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4535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413.22KB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Word下载.docx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Word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多方案比较与优化(综合评分法、目标排序法、逐步淘汰法、两两对比法)。
(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工程程序和内容(掌握)。
1、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工程程序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一般采取分阶段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地进行。
一般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靠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前评估四个阶段。
注意不同阶段的要求不尽相同。
1)、投资机会研究。
投资机会研究(OS)是指为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而进行的准备性调查研究。
投资机会研究可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地区、部门、资源开发)具体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着重点:
分析投资环境
目的:
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成果:
机会研究报告
投资成本估算方法:
类似工程估算法
2)、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初步可行性研究(PS)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社会、环境评价,对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初步判断。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判断项目是否有生命力,评价是否应当开始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辅助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指标估算法
3)、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FS)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详细研究。
通过对主要建设方案和建设条件的分析比选认证,从而得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研究结论,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在时对项目建设必要性进一步论证。
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于需要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还应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投资项目审批、投资项目核准制、投资项目备案制)
分类估算法
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区别:
适用范围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适用于所有投资项目,项目申请报告适用于适用于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政府核准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和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均不需要编制项目申请报告;
目的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认证项目的可行性,为业主或贷款方决策提供依据,而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对项目可行可行性的研究,而是对政府关注的项目影响的有关问题进行认证说明,报请政府主管部门核准(行政许可);
内容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内、外部条件和影响,既要对市场前景、技术方案、项目选址、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效益、投资风险等企业关注的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又要对政府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证。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是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论证,属于市场、资金来源、财务效益等不涉及政府公共权力的“纯内部”影响,不作为主要内容,但需要对项目有关问题简要说明,以作为对项目外部影响评估的基础资料。
4)、项目前评估阶段。
中、后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后,由另一家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评估单位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所做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复核和评价,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所做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复核和评价。
同可行性研究。
项目评估报告。
同可行性研究
2、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1)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的侧重点,因项目的性质、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要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是从项目层次分析拟建项目在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重要战略和生存壮大能力的必要性;
二是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层次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是否符合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要求,是否符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
(2)市场分析。
(第二章)
调查分析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市场现状(国际、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
研究确定产品的目标市场;
在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以预测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研究产品的营销策略。
(3)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第三章、第五章)
主要包括: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方案,场(厂)址选择,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方案,总图运输和土建工程方案,公用、辅助工程方案及节能、节水措施,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方案,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措施和消防设施方案,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投资估算。
(第六章)
在确定项目建设方案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所需的投资。
分别估算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5)融资方案。
(第七章)
在投资估算确定投资额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项目的融资主体,资金来源渠道和方式,资金结构及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
结合融资方案的财务分析,比较、选择和确定融资方案。
(6)财务分析(也称财务评价)。
(第八章、第九章)
按规定科目详细估算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预测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
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7)经济分析(也称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章)
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的项目,应进行经济分析。
从社会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识别项目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费用和效益,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有关评价指标,分析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8)经济影响分析。
