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帝陵3课件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0976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62MB
西汉皇帝陵3课件文档格式.docx
《西汉皇帝陵3课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皇帝陵3课件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韦玄成、匡衡为丞相。
但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自然灾害频仍,宣帝开创的西汉中兴局面很快过去,西汉历史进入了晚期。
汉元帝死后葬于渭陵。
渭陵陵园、和陪葬墓分布示意图
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
咸阳市人民政府1958年3月所立文保碑,可看清一个“平”字。
不知的墓碑,位于毕沅碑东侧。
在碑上还能看到一些东、西、尺、丈等表示方位、尺度的文字,应是表明了陵园大小、位置。
只可惜看不清了。
貌似是遗址
南阙门遗址
南门阙遗址。
阙址南数米处即是土台,高3米多。
两块碑刻屹立在封土南侧
近年来,在渭陵西北360米的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精美的文物,主要有玉雕动物、人头像和鎏金铜器等。
玉器有马、熊、辟邪、鹰和人头像。
玉奔马:
由奔马、骑者和底座组成。
通长8.9厘米,高7厘米。
出土时用硃砂包裏。
马呈奔驰腾空状,胸刻飞翼。
骑者头束帛巾,身着短衣,双手按着马颈。
奔马下衬以底座。
底座上线雕相互缠绕的云纹图案,犹如浩瀚的云天。
玉奔马应是“天马”的象征,可能被作为“神”物存于帝陵礼制建筑中。
玉熊:
高4.8厘米,长8厘米。
熊体肥胖,线条圆润。
熊是威武的象征,汉代公卿、列侯都乘坐有熊轼的车;
熊又是珍贵动物,熊毛暖而御寒,熊掌系美味佳肴。
玉鹰:
长7厘米,宽5厘米。
两翼平伸,尾羽散张。
鹰又名鷞鸠,《尔雅·
释鸟》疏云:
“《春秋》曰,鷞鸠氏司寇,鹰鸷故为司寇”,“司寇主盗贼是也。
”【《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649页。
】玉鹰在这里可能象征保护帝陵安全。
还可能有另一种意义。
古代统治阶级养鹰用于田猎,汉代皇帝常爱狩猎。
汉代皇室养鹰情况,目前不清楚。
玉辟邪:
大小各一件。
小者长5.8厘米,高2.5厘米;
大者长7厘米,高5.4厘米。
壁邪其实由狮子演代而来。
渭陵出土的玉辟邪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辟邪。
东汉陵前置石狮或辟邪,可上溯到西汉元帝。
东汉宗资墓前有二石兽,在其前腿上部一刻“天录”、一刻“辟邪”文字。
《急就篇》卷三认为:
“射魃辟邪除群凶。
”可见辟邪是
作为神兽置于帝陵附近的。
玉俑头像:
高8.5厘米、宽4厘米。
鎏金铜器有鼎和钟。
鎏金错银铜鼎1件,高8厘米、宽9.6厘米。
鼎身饰鸟纹、云纹和三角纹。
鼎内有玉辟邪和编钟名两件。
鎏金铜编钟大小各一件。
大者高6厘米、宽4厘米;
小者高4.2厘米,宽2.9厘米。
上述玉器和铜器小巧精致,作工考究,均非实用物品,应是明器或祭品。
《汉书·
成帝纪》记载:
汉元帝去世后,办理丧事时,“有司言:
‘乘舆车、牛、马、禽、兽皆非礼,不宜以葬。
’奏可。
”由此看来,或许汉元帝渭陵玄宫不再陪葬“乘舆车、牛、马、禽兽”之物。
但渭陵西北发现了上述精美文物表明,作为明器的“乘舆车、牛马”和真正的“禽兽”不葬于陵墓之内,但其仿制品则贮藏于帝陵(或皇后陵)的礼制建筑中。
后者价值之昂贵,可能不下于前者。
“二十八宿”陪葬墓
渭陵陪葬墓集中分布在渭陵东北800米处,那里现有墓冢18座,据说原有28座,有规则地排成四行,每行七座,因此称为“二十八宿墓”。
《重修咸阳县志》卷一又称这些墓为“七妃墓”。
“七”当言其多,实际不止“七妃”。
这些墓为元帝的妃嫔之墓是很有可能的。
在这个墓区内,曾发现一些建筑遗址,出土了“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和“永奉无疆”文字瓦当,以及汉代砖瓦和散水卵石。
在渭陵南550米,由东向西排列着五座汉墓。
其西距延陵2600米,西北距康陵1700米,它们可能属于渭陵。
王皇后陵
元帝渭陵西北380米,现存一座陵墓的封土,墓冢南面有毕沅撰书的“周康王陵”碑石,如前所述,此为汉墓。
既然不是周康王陵而是汉墓,墓主又是谁呢?
