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5048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75KB
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6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农夫心内如汤煮。
B.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C.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D.你便将我千刀万剐,其实去不得了。
【答案】A
【解析】A句为比喻,其他几句为夸张。
故答案为:
A
5.下面对人物的言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军道:
“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
也来打人!
”——众军汉公开对抗杨志,表明押送队内部的矛盾已经深化,为下文众军汉最终凑钱买酒喝埋下伏笔。
B.“不卖了!
不卖了!
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酒的诱惑力。
C.第9段中众好汉互相配合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劝解→买酒→喝酒→付钱→争执→抢酒→夺瓢→下药。
D.七位客人喝酒前不讲好价钱,是为了再讨一瓢酒吃时,好引起争端,趁机下药,让杨志消除疑虑。
【解析】白胜这样说,是为了让杨志相信酒中没有蒙汗药。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答案】C
【解析】A.史籍曾载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迹,并非无宋江起义之事。
B.宋江在郓城县地主富户,县衙里做刀笔小吏,唤作押司。
卢俊义更是地主老财。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令公之孙。
幼年中武举,做到殿帅司制使,后做提辖官。
唯李逵是下层人物,农民出身,在江州也不过是在戴宗手下做一小牢子。
D.《水浒》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遍寻山东等地,收集民间传说,寻找写作素材,加工整理,再创作形成,从而成功的描写了108将的各个个性分别的人物。
7.《智取生辰纲》节选自________代________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________》,暗写________等人的定计,明写________的精明对策;
有大矛盾——________________等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小矛盾——________之间的矛盾;
写法变化多端,而又合理地表现了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明施耐庵水浒传晁盖、吴用杨志杨志和吴用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
【解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7~12段,回答问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
“你桶里是甚么东西?
”那汉子应道:
“是白酒。
”众军道:
“挑往那里去?
”那汉子道:
“挑出村里卖。
“多少钱一桶?
“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
也解署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
“你们又做甚么?
“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
“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
好大胆!
“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
也来打人!
杨志道:
“你理会得甚么!
到来只顾吃嘴!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
“你这客官好不晓事!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
“你们做甚么闹?
”那挑酒的汉子道:
“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
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
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
你道好笑么?
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
“呸!
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
说一声也不打紧。
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
”那挑酒的道:
“不卖!
不卖!
”这七个客人道:
“你这汉子也不晓事!
我们须不曾说你。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那挑酒的汉子便道: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
又没碗瓢舀吃。
”那七人道:
“你这汉子忒认真!
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
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
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
七个客人道: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
”那汉道:
“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七个客人道: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饶不得,做定的价钱!
”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
那汉赶将去。
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
那汉看见,抢来臂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
“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
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
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
“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
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
其实热渴了,没奈何;
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
老爷方便!
”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
“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了避署气。
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
”杨志寻思道:
“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
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
”杨志道:
“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
那卖酒的汉子道:
“不卖了!
不卖了!
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众军陪着笑,说道:
“大哥,值得便还言语?
休缠!
”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
“你这个汉子!
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
“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
”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
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
众客人道:
“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
”众军谢道:
“甚么道理!
”客人道:
“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
”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
杨志那里肯吃?
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
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
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
那卖酒的汉子说道:
“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
”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
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
“倒也!
倒也!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
”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
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
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8.文中引用白胜所唱山歌的作用是什么?
9.晁盖等人化装成的七位客商为什么非要买一桶酒喝呢?
10.杨志一行人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终于痛失生辰纲,从杨志身上,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答案】
8.烘托了天气的炎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交代了社会背景——不是太平盛世,揭示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深化了主题。
9.七个人喝酒既可以证明酒中没有蒙汗药,又极大地引诱杨志手下的军士们,为后文他们下定决心买酒喝做了铺垫。
10.做事应讲究方法,善于解除主要矛盾,只有友好合作,才能共渡难关。
【解析】
8.可以从山歌的内容入手,围绕烘托天气状况、揭示社会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
9.做题时,要结合上文天热,杨志等人口渴,又疑心酒中有蒙汗药的情节分析。
10.小说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发展决定着小说的结局。
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方面考虑,并据此提出解决的方法。
专题22《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带挈(qiè
)侥幸(rǎo)哭哭啼啼(tí
)惟惟连声(wé
i)
B.盘缠(chan)拙病(zhuō)不省人事(xǐnɡ)狗血喷头(pēn)
C.报帖(tiē)心窍(qià
o)尖嘴猴腮(sāi)一步一踱(dù
D.商酌(zhuó
)星宿(sù
)喜从天降(jià
nɡ)万贯家私(ɡuà
n)
【解析】A项有误,应为侥幸(jiǎo);
C项有误,应为报帖(tiě),一步一踱((duó
);
D项有误,应为星宿(xiù
)。
故选B。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面带笑容,眼神如此真切地说:
“我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我的年轻的先生?
B.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北沿江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条高铁什么时间开始修建?
设置哪些经停站点?
