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员进阶必学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1217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58KB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Word格式.docx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会人员进阶必学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假退料。
为了正确计算各月产品的成本,每月末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仍继续使用的材料,办理退料而实际没有退还仓库的材料。
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是填写退料单(一般已领料单填写红字),作为退库冲减本月领料数,在开具下月领料单领出。
二是月末填制已领未用材料清单代替退库的赤字领料单,据以把上月已领未用的材料结转为下月领用材料。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仓库保管账和财务的材料明细核算都要及时记录和反映。
4、限额领料制和限额领料单。
限额领料制又称定额领料制。
它是按照规定的限额领发材料的一种材料管理制度。
限额领料单,是在月初由生产计划部门或供应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材料消耗定额等有关资料,按照每种材料,分别用途,详细填列领发材料的品种、规格、用途、领用单位,以及在月可以领用的限额。
限额领料单是根据限额领料制的需要配套的领料凭证。
5、库存材料收、发、存表。
月末由仓库保管员根据材料保管帐编制的材料分类收发存动态表,综合反映各类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金额情况。
6、周转包装物。
是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所用的、于购货单位用后退还企业以备再用的包装用品。
因在销售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三种核算方法:
一按销售处理;
二按出借处理;
三按出租处理。
7、收料单。
也称入库单,是外购材料验收入库的手续凭证。
购入材料经验收后,由仓库根据点收和检验结果填制。
收料单一般一式三联,一联同发货票一起送财务部门报帐,一联留作保管员登记材料保管帐;
一联由采购员留存备查。
8、材料明细分类核算。
材料明细分类核算应按材料品种、规格,包括数量和金额两部份。
一般情况下,财会部门和仓库分别核算,财会部门核算数量和金额,仓库保管员只核算数量。
材料明细核算两套账核算是重复的。
有些企业根据资金管理落实到人的要求,改变了财会和仓库两套账重复核算的模式,实行仓库保管员负责材料明细的数量和金额的统一核算。
财会部门按材料分类核算实行金额控制,并于月份终了时到仓库签收入库单和领料单,并核对各材料分类明细的结余额。
三、工资知识
1、工资总额。
按新准则解释,工资总额构成有: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2、制度时间。
又称名义时间。
指从计算期的“日历时间”内扣除法定假日和公休日后的工作时间总数。
3、出勤率。
指一个生产单位或工作部门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实际参加生产或工作的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的比例,或者职工出勤工日(工时)数与应出勤工日(工时)数的比例。
4、工资附加费。
按新准则解释,是根据国家设定的提存计划提取的应缴的各项基金如:
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5、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效率。
在同等的时间内,在同等劳动消耗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越多,则劳动生产率越高,说明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果越大。
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劳动者劳动的熟练程度,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生产组织的形式和各种自然条件等。
6、劳动效率。
是完成工作量和所消耗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
从其实质来说,也就是劳动生产率。
7、活劳动消耗经济效果的指标。
从静态来分析,就是活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比值;
从动态分析,它就是活劳动消耗状况和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状况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
具体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
四、固定资产知识
1、固定资产生产能力。
又称机器设备生产能力。
它指在一定时期内(一月、一年)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的最高数量。
它以工时单位或标准实物来表示的。
2、固定资产磨损系数。
是固定资产磨损额与固定资产原是价值的比率。
它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3、固定资产利用率。
全年工业总产值与全年平均固定资产原址的比率。
它反映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4、设备完好率。
完好的机器设备台数与全部机器设备台数的比率。
它反映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
5、设备利用率。
是表现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实际运用状况的指标。
它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生产过程实际使用的机器设备和企业占有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比率;
一种是机器设备的实际运转时数和自然时数(日历时数)的比率。
6、设备生产率。
反映固定资产实际达到的生产能力的指标。
它反映企业设备能力的负荷程度,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
7、固定资产增长率。
即本年增加固定资产总值减去减少固定资产总值后的实际增加总值占年初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
8、固定资产退废率。
即本年退废固定资产总值占年初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
9、固定资产更新率。
是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总值占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
