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取象思维.docx
- 文档编号:2134935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71.30KB
中医取象思维.docx
《中医取象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取象思维.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
众所周知,“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由于汉字在符号化中扬弃地保留着象形性的根基,加之中国哲学源头《周易》对“象”的重视,决定了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明显的取象性特征。
王夫之《周易外传》说:
“盈天下而皆象矣。
《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统会其理。
”汪裕雄进一步指出:
“中国文化推重意象,即所谓‘尚象’,这是每个接受过这一文化熏染的人都不难赞同的事实。
《周易》以‘观象制器’的命题来解说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字以‘象形’为基础推演出自己的构字法;中医倡言‘藏象’之学;天文历法讲‘观象授时’;中国美学以意象为中心范畴,将‘意象具足’作为普遍的审美追求……意象,犹如一张巨网,笼括着中国文化的全幅领域。
”()这说明取象思维方式活跃在哲学、文字、科学、艺术等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取象思维,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临床思维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象的含义
什么是“象”?
从语言文字发展史看,象的本义如《说文解字》所言:
“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远古时期,大象曾生息在我国中原地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等原因,大象向南方迁徙,而中原人倒很少能见到大象了。
韩非子在《解老篇》中说:
“人稀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这段话揭示了汉语“想象”一词来源之谜,托出了“象”的“意想”底蕴。
同时,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象最初是作为事物的相似性而衍生起来的,诚如《周易·系辞下》曰:
“象也者,像此者也。
”而将“象”转换为一种文化符号,则和殷周两代捕捉宇宙信息的主要方式——龟卜与筮占相关,《左传·僖公十五年》言:
“龟,象也。
”《周易·系辞下》说:
“易者,象也。
”龟兆和易卦,可以沟通天人关系,统摄一切文化信息,它们被称为“象”,“象”从此也便成为一切文化信息的符号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凡山川风物、日月星辰乃至人的气色脉息,均可称谓象;甚至被视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也可称之为象(“大象”)。
象还具有特强的粘附力,从具体可感的物象到难于把握的玄微之象,组成一系列复合词,含括着形而下实体性存在到形而上超越性存在这无边领域的万事万物,既有感性成分,又有理性成分,既是实体范畴,又是关系范畴。
足见象的指称对象之广,涵义流变之繁。
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象的内容、层次、结构也有所区别,大致可分为以下不同的层次。
(一)物象
物象,即物态之象,指客观事物表露于外的形象、现象。
它是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主要由实物的空间形式、色彩、气味、声音等可以被人的感官感知的属性组合而成。
一切事物的内部状态和变化都会在外部形象上有所表现。
包括自然界的天象、气象、各种景物之象,人的面部形象,中医学所论及的全身与局部神、色、形、态之象,以及舌象、声象、脉象、藏象,社会生活中的兴旺之象、衰败之象以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等等。
总之,一切可直接感知的、有形的实物形象,都属于这一层次。
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指出:
“物体的外部与其内部是互为暗示的、相互统一的,这种统一性使知觉超出了物体透射到视网膜上的形象,使人的意识不再局限于物体的表面。
”“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对事物的日常外观中隐藏的某些奥妙之处的捕捉。
这些奥妙状态,经过巧妙对待重新组合之后,被证明代表着事物真情。
”()由于事物外在形象特征与事物内部状态和变化具有这种统一性,人的思维才能够通过事物的形象特征认识事物的内部状态和过程。
一般说来,物象作为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形式,它只有经过知觉形象内化成表象才能进入思维过程。
知觉形象直接来源于物象,是物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主体内所产生的直觉形象,它直接受物象在主体面前呈现样式的制约。
表象是指经过多次感觉、知觉后,为人脑所摄取、所留存、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这种观念性形象使主体摆脱了直接呈现在主体面前的物象的束缚。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的人和事,丰富的经历和经验都可以内化成表象进入长时记忆中。
表象同感觉、知觉一样都属于感性认识形式,但又有区别。
感觉、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感知形象是表象的来源,表象则是过去感知事物形象在人的大脑中的再现;同感觉和知觉相比,表象不如它们鲜明、完整和稳定,往往只反映事物大体面貌、主要特征而不反映细节,但它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形象,已具有初步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表现出人的认识已由个别、部分向全体、整体的发展,从直接认识向间接认识的过渡。
表象是认识中由生动的感性形象向抽象思维推进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共同基础。
(二)意象
意象的含义可谓众说纷纭,不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表述,而且同一学科的学者认识也不尽一致。
如李继宏等在《科学意象》一书中即认为,意象的种类很多,可以说,人们有多少种感觉就有多少种意象。
一般按照对事物的映像程度把意象分为特殊意象和一般意象。
所谓特殊意象就是对它们所代表的那些物理对象的忠实再现。
一般意象是指由记忆机制提供的对事物的不完全的复现。
而从感觉的角度看,意象又可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和肤觉意象等。
科学意象主要包括记忆意象和创见意象。
所谓记忆意象,是指对客体的一种主观经验(视觉的、听觉的等)。
这个客体对于经受这种经验的人来说,曾经作为一种刺激物存在过,但现在并不存在于其知觉领域之中。
所谓创见意象,也是对客体的一种主观经验(视觉的、听觉的和其他的),但这个客体对于经受这种经验的人来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刺激实物而存在过,它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客体[]。
刘长林则认为,以“象”为认识层面的思维,就是意象思维。