D.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答案】A
【解析】B项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C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D项逗号应该改为问号。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
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解析】A句前后不一致,将“能”改为“能否”;
B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将“不管”改为“虽然”;
D句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4.结合语境,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为意思相同的现代用语。
(1)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范进道:
“岳父见教的是。
”(________)
(2)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
(________)
(3)张乡绅先攀谈道: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4)胡屠户再三不安道:
“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答案】
(1)指教
(2)行业(3)家乡(4)很少
【解析】“见教”是谦辞,指对方的指教;
“营生”指职业、工作;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家乡;
“些须”指少许,一点儿。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2)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4)邻居内一个人道:
“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1)引用
(2)反问(3)借代(4)夸张、反语
(1)“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是引用的修辞;
(2)“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3)“桑梓”指家乡,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4)“亲切”是反语,“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是夸张。
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这是一部以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答案】
(1).儒林外史
(2).吴敬梓(3).敏轩(4).清代(5).知识分子
【解析】《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知识分子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另一方面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范进因没有盘费……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乙】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7.请给以上两个文段各拟一个简洁精炼的小标题。
文段【甲】:
文段【乙】:
8.这两段文字在刻面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胡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10.联系全文和社会背景,分析文中“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这一细节的作用。
11.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请从选文中找出两点加以赏析。
7.文段【甲】:
老丈人血喷亲女婿;
胡屠户讨好范举人
8.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9.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市侩小人。
10.刻画了邻居嫌贫爱富、前倨后恭、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范进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
11.如范进考试前向胡屠户借钱,“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中举前的高声怒骂,与中举后给女婿扯平衣服形成鲜明对比,判若两人,将一个无耻势利的小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7.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拟写小标题的能力。
细读两文段,找到每文段中的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事物怎么样”进行概括。
老丈人血喷亲女婿文段;
【乙】:
胡屠户讨好范举人。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描写的分析判断能力。
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
具体来说主要有:
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其次在概括时要逐句分析,不要丢落。
结合原文段分析,这两段文字在刻面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9.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对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要在通读全文,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
要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主要事件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将人物放在其所处的生活背景下去把握。
人物形象分析还要贴合人物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
结合选文分析,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市侩小人。
1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
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揣摩人物形象,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结合原文分析,“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这一细节刻画了邻居嫌贫爱富、前倨后恭、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范进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讽刺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
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讽刺手法犀利有力,而且使用灵活,或正面进攻,或旁敲侧击;
或讽刺揶揄;
或正颜厉色;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结合原文分析,如范进考试前向胡屠户借钱,“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专题23《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拜谒(_____) 纶巾(_____) 末胄(_____) 愧赧(____)
倾tuí
(____)
存xù
殆尽(____)
疏lǎn(____)
bǐ(____)贱
如雷guà
n(____)耳
顿开má
o(____)塞
【答案】
(1).yè
(2).guān(3).zhò
u(4).nǎn(5).颓(6).恤(7).dà
i(8).懒(9).鄙(10).贯(11).茅
【解析】本题中应注意“guān”“lǎn”的拼读以及“颓”“鄙”“茅”的书写。
2.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成语。
(1)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_________________。
(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
(2)刘备____________,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3)达·
芬奇这个名字500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最初是因为他是绘画大师,到19世纪是因为他是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4)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______________,热情地犒劳他们。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
(1)茅塞顿开
(2)思贤若渴(3)如雷贯耳(4)箪食壶浆
【解析】“茅塞顿开”的意思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所以
(1)小题应填“茅塞顿开”。
“思贤若渴”的意思是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所以
(2)小题应填“思贤若渴”。
“如雷贯耳”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所以小题(3)应填“如雷贯耳”。
“箪食壶浆”意思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所以(4)小题应填“箪食壶浆”。
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窗外日迟迟
(2)未审得入览否
(3)不胜愧赧
(4)此诚不可与争锋
(5)屏人促席
(6)奸臣窃命
(7)而不知存恤
(8)总揽英雄
(9)惟将军图之
(1)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2)明白,知道(3)因羞惭而脸红(4)确实(5)靠近(6)篡夺国家权力(7)爱惜,体恤(8)广为延揽(9)考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积累文言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识记“审(明白,知道)、诚(确实)、图(考虑)”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4.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与其对应最恰当的下联是()
A.千古仰威仪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D.一对足千秋
【解析】满足对联的基本条件是:
应景、基本对仗、注意诵读时要上口(也就是平仄)。
一般来说数字、动词、名词应尽量在上下联中都能对上。
题目中的上联“两表酬三顾”的形式为:
数量词+动宾短语,据此可对出下联为“一对足千秋”。
故选D。
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名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该小说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答案】
(1).三国演义
(2).罗贯中(3).本(4).湖海散人(5).元末明初(6).三国矛盾斗争
【解析】《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据此即可完成填空。
6.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
请再写出三个。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
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
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
千里_____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_______、过五关______________、水淹_______________、败走麦城。
【答案】
(1).走单骑
(2).曹操(3).斩六将(4).七军
【解析】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
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
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地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通过阅读可知,表现关羽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8.“玄德曰:
‘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9.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天下形势的?
7.
(1)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
(2)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8.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
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
9.曹操占有天时,不能与之争锋;
孙权占有地利,可为援而不可图;
刘备占有人和,大业可成:
成三足鼎立之势。
7.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同步 练习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