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四单元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32446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24KB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四单元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四单元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四单元备课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组课文所有内容都有联系,前为后做准备,后与前相呼应。
所以备课要从单元入手,明确单元主旨,注意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充分体现编者意图。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一谈三、四单元的教学。
第三单元指要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保护环境为专题,主要由一课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这四篇课文有儿童诗,有纪实文章,还有童话故事,虽然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看,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的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留心食品商标字,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3》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
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其中一组是:
“桃对李,柳对杨。
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既认了字,又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两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
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我们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
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
为后面诗歌及识字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松鼠和松果》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文章语言轻快活泼,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美丽的小路》以小动物找回美丽的小路的故事告诉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中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适合进行朗读训练,另外老师还要抓住难点“鸭先生的话”进行点拨引导。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
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
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
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
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一、重视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其实,它是很有价值的。
既点明了本单元的训练点,也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凭借。
我们要将它作为教学内容来引读。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二、识字课,并不仅仅识字。
识字三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法识字,掌握方法,体会识字之妙。
(1)自主识字:
出示“我会认”:
谁能认出这些生字宝宝?
(2)引导在生活中识字: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怎样在生活中认识这些字的(可能看招牌认识,可能看图片认识,可能看报纸认识,抑或看电视认识……)借此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
(3)小组合作认字:
随上下文猜字、根据形声字认字、看拼音认字、请教老师和同学等。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4)检查认字,总结记字方法: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交流:
编谜语:
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头上。
(碧)
十月十日。
(朝)
编顺口溜:
木子李、禾乃秀、雨相霜。
对比识字:
千──干、夕──多、蜂──峰、
加一加:
十——千
另外还有“换一换,减一减”等方法。
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字是死的,想象是活的,通过学生充满奇特的想象,这些原本呆板的汉字,就会活起来。
(5)巩固识字:
组词、造句,回归课文读书都可以。
对于生字的教学有着相类似的方法,在后面的课文解读中不再多说。
2、结合画面感受词语的组成,再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培养语感。
识字三要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感受对子所特有的意蕴。
教材提供了两幅图画,一部分词语的组成可以借助画面来感受,(如蓝天与碧野鸟语与花香山青与水秀)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如和风细雨万紫千红朝霞绚烂落日余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渲染,引导学生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3、读中感悟,体会意境之美。
这首对子歌,除了让学生认识生字外,还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
云和雾,雪和霜以及和风和细雨等事物之间的对应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孩子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自然的秀美。
这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
4、拓展学习,商标识字。
本课学习快结束时,教师出示一些包装盒,请同学找找有哪些字是这节课刚认识的。
(如:
雪碧、西瓜霜、蜂王浆、紫罗兰等)
通过商品包装或商标我们也能认识许多字。
请同学们课下去搜集商品包装或商标,认识上面的字,看谁认的多。
这个拓展学习就是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
提前布置,有个学习时间的提前量,效果会更好。
三、抓住“变化”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情感。
细读本单元教材,我们会发现这一组课文的内容和结构都紧紧围绕“变化”展开。
《两只鸟蛋》,从觉得好玩──小心地送还)这一变化,体现“我”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时要注意品读关键的词句,如诗中,我(若无其事地取下鸟蛋──小心翼翼地捧着送还)从心理到行动的变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松鼠和松果》也紧紧围绕情感的“变化”展开,松鼠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松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这一变化过程揭示了索取与回报的环保主题。
《美丽的小路》,以小路的变化(美丽──变脏──恢复)为教学线索,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失物招领》,孩子们参观植物园后,失物招领时,从(都说没丢──主动认领)体会孩子们的内心变化。
教学时,大家可以以“变化”来设计教学,指导学生读出环境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行动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朗读,一定在具体的情境中,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运用。
