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词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4859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9.03KB
人文地理学专业词汇Word下载.docx
《人文地理学专业词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专业词汇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
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
(1)经验主义:
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
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
(3)人本主义:
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4)结构主义:
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
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
(1)物质文化:
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制度文化:
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3)精神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
(1)生物适应性:
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2)文化适应性:
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
(3)关系:
A、相同之处:
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
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
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B、不同之处:
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12、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
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某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区位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
13、文化区:
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formalcultureregions: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cultureregions:
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cultureregions: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4、文化的特点:
民族性、时代性、变迁性、稳定性、积累性、多层次性、滞后性。
15、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expansion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
A、接触扩散contagious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diffusion: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stimulus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relocation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16、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derminism: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
(2)可能论possibilism和或然论:
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
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
(3)适应论adjustmenttheory:
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humanecology:
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美国的巴罗斯。
(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perception:
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
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7)和谐论harmony:
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17、文化整合culturalintegration——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18、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人文景观):
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美国的索尔。
19、挑战与应战学说(英国的汤因比):
(1)挑战与应战:
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
(2)逆境美德:
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
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
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
20、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
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
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
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
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
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31、人口迁移的迁移趋势(英国拉文斯坦):
(1)大多为短距离的迁移;
(2)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以男性居多;
(6)大部分为年轻人;
(7)主要方向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3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
A、生活史;
B、迁移类型:
移入、居住、通勤、移出、返回;
C、迁移者和逗留者;
D、居住的持续时间:
累积居住将产生惯性。
(2)随机方法:
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33、人口迁移原因:
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34、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流动半径越来越大;
(3)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
(4)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
(5)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
(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
(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
(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
(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35、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为大分散、小集中。
36、农业革命人口增长特征:
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7、人口转变: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38、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原始阶段:
高高低;
(2)过渡阶段:
高高(较原始阶段为低)低;
(3)现代阶段:
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仅针对第三序列:
人口增长加速、减速、缓慢。
39、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
(2)早期扩张: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
(3)后期扩张:
死亡率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速;
(4)低位静止:
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
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40、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西欧模式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北美国家,是自发的演化过程;
而日本模式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除了一定的自发性外,同政府鼓励节育是分不开的。
41、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1)加速增长acceleratedgrowing1949—1959;
(2)负增长negativegrowing1959—1961;
(3)高速增长highgrowing1961—1971;
(4)减速增长deceleratedgrowing1971—1980;
(5)波动增长fluctuatedgrowing1980—1992;
(6)持续增长sustainablegrowing1992至今。
4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集中在自然上:
土地、淡水、森林、矿产等
43、人口构成(人口结构):
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1)自然构成:
A、性别构成通常用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B、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中不同年龄的比例关系;
(2)社会构成:
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44、人口政策:
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
4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46、适度人口:
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意义:
(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大意义;
(2)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
(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47、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
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48、人口年龄金字塔:
山型、瓮坛型、钟型。
49、人口老龄化: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逐渐驱于老年型的过程。
50、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1)绝对数量大;
(2)发展速度快;
(3)人口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
(4)耦合性。
原因:
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人口寿命的延长。
对策:
(1)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
(2)发展老年产业;
(3)加强积累,奠定基础;
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
(4)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自养、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5)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6)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
(7)延长退休年龄;
(8)关注老龄妇女。
51、农业起源:
(1)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
(2)海登的宴享说;
(3)多因素耦合说:
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古文明基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压力与追求、偶然性因素触发与催化。
52、农业起源的地点:
(1)美国索尔:
植物驯化最初中心是东南亚;
(2)考古学证明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地区被认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
53、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1)农业活动需要定居;
(2)单位群体人数少;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54、人类文明:
(1)埃及:
公元前3000年,
(2)巴比伦:
公元前3000年;
(3)印度:
公元前2500年;
(4)中国:
夏(公元前2100--1600年)。
(5)墨西哥:
墨西哥首都附近;
(6)玛雅:
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
(7)印加:
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
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印加是玉米文明。
5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目前存在于亚马孙地区、刚果地区、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56、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1)中国:
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
(2)欧洲中世纪:
敞田制(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
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57、传统农业类型:
(1)旱作农业:
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
(2)水稻农业:
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
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
分布于地中海周围、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4)游牧业:
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58、现代农业:
又称商品农业,产品是作为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
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俄罗斯、马西等。
59、现代农业特点:
(1)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品所消费的;
(2)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
(4)农场规模大;
(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60、现代农业类型:
(1)种植园:
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
如加那利群岛、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2)谷物农业:
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
皮包农场suitcase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
(3)牲畜育肥农业:
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
(4)乳品业:
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
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5)市场园艺业:
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6)大牧场:
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1、工业的扩散:
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俄国、美国、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
62、亚洲四小龙:
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63、工业类型:
(1)第一产业:
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2)第二产业:
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
(4)第四产业:
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5)第五产业:
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6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
(2)资源:
(3)能源:
水力、蒸汽机、电力;
(4)市场;
(5)劳动力;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65、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纺织业与成衣业:
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
(2)汽车制造业:
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
(3)微电子工业:
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4)英美产业:
由传统工业转向新技术和新的服务业。
66、当前全球经济形势:
(1)需求不旺;
(2)生产力过剩;
(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
(4)发展中国家:
优势在于资源和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67、种族:
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血型等)的人群,属于人的生物学方面的属性。
68、种族多源论(魏敦瑞):
(1)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
(2)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
(3)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
(4)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
69、种族一源论:
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
70、种族与环境:
(1)肤色:
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
(2)人体结构:
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于细长;
(3)鼻子、眼形、头发组织:
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
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潮湿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
(4)体重与长四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黑人体重轻而长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细血管较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
因纽特人体重重,脂肪厚,散热少;
白种人高鼻梁狭鼻对冷空气有预热作用。
71、种族划分的标志:
(1)毛发:
亚洲人直发、欧洲人波状、非洲人卷发;
(2)肤色:
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个/MM以下,黑肤色在14000个/MM以上;
(3)身高:
与营养和遗传因素有关;
(4)头颇形状:
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
(5)鼻形:
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指纹:
亚洲人多斗型、黑种人多弓形、欧洲人多箕形。
72、世界种族划分:
(1)白色种族群: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世界分布最广,欧亚大陆西部、北非、西亚、南亚;
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第种族
(2)黄色种族群:
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蒙古族、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
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成羊毛卷状,唇厚,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美洲,尼格罗种族、布须曼种族;
(4)棕色种族群:
肤色深,毛发卷曲,鼻梁高而不扁、唇厚而不外翻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三大群岛上。
有澳大利亚种族和三大群岛种族。
73、地理人种:
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印第安、印度、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74、种族主义:
是一种以种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
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
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75、民族:
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76、民族地理学:
研究民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探讨民族发展演变的学科。
77、世界民族的分布:
共有3000个左右,汉族人数最多,超过12亿,其次有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1)形式分布区:
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
(2)机能分布区:
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78、中国民族分布:
汉族占92%,分布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79、民族的迁移:
(1)印第安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加勒比地区、巴西、美国;
(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美迁移。
80、民族的集聚:
(1)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2)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81、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
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
(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斗牛传到墨西哥(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82、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1)促进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
(4)促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教育。
83、民俗: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 专业 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