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35242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5.64KB
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退休后回到河间,利用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地方政府从事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孙正开发现,政府档案馆大多只有文字资料,图像资料较少,录音录像更是没有,这引起了老先生的兴趣,从此着重整理一些关于抗战的音像资料。
老先生自己出资购买单反相机、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奔赴省内外各地采访知情者或见证者,收集到许多了关于抗战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他还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在废纸堆中翻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回到家中,他通过现代化的非线性流媒体编辑技术和各种设备,把采录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并转成光盘、硬盘永久保存。
孙正开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实践队的队员们说,当代大学生要注意两点:
一是坚持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孙正开自己始终坚持学习,尤其在影像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自己只有坚持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搜集、整理和储存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
二是懂得奉献,奉献精神是当今时代最缺乏的精神。
当初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强大中国;
人民为了支援抗战和解放战争,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样的奉献同样为今天的盛世做出了贡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将奉献精神,不能只讲商品和交换,更要讲奉献和贡献;
不能拘泥于蝇头小利,要着眼于民族大利。
王志强:
感念乡情二十里,无愧党恩六十年
2015年7月28日上午,在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会议室,实践队的队员们见到了早就在此等候的王志强书记。
王志强在1985年便担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先后在乡、县两级党政部门担任职务。
但与王志强的升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调任离村后的北二十里铺,“两委”班子日渐涣散,干群关系紧张,行路难、吃水难、排水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内矛盾日益突出。
2009年4月,该村党员联名写下恳请书,请王志强回村任职。
同年5月1日,在组织安排下,王志强正式回村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
据王志强回忆,他刚回到村里时,村里的面貌简直令人痛心----道路狭窄泥泞,坑塘填满垃圾,就连村支部也因为常年没人前来办公而破旧不堪,门窗破碎,蛛网遍布。
主路上的路灯也好多年没亮过了。
看到这一幕,他当晚便找来电工修好了路灯。
上任第一天,路灯亮了,照亮了村里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在任五年时间里,王志强多次向有关部门争取跑办。
他向回民集中工作的华北石油公司争取资金,修缮了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大殿;
向市水务局争取物资,改造了全村自来水系统;
他还硬化了2800多米道路,铺设了1000多米排水管道,架起了119盏太阳能路灯,103个监控摄像头,使得村里宗教、给排水、出行、治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王志强说,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个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说到做到、为民服务,才能赢得村民的信赖、同事的支持、上级的肯定。
他说,村民的幸福才是村干部的幸福,村民的日子过好了,干部的好日子才能来。
他获得过很多奖项,但在他的眼中最有意义的荣誉是今年7月刚由省委颁发的“百姓喜爱的好官”,在他看来,金杯银杯比不上百姓的口碑,再多的奖也比不上百姓的认可。
寻访河北精神,传播燕赵力量
河间社会实践队以代表性人物为关键点,深化对以“坚毅朴实、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认识,通过采访具有“河北精神”的燕赵儿女,弘扬河北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河北“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6年7月22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河间市文化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张领娣。
据张领娣介绍,西河大鼓发源于河间,早在清朝康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早期叫做河间大鼓或者梅花调,后期在天津演出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西河大鼓。
在谈及学习西河大鼓的经历时,她表示,家中世代相传,父母都是从事西河大鼓演艺事业的老一辈艺术家,自小耳濡目染,所以对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八岁便登台演出,师从赵派西河大鼓的第三代弟子田云章,十五岁便获得地方文艺演出金奖。
后期,张领娣又集其家传朱派一脉之所长,结合新的时代特色和多种曲艺的特点,创造出了新的唱腔,开创了属于西河大鼓的新时代。
张领娣表示,纵然西河大鼓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其发展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间第一期西河大鼓培训班培养了许多老艺人,但是至今仍能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一人,且都面临退休,西河大鼓这一珍贵民间地方曲种频临失传。
一方面很多老艺人相继离世,大量中青年艺人改行离开舞台,西河大鼓成熟的表演者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对中国民间音乐基本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陈年老调,没前景、不洋气、不挣钱、不好玩,西河大鼓因此又难寻继承人。
尽管西河大鼓在2006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策也明确表示要加以保护,但是张领娣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很好,行动的决心和扶持的力度却不够。
河间市文化馆为青少年在暑期开设学习西河大鼓的兴趣班,但暑期一过,青少年需要继续全日制的文化课学习,没有时间进行更为专业的训练。
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学习西河大鼓的态度与张领娣小时的学习态度大不相同,“当年我们学,学不好家长就是打;
现在这孩子们,都得我们求着学,给买文具、买吃的哄着才能学。
”张领娣如是说,“等到这些孩子们考学升学,已经学到的一些功底也大多都会荒废。
”
当前,她更加希望能够面向社会招收一部分爱好传统曲艺的成年人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起码合格的西河大鼓表演者,因为“就算是天天学,想登台唱好一段也得三年功夫”。
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简化特别是财政审批在内的一系列审批流程,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资金给到位、给够数,不要“远处风光大好,脚下荆棘遍地”。
而张领娣本人对于培养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具有很强烈的意愿,她说:
“只要他们来,我肯定教,全部掏出来的教。
此外,在采访张领娣的过程中,实践队的成员也采访了她的老搭档王伟清老师,王老师也有类似的想法,作为三弦的演奏者,他同样有着年纪已大却后继无人的尴尬。
他和张老师都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如果再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这一项传统曲艺真的要就此衰落。
在访谈中,张领娣老师透露,当前传统文艺工作者的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演出所得的报酬根本不能维持生计。
所以,他们也能够理解青年一代不愿意从事传统曲艺项目的客观原因,毕竟人人都要维持生计,专职从事演出很难养家糊口。
在此,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5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向仍然奋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一线的老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到有专人传承并保障传承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
