出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的主张。
严复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创办《国闻报》,介绍《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参与创办时务学堂等。
(3)维新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促成了维新变法新局面的形成。
解析 第
(1)问人物图像依据教材不难判断。
第
(2)问从本题创设新情境来分析、归纳所学知识。
第(3)问从宣传、组织、舆论准备方面总结维新活动的影响。
【学思之窗】
(教材第129页)
想一想:
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 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探究学习总结】
(教材第131页)
一、本课测评
1.康有为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
提示 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资产阶级又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2.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
提示 梁启超作为《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变法通议》等。
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大声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人才;
要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所以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
二、学习延伸
问题讨论:
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
提示 同: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
异:
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第九 单元 维新运动 兴起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