当然,这里的理解感悟可多可少,可深可浅。
老师要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技术性指导。
四、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这一要求体现在《美丽的小路》一课练习中。
五、字词方面:
1、积累四字词语和搭配恰当的短语。
(识字三、两个鸟蛋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2、继续巩固加偏旁、去偏旁识字的方法,注意形近字的辨析。
(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
识字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形近字混淆的情况,要想方设法通过音形义的辨析进行区别。
这是课后练习“我会读”“读读比比”所体现出来的。
课后练习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一道题或考试时得高分。
它实际上是以暗线的形式体现着教学目标。
我们老师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要注意这一点,将课后练习题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3、认识7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要特别重视写字的指导。
每课指导不求多但求精。
本单元重点字的具体写法教学用书中都有详细说明。
注意两点,一是老师多范写,二是充分用好课后田字格,先描红,后临写。
六、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1、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出自己的发现,可以练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交流。
2、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处理垃圾的办法,老师应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搜集、了解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办法──综合利用(金属、塑料、玻璃)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和堆肥(如,剩饭、骨头、菜根菜叶这些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把这些方法及时地介绍给孩子。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去大胆想象。
3、在想、说、议的基础上画一画。
小组展示。
七、开展好实践活动。
本单元明确提出的实践活动有两个:
第一个是《松鼠和松果》中的“画未来”,课文后的小朋友在想:
“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展一展。
教参上说学生可以画画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未来,我不赞同,因为这个活动是紧承着课文最后一段布置的,其目的是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想象美好未来,感受到松鼠的举动给环境带来的变化。
第二个是《美丽的小路》中的调查活动,可以开展“环保小明星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你为环保做了什么。
这项活动可与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
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向生活的延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弱化的趋势,只有布置,没有指导、检查。
八、展示台。
这在识字三中已有布置。
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提醒、指导。
学生在近两周的时间里收集了许多食品包装、商标,认识了不少新字。
展示课上要求学生不仅会认自己收集到的字,还能自己去找同学,认识他们收集的字,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课堂上分成不同的小组,如:
饮料区、调味品区、零食区等。
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然后再组与组之间交流,这样避免了学生逐个上台展示,认字的学生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使识字条理化,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使每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第四单元指要
本组教材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主要由一课识字、五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五篇课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气象常识的,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气候;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留心街道两旁的招牌字,注意积累,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看季节,可与五单元调整顺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组选取的小动物、环境都非常典型──典型的夏景、夏天的小动物,前四课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池塘、蜻蜓、荷叶、睡莲”这些景物,小蜻蜓连续在前4课出场,展示了四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幅:
蜻蜓半空展翅飞;
第二幅:
小荷才有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幅: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第四幅:
小蜻蜓和萤火虫助人为乐,送小蚂蚁回家。
如果单元整组教学,可以将小蜻蜓作为贯穿始终的一个人物,从“小蜻蜓的快乐旅行”进入,借小蜻蜓的经历感受夏天的美景、夏天的趣事。
单元学习提示
单元导语
指导学生朗读这组教材的导语,一只小蜻蜓也开始了夏日的旅行,让我们随着他一起走进夏天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识字四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本课共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设计思路
一、导入:
瞧,小蜻蜓飞到了美丽的乡村,它找到了哪些可爱的小伙伴呢?
二、观察图画,自读课文,找出小伙伴,随机出示词语六个动物词语。
引导学生发现并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三、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课文,了解句式,感悟情趣。
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蚂蚁”二字,写好虫子旁。
五、出示招牌字,提醒学生在街上看招牌识字,并记在识字本上。
为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准备。
六、实践活动
课下观察了解一种小动物,观察日记发布会上交流,可说,可画,可演。
13古诗两首
小蜻蜓告别了小伙伴,飞近树林,飞到小池,它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学习《古诗两首》。
古诗《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学习时抓住“童趣”。
《小池》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
内容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
这两首是在别的版本中,是安排在中高年级的。
古诗教学,我们老师往往把对诗意的理解作为难点。
但低年级与中高年级古诗教学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要难上加难。
教学时可以不求甚解,这两首诗承载的任务主要是识字,积累语言。
写字教学重点指导“童、黄”。
课后练习“我会读”,词语积累,一字多词。
14荷叶圆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蜻蜓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那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在小蜻蜓和他的伙伴心中是什么呢?
