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材的经济学原理汇集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35791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9.16KB
老教材的经济学原理汇集Word格式.docx
《老教材的经济学原理汇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教材的经济学原理汇集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2、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
(1)理解---货币是特殊商品
●一般等价物:
能够用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
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
(一般是普遍的意思)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市场范围内,长期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即专门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即专门执行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
●商品经济不发达时,实物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商品交换高度发达后,金银的自然属性更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教材P5)
●金银的自然属性符合:
“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的要求。
(2)理解: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适合做货币的材料应该价值稳定,质地均匀、便于携带。
●实物货币没有质地均匀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标准。
●金银:
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商品
A.质地均匀,价值尺度统一,易分割,最适合做交换的媒介;
B.体积小、价值高、耐腐蚀,便于携带,适合商品、劳务交易的需要;
C.不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原材料。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A.用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值大小就是货币的多少。
B.商品用货币标价就是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价格与价值是正相关的关系
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流通手段。
A.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
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C.在商品---货币---商品的过程中,从商品到货币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商品生产者就不能继续生产。
为了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商品生产者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和商品质量(即使用价值),同时必须重视商品的价值。
即成本
因为: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存手段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金块或者银块。
具有永久性和保值性的特点。
这一职能使它能够自由第、完全地退出或进入流通领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也不能兑换金银,所以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贮存职能。
因为纸币不能滞留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我们把纸币暂时留在手中,是潜在和待实现的购买力;
存在银行,银行放贷,就又投入了生产和流通。
在纸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纸币发挥了积累和储蓄的作用。
货币的支付手段:
在商品赊销和延期付款的情况下,买卖行为和支付行为不在同一时空进行。
所以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等值的商品和货币在交换过程的两极不再同时出现,货币不再是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补充交换行为的一个环节,独立地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是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世界货币的职能:
●黄金目前依然可以用做国际结算,是世界货币。
●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的纸币由于可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又普遍被乐于接受,就可以替代黄金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以及外汇凭证如票据、银行存款凭证、国际信用卡等,作为国际间可以接受的流动资产,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条件下,也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5)人民币为什么不是世界货币?
●衡量一国纸币是不是国际货币的指标: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备和国际经济政策工具。
前提:
开放、稳定和发达。
●作为价值尺度,人民币计价范围只限于边贸,即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中。
●作为支付手段,人民币已经遍布周边经济体,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数量极少,流通范围很有限。
●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投资货币等高级货币职能表现非常弱;
国际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为零。
世界金融机构包括各经济体的人民币资产为零。
(6)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问题
●中国:
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并非中国政府的立场,只是学术界讨论。
●美元是当今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国政府有责任保持美元的稳定。
3、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
●包括金银条块和铸币。
●贵金属货币:
优点是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携带。
但是不方便。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铸币:
有一定形重量、成色和面额,不足值也不影响交易。
(2)纸币
●含义:
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3)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即货币在买主与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
商品价格总额是待售商品数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
●上述公式也叫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货币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4)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历来坚持以下三大发行原则。
其内容是
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集中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国务院。
统一是指国家授权人民银行统一垄断货币发行。
除人民银行外,任何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行货币或发行变相货币。
计划发行原则。
是指货币发行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发行。
具体由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济发行原则。
或称信用发行原则,是财政发行的对称。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进行货币发行。
这种发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投放,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
不会引起物价波动和通货膨胀。
(5)与经济发行相对的是财政发行
●即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超过经济发展需要的过量货币发行。
●这种发行的方式主要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或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公债、国库券等,其结果是货币发行出去后收不回来,最后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为避免财政发行,保证经济发行,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二十九条规定:
“财政部门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原因: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响:
通货膨胀发生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严重的通货膨胀会造成纸币购买力降低,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表现:
为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
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严重的通货紧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比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者都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不平衡的表现。
所以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稳定价格,抑制通货膨胀。
任务是控制经济总量平衡。
●通货膨胀时的政策:
加税\减少财政支出\缩小国债规模;
加息\提高贷款门槛\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流动性
●通货紧缩:
减税\扩大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降息\降低贷款门槛.---增加流动性
4、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可以不同所有者之间流动转移.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综合探究P25~27
(2)关于特别提款权
●SDR(SpecialDrawingRights),即“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特别提款权现在已经作为“一篮子”货币的计价单位。
最初特别提款权是由15种货币组成,经过多年调整,目前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综合成为一个“一篮子”计价单位。
5.纪念币是货币吗?
