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297711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99.72KB
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灌区农田灌溉规划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亦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旱涝灾害已趋缓和。
据解放后40年统计和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如下:
旱灾:
在灌区普遍存在,以春旱为主,秋旱次之,成灾率在50%~70%左右。
涝灾:
在靠近铁路的灌区西部一带,极少发生;
申部地区涝灾较轻,成灾率在30%~50%之间;
东部古河床、九里牌至四十里铺一线以东,涝灾较重,成灾率在40%~70%左右。
盐渍化:
灌区东部古河床、九里牌至四十里铺一线以东零星分布有1万亩轻盐渍土,表层土壤含盐量在0.226~0.4%,作物减产10%。
三.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在C河及F河修建的y水库及X水库皆为防洪、灌溉、发电及水产等多目标综合利用水库,水库兴利调节按灌溉、发电要求计算,故水库下泄流量可以满足灌溉要求。
水库的水质良好,下泄之水无泥沙,水温适中,含盐量小于0.001%。
y水库放水洞最低水位(干渠渠首设计水位)为68m。
灌区机井较多。
四.灌区开发要求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流域规划,拟将本灌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棉生产基地。
按照流域规划的统一安排,灌溉水源的分配方案是:
X水库提供F河以西以北的灌溉水源;
y水库提供M灌区的灌溉水源。
地下水主要供各地国有工业、乡镇企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铁路以西高地的农田灌溉用水。
灌区的机井主要供人畜饮用及零星菜地的灌溉,除特殊情况外,不用来灌溉大田。
灌区开发以灌溉为主,同时解决涝渍问题;
对于盐渍化土壤采取排水改良措施,不考虑冲洗改良。
表1-1冬小麦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模系数
生育阶段
起止日期
计划湿润层深度(m)
需水模系数的累计值(%)
幼苗期
分蘖期
越冬期
返青期
拔节期
抽穗开花期
乳熟期
黄熟期
10.1~11.5
11.6~12.5
12.6~3.1
3.2~4.10
4.11~5.1
5.2~5.17
5.18~6.4
6.5~6.16
0.6
0.6~0.8
0.8
3.5
11.0
14.0
24.0
55.0
68.0
86.0
100.0
第三节灌溉排水设计依据的资料
(1)典型年(中早年)冬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
冬小麦生育期从10月1日至次年6月16日。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当冬小麦计划产量为300kg/亩时,相应的需水系数K=1.0m3/kg。
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及需水模系数如表设1-1。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播前灌(9月24日)以前天然土壤含水率为48%(占空隙体积%)。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土体,其土壤含水量按田间持水率的90%计。
设计降雨保证率采用75%,经分析设计年小麦生育期逐句有效降雨量如表1-2。
表1-2典型年(中旱年)冬小麦生育期逐句有效降雨量(单位:
mm)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上旬
0.5
16.5
4.5
13.6
中旬
1.32
下旬
22.5
25.0
31.5
地下水利用量从偏于安全考虑,可以忽略不计。
在进行播前灌的情况下,播种时土骧含水率按田间持水率的90%计。
(2)典型年(中旱年)其它作物灌溉制度,可根据经验拟定,如表设3所示。
表1-3典型年(中旱年)棉花、玉米的灌溉制度
作物名称
生育期
灌水次序
灌水中间日
灌水定额
(m3/亩)
棉花
4月10日~10月30日
播前
3月20日
60
现蕾期
6月25日
40
开花结铃期
7月13日
45
夏玉米
6月17日~9月15日
7月2日
抽穗期
7月20日
灌浆期
8月8日
30
春玉米
4月15日~8月10日
冬灌(储水)
11月20日
5月17日
6月24日
7月25日
第四节灌水率设计资料
主要作物各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大致如下(可供参考)。
小麦:
播前灌10~20昼夜,拔节后灌水10~15昼夜。
棉花:
苗期、花铃期灌8~12昼夜,吐絮期灌8~15昼夜。
玉米:
拔节、抽穗期灌10~15昼夜,开花期灌8~13昼夜。
第五节排水模数计算资料
按地区排模经验公式计算最大排模
设计暴雨采用10年一遇最大1日暴雨147mm。
从暴雨推求径流深R的方法可参看[习题9-2]的附录。
按平均排除法计算地面平均排模时,耐淹历时取1昼夜。
地下排模取0.03m3/(s·
km2)。
第六节田间水利用系数
η田,可取0.95。
第二章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第一节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量系数法进行直接计算:
研究资料可知当冬小麦计划产量为300kg/亩,相应的需水系数K=1m3/kg
则得ET=KY=1×
300
再根据表设1的冬小麦各生育期的需水模系数的累计值求出各生育期的需水量计算过程如下:
ETi=KiET
幼苗期:
ET1=3.5%×
300=10.5m3/亩
分蘖期:
ET2=(11%-3.5%)×
300=22.5m3/亩
越冬期:
ET3=(14%-11%)×
300=9m3/亩
返青期:
ET4=(24%-14%)×
300=30m3/亩
拔节期:
ET5=(55%-24%)×
