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0284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97.66KB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面积
3课时
4
扇形
1课时
5
整理和复习
6
确定起跑线
总课时
1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单位
李家学校六年级数学备课组
主备教师
赵崇
负责
领导
常守山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核心问题
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4ˊ
1、说一说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
(课件随机出示这些图形)
2、教师出示圆并问:
这个图形你们认识吗?
仔细观察手中的圆,它与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些平面图形有哪些不同呢?
师小结:
圆就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说一说你们都在哪见到过圆呢?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活中出现的圆。
4、揭示课题:
正是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学生举例说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看见的圆。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欣赏圆美的同时,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问题出示
2ˊ
出示自学问题:
(1)你会用圆规画圆吗?
想一想该怎么画?
(2)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探究
10ˊ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58页内容尝试着用圆规在一张纸上画圆。
2、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及直径。
3、自学教材内容,完成课前教师下发的自学题单,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4、将剪下来的圆沿着直径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利用手中的圆规尝试着画圆。
自学教材,完成自学题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交流完善
组织学生进进行汇报:
(一)汇报解决用圆规画圆的问题:
1、指名汇报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进行补充交流。
教师示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板书小结:
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3、学生尝试用教师总结的方法再画一个圆。
(二)汇报解决圆的各部分名称问题:
1、学生围绕自学题单,汇报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指名板演在老师画好的圆上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学生检查自己的标注是否正确。
2、出示相应的练习题,加深对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三)汇报解决关于圆的半径、直径特征及关系的问题:
1、“折一折”活动。
通过折一折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
2、“画一画”活动。
学生自由在圆中画一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发现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3、“量一量”活动。
(1)通过测量,学生发现在自己所画的圆中,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2)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测量教师画的圆的半径和直径,发现结论成立,经过教师讲解,学生明白结论成立的条件必须是在同圆或等圆内。
并学会用字母进行表示。
4、出示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
学生交流自己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汇报自学习题上的问题,在圆中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
完成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的活动,发现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圆的性质和画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感知结论成立的条件必须在同圆或等圆内。
点拨深入
1、组织学生自由画圆,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谈一谈发现?
学生发现圆的大小不同,圆的位置也不同。
2、教师小结: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学生画圆,谈发现。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拓展反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开心吗?
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
梳理、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基础训练
教材60页1题、2题、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延展提升
1、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
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
“圆,一中同长也。
”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圆心。
同长又指半径一样长,直径一样长。
2、思考问题:
公路上行驶的所有汽车的车轮为什么都采用圆形的?
车轴为什么都装在车轮的中心?
学生读问题,尝试回答。
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运用,体现数学的价值。
板
书
设
计
圆的画法:
圆心:
字母“O”表示。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字母“r”表示。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字母“d”表示。
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反
思
升
华
理解圆周率和圆的周长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与圆的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周长,通过小组合作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探索出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怎样求圆的周长?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ˊ
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记得吗?
2、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它们的周长公式各是什么?
导入:
以前我们所求的周长都是求几条线段长度的和,那么,圆(教师手里拿一圆)这封闭曲线图形的周长怎样求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圆的周长。
)
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回答
复习旧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的教学。
(课件出示教材62页的情境图)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啊?
出示问题:
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什么关系?
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读问题,其他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一步了解探究的方向。
1、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
2、让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工具,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
拿出准备的圆形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利用计算器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教材63页的表格中。
4、仔细观察表格,交流发现。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同组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小组合作,进行测量与计算。
分析计算结果。
通过观察、测量、实验等方法初步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2ˊ
(一)解决关于圆周长的意义及测量方法的问题。
1、教师准备一些圆形物品,让学生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2、师生共同总结: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本组的测量方法。
预设:
(1)绕绳法:
用卷尺或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进行测量。
(2)滚动法:
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进行测量。
小结:
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要“化曲为直”。
设疑激趣:
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成圆,让学生测量此圆的周长,学生无法测量。
教师引入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科学方法。
(二)解决关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问题。
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发现。
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认识圆周率
(1)介绍圆周率。
π=3.1415926……强调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是3.14。
(2)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指名朗读。
3、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介绍自己总结的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C=πd
或
C=2πr
指名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指名展示本组的测量方法。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感知绕绳法和滚动法有局限性,
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必要性。
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概括,了解圆周率的意义,突破难点,介绍祖冲之,感受民族骄傲,激发探究兴趣。
5ˊ
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
1、指名朗读体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求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要先求什么?
