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134250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11KB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docx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案例
本学期听了我校一位教师的一节《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本课的教学要体现学校教学模式“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从备课到上课,也是有学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子。
不过,还有的地方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
在教学的合作探究环节,有这有这一个环节:
师:
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怎么知道1号烧杯与2号烧杯里面的液体不同呢?
生:
我可以闻一下。
师:
来吧。
[请学生到讲台上闻两个烧杯里的液体]
生:
恩,怎么闻不出来呢?
生:
可以尝一下。
[全班发出不的声音]
师:
我们对不知道的液体可不可以随便去尝?
生:
不行。
师:
很好。
做科学实验还是应该注意安全。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
我想我们可以调制一杯其他的液体,把马铃薯放进去,如果浮起来了,就可以说明1号杯与2号杯就不同。
师:
为什么这样想?
生:
因为可能加了其他的东西水就不一样了。
师: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
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用火去烧的方法,教师只好自己介绍用蒸发的方法:
把水蒸发完了,看留下来物质没有。
如果有物质,说明水里加了东西。
如果没有物质留下来,说明液体里没有加东西。
……
课后思考:
1、现在,全区上下都在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同。
不同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模式也不同。
不管教学模式如何去设计,到要体现本学校的核心理念:
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而根据学校的教学模式的流程: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流程我认为应该是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因为本课如果设计一个自主学习环节,就会与后面的探究活动有重复,并且学生的没有经历,自主学习应该效果不大。
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
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的执行教学模式。
2、本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交流“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怎么知道1号烧杯与2号烧杯里面的液体不同呢?
”有2名学生说了我们听课教师认为可以的方法,其他同学不知道的方法时,教师没有把这好的学习、鼓励的“创新亮点”扩大化,是本课的一个遗憾。
说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创新发展”没有落实到实处。
本节科学课虽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也知道了比较液体的不同的二种方法:
烧和调制。
但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如果教师把学生的“创新亮点”扩大化,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上才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才会对科学课越来越喜欢。
所以我想科学课对模式的运用,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特别是要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科学教学应该更关注以下几方面:
⒈善待学生的想法,生成课堂的“亮点”。
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课堂上,不乏学生突然冒出一些课前预设之外的希奇古怪的想法,大多数想法都流露出学生的探究心理、创造性思维,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并巧妙引导,很有可能这个想法就将生成课堂中新的亮点,在使学生受益匪浅的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其参与课堂的兴趣。
2、聚焦学生的“兴奋点”,点燃课堂的激情。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能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
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若能及时点化引导,就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3、巧用学生的“误点”,深化课堂的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轻视”学生细微的错误,而未能及时用心去理会或纠正,结果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
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误点”,用心生成细节教学,加以纠正,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深化理解。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渐深入,课堂中的交流呈现出多向化的趋势:
重视了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而我认为课堂上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科学课堂有效交流的灵魂,它建立在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的基础之上,又作为师生交流的基石。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重视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习更快乐、收获更大!
“磨你千遍也不厌”——
记《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成长纪实
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
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于是,从我的马铃薯第一次开始滚动,它就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缘起不经意间——马铃薯的第一次跳动
我县为选拔选手参加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了一次选拔,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选拔活动。
其实,我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也仅为一年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新兵,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处理极为陌生。
当时,自己正为选择哪一课而焦头烂额之时。
也就在参加评比活动的前三天晚上,我上了自己的QQ,不想网上科学备课室这个群里的众多网友正在组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备课活动。
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个课题参加活动的冲动。
当晚,我乘着自己的兴致,沐浴着清凉的夜风开始创作。
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并且准备第二天到学校试教。
这个版本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大体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一大一小马铃薯放入水槽是沉还是浮?
(如果学生说大的觉则放入盐水;说大的浮则放入清水中。
反之。
)
(2)猜想,试解释两个马铃薯沉、浮的不同?
(让学生自由猜想,探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些意义建构。
)
(3)观察:
把二个马铃薯同时放入相同的水槽观察沉浮的情况。
(4)质疑:
同样的马铃薯放在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沉浮情况呢?
根据你的观察你可以判断这种原因主要和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质疑,把探究中引入到对液体的研究和实验中来。
)
2、观察比较两个水槽里的液体
(1)谈话:
分析水槽内液体的原因。
(2)学生讨论研究方案。
(3)确定研究方案:
从两个水槽里各取一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4)提问:
从留下的痕迹看,两种液体一样吗?