呼吁全社会能够把目光投向这些曾经给中国人带来欢乐,今天却似乎要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记载着文化兴衰,历史也谱写着中国故事。
我们只有人性地对待历史,历史才能微笑着见证我们走向未来。
2019年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二)
题目:
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
xx专业:
xx年级:
大二班级:
高职八班
姓名:
xx
实践单位:
xx各市区及乡村
实践时间:
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共20天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
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
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
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
二十三,送灶王;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的准备
杀猪:
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
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
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
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
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
“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
“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
“福”字以前多为手写。
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
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
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
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
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
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
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
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
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
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
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
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
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
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
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
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
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
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
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
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
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
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
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
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
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
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
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
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
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2019年经典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三)
今年寒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
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
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xx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狮舞、抬故事、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
但另一方面,xx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
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
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
活动成果:
1.活动激发和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遗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中,公众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苏州非遗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璨灿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2.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它的独特内涵。
目前,xx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对于娄底非遗的关注度不高。
前面说到非遗的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对于众多古老的技艺,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并且学成后相对一些赚钱较快的工作也有其弱处。
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另外它的传承方法一般都是由老艺人授徒,传承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非遗之所以能被这样保护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的。
百年来业余生活的方式,已经在无形之中打上了娄底独特的烙印。
这些一旦失传,损失将是巨大的。
3.关于非遗保护的方法和规律总结。
活动中,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由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由这十六个字可看出,非遗急需的是抢救其次是保护,这些古老技艺,少一样就没一样,不抓紧抢救就很有可能失传!
另外传承的同时也要寻求发展,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但凡此类保护都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而对于大部分付出这些投入的单位也好,个人也好,其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非遗技艺得以传承,而是他的经济利益是否值得那样的投入?
其次,人们都是爱追求现代化的、更舒适的生活的,而一些非遗项目能否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相契合?
通过几天的活动以及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我提出以下几点对非遗的保护上的建议:
第一、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遗的基本知识,要让人们从而认识到非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
一个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 民俗文化 社会实践 报告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