五、基本建设知识
1、基本建设。
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建设。
它包括:
建筑工程、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机器设备购置,列入建设预算的其它基本建设工程。
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恢复五种。
2、建设规模。
就一个建设项目来说,它一般是指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文件规定的全部设计能力或效益,如工业项目的全部生产能力等。
3、建筑安装工程。
是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总称,又称建筑安装工作量。
是指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的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4、建筑工程。
包括:
(1)各种房屋、建筑物,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管道、输电线和电讯导线的铺设工程。
(2)设备的基础、支柱、工作台、梯子等建筑工程,炼铁炉、炼焦炉等各种特殊的砌筑工程,金属结构工程。
(3)为施工而进行的建筑场地的平整布置,原有障碍物的拆除,按设计规定为施工进行的地质勘探,以及完工后的场地清理,绿化等工作。
(4)矿井的开凿,露天矿的开拓,石油和天然气的钻井工程。
(5)水利工程。
(6)防空等特殊工程。
5、安装工程。
(1)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导和医疗、实验室等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装置工程,与设备相连的的装设工程,以及附属于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作和设备的绝缘、保温、油漆等工作。
(2)为测定安装工作质量而进行的各种试车工作。
6、基本建设项目。
简称建设项目或建设单位。
一般是指在一个或几个施工场地上,按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的各工程项目的总体。
在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的建设单位。
7、基本建设投资。
既是以货币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
它是反映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8、“三算”。
是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的基本原则。
“三算”是指设计要有概算,施工要有预算,竣工要有决算。
9、基本建设程序。
是指基本建设工作必须的程序,那就是: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基本建设工作必须履行上述程序并得到批准后才能开工建设。
10、基本建设设计。
它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对建设项目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进一步规划。
基本建设设计应分三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总概算,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和总预算。
11、建筑面积。
是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
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12、建筑平面系数。
是建筑面积中使用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称K值)。
13、预付备料款。
是指包工包料的出包工程由建设单位预付给施工单位的备料资金。
一般不超过承包项目工作量的20%。
预付备料款在开工后随着工程进度,陆续抵扣工程价款,竣工之前扣清。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
(二)
六、生产管理知识
1、生产管理。
根据企业生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和调度,使生产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
2、生产过程。
一般是指从劳动对象进入生产领域到制成产品地全过程。
原材料地储备阶段;
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地劳动过程;
3、生产领域。
又称物质生产领域。
是创造物质财富地领域。
4、生产部门。
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等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
5、生产类型。
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工业企业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别,以便研究制定相应的合理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以及合理的选择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方法,有效而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一般根据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品种多少、同种产品的数量及其出产的重复程度,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
6、生产组织。
是指工业企业中生产活动的组织工作。
狭义的生产组织,指企业生产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组织工作。
广义的生产组织,是一切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工作的总称。
7、工艺。
即制造产品的方法。
8、工艺过程。
又称工艺技术过程。
它是工人使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尺寸、成分、性质、位置等,使其成为预期产品的过程,如机器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压、机械加工、热处理、焊接、装配、油漆等过程。
9、工艺规程。
是按照产品的技术标准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来制定的。
它一般规定了产品零件的加工步骤和加工方法。
它是企业安排计划、生产调度、技术检查、劳动组织和材料供应等工作的依据。
10、工艺路线。
即产品按其工艺过程顺序依次经过各工作地点(或生产小组、车间)的路线。
11、工艺设计。
是工艺规程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
制定产品及其部件的装配、毛坯的生产和零件的加工的合理顺序、方法、技术条件、选择设备,安排生产组织,制定工时和原材料消耗定额,设计工艺装备等。