●中国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是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国家造币厂而设计制造的,由国家银行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
●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我国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
●纪念币的作用主要是:
满足公众的收藏要求,而不是用于流通。
●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是纪念币的主要特性。
普通金属纪念币
●普通金属纪念币又分为普制币和精制币。
普通纪念币的材质是用于印刷钞票的纸张或铸造普通硬币的金属,面额表明其法定价值,主要以中外重大事件、节日、纪念日和珍稀动物为题材而设计铸造。
●是国家发行的可以流通但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法定货币。
发行后,可以与其他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面额记入市场现金流通量,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
●因而,流通纪念币首先是法定货币。
其面值一般为:
壹角、壹元、伍元、拾元等,可与普通纸质人民币一样等值上市流通。
贵金属纪念币
●贵金属纪念币包括金币、银币、铂币、钯币等贵金属或其合金铸造的纪念币,材质是金、银等贵重金属。
●题材广泛、工艺考究、观赏性强且多为成套分组发行。
币形亦有圆形币、方形币、彩币和扇形币,其面值计伍元、拾元、叁拾元、伍拾元、壹佰元、伍佰元、壹仟元等,这种币的发行价一般都等于面值的几十倍或上百倍。
●因此,面额只是象征性的货币符号,并不表明其真实价值,不能流通,其面值不记入市场现金流通量。
●纪念币在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
第二专题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几个概念:
●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所有制和分配方式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合法财产平等保护,是市场经济平等性的特性。
●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解除了私营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能够调动人民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
3.为什么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资本、技术、土地、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允许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可以拓宽投资渠道,扩大社会生产规模。
●允许科技工作者通过技术发明和转让获取知识产权的收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
●允许管理人员按管理政策要素取得收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造力。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十六大报告: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十七大报告: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历史大趋势”。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车辆、土地、收藏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有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
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殖等收益。
4.关于市场经济的几个概念
①资源配置:
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把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部门使用。
②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相对有限的,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即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和产生最大效益的领域。
③资源配置方式: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有两种:
计划即宏观调控和市场。
其中,市场的调节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缺陷。
关于市场经济的几个概念
●④市场调节:
即价值规律调节。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地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
市场是自发地调节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的。
●⑤市场经济:
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5.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市场就象“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6.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包括:
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利用价格杠杆、财政政策、税收杠杆、货币政策。
●国家利用税收杠杆、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预算政策调节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收入方面发挥功能。
●国家通过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通过调整贷款条件抑制投资过热或投资乏力属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发展计划都属于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包括:
税收政策、财政预算、发挥财政的作用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货币政策包括:
利率、汇率、贷款的门槛、存款准备金比率。
●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明确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7、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
指经济效率,即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及经济活动的效率。
可以按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数量、质量同劳动成果的比率来度量,也可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所取得的经济成果的比率来度量。
●公平:
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的合理化。
主要指机会公平、收入分配的规则公平和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
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应该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允许合理拉开差距,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和改革的积极性(4分)。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1.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提高科学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包括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等;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进行股份制改革,实行公司制;
.实行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注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2.使股份制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为什么?
3、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和集约型。
●所谓粗放型是指社会再生产中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来实现提高产量和产值的生产经营方式;
●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和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工业)贡献最大转变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实现上述转变主要靠科学技术。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的内容:
包括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解读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就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以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寻求科技新的突破,核心是重在自主,综合集成。
●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重要性: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发明专利数量少:
科学研究质量不高:
尖子人才匮乏:
科技投入不足: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
●从国家来说,分为三类
一是资源型国家,主要依靠自身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
二是依附型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
如一些拉美国家。
三是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6、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
●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任何科技发明的使用和推广,都是通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完成的,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具备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企业)
A.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B.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
C.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D.引进技术鼓励原始创新和吸收再创新,即二度创新。
E.注意:
微观角度答题要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
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1、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关于农业发展的五个“1号文件”
2004年,突出农民增收,这是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
●2005年,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
●2006年,全面部署建设新农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
●2007年,强调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任务,有利于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这是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
3、关于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A.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B.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
C.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D.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
粮价稳,百价稳;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中大部分要靠粮食转化,所以对粮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粮食生产。
怎样保证粮食安全
●粮食、果品、蔬菜、肉、蛋奶等国民生活主要的农产品,必须立足本国资源来保障基本供给;
●必须把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
●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位产量,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抑制不合理的需求,调整关税,减少出口。
●制止浪费.
5、我国应该形成怎样的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6、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A.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
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发展水产养殖和加工。
B.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
C.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县域经济。
7、推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经济学原理 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