此墓封土为覆斗形,四周围着陵园墙垣,每墙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置双阙。
这些都是西汉陵墓与陵园的形制特点。
门阙遗址附近,至今仍保存西汉晚期大量砖瓦遗物,这说明其陵园建筑时期与元帝渭陵相近。
按照西汉时代制度,皇帝与皇后合葬,但同茔不同穴,因此推测其墓为孝元王皇后陵墓。
王皇后飨国60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
王莽篡位,将其更命为新室文母,“年八十四,建国五年(13年)二月癸丑崩,三月乙酉,合葬渭陵。
王皇后陵文保碑立于封土东北200余米处。
封土呈“覆斗形”,底边长约80米,顶边长约33米,现存高度17.5米。
墓葬形制为“亞”字形。
汉元帝刘奭的简介
沿着公路走,看见了大封土这是汉哀帝的义陵,位于咸阳市东北周陵公社南贺村,汉衰帝刘欣即位时,西汉王朝统治已经危机四伏。
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国家财源枯竭,中央政权日渐削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哀帝曾下令规定封建官僚占有耕地不得超过三十顷;
诸侯王、列侯、公主、关内侯、吏民占有奴婢不得超过30人~200人。
然而,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土地兼并日趋激烈,自然灾害连年不断,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葬于义陵。
义陵保护区
汉衰帝刘欣简介
远眺义陵大封土
刘欣(公元前35年~前1年)字喜,系元帝庶孙,定陶恭王之子,为丁姬所生。
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刘欣随祖母(孝元傅昭仪)来到京师长安。
由于他“通习能说”诗书经典,颇受成帝器重。
傅太后在长安多方为其孙子活动,通过成帝宠妃赵昭仪和骠骑将军王根,劝说成帝(他本人没有儿子)让刘欣续嗣。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
第二年成帝去世,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
封土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边长175米、顶部边长55米、封土高30米。
陵墓周筑墙垣,形成陵园。
陵园平面为方形,边长418米,墙基宽3.5米。
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门外置双阙。
照片中陵前土台即为陵园遗迹,在实地没有发现门阙遗迹。
义陵大封土
也不知何人挖窑洞,住在这里不怕渗得慌?
义陵陵园、和陪葬墓分布示意图
封土南边的文保碑,一块是1981年所立,说明对冢的认定最晚也在1981年前后。
(宅在网络)
不知何人的陪葬墓
网上照片,汉衰帝和董贤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
义陵陪葬墓现存封土者有15座,分布在义陵东北的3座,南边5座,西部4座,另有3座分别在义陵东、北和西南。
陪葬于义陵者,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董贤。
董贤,字圣卿,云阳(今陕西淳化县铁王镇)人,颇受哀帝信任,“出则参车,入御左右,旬月间尝赐垒钜万,贵震朝廷。
”哀帝又把他妹妹纳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下诏为董贤在未央宫北阙之下兴建宅第。
据记载,其宅第之豪华不亚于皇宫之建筑,“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枝巧,柱槛衣以绨锦。
”哀帝又在义陵旁,为董贤修筑冢茔,其规格仿照天子陵墓,“内为便房,刚柏题凑。
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董贤生前被封高安侯,义陵附近出土汉代“高安万世”文字瓦当或即董贤茔地建筑的遗物。
哀帝死后,王莽掌握了朝廷大权,董贤及妻子自杀而亡,被王莽“臝诊其尸,因埋狱中”【《汉书·
佞幸传·
董贤传》卷九,第3740页】。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记载的咸阳县东北十八里的董贤墓,恐怕就是哀帝为董贤所修的“寿墓”,董贤本人并未葬于此地。
孝哀傅皇后之墓
孝哀傅皇后系傅晏之女,为定陶太后(即孝元傅昭仪)的侄孙女。
哀帝死后,傅氏失势,傅皇后退就桂宫,“后月余,复与孝成赵皇后俱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可能被合葬于哀帝义陵。
在义陵东北620米,有个墓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东西100米、南北85米,顶部东西30米、南北17米,封土高19米。
疑此墓即孝哀傅皇后之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汉 皇帝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