12、工艺装备。
按工艺规程进行产品制造所用的各种刀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工具的总称。
13、操作规程。
依据工艺要求,设备状况来制定的。
它规定了工人在使用某种设备时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4、技术标准。
通常是指产品的技术标准。
它是对一个工业产品的质量、规格及其验收方法、包装、库存保管、运输等方面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15、技术规程。
是工业企业为执行技术标准,保证生产有秩序的进行,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指导工人执行的操作方法,机器设备和工具使用、维修和技术安全等方面所作的规定。
16、技术组织措施。
是指企业为革新生产技术、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而采取的合理化方法。
17、技术经济定额。
指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利用、物资和劳动消耗,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应遵守或达到的标准。
18、技术经济指标。
用来表明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劳动力、资金等利用程度的指标。
它反映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表明一定时期内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19、生产周期。
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出产经过验收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时间。
它包括劳动过程时间(如工艺加工、运输、检验等)、自然过程时间(如干燥、冷却、发酵等)和各种间断时间(如休假日、等待加工时间)等。
缩短生产周期,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三)
20、流水生产。
又称流水作业,是把生产过程划分为在时间上相等的若干工序,并将其分别固定于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的各工作地,劳动对象按一定的节拍或速度顺次“流”过各工作地进行加工。
对不能或不便移动的劳动对象,也可由各工序的工人,按规定速度在劳动对象上顺序连续进行各工序的加工。
21、连续生产。
是产品制造的各道工序,从原材料投入到制成产成品,必须按照工艺要求,顺次连续进行的一种工业生产方式,如纺织、造纸等。
这种生产在时间上不能中断,因此,这类企业在节假日一般都不停止生产。
22、间断生产。
又称装配式生产。
是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分别同时进行加工,各工序之间存在一定间歇的工业生产方式。
例如,制造机床,可先将原材料分别制成零件、部件,然后再装配为产成品。
23、单步骤生产。
即生产工艺不能间断的生产,或者由于工作地点限制不便于分散在几个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
这类生产周期较短,通常只能由一个企业进行。
例如,发电、采掘等生产。
24、多步骤生产。
是由生产工艺上可以间断的几个生产步骤组成的生产。
它的生产活动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可以由一个企业进行,也可以由几个企业协作进行。
例如,冶金、机械制造等生产。
25、平行加工。
可以同时在几个不同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
例如,制造汽车时,可将钢材分别在不同的企业或车间,平行加工制造缸盖、车架、发动机等零件、部件,然后交给汽车总装的企业或车间进行产成品的装配。
26、工序。
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加工程序。
它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如一台机床或一个装配位置),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所完成的一切连续活动的总和。
生产任何产品,都要经过若干道工序,如制造齿轮,要经过车、铣、热处理、磨等各道工序。
27、作业。
指为完成生产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如工业性作业、非工业性作业等。
28、工业性作业。
又称工业性劳务。
是工业生产活动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
即企业从事不改变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是恢复或提高其使用价值的生产活动。
它一般包括对外承做的工业品修理,对外来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个别工序的加工等。
它的价值按加工价值计算,不包括作业对象(如被修理的工业品)本身的价值,但应包括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价值。
29、非工业性作业。
是指工业企业的生产工人从事非产品生产加工的活动。
例如进行房屋、建筑物的修建,福利设施的劳务供应,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四)
七、产品知识
1、产品。
指产成品,即在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按规定标准检验合格,可以向外销售的产品。
2、工业产品。
是企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直接而有效的成果。
它具有这样特征:
必须是在本企业经过加工的;
必须是工业活动的成果;
必须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
必须是工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果。
它一般可分为物质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两类。
3、物质产品。
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的产品。
这种产品按其完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三类。
4、社会产品。
一般是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所创造的物质资料。
5、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它是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按其实物形式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按其价值形式可分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
6、产品质量。
指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的属性。