300=93m3/亩
抽穗开花期:
ET6=(68%-55%)×
300=39m3/亩
乳熟期:
ET7=(86%-68%)×
300=54m3/亩
黄熟期:
ET8=(100%-86%)×
300=42m3/亩
第二节有效降雨量
由资料可知典型年(中旱年)冬小麦生育期逐句有效降雨量数据,即可按平均计算配到各个生育期。
例:
幼苗期(10.1~11.5)的有效降雨量
以此可计算其它时期的有效降雨量,计算结果见表2-1
第三节计算定额
根据资料可知灌区土壤的平均容重为1.51t/m3,空隙率41.3%(占土体的%),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而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播前灌以前天然土壤含水率为48%。
根据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原理分别计算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M0和各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i,计算过程如下:
播前灌水定额
各生育期灌溉定额:
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从偏安全考虑,忽略不计。
则,幼苗期:
ωmax=75%×
41.3%×
90%=27.88%
ωs=75%×
94%=26.17%
表2-1各生育期的灌溉定额计算表
计划湿润层
深度
(m)
各生育阶
段需水量
各生育阶段
有效降雨量
H深度
土壤田间持水率ωmax
土壤适宜
含水率
(占田间持水率)
H深度播前土壤平均含水率ωs
各生育期
灌溉定额
157.5
2.5
27.88%
94%
26.17%
337.5
85
89%
23.38%
135
140.7
100%
23.44%
450
225
92%
21.58%
708
1395
250
12.10%
1905
585
26.06%
365
810
369.4
86%
22.41%
630
81.6
18.59%
96%
17.87%
462
第四节灌水率
根据公式
可计算各作物的各次灌水率,计算过程见表2-2、表2-3,而灌水率图见图2-1、图2-2。
表2-2各作物各生育期的灌水率(修改前)
灌水延续时间
(d)
m3/亩
灌水率
灌水时间
冬小麦
9.21~9.30
15
70
0.32
9.15~9.30
3.2~4.10
50
0.29
3.04~3.15
4.11~5.1
130
0.75
4.11~4.22
5.2~5.17
25
0.14
5.06~5.17
6.5~6.16
0.17
6.05~6.16
3.15~3.24
0.09
6.21~6.30
0.10
7.09~7.17
0.08
6.27~7.08
7.16~7.25
0.06
8.03~8.14
0.35
11.14~11.25
0.26
5.12~5.23
6.19~6.30
7.19~7.30
表2-3各作物各生育期的灌水率(修改后)
5.03~5.14
6.19~6.28
7.08~7.16
8.05~8.16
5.14~5.25
0.31
7.25~8.05
第三章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一、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1)对于平原区灌区的干、支渠大位于河流中、下地区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面坡度较大外,也具有平原地区的其他特征。
这类干渠多沿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等高线布置。
(2)干渠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亦应该布置在各自控制围的较高地带。
(3)为了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4)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进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于管理。
(5)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
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进可能垂直,斗、弄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
(6)要考虑综合利用。
实现农业灌溉渠道与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的结合,以便发挥最大的效率。
(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
二、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1政策法规
《中国人民国水法》
2规标准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GB/T21303—2007)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SL462—2012)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50363—2006)
《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GB/T50769—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29404—2012)
《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DB37/T1640—2010)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SDJ127—84)
3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M灌区总灌溉面积A净=10万亩,灌区有一条长18KM的干渠,干渠上有6条支渠,均为防渗衬砌渠。