(第十一章)
对于区域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项目,还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区域财政收支、收入分配以及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还应从产业技术安全、资源供应安全、资本控制安全、产业成长安全、市场环境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
(9)资源利用分析。
(第四章)
对于高耗能、耗水、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项目,应分析能源、水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一般项目也应进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分析;
所有项目都要提出降低资源消耗的措施。
(10)土地利用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
对于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应分析项目用地情况,提出节约用地措施。
涉及搬迁和移民的项目,还应分析搬迁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的合理性。
(11)社会评价。
(第十二章)
对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农村扶贫项目,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拟建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项目的支持和接受程度,分析项目的社会风险,提出防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12)不确定性分析。
(第十三章)
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及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
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盈亏平衡点,粗略预测项目适用市场变化的能力。
(13)风险分析。
对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估计风险程度,研究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14)结论与建议。
在以上各项分析研究之后,应做出归纳总结,说明所推荐方案的优点,指出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做出项目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并对项目下一步工作和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
2)政府投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项目,除上述各项内容外,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的内容还应包括:
(1)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2)项目实施代建制方案。
(3)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式。
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应分析出资人代表的情况及其合理性。
(4)没有营业收入或收入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的公益性项目,要从项目运营的财务可持续性角度,分析、研究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和数额。
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的侧重点,因项目的性质、特点不同有所差别。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要求。
(1)、应能充分反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内容要齐全,结论要明确,数据要准确,论据要充分,要满足决策单位或业主决策的要求;
(2)、选用主要的设备,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
引进技术设备的资料应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
(3)、重大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4)、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满足初步设计依据的要求;
(5)、投资估算深度应满足投资控制准确度要求;
(6)、构造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
(7)、应反映在可行性研究中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委托单位或业主权衡利弊进行决策;
(8)、应附有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外资、境外投资项目)(略)
(三)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结论(熟悉)。
在完成对项目各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后,需要对各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论,供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结论的要求:
坚持客观性、注意针对性、满足合规性。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结论的形成步骤:
明确项目类型和评价层次与范围、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说明各方面的评价指标和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提出结论(必要性、可能性、可实现性、外部影响性、风险程度及风险对策、建设条件)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结论内容:
主要包括推荐方案、主要比选方案概述、对项目各有关方的建议(注意建议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明确性)]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市场战略
(一)市场调查(了解)
市场调查是对现在市场和潜在市场各个方面情况的研究和评价,目的在于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市场机会,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市场调查内容。
1)、市场需求调查。
市场需求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的数量、价格、质量、区域分布等的历史情况、现状和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包括有效需求、潜在需求、需求的增长速度三个方面。
2)、市场供给调查
市场供给调查包括市场供给能力、主要生产或服务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市场供给调查要调查供给现状、供给潜力以及正在或计划建设的相同产品的项目生产能力。
3)、消费调查
消费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购买能力和习惯、消费演变历史和趋势等。
4)、竞争者调查
竞争者调查是对同类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经营特点和生产规模、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集中度等市场竞争特征的调查。
包括调查区域内同类及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数量、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销售数量、销售渠道、成品水平、管理能力、盈利水平,可能的潜在竞争者的情况等。
2、市场调查的程序
市场调查一般可可分为准备阶段(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范围、调查方法、调查进度和费用预算)、调查阶段和分析总结阶段(分析整理、综合分析、编写调查报告)三个阶段。
3、市场调查的方法
市场调查的类型包括市场普查(适用于市场范围小、母体数量较少、调查时间比较充裕时)、重点调查(适用于产品需求和原材料资源需求的调查)、典型调查(关键在于把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和抽样调查(应用最广泛)。
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
文案调查法(二手资料)、实地调查法(一手资料)、问卷调查法(尤其适用于消费者行为调查,核心工作是设计问卷)、实验调查法(主要应用于消费者行为调查,企业推出新产品、改变产品外形和包装、调整产品价格、改变广告方式时用)及不同调查方法的比较(文案调查是一切调查方法中最简单、最一般和常见的方法,同时,也是其它调查方法的基础;
实地调查能够控制调查对象,应用灵活,调查信息充分,但是,调查周期长、费用高,调查对象容易受调查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存在不够客观的可能性;
问卷调查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费用相对低,得到大量应用;
实验调查是最复杂、费用较高、应用范围有限的方法,但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2)市场预测(掌握)。