《荷叶圆圆》是一篇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描写了圆圆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语言活泼清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2——5自然段,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创设语言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和感悟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本课做到以下6个字
一赏看课件或插图,赏荷塘、荷叶之美。
二画老师画出五幅姿态不同的荷叶。
三读学生读书,找出四个小伙伴,指出他们在荷叶上的位置,老师画出。
教学要关注到一些关键词句,在朗读中理解体会。
如抓动词,(小水珠躺在小蜻蜓立在小青蛙蹲在),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推想运用,小鱼儿是怎样在荷叶下说话的。
(藏躲顶了顶)
四品抓住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指导朗读。
3——5段,适当放手。
第五片荷叶用于拓展,谁还把荷叶当做什么,练习说话。
五演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将讲台作为荷叶,进行表演读。
六导指导写字“是朵、美、我”
指导背诵
15夏夜多美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小蜻蜓正在圆圆的荷叶上休息。
这时,一只蚂蚁掉入了水中,这可怎么办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夜的荷花池。
《夏夜多美》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文章情节生动,语言流畅,使学生感到夏天的夜景美,小动物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师可抓住小动物的对话,结合插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潜移默化的受到情感熏陶。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识写的字中,除一个独体字“非”外,都是合体字。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合体字的规律,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
(重点指导“他、她”,写好“也”字。
)要注意指导学生看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二、朗读感悟六读
1、检查读:
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读正确。
2、反馈读: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教读有关段落和句子。
3、想象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想象夏夜的景美情美,然后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4、评价读:
读倒数三个自然段。
学生一个个竞赛读,互评与自评结合,主要从是否听出了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竞读。
5、思考读:
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星星为什么高兴?
6、体会读:
可分角色朗读,通过角色体会夏夜的美;
也可小声跟教师读,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三、课后练习
读读说说:
积累用叠词搭配的短语,让学生结合实际尝试在说话、写话中运用。
读,要边读边想;
说,要尽量多说。
如,青青的庄稼,青青的草地;
绿绿的树叶,绿绿的小草;
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溪。
四、实践活动:
我说夏夜美
1、学生观察美丽的夏夜
2、自由组合说夏夜:
按观察对象分组:
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组内互相说,再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员补充说。
3、评一评:
16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
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学习本课,我们特别注意,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指导学法。
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先弄清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弄清全文共有几幅图,以及自然段与每幅图的对应关系。
然后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共有四幅图,在叙述四幅图画内容时,其叙述方式基本相似,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法。
首先抓住“下雨前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2、3节,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在文中勾划出来。
抓住燕子说的三句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
“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水珠,飞不高,正忙着捉虫子呢。
”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练。
学完这部分,让学生回忆这部分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首先提出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的答案,抓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说。
)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去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后练习
读读说说:
学习说写感叹句。
前几个单元已有朗读感叹句,体会语气的训练,从本单元开始要逐步训练说写运用。
尤其本单元有学习使用带有“口”字旁的语气词的任务,连续两课(16、17)出现了“吗吧哪呀呢”五个语气助词,要引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说写感叹句要尝试用上这些语气词。
17、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
我翻看了全书,只有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编排和它一样。
二者的文章结构也相似。
编者编排这两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
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识字、读书。
本课9个会认字,题目和第一、二自然段就出现了7个,教学中,可在出示题目和一、二段初读中集中认读。
教学建议
一、
由课题质疑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向谁借尾巴?
怎样借的?
结果怎样?
学习中紧扣这几个问题。
二、注重学法指导,扶放结合。
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
师生精读第三段,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五
自然段。
采取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三、前后联系,了解小壁虎断尾自救、尾巴再生的特点,突破难点。
四、分角色朗读,理解感悟。
五、拓展学习
了解别的动物尾巴的用处,模仿三至五段的写法,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六、重视句子训练。
抓动词:
本课中,(摇着
甩着摆着)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可以做动作体会,也可以换词理解。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词句,轻篇章。
要强化语文训练意识,精讲多练。
功夫用在课堂上,任务完成在课堂上,这在减轻学生负担,低年级不准布置书面作业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语文园地四
一、“我的发现
引导字理识字,感受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如,“虫”与昆虫有关,“目”与眼睛有关。
小结:
形声字分两半。
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认识三个多音字,知道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日积月累”“我会读”
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四、口语交际。
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续讲故事”。
交际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教师应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先示范续讲一个故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续讲时要注意引导抓住小动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讲清事情的经过、结果。
3、注意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倾听过程中不明白,可以听后发问,也可帮助补充。
4、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
六、展示台
学习伙伴说:
“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
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
”这项实践活动在识字四已经布置,中间老师多督促,让学生把从招牌上认识的字写在识字本上,展示课上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注意的是,展示台并不是实践活动的终结,而应该是一个辅导站、加油站,鼓励学生继续通过这一途径去识字。
附:
我怎样备课
于永正
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一般要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课文,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
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
“备”朗读,第一是多读,第二是多听别人读,听录音,第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
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钻研教材的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
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我先背下来。
,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
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下册 三四 单元 备课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