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必杀题探究题和资料分析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3114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60.46KB
人教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必杀题探究题和资料分析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必杀题探究题和资料分析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必杀题探究题和资料分析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1号试管呈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呈淡黄色
(5)以上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消化分解。
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部位开始被消化。
(6)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请回答。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④模拟人体的_____,序号②模拟人体的_____。
(2)图_____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3)在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3分析回答:
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吹气/吸气,下同),向乙瓶_____。
(4)经过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瓶,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
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______。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4)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______移动。
5.如图表示的是“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应选择尾鳍色素_____(填“多”或“少”)的活的小鱼。
(2)通常使用_____(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3)图2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__](填“1”或“2”或“3”)是毛细血管,判断的理由是___。
(4)实验结束后,你应怎样处理小鱼?
______。
6.实验探究题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人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为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能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
蝌蚪长出四肢A缸_______(选填“早”或“迟”)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A缸比B缸_______(选填“长”或“短”)。
(5)根据预测可得出结论:
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蝌蚪发育的作用。
7.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
(3)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组相同(填“A”或“B”)。
8.实验探究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那口服是否有效呢?
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
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
1
15只体长、体
重相同的小白鼠,平
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2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_分泌的。
(2)增设第2组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
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而失效。
(4)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这样的食品能放心食用吗?
________。
9.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请你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的问题是: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1)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
控制在4.0以下。
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②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③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2)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应再设计一组实验,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第____________步中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____________。
10.实验探究题
82.重金属铬(Cr6+)破坏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为找到治理铬污染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员选用若干组斑马鱼,在浓度为79.30mg/L的铬污染水体中投加不同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
说明:
生物硫铁投加比是生物硫铁与铬的摩尔浓度比;
PC组指水体中不含铬,但生物硫铁含量与投加比为4时相同;
Blank组指不含生物硫铁和铬的对照组。
请回答:
(1)生物硫铁投加比至少达到_______时,斑马鱼的存活率才能达到100%。
(2)实验中设置PC组是为了证明______对斑马鱼的存活率没有影响。
(3)在前一实验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生物硫铁投加时间对铬污染水体中斑马鱼存活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不同时间分别向一至七组投加等量的生物硫铁,统计96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选用铬浓度为_______mg/L的水体。
②4小时内投加生物硫铁,可使斑马鱼的存活率至少提高______%以上。
(4)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说明: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硫铁能有效保护铬污染水体中的斑马鱼,斑马鱼存活率随______和_____而增大。
(资料分析)
1.上午放学的时间到了,你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铃。
你匆匆走出教室,直奔食堂。
食物散发的的香味让你感到饥肠辘辘。
你精心挑选了一份饭菜,接着付账,找好座位,然后开始享受这一餐的美味。
(1)你选择的午餐食谱是:
一份米饭、一份清炖羊肉、一份麻婆豆腐,营养师认为你的食谱是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的。
你只需添加一种________(食物)就可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此时,这个食谱体现出了合理膳食的哪些原则?
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你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会感觉有点甜味,是因为米饭里的主要成分淀粉在唾液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有一部分发生了初步分解形成了____________的缘故。
(3)瘦羊肉对于青春期的你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认为瘦羊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___________。
这种物质最终的消化部位是在_________中。
最终被分解形成了________?
(4)吃过午饭后不能立刻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胃下垂,因为胃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此时胃中食物过多会受到重力影响,长期会造成胃下垂。
(5)你从食物中获取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最终要进入到你的血液中,然后被运输到你的每一的细胞中被利用。
在生物学中把水等营养物质穿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水进入你的身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6)当你想购买一瓶牛奶时,你会关注牛奶瓶上的哪些信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下面是某优质火腿肠包装上的部分说明,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购买该火腿肠时,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应首先关注包装说明上的_____和___。
(2)发现包装已经膨胀的火腿肠,能否食用?
为什么?