(5)提问: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是什么液体?
(6)实验实证:
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观察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吗?
3、马铃薯在盐水中为什么能浮
(1)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盐水里却变浮呢?
(2)怎样比较同体积盐水与清水的轻重?
4、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1)把物体分别放在比水轻的油中和比水重的糖浆中,物体的沉浮会怎样变化?
(2)以上研究说明什么?
(3)小结:
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5、巩固: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准备好课上要用到的各种实验器材。
具体步骤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是完成了,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实验验证——作出结论,达成了探究的目标。
但总觉得学生们始终外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可能是我的设计对学生束缚太多。
课后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在的问题
1)在进行了第一部分的教学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偷偷地尝盐水,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槽中装的是盐水,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给后面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麻烦。
(2)本课的第一部分只设计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和两杯不同的液体,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是不同的液体造成了它们的沉浮,研究的内容不够丰富,可探究的问题不多,也比较简单,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够。
(3)学习了第二部分自制一杯盐水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后,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几乎没有学生知道要比较两杯液体的轻重,即使老师将这个实验端出来,要进行同体积的比较,首先要用量筒量取体积相同的盐水和清水,再用天平比较轻重,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对两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学生还难以把握。
因此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花的时间多,且效果并不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本课存在的最大问题。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我又仔细地学习了科学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认识到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来设计教学。
因此,每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
二、析原因及改进办法
(1)将盐水换成食用碱水
老师多次教学过程中,无论老师怎么交待不能尝,可总有学生照尝不误,其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第二则是部分学生有关于“死海”的知识,知道死海中盐的含量很高,物体会浮起;第三,盐是学生常见的,非常熟悉的一种物体,一尝就可以辨别出来。
从而情不自禁地尝能使马铃薯浮起的那杯液体。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把食盐换成食用碱,尽管学生尝,由于对碱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什么,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多设置一些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为了使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我们在教学的开始环节,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如两个水槽的大小不一样,水的多少不一样等,使其有研究的价值。
当学生发现两个马铃薯一个沉、一个浮后,老师提问,你们推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经过几次试教学生一般认为有如下几种原因①大的马铃薯重会沉、小的马铃薯轻则浮;②水槽大,马铃薯浮;水槽小,马铃薯则沉;③马铃薯在水多的水槽中浮,在水少的水槽中沉;④两个水槽中的液体不同。
是不是这些原因呢?
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他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通过设计方案、学生实验,可以证明①②③都不是引起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只有④两个水槽中的液体不同才是引起马铃薯沉浮的真正原因。
(3)将“比较同体积盐水和清水的重量”这一教学内容删掉。
几位老师同上这一课,都感觉到这一课内容较多、时间紧。
我觉得“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不够恰当。
因为学生对体积的概念不很清楚,只有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中才学到有关体积的概念。
因此时间紧、内容多,且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如将这一内容删掉。
这样,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有所改变,第一部分是推测可能引起马铃薯沉浮的各种原因,然后设计实验证明这些推测是否正确,通过实验发现只有液体本身不同才是引起马铃薯沉浮的真正原因,从而进一步推测两种液体有什么不同。
通过用火烧的方法发现一种液体中有白色颗粒,然后自制一杯碱水、盐水、糖水等(每组可不一样),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再讲述“死海”的故事。
最后做一个实验,使三种物体分别浮在油面、水面、蜂蜜上。
让学生明白,物体的沉浮与液体也有关系。
这样一来,这一课的教学虽然降低了难度,但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使教学的探究性更强,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练,实践证明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我觉得本课课题《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有些不妥,不如改成《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或《马铃薯的沉浮》更为恰当。
“改”你千遍也不厌——马铃薯第二次跳动
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铃薯又开始了第二次的跳动。
此时,我更为关注的是以下几个层面上的问题:
1、怎样让学习兴致勃勃地参加科学探究活动?
2、孩子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科学素养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
3、怎样使活动更具有科学性?
现将教学思路展示如下: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1、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1号杯、2号杯(1号杯为盐水)的两杯水。
2、实验验证。
(实际上是一个智力陷井,学生说大马铃薯的沉,则把马铃薯放入盐水,说小马铃薯的浮则把清水中。
)
3、交流实验中的新发现和新问题。
现在你们猜想,为什么大小马铃薯在1号杯中都会浮起来呢?
二、梳理归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1、梳理问题。
师:
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来研究?
生集体讨论,提出一些在课堂上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下册 马铃薯 液体 中的 沉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