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IV》教案李瑛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12086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82.82KB
《有机化学IV》教案李瑛Word文档格式.docx
《《有机化学IV》教案李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IV》教案李瑛Word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倪沛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人民出版社,2003.8
授课教师
职称
单位
化学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
授课时间
2006.2~2006.7
注:
表中()选项请打“√”
【理、工科】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ER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实践课( );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碳原子的sp3、sp2、sp三种杂化类型及其形状特点。
2.熟悉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3.熟悉有机酸碱概念;
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步骤与方法。
4.了解键长、键角、键能的概念;
化学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及极化性。
分子轨道。
时 间
分 配
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2.碳原子的三种杂化轨道类型、形状和特点
3.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
4.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5.有机酸碱概念;
6.部分有机化学中英文专业词首、词尾
词首:
meth-、eth-、prop-、but-、pent-、hex-、hept-、oct-、non-、dec-;
bi-、di-、tri-、tetra-、tert-、neo-、mono-、cyclo-、cis-、trans、phen-、aryl-、amino-、nitro-、fluor、chloro-、bromo-、indo-,etal.
词尾:
-yl、-ane、-ene、-yne、-ol、-al(aldehyde)、-one(keton)、-carbonyl、-carboxylicacid、-amine、-amide、-ate、-ester、-ose、-oxide、-oyl,etal.
1
第 2 页
重
点
与
难
1.碳原子的三种杂化状态:
sp3、sp2、sp及特点
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游离基型反应
(2)离子型反应
a.亲电反应
b.亲核反应
3.有机化学中英文专业词头、词尾
讨
论
、
练
习
作
业
讨论
作业:
P16—2~9
手
段
1、多媒体教学
2、模型观察三种杂化状态的碳
参
考
资
料
《有机化学》,倪沛洲主编,人民出版社,2003.8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3 页
第1周,第2次课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第一节烷烃
(alkanes;
saturatedhydrocarbonsandcyclicalkanes)
一、掌握
1sp3杂化碳原子与烷烃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2烷烃的构象异构:
乙烷和正丁烷的构象;
构象的表示法;
纽曼投影式
3烷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理;
4几种类型氢的相对活性;
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二、了解:
1.烷烃的物理性质
2.烷烃的稳定性
3.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反应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第一节烷烃
一、烷烃的同系列、通式
二、烷烃的异构现象:
链异构和构象异构。
三、碳原子之间结合方式不同,烷烃分子中四种类型的碳原子:
伯碳原子(10)、仲碳原子(20)、叔碳原子(30)、季碳原子(40)
四、烃的命名(中英文,以后各章均同上):
系统命名(TUPAC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稳定性:
难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反应其用途:
溶剂、药物基质、热浴等
2、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理:
(1)自由基型取代
(2)几种类型氢的相对活性;
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3)反应条件:
光照或高温
(4)机理研究的重要性
第 4 页
1、sp3杂化碳原子与烷烃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2、烷烃的构象异构
3、自由基型取代及其机理
4、几种类型氢的相对活性;
P40.1—7,10—13
多媒体教学
模型观察烷烃的构象异构
同3页
第 5 页
第2周,第1次课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第二节环烷烃
一、掌握:
1.环烷烃的命名
(1)单环脂环烃的命名
(2)螺环和桥环的命名
2.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型、构象
1十氢萘的构象(椅式)
2三、四元环的开环反应
1.环烷烃的稳定性
2.环烷烃的取代反应
第二节环烷烃
一、脂环烃的分类与命名:
1.单环脂环烃。
2.螺环和桥环
二、环烷烃的结构及稳定性的关系
三、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三、四元环的开环加成(服从Markovnikoff规则)
2、五、六元环的取代反应(同烷烃)
四、环烷烃的构象异构
1.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十氢萘的构象
第 6 页
1.螺环和桥环的命名
2.环烷烃的结构及稳定性关系
3.三元环的开环加成反应
4.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异构
P40—1、2、11、14、16、17
模型观察环已烷构象异构、十氢萘构象
第 7 页
第2周,第2次课
第三章烯烃和炔烃第一节烯烃
(AlkenesandAlkynes
)
一、掌握:
1、烯的结构——σ键和π键的主要特点
2、烯的顺反异构——含碳碳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
重点:
次序规则、顺反异构体构型的标记(顺/反标记法和Z/E标记法)
3、烯的命名
4、烯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
二、了解
烯的同分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一、烯的结构
σ键和π键的主要特点:
σ键较稳定;
π键较不稳定,不能自由旋转,且不能单独存在
:
双键碳为sp2杂化;
键角约为1200,平面结构;
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
二、同分异构现象:
(1)、碳链异构
(2)、位置异构
(3)、顺反异构:
碳碳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
二、命名
1、IUPAC法(中、英命名)
2、顺反异构体构型的标记(次序规则,顺/反标记法和Z/E标记法)
三、烯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自由基型反应
(2)亲电加成反应:
X2、HX、HOX、H2O、H2SO4
0.5
第 8 页
1、烯的结构
2、IUPAC法(英文命名)
3、顺反异构体构型的标记(次序规则,顺/反标记法和Z/E标记法)
4、加成反应:
反应机理——亲电加成反应
P66:
2—4烯部分,5
同前
第 9 页
第3周,第1次课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第一节烯烃
1、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反应机理
2、诱导效应(I效应:
-I、+I)
3、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烯的物理性质
