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44914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19.14KB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课程实施的载体选择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技术课程的内容既包括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科技未来走向的内容,也包括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内容。
(二)学科发展优势与特色
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技术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
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它们与技术的联系;
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创造性品质。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既不是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平台,也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场所,它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传意技巧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更为宽泛的通用技术,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信息技术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载体,它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可以提高学生对大众信息文化的理解能力。
贯穿于技术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交流与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
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它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三)前期改革取得的经验“利用学科特点,结合网络环境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模式”
1.信息技术自主复习网
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复习所需的理论和操作实践材料。
理论部分全部配有“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和分析;
实践操作部分,每个小题都专门录制了相关的操作、讲解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在线观看。
此外,网站首页还公布了本组3位执教老师的联系方式:
电话、QQ,为学生暑期复习答疑。
在该自主复习网站辅助下,今天我校学生没有1节补习课的情况下(其他所有学校均有考前补习课),学业水平测试全员通过。
图1自主复习网首页
2.选修课教学辅助网站的应用
在选修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很大
在选课时,本课程写明招生要求为:
⏹具有良好美感、对色彩敏感、有创意,最好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并且对网站设计与制作有很浓厚的兴趣。
⏹要求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最好具有一定的基础(网页、图像处理、动画)。
然而,第一次正式上课时,通过现场调查可以知道总有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满足招生要求。
这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跟不上进度,长此以往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很大,统一授课无法很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2)教师缺席问题严重
近期各类培训、教研活动等较多;
选修课走班不能调课;
信息技术教师所开选修课皆为自己擅长的方向,其他老师无法代课。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教师时常缺席。
对于课时本就不多的选修课而言,对教学的影响很大。
图2辅助教学网站首页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机房、网络等硬件条件。
我制作了选修课的辅助教学网站(如图2所示)。
把课堂教学任务和录制的视频教程(如图3所示,任务文字上设置了视频教程的超链接,单击即可打开相应的视频教程查看)通过网站的形式,在局域网内发布。
即使教师缺席,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辅助网站发布的信息自主学习。
图3“第三次”课在辅助网站上发布的信息
该网站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的反馈非常好,甚至要求所有课时的主要内容均在辅助网站上发布,而不仅仅是教师缺席的课时。
经过实际调查,总结了该辅助网站应用中发挥的功用:
(1)有效解决了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大的问题
有了教学辅助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学习。
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不受课时的限制,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完成教师给出的提高、拓展任务;
利用机房、网络环境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
进行操作实践(如完成大作业)。
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教程,完成原本教师一遍讲解后,他完不成的教学任务。
——视频教程不断重现了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有效地帮助这些同学不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辅助网站在教学中应用后,学生要求我把课堂统一讲授这一环节省略,把有限的珍贵的课堂时间留给他们通过网站自主学习——“老师不要讲了,让我们自己做吧”。
于是,我走下讲台,去观察、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典型问题并及时反馈;
及时给学生答疑,指导他们的操作、学习。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效率反倒提高了——学生通过1到2个课时的适应,他们很快进入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状态,他们很明确要做什么,每次一到机房就自觉地访问教学辅助网站,开始自主学习。
同时,我对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3)记录本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弥补了选修课教科书缺失的问题
选修课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我自己编写的电子教材和他们实际的课程学习过程也不尽相同。
而教学辅助网站,忠实地记录了实际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素材等学习资源也在网站上发布。
学生可以在通过网站自主学习的同时,方便地回顾之前的教学内容,温故知新。
3.基于Moodle的校本课程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开发了几十门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然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的管理工作十分繁多,尤其是选课、成绩管理等方面,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选课时都采用人工选课的方式,工作量增加相当大,成绩管理也很繁琐不方便;
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校本课程的资料积累、资源建设方面还很欠缺,校本课程工作开展三年以来,没有推出可供示范使用的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
另外,校本课程每周课时只有1个,而大多学校采用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下,临时组建的走班班级,其凝聚力远不如普通建制的班级,出现了“人一走,茶就凉”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严重缺乏,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明显影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没有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校技术组教师为此搭建了一个基于Moodle的校本课程教学平台,并通过结合该平台的实践应用,去解决上述问题。
图4校本课程教学平台首页
二、课程的总体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四点:
第一、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第三、注重技术应用,适度反映学科前沿;
第四、关注社会发展特点,适应信息时代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其目标是提升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础能力。
作为共同基础,该模块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保证,是后续选修模块学习的前提。
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选修部分 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初步”5个模块,设置思想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典型的信息应用技术。
关于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其它内容,考虑到课程管理的原因,传感、控制等内容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置,考虑到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自行或合作开发独立的“通信技术”课程。
各模块设置中既注意控制其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的适当延伸,同时关注其文化价值的表达。
各模块相对独立、平行设计,可以自由选择。
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三、四学期或以后开设。
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要求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即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其中必修模块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
此外,跨领域选修x学分。
为了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长度时间的经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不使用短学期,而是在周二学时的情况下开设。
若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2学分,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2学分。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经历认定:
学生修完必修,修满4学分,为B级(高中毕业的资格认定水平);
修满8学分,为A级(理、工类专业高考资格的认定水平)。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结构如下:
(一)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
“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创新实践。
围绕“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造性探索。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上:
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形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传递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的理性价值判断,养成合法、负责、安全、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信息技术课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目标协调统一。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信息素养;
强化手脑并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上,三个层次:
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
技术的理解建立在对技术的认知、技术设计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之上。
在技术课程体系上,按三个层次立体分层:
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兴趣类课程。
(1)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技术学习的兴趣,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技术队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初步形成技术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方法。
(2)拓展类课程——面向一定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对基础类课程的拓展延伸,通过分层分类教学,提升技术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
(3)研究创新类课程——面向个体需求,适合部分在技术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
在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尝试运用技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进行技术溶于社会的运用。