应用哪个公式进行解答。
读题,分析题意。
独立完成并解答。
通过解决问题,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得地方吗?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质疑、总结。
教材64页做一做1题、2题。
独立完成,集体
交流汇报。
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教材65页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正。
通过延展习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圆周率:
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
π=3.1415926„„
π≈3.14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探究并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极限思想,积累有关面积计算的活动经验。
感受圆的面积的奥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能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
1、已知圆的半径r,怎么表示圆的周长?
圆周长的一半又怎么表示?
2、以前我们学习了许多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谁能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课件展示)
教师强调转化思想。
3、揭示课题:
圆能不能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呢?
它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圆的面积。
学生分别回答用2πr和πr表示。
学生回顾旧知。
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
(课件出示67页情景图)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为了使周围环境更加迷人,园林工人在要在圆形的地面上铺上草皮。
怎样计算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呢?
(也就是怎样求一个圆的面积呢?
指名读自学问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同学间互相指一指自己手中的圆形学具的面积,说一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2、把自己准备好的圆剪开,拼一拼,看看拼成了什么图形?
3、根据自己拼成的图形,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好课本67页的内容。
(1)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能利用推导的过程总结出圆的面积吗?
学生互相说一说,指一指圆的面积。
动手操作,并合作完成课本67页内容。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指名说一说、指一指圆的面积。
小结:
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学生展示拼摆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适时利用课件演示,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发现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
3、那么圆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根据推导过程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1)课件演示拼成的长方形,并出示填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宽近似于()。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所以圆的面积=()×
()=()
(2)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该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
S=πrXr=πr2
要想求出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半径)
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
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
6ˊ
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课前的那幅情境图。
课件出示例题1:
如果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米,每平方米的草皮8元,铺草皮需要多少元?
(1)要求铺草皮要用多少元,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你能结合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
汇报算法
利用公式解决问题,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学生质疑
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
1、教材68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71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巩固新知识的学习。
教材71页第4题。
独立解决,小组交流。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X半径
圆的面积=πrXr=πr2
圆环的面积
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认识圆环,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圆环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怎样利用圆的面积求出圆环的面积?
操作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计算圆的面积。
(1)半径是2厘米。
(2)直径是6厘米。
2、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出示环形物体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圆或圆环。
(2)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环形或圆环。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环形的知识。
圆环的面积)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独立完成。
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从直观上也感受到了环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出示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
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思考:
指名读题目要求
8ˊ
1、课件出示圆环的制作方法,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圆环。
并把圆环剪下来,结合自己做的圆环与屏幕上的圆环,思考圆环是怎样构成的?
它有什么特点?
2、小组间交流讨论如何求出圆环的面积。
3、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自主探究,有疑问与小组同学交流。
放手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讲授的记忆要强。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1)交流汇报解决圆环的意义及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圆环,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方法,教师指导纠正。
教师强调:
在大圆中间挖去一个小圆,剩下的部分就形成了一个圆环,组成圆环的是两个同心圆。
2、通过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3、学生汇报圆环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引导介绍,课件相应出示。
(1)外圆:
圆环中较大的圆叫做外圆。
外圆半径用字母R表示。
(2)内圆:
圆环中较小的圆叫做内圆。
内圆的半径用r来表示。
(3)环宽:
圆环的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之间的部分叫环宽。
4、师生共同总结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二)交流汇报解决例题2的问题。
汇报方法一:
3.14×
6²
—3.14×
2²
=100.48(cm2²
汇报方法二:
(6²
—2²
)=100.48(cm2²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探讨出了环形面积的计算
方法,是把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同桌之间互相欣赏各自制作的圆环。
互相交流,总结。
学生尝试总结公式。
指名汇报板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理念。
培养学生懂得简便算法能减低错误率。
一个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
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间进行研讨。
在合作讨论中进一步弄清求圆环面积的求法。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得地方吗?
梳理本节课所学新知。
1、教材72页第5题。
2、一个圆环形铁片,内圆半径是6厘米,环宽是4厘米,求这个圆环形铁片的面积。
学生尝试解答。
练习设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于学生接受。
文化广场有一个直径为20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要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组间讨论解决。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圆环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用字母表示:
S圆环=πR²
—πr²
=π(R²
—r²
解决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特征,能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外方内圆”和“内圆外方”等实际问题,并掌握解题方法。
经历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关于面积计算的活动经验。
结合例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
会解决有关“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实际问题。
理解图形中正方形与圆的关系。
怎么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
1、复习:
(1)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cm,求它的半径?
(2)一个圆形茶几面的半径是3d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教师结合课件简述“天圆地方”说,并指出这种说法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六年级 第五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