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职称考试政治考试讲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4698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9.61KB
中石油职称考试政治考试讲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石油职称考试政治考试讲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油职称考试政治考试讲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1)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表现在社会功能上,它把改造世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现这一变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伟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一方面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
(3)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
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更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排斥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
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既反对极端的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
既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
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实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战略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
(1)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
(2)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它的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情感意志力,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种形式。
中介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
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个方面,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为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类要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二者的区别在于自在世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
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
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
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促进了人脑(意识的器官)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意识的物质外壳)。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
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绝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发现新的联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
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2)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
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永恒性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如此循环不已;
发展的普遍性即发展是广泛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也是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之一。
发展的过程性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
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发展的过程性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规律及其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
本质是事物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
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
(1)承认必然性否定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2)根本否认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特点是:
(1)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2)原因和结果是必然联系,只要有一定的原因就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是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的种种发展趋势,现实是可能的现实,是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着的各种客观实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
(3)要区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我们要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以获得实践的成功。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
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原因在于:
(1)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职称 考试 政治 讲义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