3.课程开发上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该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教育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重视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争取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与广泛支持。
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基础设施与设备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
要配备能满足教学所需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配备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
具备上网条件。
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购置设备时要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
要对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进行全面的规划;
要结合本地或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盲目攀比”等现象。
在管理和使用已有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原则,为各学科教师提供有效服务;
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等要尽可能向师生开放;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电视台、展览馆、信息中心等校外资源。
要根据教学要求,做好有关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设备更新。
(2)教学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
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
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便于交流与共享;
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在使用教学信息资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课程的整体建构:
必修、选修的整合
必修是选修的前提,选修是必修的有益补充。
选修中既有必修基础知识的交叉重叠,又对其进行拓展延伸。
小学、初中学生接触过相对熟悉的部分,相对弱化,分散穿插在其他模块中;
必修中的进制转换、多媒体数字化调整至选修多媒体册;
Excel和Access对比着上。
三、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内容设计:
知识模块的设计;
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人文性;
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选择性
1.知识模块的设计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
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以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人文性
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创建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比如利用Excel软件处理自己的理财问题,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社团海报,使用Flash软件制作班级宣传动画短片等。
3.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在个性特点、兴趣、起点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对有志于将来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则要提高要求。
(二)课堂教学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不断加深,信息技术日益成为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具,相应地,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以培养、提升信息素养为宗旨的信息技术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针对我国经济、文化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背景设计开发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针对特定目标,特定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具体建议如下
1.转变师生角色,突出主动创新
高中学生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更加成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索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基础,突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等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大众化,其常用操作更加直观简捷,易于掌握。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实施。
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创造条件,使学习过程突显主动、创新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和组织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适当放手,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任务,探索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技巧及具体应用方法;
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让学生经历需求分析、任务分解、策略方法选择等信息规划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创造性地提出方案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
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效果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提倡尊重差异的教学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即使对同一所学校来说,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基础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特殊性且应用性极强的科目,不同学生对其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选择。
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工具性、应用性强的特征,使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采用异质分组(这里主要指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在一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快速进步与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不同兴趣爱好、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运用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训练演化为信息素养的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体系结构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灵活、恰当的选用教学方法,并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
科学地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避免盲目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切忌死板套用某种单一方法。
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常采用的方法,对于特定的目标和内容来说,每种方法都各有优长,在运用时必须根据方法的特性做好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要科学且适度、适当。
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与技能。
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一定要设计好任务情境,使其有实际意义、可操作,且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
要避免将无实际意义、缺少情境的事件当作“任务”来使用。
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课题或资源的模式),提倡采用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或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
在运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目标及学习需要,设计好信息资源及其线索,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源;
要围绕教学任务,同学生一起,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鉴别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在运用基于课题的教学模式时,提倡课题设计的开放性,即教师只给出课题设计的一些原则和要求,内容和完成形式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以便为学生想象、创新、发散性思维活动留下空间。
例如,自行设计需求、根据需求制作作品就属于这类课题。
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
选修课程的设计,在技术本体层面突出了深度与广度,在技术文化层面突出了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
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要在注重技术内容学习的同时,重视对技术的价值及其文化意义的传达;
要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这条主线,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
使在关照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对科目知识的兴趣。
。
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与制作信息作品是选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多媒体应用模块中的多媒体信息表达,网络技术模块中的网站设计与评价,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中的知识、推理与专家系统,数据管理技术模块中的数据库建立与使用。
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除了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与巧妙组织,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以清晰、理性的思维和方法,积极、主动的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信息技术文化价值外,还要适当指导,使学生对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意义等有所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树立明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形成科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中有关信息作品制作的内容,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做出信息作品这一结果外,更主要是通过作品的制作,使学生有效的经历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要避免单纯、片面的,仅强调作品制作结果的教学。
5.注重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必须具备对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基本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将基本知识技能的介绍与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并通过独立学习和不断应用,强化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例如,在目标和任务清晰明确、学习要求具体、学习支持平台搭建合理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并掌握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丰富功能与局限;
发现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意义及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与体验中,掌握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与特点;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不断地利用,以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体会信息技术的文化特征,从而强化学生独立学习技术并有效运用技术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建设
(一)校内课程资源建设
1.基础设施与设备
配备数量充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学科 课程 建设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