一、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a.反应机理——亲电加成反应:
b.亲电加成反应取向和活性:
不对称烯烃和不对称试剂(HX、H2O、H2SO4等)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
即以生成稳定碳正离子的一步为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
(3)诱导效应(I效应:
(4)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特征:
(键长平均化、分子稳定)
(5)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1.5
第 10 页
1、反应机理——亲电加成反应
2、马氏规则的解释
3、诱导效应(I效应:
4、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C效应:
-C、+C)
P66.1—4、7—15有关烯部分
第 11 页
第3周,第2次课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第二节、炔烃
1、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2、氧化反应
3、炔烃碳碳叁键结构及相连的酸性H反应
炔烃的物理性质
一、烯烃
(1)π-π共轭
(2)p-π共轭(多电子、缺电子、等电子p-π共轭)
(3)超共轭(σ-π、σ-p超共轭)
(4)共轭效应:
π电子离域、远程、电子云趋于平均化
2、1,3-丁二烯的性质:
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二、炔烃:
1、结构:
炔烃中的π键比烯烃中的π键牢固,由于Csp的电负性大,末端炔H极性也大,易异裂,显示一定的酸性。
2、化学性质:
炔烃碳碳叁键相连的酸性H反应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炔化物。
可用于端基炔烃的鉴别
第 12 页
(1)π-π共轭
(2)p-π共轭(多电子、缺电子、等电子p-π共轭)
2、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反应
3、炔烃的结构
P66.1—4、7、12、14、15、18
第 13 页
第4周,第1次课
第四章芳香烃(aromatichydrocarbon
一、掌握
1.苯的结构特点
2.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和Friedel-Crafts反应)
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二、熟悉:
苯衍生物的命名
一、苯的结构特点、命名
结构特点:
苯分子具有平面结构,6个C和6个H共平面,C-C键等长
,环状闭合共轭体系(π电子高度离域
芳香性:
环稳定,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二、苯的化学性质
1.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1)卤代
(2)硝化反应
(3)磺化反应
(4)Friedel-Crafts反应
2.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第 14 页
1.苯的结构特点:
环状闭合共轭体系(环状离域大π键)
2.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P84:
1、2
第 15页
第4周,第2次课
1.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2.苯环侧链上的氧化
1、稠环芳香烃:
萘的结构、性质;
2、非苯型芳香烃:
Hü
ckel规则
三、了解:
与医药学有关的环戊烷并氢化菲、致癌芳香烃的结构。
一、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1、o、p定位基(一般使苯环活化)及结构特点
2、m定位基(使苯环钝化)及结构特点
3、定位规律:
a、活化基团的作用超过钝化基团;
b、取代基的作用有加合性;
c、第三取代基一般不进入1、3-取代苯的2位
二、苯环侧链上的氧化
三、非苯型芳香烃:
1、共平面的离域体系
2、π电子数为4n+2(n=0、1、2、3、……..)
第 16 页
2.非苯型芳香烃:
1.讨论萘的结构:
a)共同点:
平面型的共轭体系
b)不同点:
电子云非均匀分布,键长平均化程度较苯小
2、作业:
3—13
第 17页
第5周,第1次课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手性分子第一、二、三节
(stereochemistry)
1、对映异构:
掌握手性碳、分子的手性和对映异构体概念;
2、化合物的光学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对称因素
3、Fischer投影式的意义及书写
平面偏振光,比旋光度,光学活性(旋光性)
对映异构:
1、分子的手性和对映异构体
2、化合物的光学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对称因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柱)
4、平面偏振光,比旋光度,光学活性
第 18 页
1、对映异构:
(1)分子的手性和对映异构体
(2)光学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3)Fischer投影式的意义及书写
1.课堂讨论、练习
2.作业:
P104:
2—5
1.多媒体教学
2.模型
第 19 页
第5周,第2次课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四~七节
(stereochemistry)
掌握:
1.Fischer投影式的意义及书写
2.对映体的命名(D/L构型、R/S构型命名原则);
及含两个手性碳化合物的R/S命名
3.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和非对映体的概念
一、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二、对映体的命名(D/L构型、R/S构型命名原则)
三、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立体异构
四、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和非对映体的概念
五、无的手性碳原子对映体
第 20 页
1.对映体的命名
(1)D/L构型命名法
(2)R/S构型命名法
2.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立体异构
3.内消旋化合物,外消旋体概念
6—13
第 21 页
第6周,第1次课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八~九节
一、熟悉
1、外消旋体的拆分
2、手性分子的形成和生物作用
二、了解:
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一、外消旋体的拆分,
二、手性分子的形成和生物学意义
第 22 页
第 23 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一节、第三节
(halohydrocarbon)
1一卤代烃的结构及活性中心
2一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水、氰化钠/醇、胺、硝酸银/醇)
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一、卤代烃的分类、命名、结构
二、一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水、氰化钠/醇、胺、硝酸银/醇的反应)
第 24 页
亲核取代反应
P118:
1、2、3
第 25 页
第6周,第2次课
第六章卤代烃第三节化性
1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
2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一、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SN1: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单分子(卤烃)反应、分步进行、C+生成、外消旋化、重排现象
SN2: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双分子(卤烃和试剂)反应、一步进行、过渡态、瓦尔登转化
二、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第 26 页
1、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
2、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IV 有机化学 IV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