_____。
(3)从配料中可以看出,火腿肠含有比较丰富的_____,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3.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
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_____系统,该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地点
时间
PM2.5值
1.车站进口
16:
00
516
2.某一山顶
328
3.超市入口
635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_____(按序号排)。
(3)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的含量,除减少汽车的使用外,请你再提一条合理建议:
4.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2019年4月10日21时,随着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的发布。
在得以窥见黑洞“盛世侧颜”的今天,我们又想起了与黑洞有关的理论、想起了爱因斯坦、想起了霍金。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
威廉·
霍金逝世,享年76岁。
众所周知,霍金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叫运动神经元病,俗称为“渐冻症”。
霍金在21岁时就被诊断得了“渐冻症”,当时医生宣布他只能活2年,但是霍金却坚持活到了76岁,是运气好吗?
是他足够坚强吗?
又或者是医生的结论错误吗?
渐冻症患者的大脑、脑干、脊髓神经元都会受到影响,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都无法自由支配。
从霍金的症状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渐冻症”患者的症状。
霍金开始时手指不能灵活动弹,最后只剩下三根手指可动;
腿不能站立;
嘴巴歪向一边,不能说话;
头只能偏向右边,不能自由转动;
肩膀向左倾斜……,但霍金的大脑和呼吸、吞咽中枢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尽管霍金缠绵于病榻,却成为了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发表了注明的黑洞、霍金辐射理论,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1)霍金在21岁时就被诊断得了“渐冻症”,发病初期他走路经常摔倒,身体失去平衡。
请你推断,霍金以下哪个器官可能受到损害(____)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2)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霍金腿部肌肉萎缩,不能站立,肌肉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__。
如果用针刺激腿部皮肤,霍金_______(填“有”或“没有”)感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5%~10%的“渐冻症”患者体内控制形成超氧化歧化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或缺失,由此可知,此种变异属于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震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我县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技能,各学校先后开展了系列逃生演练活动,回顾演练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警报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
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警报声引起了_____的振动传到内耳,刺激____内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进而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产生听觉。
(2)奔跑中,促使同学们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的激素主要是______,人体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位于______。
(3)一次自驾旅游中,看见路障标牌“前方泥石流,请绕行”的告示后,绕道避开。
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因为人类特有的_____中枢参与。
6.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C
灌服山药多糖
D
灌服降糖药物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
(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____只。
(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____;
C组与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①②淀粉的消化是否需要唾液的参与?
人体口腔温度变蓝唾液能将淀粉分解胃液2毫升
【解析】
(1)试管①和试管②唯一不同的是唾液。
用试管①和试管②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①,对照组是②。
探究的问题是淀粉的消化是否需要唾液的参与?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①号试管不变蓝,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号试管变蓝,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
淀粉糊2毫升+胃液2毫升,③和②形成以胃液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答案】D
A
C
B唾液的消化作用唾液模拟口腔中的温度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模拟蓝色淀粉酶
口腔对照
(1)该实验的过程是:
将浆糊注入相同的试管中各2ml,分别向1、2号试管中注入清水和唾液;
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水浴10分钟;
晾凉后,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两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DACB。
(2)从步骤A可以看出,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因此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唾液的消化作用。
(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人体的体温,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
因此在实验中用37℃左右的水对试管进行水浴是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
这是模拟实验法。
(4)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溶液呈碘液的颜色,即淡黄色;
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5)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2号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口腔中,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彻底消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葡萄糖。
(6)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因此该同学设置的对照实验中,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答案】膈肌胸廓2收缩吹气吸气甲
(1)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钟罩代表的是胸廓,③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2)图2表示吸气。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3)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向甲瓶吹气,进入石灰水的是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向乙瓶弯管吸气,进入石灰水的是外界空气,与甲瓶形成对照。
(4)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氧气,因此,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甲瓶,因为向甲瓶吹气后,吹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低血流方向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右下方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显微镜的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a,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血流方向;
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最新 年级 生物 学期 期末 考点 必杀题 探究 资料 分析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