在使用上表现为耐久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使用、维护等的方便性。
7、产品质量标准。
它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又是衡量产品质量以及各项工作质量的尺度,也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的依据。
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一般分为三级:
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8、产品质量指标。
是考核企业已检查合格的产品的质量水平。
这类指标有产品合格率、产品等级率、平均等级率等。
9、产品合格率。
又称正品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全部产品的百分比。
10、产品等级率。
又称产品品级率,是指某一等级产品占产品合格品的比重。
它是反映合格品质量情况的指标。
11、产品平均等级。
是在产品等级分得较多,不便从各等级产品所占的比重的变化中,直接看出总的动态,而采用平均等级指标,以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情况。
12、废品率。
是废品数量与经检验的全部产品数量的比率。
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的一个指标。
13、联产品。
指企业利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而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14、产品等级系数。
既是以等级来表示产品质量优劣的指标。
它的表示形式,通常有两种:
(1)一级品率,即一级品产量与该种产品全部产量的比率;
(2)平均等级系数,即产品等级乘其产量所得乘积之和与该种产品全部产量的比率。
15、副产品。
指企业通过同一生产过程,在生产主要产品时,附带生产出一些非主要产品。
16、工业总产值。
指工业生产单位、工业部门或整个工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
它反映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体现工业生产的总规模、总水平以及发展速度,并作为计算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净产值的重要依据。
简单的说,它就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
17、工业总产值采用的价格。
有两种:
(1)不变价格,是反映某一特定时期工业产品价值量及其比例关系的价格。
它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2)现行价格,是反映报告期工业产品实际的价值量及其比例关系的价格。
通常指的是出厂价格,包括成本、税金和利润,不包括与工业生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因素。
18、工业净产值。
指工业生产单位、工业部门或整个工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是计算国民收入、分析积累和消费的重要依据。
它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生产法和分配法。
19、生产法。
即从工业总产值中直接减去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价值求得的。
20、分配法。
是从国民收入的分配角度出发,把构成净产值的各要素,如工资、工资附加费、税金、利润、其他等相加,计算求得。
财会人员进阶必学(五)
八、商品知识
1、商品。
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
2、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只有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才行成价值。
3、交换价值。
又称价值形式,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能用来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具有交换价值。
4、工业商品价值。
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个别工业部门或整个工业在一定时期内已完成生产、并可供商品周转的工业产品价值。
主要包括:
(1)期内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出售的半成品价值;
(2)期内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值;
(3)期内完成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5、商品核算。
一般是指反映和监督商业企业商品进、销、存的各种核算方法。
6、金额核算法。
以货币金额来控制库存商品增减变动的一种商品核算方法。
这种核算方法又分为售价金额核算与进价金额核算。
7、售价金额核算法。
又称“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
是以售价总金额来控制各实物负责人经营商品的进销存情况。
8、进价金额核算法。
又称进价记帐、盘存计销法。
是以进价总金额来控制实物负责人经营商品的进销存情况。
9、以存计销法。
运用期初库存加本期收入等于本期支出加期末库存的平衡原理,在期末盘点库存后,间接地推算出本期销售数量的一种商品销售额计算法。
10、先进先出核算法。
按先购进的商品先销售的原则,销售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逐笔控制进销存情况。
11、最后进价法。
按每月最后一次购进或调入商品的单价计算库存商品价值,然后用倒计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12、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
即按每种商品的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结存商品价值,倒计商品销售成本。
它的具体计算方法有三种:
(1)库存数量大于最后一次进货数量,但少于全月进货数量,即按相当于库存数量的最后几次进货数量的价格计算。
(2)库存数量大于全月进货数量时,则除了用全月进价总额外,不足的数量差额,要用上月平均单价乘之,以相乘之积与本月进价总额相加,即求出库存商品金额。
(3)库存数量少于或与最后一次进货数量相等时,可按最后一次进货单价乘库存数量,即求出库存商品的金额。
13、三定三顺序。
即商品资金定额、商品存放定位、商品出库定量,柜台商品、仓库商品、商品保管账三者按同一顺序排列,以柜台商品为主的一种商品管理方法。
14、五五化和四核对。
即库存商品高的五五成行,矮的五五成堆,代眼的五五成窜,小的五五成包,带盒的五五成方,达到横看成行,竖看成线,左右对齐,方方定量,过目成数,整齐美观。
同时,帐目、卡片、商品和资金经常核对,做到四相符的一种商品管理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会人员 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