灌水是,干、支渠全部实行续灌各支渠控制的净灌溉面积分别为:
A1、A2皆是1万亩;
A3、A4皆是1.75万亩;
A5、A6皆是2.25万亩
典型支渠为六支渠,支渠上有4条斗渠,每条斗渠上有4条农渠,两斗渠之间的间距为1000,农渠的间距300m,长500m。
斗、农渠实行轮灌,斗、农渠各分两个轮灌组。
干渠渠线高程见下表:
干渠渠线高程表
桩号
0+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地面高程
70.0
67.0
63.0
59.0
56.5
56.0
55.5
说明
干渠首
8+300
9+400
10+700
12+000
13+000
14+800
16+600
18+000
54.5
54.0
53.5
53.0
52.5
52.0
51.5
51.0
第四章灌溉渠道流量的计算
一、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Q6支田净=A六支×
q设=2.25×
0.26=0.585m3/s
现假设斗渠,农渠分两组轮灌,同时工作的斗渠有2条,同时工作的农渠有2条,所以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为:
而ηf=0.95,则农渠的净流量为:
又因为A=1.9,m=0.4则:
所以:
二、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因为一条斗渠同时工作的农渠有2条,所以斗渠的净流量等于2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
Q斗净1=2×
0.157=0.314(m3/s)
农渠分两组轮灌,各组要求斗渠供给的净流量相等。
但是,第二轮轮灌距斗渠进水口较远,输水损失水量较多,据此求得的斗渠毛流量较大,因此,以第二轮轮灌灌水时需要的斗渠毛流量作为斗渠的设计流量。
斗渠的平均长度为L斗=0.5km。
斗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为:
三、计算六支渠的设计流量
斗渠也是分组轮灌,以第二轮灌要求的支渠毛流量作为支渠的设计流量。
支渠的平均工作长度L支=1.5km。
Q支净=2×
Q斗毛=2×
0.32=0.64(m3/s)
则:
四、推求干渠的设计流量
计算一、二、三、四、五支渠的设计流量
η六支=Q六支田净/Q六支毛=0.585/0.687=0.85Q支毛=A×
q/η六支
Q一支毛=1×
0.26/0.852=0.31m³
/s
Q二支毛=1×
Q三支毛=1.75×
0.26/0.852=0.53m³
Q四支毛=1.75×
Q五支毛=1×
0.26/0.852=0.69m³
CD段的设计流量
QCD净=Q五支毛+Q六支毛=0.69×
2=1.54m³
σCD=A/(QCD净0.4)=1.9/(1.540.4)=1.6
Q损=QCD净×
σCD×
LCD/100=1.54×
1.6×
6/100=0.15m³
QCD毛=QCD净+Q损=1.54+0.15=1.69m³
BC段的设计流量
QBC净=Q三支毛+Q四支毛+QCD毛=0.54×
2+1.69=2.74m³
σCD=A/(QBC净0.4)=1.9/(2.740.4)=1.27
Q损=QBC净×
σBC×
LBC/100=2.74×
1.27×
6/100=0.21m³
QBC毛=QBC净+Q损=2.74+0.21=2.96m³
AB段的设计流量
QAB净=Q一支毛+Q二支毛+QBC毛=0.31×
2+2.96=3.58m³
σAB=A/(QAB净0.4)=1.9/(3.580.4)=1.14
Q损=QAB净×
σAB×
LAB/100=3.58×
1.14×
6/100=0.24m³
QAB毛=QAB净+Q损=3.58+0.24=3.82m³
五、渠道最小流量的计算
以修正灌水模数图上的最小灌水模数值作为计算渠道最小流量的依据,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和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相同,由上述方法计得:
对于同一条渠道,其设计流量Q与最小流量Q最小相差不要过大以防止在用水过程中出现水位不够而产生用水困难,以渠道的最小流量不低于渠道的设计流量的40%为宜。
QminCD=1.05m³
QminBC=1.46m³
QminAB=1.77m³
此处QminAB/QAB=0.463,满足要求。
6、渠道加大流量的推算
渠道加大流量的计算以设计流量为基础。
给设计流量乘以加大百分数。
因为设计流量在1m³
/s~5m³
/s,取加大百分数为25%。
QmaxCD=1.69×
0.25=2.11m³
QmaxBC=2.96×
0.25=3.70m³
QmaxAB=3.82×
0.25=4.77m³
综合数据得出干渠各段设计流量表:
干渠各段设计流量表
设计流量(m³
/s)
起
止
正常
最小
最大
3.82
1.77
4.77
2.96
1.46
3.70
1.69
1.05
2.11
第5章干渠的横断面设计
初定渠道形状为梯形,渠道防渗衬砌采用混凝土衬砌,边坡m=1,糙率n=0.014;
底宽b=2m,(0+000~6+000)段坡降取i=1/500,(6+000~12+000和12+000-18+000)两段坡降都取i=1/2500。
由
可得渠道的断面面积,计算过程见下表。
运用的公式如下:
干渠(0+000~6+000)各水深试算表
b(m)
h(m)
A(m2)
χ(m)
R(m)
C(m0.5/s)
Q设计(m2/s)
校核流量(m2/s)
v不淤
V
v不冲
备注
0.99
3.47
5.58
0.62
41.05
0.0013
0.44
0.51
0.66
最小流量
1.10
4.02
5.97
0.67
41.61
2.17
0.4328
1.20
4.56
6.33
0.72
42.08
2.58
0.3257
1.30
5.14
6.69
0.77
42.53
3.03
0.2079
1.40
5.74
7.05
0.81
42.95
3.52
0.0791
6.10
7.26
0.84
43.18
0.0007
0.63
0.71
正常流量
1.60
7.04
7.77
0.91
43.72
4.63
0.2128
1.62
7.20
7.85
0.92
43.80
0.0005
0.54
最大流量
查书本P79表4-17取K不冲流速系数等于0.62(中黏壤土),V不冲=KQ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区 农田灌溉 规划 设计