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取得一定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市场未来的发展状态、行为、趋势进行分析并做出推测与判断。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产品需求预测。
1、市场预测的内容
1)、市场预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投资项目的方向、投资项目的产品方案、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
2)、市场预测的内容[市场需求预测(需求量和销售量)、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分析、价格预测。
2、市场预测的程序
全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步骤和一个反馈过程。
图2-1.。
3、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
1)、预测方法体系如图2-2
2)、常见预测方法的特点见表2-1
4、常见定性预测方法(类推预测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
1)、类推预测法
类推预测法是一种由局部、个别到特殊的分析推理方法。
它是根据市场及其环境的相似性,从一个已知的产品、行业、地区的需求和演变情况,推测其他类似产品(功能、结构、原材料、规格等相似性)、行业、地区的分析推理方法。
非常适用于新产品、新行业和新市场的需求预测。
注意,类推结果存在非必然性。
2)、专家会议法
专家会议法就是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通过会议形式,利用群体智慧,集思广益,对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在专家判断的基础上,综合专家意见,得到预测结论。
专家会议预测法包括头脑风暴法、交锋式会议法和混合式会议法。
3)、德尔菲法
(1)、德尔菲法程序见下图
(2)、德尔菲法和特点和利弊
①、特点:
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
②、优点:
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③、缺点:
缺少思想沟通交流、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存在组织者的主观影响。
(3)、德尔菲法的运用范围(缺乏足够的资料、长远规划和大趋势预测、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5、常见延伸预测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成长曲线模型法和季节波动分析)
1)、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以过去某一段(时段n的选择:
n值越小,表明对近期观测值预测的作用越重视,预测值对数据变化的反应速度越快,但预测的修匀程度越低,估计值的精度也可能降低。
反之,n值越大,预测值的修匀程度越高,但对数据变化的反映程度较慢)时期的数据平均值作为将来某时期预测值的一种方法。
为了使预测更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也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重,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
它适用于短期预测或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简单移动平均法公式:
Ft+1=
(Pi)
参见【例2-6】。
2)、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实际上就是加权移动平均法,它选取各时期权重数值由近及远为递减指数数列的均值方法[α值大导致较小的平滑效果,而α值小导致较大的平滑效果。
一般情况下,观测值呈较稳定的水平发展,α值取0.1~0.3之间;
观测值波动较大时,α值取0.3~0.5之间;
观测值波动很大时,α值取0.5~0.8之间;
当n≥20时,F0=x1,当n≤20时,F0=1/3(x1+x2+x3)]。
它解决了移动平均法需要n个观测值和不考虑t-n前时期数据的缺点,适用于市场观测呈水平波动,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情况下的预测。
参见【例2-7】。
一次指数平滑法公式:
Ft=αxt+(1-α)Ft-1x
=Ft
3)、成长曲线模型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可以运用成长曲线对产品市场演变趋势进行预测。
龚泊兹曲线:
Yt=e(k+ab)Yt=kab
两边取对数:
lnyt=k+abt
将时间序列数据等分为三段(多余早期数据删除),可以推导出:
b、a、k。
4)、季节波动分析
季节波动,是指市场需求由于自然条件、消费习惯等因素的作用,随着季节的变动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它在每年都重复出现,表现为逐年同月(或季)有相同的变化方向和大致相同的变化幅度。
季节波动分析就是找出季节指数。
(1)、季节指数水平法
季节指数水平法适用于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变动趋势,主要受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影响的时间序列。
①、数据分析,形成数据序列;
②、计算各年同月(或季)的平均值Yi;
③、计算所有年所有月(或季)的平均值Y;
④、计算各月(或季)的季节比率ft=Yi/Y;
⑤、计算预期趋势值,一般采用最近年份的平均值Yi-1;
⑥、计算预测年各月(或季)的预测值Yt=ftYi-1。
(2)、季节指数趋势法
季节指数趋势法适用于各年水平或同月(或季)水平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同时受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影响的时间序列。
①、以一年的季度4或月数12为n,对观测值时间序列进行n项移动平均;
②、由于n为偶数,应再对相邻两期的移动平均再平均后对正,形成新的序列M,以此为长期趋势。
③将各期观测值除去同期移动均值为季节比率,ft=Yt/Mt,以消除趋势。
④将各年同季(或月)的季节比率平均,季节平均比率Fi消除不规则变动,i表示季度或月份。
F`i=ft/N,N为同季(或月)的季节比率个数,并进行修正。
⑤计算时间序列线性趋势预测值X'
t,模型为:
Xt'
=a+bt
式中:
b=(Mt末尾项—Mt首项)/Mt项数
a=(∑Yt—b∑t)/n
⑥计算季节指数趋势预测值Yt'
=X'
tFi
6、常见因果预测方法(消费系数法、弹性系数法、回归预测法)
1)、消费系数法
消费系数是指某种产品在各个行业(或部门、地区、人口、群体等)的单位消费量。
某部门的消费系数
某部门产品消费量
/该部门产品的产量
部门需求量
=部门规划生产规模
×
该部门消费系数
产品总需求量
各部门的需求量
参见【例2-5】。
2)、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亦称弹性,是指某一自变量(X)的相对变动引起另一因变量(Y)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Y2=Y1(1+e×
)
弹性系数有很多,如收入需求弹性(自变量为收入、因变量为需求量)、价格需求弹性(自变量为价格、因变量为需求量)、能源的国内生产总值弹性(自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因变量为能源消费量)等。
参见【例2-2】、【例2-3】、【例2-4】。
3)、一元线性回归
(1)、回归方程:
y=a+bx
(2)、相关检验: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的数量指标。
>
(3)、t检验:
即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判断预测模型变量x和y之间线性假设是否合理。
t(0.025,n-2)
(4)点预测与区间预测
点预测:
y'
0=a+bx0
区间预测:
当样本n很大时,在置信度为68.2%,95.4%,99.7%的条件下,预测区间分别为:
(y'
o-Sy,y'
o+S),(y'
o-2Sy,y'
o+2S),(y'
o-3Sy,y'
o+3S)。
式中,
在小样本统计下(样本数据组n小于30时),置信水平为100(1-α)%的预测区间为:
y'
±
t(α/2,n-2)S0
参见【例2-1】。
(3)战略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
内容
要点
阶段
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阶段特点
设计尚未完全定型,技术不稳定,质量低,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市场容量小,市场渗透率低,产品价格高,消费者认知度低,面向高收入者。
设计已定型,技术趋于稳定和标准化,质量逐步改进,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规模逐步提高,生产能力不足,产品成本逐步降低,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产品价格不断降低,消费者认知度逐步提高,产品向大众消费扩散。
设计已标准化减少产品差异,技术稳定,质量稳定,利润多,企业众多,价格竞争激烈,大规模生产,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成本最低,市场增长缓慢并逐渐饱和,消费者全面认知,产品替代品出现。
由于替代品的出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成本提高,利润减少,产品定制,市场容量迅速下降,消费者逐渐放弃,竞争者陆续退出。
投资优点
易抢占市场,为发展打下基础。
竞争不激烈,易获利,是进入该行业的理想时机。
推销和研制费低廉,获利丰厚。
为企业特殊需要服务。
投资缺点
风险大,需付出极大的代价来培育市场,且开始时无利可图,导致亏本。
起步迟,市场份额易被竞争企业抢走。
企业进入门槛高,竞争易处于劣势,获利期短。
利润迅速减少,甚至亏损,不宜进入此行业。
投资目的
占领市场,引导需求,加速产品定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进行速度和产量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质量、信誉,形成特色以挤占市场。
降低成本,改型换代,增加功能,延长寿命周期。
战略
特点
加强研发,产品创新,掌握技术秘密,通过广告宣传,开辟销售渠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决策 分析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