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线索及表达方式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0283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78KB
文章线索及表达方式Word格式.docx
《文章线索及表达方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线索及表达方式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找准文章线索的方法:
①从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入手。
首先判断文章是写人叙事,或是写景抒情,还是小说;
其次了解文章各部分大意,确定文章的主要叙述对象。
②从标题入手。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
③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上入手。
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会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
这类线索在抒情、叙事类散文中常用。
3.解答线索的作用问题,可以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内容方面,即线索在情节叙述、人物刻画以及情感抒发上的作用。
二是结构方面,即线索在行文中的作用,一般要考虑三个方面:
①点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②说明线索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③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温馨提示】快速确定文章的线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几种常见线索的类型:
核心人物为线索;
核心事物为线索;
核心事件为线索;
时间为线索;
地点为线索;
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等。
(2)关注文章标题:
标题就是线索,标题隐含着线索的因素。
(3)关注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4.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分析句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答题模式一:
文章以“……”为线索(或文章的线索是“……”)。
答题模式二:
线索+在情节、人物、情感上的作用+线索与文章的关系等。
即:
文章以()为线索,刻画了()人物,表达了()情感,使文章结构上()、照应上()。
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
一般来说,记叙类文章以记叙为主,但同时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
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重点考查文中描写的景物对表达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人物描写主要考查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的辨识。
人物描写关键是要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渲染文章氛围,生动形象地揭示文章主题。
议论的作用:
或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或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的感情,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表达方式的赏析解题思路可分为三个步骤: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描写了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了……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表达、抒发)了……(事件、景物、人物、观点、情感),表达了……(结合主旨分析)
【知识储备】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重点是记叙和描写,最重要的是描写。
一、记叙
记叙是记叙文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记叙采用的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有利于表达作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有利于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交流感情。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记叙文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叙述。
这种写法可以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
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放在前边叙述,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倒叙一般有必要的过渡文字。
采用倒叙手法,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文章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人胜等。
插叙:
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
采用插叙手法,主要有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作用,也有衬托人物形象、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文章中心等作用。
二、描写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为(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某种心理(心情),反映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可推动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
反映出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某种性格或者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
4.环境描写:
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
三、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多种方式,如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等。
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有:
1.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等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2.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3.用在文章的中间,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承上启下,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
四、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读记叙文,抓住抒情的语句,有利于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间接抒情,作者寄情于人、事、物。
抒情的主要作用是表达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渲染气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五、说明
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是为了把事情讲得更清楚,为表现中心服务。
分析记叙文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的试题很少见。
【阅读训练】
一、(2017·
威海市)我说我(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
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
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的妈妈骂我:
“让你学刘胡兰呢?
”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
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
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
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
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
野花如何有差紫嫣红的颜色?
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
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
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成一个笑话了。
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
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
看到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
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猛。
我还养过狗。
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
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
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们给我的感动。
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你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你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
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
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
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
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
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
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
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
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
(3分)
【考点训练】
2.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
(4分)
3.文章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
其中“湿漉漉的感觉”是指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
)(5分)
4.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
(2分)
5.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
二、(2017·
呼和浩特市)三颗枸杞豆(节选)(程海)
星期日到了。
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
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
多么想念我可敬的三叔啊!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
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
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
”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
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
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沮丧了。
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
‘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
”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
三个〇。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
”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
“太阳!
”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
”我天真地问道。
“能!
能呀!
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
”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
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
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
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
“这也是太阳?
这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
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
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来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
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
是三个遗憾的“〇”!
但“〇”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〇”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
他的口头禅是:
“猪羊怕杀,人怕打!
”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1.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和。
3.仔细阅读品味“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在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它,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
B.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
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
C.“这也是太阳?
这也是太阳!
”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
所以忘情地“捏住我的脸蛋”,全然不顾“我的痛楚”。
D.“三叔”与“我”的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的殷殷期盼。
4.“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作者对它在文中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5.“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
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
三、(2017·
天津市)冰窗花(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
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
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
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
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ruí
):
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2016年郴州市)年灯(肖复兴)
①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
②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
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
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绽放的时候。
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
③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
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
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
对于我,灯,就是家;
灯下,就是母亲。
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
④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
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
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
他不止一次对我说:
快80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
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
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
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
⑤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
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
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
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
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⑥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
烟花腾空,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
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
那岿然不动的样子,那执著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
⑦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
在整个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
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
⑧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
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
⑨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没有了。
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睛。
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
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
⑩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两人做起了体操来。
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
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
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
⑪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
(选自《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6年2月25日,有删改。
)
1.文章围绕“年灯”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3.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
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
4.文中老爷子年年亮起年灯,期盼儿孙回家过年。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回家过年”却观点不一。
下面是某社区工作人员就“我们是否应该回家过年”的100份抽样调查结果。
态度
数据
对象
赞成
反对
无所谓
年轻人
63%
19%
18%
中老年人
89%
3%
8%
(1)请根据调查结果,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2)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
请简要陈述。
文章线索及表达方式参考答案
威海市)我说我
1.叙述(记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章 线索 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