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检测B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2298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7.23KB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检测B文档格式.docx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检测B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检测B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1sD.(2-
)s
6.(2011·
聊城高一检测)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内的位移比前1s内的位移多0.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为0.2m/s2
B.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C.小球第14s的初速度为2.8m/s
D.第15s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7.(广东惠阳高一上学期期中)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从启运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 B.3m/s
C.4m/sD.无法确定
8.如下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固定在地板上,一初速为v0的子弹水平射穿第三块木板后速度恰好为零。
设木板对子弹的阻力不随子弹的速度而变化,则子弹分别通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为:
( )
A.1:
:
B.1:
(
-1):
-
)
C.1:
D.(
):
1
9.(河北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
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直,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度关系为1∶
∶
∶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2-
10.(太原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在足够长的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以加速度a起动时,恰有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以速度v0从旁驶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追不上自行车,因为汽车起动时速度小
B.在t<
的时间内,以汽车为参考系,自行车向前做匀减速运动
C.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开始是不断增加的,直到两者速度相等,然后两者距离逐渐减小,直到两车相遇
D汽车追上自行车的时间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如图所示,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m/s2,飞机速度达到85m/s时离开地面升空。
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0m/s2。
如果要求你为该类型的飞机设计一条跑道,使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停止起飞而不滑出跑道,你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________m。
12.某物理兴趣小组为获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了系列探究过程,假设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补充完整横线部分内容:
(1)操作过程;
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②将接有重物的纸带沿竖直方向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③先________,再释放纸带;
④获得点迹清晰的几条纸带
(2)探究过程:
其中一条纸带的点迹及数据如图所示。
(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①小组成员量出DF间的距离为3.6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E时的速度vE=________m/s;
②小组成员量出FH间的距离为5.2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的速度vG=________m/s;
③利用a=
得出g=________m/s2;
④利用a=
得出g=________m/s2。
13.(2011·
无锡模拟)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
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
s-1)
0.737
0.8010.994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的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如皋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一辆汽车正以v0=3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约50m处有一个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8m/s2的加速度刹车。
为了研究汽车经过2s是否撞上障碍物,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以下判断:
甲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x=v0t+
at2=30×
2+
×
8×
22=76(m)>
50m
乙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x=
=
=56.25(m)>
问:
以上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作出正确的解答。
15.(10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
100m接力跑,如下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
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
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
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16.(10分)(杭州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七校期中)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接住了孩子,从而挽救了“妞妞”的生命。
她的事迹感动了亿万国人。
吴菊萍被誉为“最美妈妈”。
假设妞妞从离地h1=31.5m高的阳台由静止掉下,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
在妞妞开始掉下时,吴菊萍立刻由静止冲向妞妞下落处的正下方楼下,准备接住妞妞。
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妞妞,她一方面要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妞妞时没有水平方向的速度。
于是吴菊萍先做匀加速运动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奔跑水平距离s=9.8m到达楼下,到楼下时吴菊萍的速度刚好减为零,同时她张开双臂,在距地面高度为h2=1.5m处接住妞妞,竖直向下缓冲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缓冲过程可看做匀减速运动。
(g=10m/s2,
=2.45)求:
(1)从开始下落起经过多长时间妞妞被接住?
接住时妞妞的速度大小;
(2)缓冲过程中妞妞的加速度大小;
(3)吴菊萍跑到楼的正下方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
17.(11分)(河北冀州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
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AC段是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擦痕。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
BC=14.0m,BD=2.6m。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有无超速?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
详解答案
1:
解析:
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A错,运动员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B对C、D错。
2:
球每次踢出后做匀减速运动,踢球过程时间很短,可以忽略,踢球后,球立即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重复下去,符合此情景的只有选项B。
3:
若以流动的水为参考系可知,箱子从落水到被船追上共用时间2h,∴v水=
km/h=3.6km/h。
4:
在0~66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
海盗快艇在96s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正确,C错误;
海盗快艇在96s~116s内,沿反方向做加
速运动,D错误。
5:
运动员下落的时间t1=
s=2s
扣子下落的时间为t2
h=vt2+
gt
解得t2=1s,Δt=t1-t2=1s
6:
AB
a=
m/s2=0.2m/s2,A对;
前1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7.5s末时的瞬时速度,0.2×
7.5m/s=1.5m/s,B对;
第14s的初速度等于第13s末的速度,0.2×
13m/s=2.6m/s,C错;
第1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14.5s时刻的速度,0.2×
14.5m/s=2.9m/s,D错。
7:
做出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10vm=15,∴vm=3m/s
8:
本题表面上只给出两个物理量,即v0和vt=0。
知道子弹在木板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不知道加速度a的值;
知道板厚相同,但不知道厚度d的值,本例若用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求解相当繁冗,若用等分位移递推式和逆向思维方法求解,则非常简捷。
将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倒过来看,就是初速为零的子弹从第三块木板右端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第一块木板的左端时速度为v0,设子弹分别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为t3、t2、t1,则有
t3:
t2:
t1=1:
所以本题的解为
t1:
t3=(
9:
根据Δx=aT2知A错,B对,根据v2=2ax知C错,根据x=
at2可判D错。
10:
11:
1626m
这种先由静止加速随即又减速到静止的问题,画出v-t图象比较简单:
第一阶段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a1t1。
第二阶段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以按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则v=a2(t2-t1)。
解得t1=
s,t2-t1=
s。
跑道长x=
[t1+(t2-t1)]=
(
+
)m≈1626m。
12:
(1)接通电源
(2)①0.90 ②1.30 ③10.00 ④10.00
13:
(1)弹簧测力计
(2)0.864 0.928 (3)见解析图 (4)(0.64±
0.01)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
vD=
=0.864m/s
同理可得vE=0.928m/s。
(3)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4)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a=
=(0.64±
0.01)m/s2
14:
甲乙都不正确
甲的错误:
把加速度用正值代入
乙的错误:
认为2s末的速度为零
车停止时间t=
s=3.75s>
2s
所以2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2m-
22m=44m<
因此2s内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
15:
(1)16m
(2)24m
(1)设两人最大速度为v,则v2=2ax,(0.8v)2=2ax′。
得x′=16m
(2)设乙在距甲为x0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跑过的距离为x′,则有vt=x0+x′,且x′=
t,解得x0=24m。
16:
(1)2.45s 24.5m/s
(2)200m/s2 (3)8m/s
(1)妞妞下落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h1-h2=
下落时间为:
t0=
s=2.45s
速度大小为:
v0=gt0=24.5m/s
(2)设缓冲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运动学公式得:
=200m/s2
(3)设奔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s=
t1+
t2
所以得:
v=
m/s=8m/s。
17:
(1)vA=21m/s;
超速
(2)v人=1.53m/s
(1)警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m/s2=7.0m/s2。
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所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也为7.0m/s2。
肇事汽车的速度
vA=
m/s=21m/s,
大于规定的最高速度14.0m/s。
(2)AB=vAt1-
at
,代入数据,解出t1=1.0s。
游客的速度v人=
m/s=1.53m/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第一 综合 能力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