这里“象”指事物在自然本始状态下的呈现,即事物的现象层面,也就是自然整体层面。
意象思维基于以时间为本位。
时间的根源是运动和变化,显示为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
因此,以时间为本位看世界,就会把重点放在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上,而不是放在事物的形体形质上。
其过程、行为和功能则表现为“象”[]。
从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角度而言,有学者认为意象就是表象,表象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基本术语,英文是image,有人译为表象,有人译为意象()。
如罗伯特·H·霍尔特论思维意象说:
“这种意象,是对感觉或知觉的一种模糊不清的再现,没有多少感性的东西,它只在清醒的意识中呈现,成为思维活动的一部分。
它包括记忆意象和想象意象,或许还包括视觉、听觉或其他感觉到的意象,甚至还包括纯粹的语言意象。
”()《辞海》也认为意象是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
但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意象是指一类事物共同性的形象信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其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
意象与表象有着质的区别,表象作为感性认识的最高形态,虽然也是一种观念性形象,但它还只是物象的摄影、复写,仍然没有超出现象的、表面的、直接的认识阶段,只是对个别、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意象则是一种能动的理性形象。
首先,它已不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的直接反映,也不是对个别客观事物形象的反映,而是主体以表象为原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按照主体的目的重新建构起来的形象,它比表象更深刻、更鲜明、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是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其次,意象是表现主体思想和情感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种赋值形象。
在意象形成的过程中,表象只是提供了形象的原形,它们是形象思维加工的原材料,至于这些材料如何重新建构、建构成什么样的形象,则是由人的思想、目的、情感来决定的。
再次,意象既是已往形象思维的成果结晶,又是整合、加工新形象的思维结构,通过它们不仅能够对物象特征进行选择、识别、解释,还可以从表入里,从已知进入未知。
总之,表象只是感性的观念形象,它只为形象思维提供了加工的原材料;意象则是理性的观念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细胞,贯穿于形象思维过程的始终。
中国传统文化对意象的认识,与现代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并不完全相同。
它源于《周易·系辞上》所论的“立象尽意”说: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此说在先秦言意关系之尽与不尽之间,引入“象”的概念,用“象”来沟通言意关系,又系属文辞来说明“象”,以解决“书不尽言”的困难。
意与象两者发生联系即由此开始,直至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才第一次提到“意象”一词:
“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此意象乃是玄学化的易学当中“意”与“象”的结合。
魏晋玄学家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对言、象、意的关系论之甚详: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着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言、意、象三者递进、互动的关系,即语言所指称的意义,必须通过象这个中介。
换言之,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名言作为“能指”,固然是把握对象的思维工具,但它在主体的思维活动中仅仅作为对象的象征而发生作用,用于对象世界只起着指示、导向、隐喻的功能,其本身并不直接蕴涵对象世界的意义。
在《周易》言、象、意的关系中,言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也就是它不是依靠概念和逻辑来解说,不属于意的范畴,反而属于象,是以语言的形式创造的新的形象,并与卦象彼此交融,互为表里,共同构成《易》之象系统,以意象的形式来象征、暗示易理易义。
其中以语言形式(包括卦名、卦爻辞以及《象传》)所创造的形象,可以看作是卦象的一个喻象,其所代表的喻意,也可以看作是象意的一个部分。
或者说,易象包含模拟之象和比喻之象两大系统,具体指卦画之象和卦辞之象。
易象的由来,是圣人“观物取象”的结果,目的是“立象以尽意”。
由象见意,就是从卦的表层形象,去揭示象内所蕴含的性质、意义。
在这里,象是表现形式,是显的,意是形式之下的,是隐的。
象是具体的、直观可感的,而意则是不确定的。
比如乾()卦,其象为六个阳爻构成,是可见的、具体的;但有人看它像天,表示的是天体运行不息之意;有人看它像龙像虎,表示的则是威风凛凛、不可欺凌之意;有人看它像男人君子,表示的是自强、奋发、向上之意。
这种情形恰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为“意象”所下定义不谋而合。
意象“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那种表象。
它能够引起许多思想,然而,却不可能有任何明确的思想,即概念,与之完全相适应”。
康德认为意象所应有的特点——没有一种概念与之完全相适应,功能——表达许多种思想,及意象构成的要素——想象力,都是易象所具备的。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言之意象是由两个并列概念合成,其中象主要是代表某种意义的卦象、图象或物象,具有借喻及象征意义;意则是语言所指称、象所代表的抽象意义。
意象即是外在“象”和内在“意”的复合体。
意象在取象思维中,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观念意象,如太极、气、阴阳、五行等。
它们大多是从各种物态之象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某一方面属性的体现,可称之为属性之象。
其中“气”之象具有无形而健动的特点,可感知而又非实体,正适于表现动态属性之象。
如表达情感之象的喜气、怒气、怨气,表达品行之象的正气、邪气、妖气,表达命运之象的福气、晦气,表达生活之象的生气、死气、暮气、朝气等等。
此外还有勇气、杀气、志气、义气、意气、神气等说法。
五行、八纲则为相对稳定的静态属性之象,常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性”。
二是符号意象,如爻象、卦象、河图、洛书等。
(三)道象
道象,可称之为规律之象,它反映事物的各种本质属性之间的种种必然联系,因而可以作为推动事物发展趋势的根据。
如道象,阴阳相互转化之象,五行相生相克之象,六十四卦推演之象等,实际上也反映了象的规律。
“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同时又是宇宙运化的秩序和法则。
但“道”并不是概念思维的产物,所以不能作为概念加以分析解释,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